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习题课件(4份打包)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习题课件(4份打包)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5 08:01:02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知识点1 气温的变化
1.气温:是指___________,单位是___,读作_______。
2.气温的观测:将_______放在距离地面______处的_______内,
观测得到。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测量,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
14时、20时。
3.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通常要用到一天中的_________和___
_______,还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空气的温度

摄氏度
温度计
1.5米
百叶箱
最高气温

低气温
日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4.气温的日变化
(1)一个地区,气温的日变化是有规律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________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前后,所以我们会有“午
热晨凉”的感觉。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叫做___________。
午后2时
日出
气温日较差
5.气温的年变化
(1)陆地和海洋的最高温、最低温的出现月份
海陆 气温 北半球 南半球
陆地 最高温 ____ 1月
最低温 ____ ____
海洋 最高温 8月 ____
最低温 ____ ____
7月
1月
7月
2月
2月
8月
(2)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_____
_______。
气温
年较差
【拓展延伸】
为什么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答:当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的热量之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向空气中传导,由于地面向大气传输热量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一天中近地面气温最高的时刻比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晚,是午后2时左右。
为什么海洋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出现时间均比陆地晚?
答: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不同(陆地受热快,放热也快,温度升降变化大,所需时间短;海洋受热慢,放热也慢,温度升降变化小,所需时间长),因此海洋上每年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时间比大陆上晚一个月左右。
知识点2 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1)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_________。在等温线图中,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
水平分布
相等
(2)等温线图的判读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___,高纬度气温___。气温大致由
_____向_____递减。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_,海洋气温___;冬季陆地
气温___,海洋气温___。
(3)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_____。大致每升高____
米,气温约下降____℃。


低纬
高纬




降低
100
0.6
【拓展延伸】
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的原因
答: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受热较均匀,等温线较平直,等温线大致平行于纬线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南半球大,各地受热差异大,导致等温线较弯曲。
考点1 气温的变化
典例1 [2024·临沂中考节选]下图为某地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A.5月27日
B.5月28日
C.5月29日
D.5月30日
思路导析 本题考查气温的日较差。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变式 [2025·南京期末]某学校学习小组用相同的烧杯,分别取相同体积的干沙子和清水,进行水和沙温度变化实验。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据此,完成1~2题。
实验步骤 干沙子 清水
将实验装置在室内阴凉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测量沙和水的温度 20 ℃ 19 ℃
将实验装置放置在阳光下,2小时后测量沙和水的温度 34 ℃ 25 ℃
将实验装置放回教室阴凉处,半小时后再次测量沙和水的温度 25 ℃ 22 ℃
1.依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
A.清水的温度没有变化
B.沙子的温度持续下降
C.清水的温度上升更多
D.沙子的温度变化幅度更大
解析:实验显示,沙子的温度在太阳光下上升和在阴凉处下降的速度都比清水快,可以得出沙子的温度变化幅度更大。
2.本实验可以用来解释( )
A.赤道地区气温较高
B.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
C.7月,北半球同纬度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D.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
解析:该实验较好地呈现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温的影响。实验显示,沙子在太阳光下的温度比清水高,可以用来解释7月北半球同纬度陆地气温比海洋高;赤道地区气温较高属于纬度因素影响,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与气温无关,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属于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考点2 气温的分布
典例2 [2025·德州期末]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2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从赤道地区向两极地区递减
B.沿海地区气温高,内陆地区气温低
C.同一季节陆地和海洋气温相同
D.通常来讲海拔低的地方气温也低
2.年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非洲和欧洲
B.非洲和南极洲
C.南美洲和南极洲
D.亚洲和北美洲
思路导析 本题考查世界气温分布规律,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从赤道地区向两极地区递减
夏季,同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低;冬季反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变式 [2025·德州期末]在某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中,乙、丙两地位于同一纬度,虚线表示海岸线。关于乙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
B.终年高温
C.属于陆地
D.属于海洋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等温线值自北向南递减,是南半球的等温线图;1月是南半球的夏季,乙地夏季气温没有超过15℃,不符合终年高温的特征;虚线表示海岸线,夏季,丙地气温高于同纬度的乙,那么乙地是南半球的海洋,丙是南半球的陆地。
探究主题:陆地与海洋的气温日变化
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做了探究实验——陆地
与海洋的气温日变化。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器材准备】
温度计2支、型号相同的烧杯2个,铁架台一个、纸和笔,给两个
烧杯中分别盛入等体积的干沙和清水。
1.清水和干沙各300毫升,该实验中的清水代表_____,干沙代
表_____。
海洋
陆地
【实验步骤】
将两个容器同时放置在室外,在天气状况相同的条件下,插入温度传感器进行自动测温,并把温度上传到记录仪上。(如下图)
2.观察记录:7时—14时,干沙与水的气温均呈现_____(上升/
下降)趋势,且_____(干沙/水)的气温变化较大;15时—22时,
水与干沙的气温呈现_____(上升/下降)趋势,_____(干沙/水)的
气温变化较大。
上升
干沙
下降
干沙
【合作交流】
3.结论:在相同条件下,陆地气温日变化较___,海洋的气温日
变化较___。
【迁移应用】
4.根据实验过程以及所得结论可以推断出,在一年内,北半球
陆地气温最高的季节是_____,其温度比海洋温度高的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
陆地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快,升温快(共16张PPT)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知识点1 天气及其影响
1.人们经常用_____、_____、_____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指一个地区_______里的大气状况。
3.天气是_____的,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阴晴
风雨
冷热
短时间
多变
知识点2 天气预报
1.通常,天气预报要预告一日或多日内_____、_____、_____
和___等情况。
阴晴
气温
降水

2.风向、风力
风向是指_________,有“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南、
西北、东北”一共八个基本方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
_____。风力等级表示_____的大小,共分___级,级数越大,风
力越___。
注:8级以上的风力等级用其他符号表示。
风的来向
北方
风速
18

3.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
考点1 天气及其影响
典例1 [2023·十堰中考]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判断下列语句,描述天气的是( )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昆明四季如春
⑤明天大风降温 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思路导析 本题考查了天气的定义和特点,天气的特点是短时间、多变和不稳定。
解析: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多变、不稳定的。因此,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果是短时间的,如“夜来”“一夜”“明天”等,一般就是描述天气的。
变式 [2025·潮州月考]2024年4月16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遭
遇了194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单日最大降雨。暴雨导致迪拜国际
机场停机坪被淹,部分地铁站被淹,一些道路塌陷。这说明
了( )
A.天气影响交通运输
B.天气影响农业生产
C.天气影响衣食生活
D.天气影响工业生产
考点2 天气预报
典例2 [2025·昆明期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以下天气符号中符合诗句描写的天气状况的是( )
思路导析 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判读,结合具体题目分析解答即可。
变式 [2025·安阳一模]天气状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地区某城市当天的天气状况信息。针对当天的天气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晚上可能有雨,出门的时候需要带雨伞
B.空气质量差,尽量不出门
C.白天和夜晚温差大,需要预防感冒
D.西北风强劲,需要带防雾霾口罩
探究主题:雾霾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探究一 雾霾天气与空气污染
天津市气象台于2023年03月07日07时30分发
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时内城市
中心区域将出现中—重度霾,能见度较差,
易形成中—重度空气污染。
1.空气质量指数越高,表明空气污染程度越( )(重/轻)。
2.天气预报中代表“霾”的天气符号是__。

D
探究二 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
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是雾霾产生的主要污染来源。由于人口的过度集中,天津市资源消耗巨大,工业生产垃圾增多,二氧化碳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加大。
3.结合材料分析天津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机动车、燃烧煤炭、外来输送、餐饮等二氧化碳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
探究三 雾霾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
2021年雾霾污染期间,天津市医院的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患者发病率比往年同期明显上升,并且受能见度较低的影响,天津机场时有航班延误,居民驾车出行谨小慎微。
4.试分析雾霾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雾霾包含了大量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大气能见度降低,导致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多发。
探究四 雾霾的治理
5.为减轻雾霾,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公交优先,绿色出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节约用电,低碳生活。(共44张PPT)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1课时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知识点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1.气候的两大要素:_____和_____。
气温
降水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类型: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亚热带气候类型: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
_______。
(3)温带气候类型:⑦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
(4)⑩_____气候。
(5) 高原山地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湿润气候
地中
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
【易错警示】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不同点
1.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湿季(夏半年)湿热多雨,草原
一片葱绿,而到了干季(冬半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在1 000
毫米左右。
2.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雨两季,风向有明显的变化。旱季,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在当地常会出现旱灾;雨季,风
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在当地常会出现洪涝灾害。年降水
量在1 500~2 000毫米。
3.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拓展延伸】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
类型 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
成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近海地区受海洋温暖湿润气流影响而形成
特点 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降水少且季节分配不均 冬暖夏凉,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较均匀
典型分
布地区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
考点1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典例1 读世界某典型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终年寒冷
C.温暖湿润
D.炎热干燥
思路导析 本题考查了世界气候的分布及特征。解题时首先要结合题图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然后分析出气候特征进行解答。
变式 读世界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判断该气候类型为( )
A.热带沙漠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考点2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典例2 [2024·西藏中考]下图为某城市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判断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思路导析 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结合直方图,一定要抓住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按“以月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原则进行分析。
变式 [2023·遵义中考]如图示意动物迁徙路线和多多马气候资料。多多马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读多多马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左右,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
探究主题:多样的气候
探究任务一:找规律
1.多样的世界气候类型中热带的气候类型众多,共有4种,从
气候类型的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___(高/中/低)纬度地区;季
风气候有3类,主要分布在大陆的___(东/西)岸。


探究任务二:来判读
2.读以上四幅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依据气温曲线,可以
判断出___(填序号)地处热带;依据降水量柱状图,___(填序号)
各月的降水变化幅度最小;综合冷热和干湿状况,归纳出①地的
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探究任务三:找分布
3.A图是_________气候典型的自然景观,B图民居则是为适应
_________气候炎热干燥的特点而建造的。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第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知识点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
(1)气温:一般说来,低纬度地区气温___,高纬度地区气温___。
(2)降水:一般说来,赤道附近降水___,两极地区降水___。




2.海陆位置
(1)气温:一般情况下,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日较差___;
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日较差___。
(2)降水:大多数沿海地区降水___,内陆地区降水___。
3.地形
(1)气温:地势低,气温___;地势高,气温___。
(2)降水:山地迎风坡降水___,背风坡降水___。








【巧学助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记忆口诀
南北比较是纬度;东西比较说海陆;遇见山区(高原、山地、丘陵)是地形。
知识点2 气候与人类活动
1.气候影响农业
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人们发展农业的方式不同,农
作物的种类和生长情况也不相同。
2.气候影响人类日常生活
由于居住地区的气候差异,人们的衣着服饰、饮食习惯、居住环
境等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气候异常对人类的影响
气候的异常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甚至造成灾
害。
4.人类活动影响气候
(1)植树造林改善局地气候。
(2)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局地甚至全球气候恶化。
(3)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过多_________造成温室
效应。
二氧化碳
考点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典例1 [2023·海口模拟]2023年春节期间最火的两个地区,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冰天雪地,冬季寒冷漫长;海南省的三亚鲜花盛开,终年如夏。造成两地气候差异很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 B.纬度位置
C.人为因素 D.地形因素
思路导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要记清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题意得出结论。
变式 [2025·阿克苏期末]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1.与乙地气候相比,下列关于甲地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
是( )
A.夏季气温高
B.冬季气温高
C.气温年较差小
D.年降水总量小
解析:由图中气候资料可以看出,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更小,夏季和冬季气温更低,气温年较差更大。
2.导致甲、乙两地降水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地形
C.海陆位置
D.纬度位置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当,但由于乙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而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更少,影响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考点2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典例2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新的物种,使全球生物多样性增加
B.冬季不再寒冷,减少感冒,促进人类身体健康
C.极地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下降
D.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
思路导析 本题考查了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全球变暖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危害,结合题干和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变式 [2025·南昌期末]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1~2题。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预计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1.《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中应对的气候变化目前主要是指( )
A.臭氧层变薄
B.全球变暖
C.酸雨扩散
D.地震频发
2.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①提倡绿色出行
②植树造林、种草
③积极发展清洁能源
④大力开采石油资源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题并结合所学可知,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中和”;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也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力开采石油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探究主题:气候与人类活动
人类生产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山东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课后开展了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探究。
资料一: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资料二:常见糖料作物的生长习性。
糖料作物 生长习性
甘蔗 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较高,日均温低于13℃就会停止生长
甜菜 喜温凉,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气温在5℃时种子仍可发芽
资料三:气候资料图。
探究一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影响民居:下图中民居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__(填字母),试分析该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当地全年高
温,降水丰富,上下两层的建筑结构能有效地通风散热防潮;屋
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2.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结合甘蔗生长习性推测,最适宜种植甘
蔗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填圈码及名称);适宜种植甜
菜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填圈码及名称)。
④热带雨林气候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探究二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在我国北方地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棚改变了作物生长过程所需
的_____(热量/水分)条件。
4.在春旱较为严重的华北地区,人们可以通过_________的办法
增加降水量,以缓解春旱。
热量
人工降雨
探究三 关注气候,保护环境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影响全球气候,预计到2030年,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前高出1.5℃左右。全球变暖正改变着地球模样,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5.结合资料,请你谈谈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
答案: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极端灾害性天气增多等。(共21张PPT)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知识点1 降水的变化
1.降水
(1)_____和_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降水量的单
位是_____。
(3)降雨的等级: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
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降雨
降雪
毫米
2.降水的变化
降水的变化分为降水的_____变化和降水的_____变化。
(1)降水的季节变化: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
的。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
节变化。
(2)降水的年变化: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是有差别的。
季节
年际
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巧学助记】常见的降水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
①全年多雨型:各月降水量都很多,如A地;②全年少雨型:各月降水量都很少,如E地;③夏雨型:夏季多雨,如D地;④冬雨型:冬季多雨,如B地;⑤全年湿润型:各月降水较均匀,如C地。
知识点2 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地区分布
不同地区,降水量差异很大。通常用_____________来表示降水
量的分布情况。同一条___________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等降水量线图
等降水量线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_________地带降水多,_____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_____降水少,大陆_____降水多。
(3)中纬度_____降水多,_____降水少。
赤道附近
两极
西岸
东岸
沿海
内陆
【巧学助记】巧记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三多三少)
3.影响降水的因素
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考点1 降水的变化
典例1 下列关于北半球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季节变化大   
B.甲地冬季多雨
C.乙地夏季多雨   
D.甲地夏季多雨
思路导析 本题考查了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要会判读降水的季节特点,区分不同地区的降水差异,读图解答即可。
变式 综合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下图所示该地降水类型属
于( )
A.冬季多雨型   
B.夏季多雨型
C.全年多雨型   
D.全年少雨型
考点2 降水的分布
典例2 [2024·聊城练习]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道附近终年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冷却,易形成降水
B.回归线两侧,大陆东、西两岸常年降水少
C.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中部距海洋远,降水也少
D.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亚洲东部,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湿润多雨
思路导析 本题考查了世界降水的分布。要理解并记忆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结合本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变式 某同学结合亚欧大陆的纬度和海陆分布情况,绘制了一幅“亚欧大陆降水的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
A.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中纬度地带,大陆内部降水少
C.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解析: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的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成为世界上降水最丰富的地区,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示意图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降水分布规律是: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探究主题:世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这一节内容后,开展了相关的探究活动。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思考】
1.据图归纳,图中A、B、C三地的年降水量差异和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差异:A、C两地降水多,B地降水少。主要影响因素:海陆因素。
2.据图写出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名称。
答案:南极洲
3.甲、乙两地分别是世界“雨极”和“干极”,据图中风向判断导致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甲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迎风坡,降水多;乙位于安第斯山脉背风坡,降水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