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4 20:0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日本不仅是成功实现了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非西方国家,具有同西方制度结构式的相似性,比如政治制度、法律和立法行为等,同时也尤其受到中国文明的熏陶,保持了东方同西方广泛的差异性,呈现一种东西范式的兼容和过渡状态。
——路思远《日本经济发展路径的可鉴性》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幕府锁国,危机四伏
1.国内(根本原因)
外患—民族危机
2.国际
内忧—社会危机
幕府封建统治
壹 幕府锁国,危机四伏—改革原因
材料:国门打开后,一方面日本大量输出了生丝、茶叶等商品,在客观上使日本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另一方面,棉布等廉价商品大量输入日本,使日本纺织业受到冲击,许多手工业者破产,工场主在竞争中采用价格便宜的洋纱进行生产。 —《人类经济万年史》
年代 一年农民暴动平均次数
1801-1810 9.8
1811-1820 16.6
1821-1830 13.3
1831-1840 27.9
1841-1850 12.9
1851-1860 17
1861-1867 19.4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根据材料和图表,开港通商后日本发生了怎样变化?
壹 幕府锁国,危机四伏—改革原因
倒幕运动
原因:
概况:
结果:
主力军:
日本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加剧,
幕府束手无策
中下级武士、西南强藩、朝廷公卿
(倒幕派)
“王政复古”政变,支持天皇亲政
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3.前提:
1868年1月
时间:
历史小故事
壹 幕府锁国,危机四伏—改革原因

向明而治,破旧布新
1867年1月15岁的睦仁亲
王继位,日本第122代天皇
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
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
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五条誓文》
目的:
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方式:
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表明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为政治纲领。
时间:
1868年
政府:
明治政府
天皇:
睦仁天皇
贰 向明而治,破旧布新
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
迁到东京。
“西洋一法一令,皆考虑人民财产生理,此乃保证其富强之所在”
——久米邦武《特命全权大使美欧回览实记》
1871年,明治政府正式派遣岩仓使节团对西方文明的考察,先后考察12个欧美国家。
贰 向明而治,破旧布新
京都
东京
(原江户)
优越的地理位置
发达的经济
保守势力强大
开化较早
三府七十二县
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天皇制度。
大化改新
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12世纪后期
幕府统治,天皇大权旁落
1889年
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天皇制度
1946年
新宪法:天皇是国家的象征
日本天皇制度
材料:明治政府给予藩主昔日收入10%做为补贴,在1871年起,日本的280个藩逐步转变为72个县,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制。
—《现代日本史:从德川到21世纪》
1.政治
贰 向明而治,破旧布新—改革措施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推行地税改革
材料:在经济领域,1872年,日本解除买卖禁令,全面丈量土地,开始施行私人土地所有制,税金摊到个人头上而非以前的以村为单位。
——《现代日本史—从德川到21世纪》
2.经济
材料:大化改新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统编版《世界历史》第一册
贰 向明而治,破旧布新—改革措施
三菱:1884年的军工生产企业
2.经济
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大久保利通
1885-1890年棉纱的产量增加大约8倍。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
【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
贰 向明而治,破旧布新—改革措施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3.军事
进行西式演练的日本军队
明治维新后的海军
材料:当此之际,海陆兵制亦须因时制宜。“今基于本邦古昔之制,斟酌海外各国之式,设全国募兵之法,欲立保护国家之基。
——明治五年《征兵令诏书》
贰 向明而治,破旧布新—改革措施
4.社会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最具可持续发展和远见】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材料:肤浅的模仿西方人不是真正的开化…要想人才继出,千年不断,只有寄希望于教育。
——木户孝允
日本圣诞节菜单
和食西餐相结合
日本皇室出席活动
和服与西装相结合
贰 向明而治,破旧布新—改革措施
材料:真正的文明开化在于学欧美的科学精神,在于学习其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地理、经济、医学、哲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不是只在生活上和风俗上的洋化。 ——福泽谕吉(1835-1901年)
主要措施 政治 废藩置县
确立了近代
君主立宪制的天皇制度
经济 推行地税改革,
殖产兴业
军事 实行征兵制,
建立新式军队
社会 生活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
措施作用
壮大了军事实力,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创造了条件
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培养资本主义国家所需要
的人才,提高国民素质
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连一连
加强中央集权
破旧布新
向西方学习
特点:

维新之思,与时俱进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材料:资产阶级民本主义者吉野作造和尾佐竹等人指出,明治维新是封建制国家向立宪制国家转变的开端。
——武安隆《明治维新研究评介(上)》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明治(睦仁)天皇
叁 维新之思,与时俱进—改革影响
1.积极方面
主要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革命
改革
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材料: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国家像那个时期的日本发展的那么迅速。
——【英】H.G.韦尔斯《世界史纲》
1.积极方面
叁 维新之思,与时俱进—改革影响
材料:明治维新的教育近代化改革并未剔除典型的封建专制价值观,而是将原来武士对各自主君和集团的“忠”转化为全体臣民对人间的神一天皇及其皇国无条件的忠诚与服从…成为军国主义最大的帮凶。
——吴洪成《武士教育传统对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保留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1.局限性
叁 维新之思,与时俱进—改革影响
中国 日本
1840-1860年
1861-1880年
1881-1900年
中日近代历史大事对照年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受到美国及其他
西方国家的侵略
洋务运动
倒幕运动
开始明治维新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对外侵略扩张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黑船事件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洋务运动的对比
思考·探究
不同点 明治维新 洋务运动
目的 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行为性质 政府行为、争取民众支持
涉及方面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等方面
结果 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认识:
富国强兵,巩固清王朝统治
个人行为、与中下层民众无关
学习西方技术,主要是军事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改革要有强有力的政府支持
改革要从根本着手,要涉及社会各方面
中日近代历史大事对照年表
中国 日本
1840-1860年
1861-1880年
1881-1900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受到美国及其他
西方国家的侵略
洋务运动
倒幕运动
开始明治维新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对外侵略扩张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黑船事件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
不同点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时代背景 改革前推翻了幕府封建统治,扫清障碍后进行改革
领导阶级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参加者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工、商,势力强大
措施实施 改革措施得力有效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
思考·探究
改革时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
勾结,守旧势力很强大
资产阶级维新派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
少数官僚,没有发动群众
改革措施基本上无法落实
认识:
改革要逐步深入,循序渐进
人民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
材料:不论世界发生是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改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
——习近平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要坚持改革开放。
2.改革要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与时俱进。
3.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
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叁 维新之思,与时俱进—改革启示
内忧
外患
文明开化
废藩置县
新式军队
德川幕府
明治政府
发展资本主义
保留封建残余
对外侵略扩张
殖产兴业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要坚持改革开放
课堂小结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不称霸、不扩张
1.小明打算写一篇评价日本明治维新的文章,其中必须用史实来论证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小明可以采用的史实有( )
①制定《权利法案》 ②实行殖产兴业  ③发布《人权宣言》 
④首创“理性主义” ⑤提倡“文明开化” 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A.①②③ B.②⑤ C.③④⑤ D.①④⑥
2.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B
D
牛刀小试
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相似点有( )
①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施的改革
②目的是富国强兵
③都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
④都使本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其最主要的成果是( )
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A
C
牛刀小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