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9张PPT含mp3音频课文朗读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9张PPT含mp3音频课文朗读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9 16:06:48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孔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
《礼记》简介
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四书:《论语》《大学》《孟子》
《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词语链接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矜(

男有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

编纂(

门闩(

wéi


guān
fèn

zuǎn
shuān
读准字音
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皆有所养:
矜:
男有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
词语解释
施行
通“举” 推荐,选拔
培养
供养
老而无妻的人
职分,指职业
憎恶
不必藏于己:
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人不独亲其亲:
私藏
发生
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亲,意动词,
以……为亲。用如动词,这里可以译为奉养、赡养。
亲,名词,指父母。
不独子其子:
子,意动词,以……为子。这里用如动词,可以译为抚育。子,名词,指子女。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所终,终其天年,养老送终。
所用,为社会效力。
所长,顺利成长。
与通“举”,推荐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通假字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意动用法
亲:以……为亲;子:以……为子
故外户而不闭
名词作状语
外:从外面。
词类活用
《大道之行也》的音频朗读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整体感知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后文中照应此句的是哪句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课文讲解
2、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3、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1)在当时看来:不满现实,向往美好。
(2)在现在来说:激励人们,仍有意义。
(3)能否实现?世外桃源,美好空想。
6、“大同”与“小康”的区别?
如今国家也提出先要领导人民实现“小康”水平。“小康”一词,出自《礼记》,据传乃孔子所言。其中《礼运》篇,描述西周初期的社会景象,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这一篇,孔子提出了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个是“大同”,一个是“小康”。比较起来,“大同”理想里说的是“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亲其子”,“亲”和“子”而又“不独”,因此是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的对象;而“小康”,则只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以家庭为单位。
1、你知道名人对社会理想有何论述?
孔子:大同
能力扩展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陶渊明:世外桃源
民族、民生、民权
天下为公
——孙中山
孙中山
康有为:小康
康有为

1911年4月24日
林觉民
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亦以天下人为念,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与妻诀别书
林觉民
莫尔《乌托邦》的作者,16世纪英国的大法官,乌托邦描绘了一个公社式的社会,它并不强求一致,但却通过明显可见的公正制度而达到全体一致”,财产公有,人人平等,这是《乌托邦》的一个基本观点,正如正义是贯穿《理想国》的内在精神,公平则是《乌托邦》的核心理念,莫尔以公平的理念构筑乌托邦的社会制度。
莫尔
圣西门,法国19世纪上半叶第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
社会制度——实业制度所代替。实业制度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并尽快地改善无产阶级的物质和精神状况。在这种制度下,人人参加劳动,有计划地组织生产,采取按才能和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

圣西门
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社会形式。
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的最终目标,是实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认为资本主义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今天我们更要加强国防建设,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课堂小结
1、背诵全文。
2、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不少于500字。
课后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