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牛顿第三定律
同步练习
1.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跳起是由于(
)
A.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
B.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他所受的重力
D.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2.重力不计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小球的重力为G,小球对细线拉力为F.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G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方向由地球球心指向小球
B.G和F是一对平衡力
C.F与天花板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F与细线对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
B.当作用力是摩擦力时,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C.石头击鸡蛋,石存蛋破,证明作用力可以大于反作用力
D.匀速上升的气球所受浮力没有反作用力
4.大人拉小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小孩被拉走时,大人拉力大于小孩拉力
B.当小孩赖着不动时,大人拉力小于小孩拉力
C.不管什么情况下,大人的拉力总大于小孩的拉力,因为大人的力气比小孩大
D.不管什么情况下,大人的拉力总等于小孩的拉力
5.如果两个力彼此平衡,则它们(
)
A.必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必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必是同种性质的力
D.可以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可以不是
6.关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7.“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中,两个力传感器同时连接到计算机上,把两个挂钩连接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1所示,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不能得到以下哪些实验结论(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
8.在厦门举行的国际马拉松赛中,肯尼亚选手穆国·穆特瑞以2小时8分51秒获得冠军,也创造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男子组的新纪录.则他在奔跑时与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为( )
A.一对 B.二对 C.三对 D.四对
9.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
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
kg的建筑材料以0.500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 )
A.510
N B.490
N
C.890
N D.910
N
10.如图所示,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1.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种性质的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时可以是平衡力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一定是相同的
13.如图所示,在天花板上用竖直悬绳吊一电风扇,电风扇静止时受几个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反作用力是哪些力?这些力的平衡力是哪些力?如果电风扇在匀速转动呢?
1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不仅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接触的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也相等.有几个同学为了验证这一规律,设计了实验.取两辆小车、两只弹簧测力计、一个电磁铁、一个软铁棒,就可以验证上述关系.将上述器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组装如图所示,请动手做一做,并回答下列问题:
电磁铁不接电源时,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当电磁铁接电源后,两弹簧测力计读数大小__________.当电磁铁中的电流逐渐增大时,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同时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总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B
6、【解析】选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不分先后,选项A错误.任何情况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大小相等,选项B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可以存在于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选项C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一定相同,选项D正确.
7、【解析】选C.从图象可知,两力的曲线以时间轴为对称轴,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作用的,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C.
8、【解析】选C.首先要分析人的受力情况,再分别明确各力的关系.奔跑时人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N、地面对人的静摩擦力f.由于受力物体同时是施力物体,人受到重力G的同时,地球也要受到人对地球的引力G′;地面给人弹力N,同时人对地面有压力N′;同理,人对地面施加向后的静摩擦力f′,所以G与G′、
N与N′、f与f′均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C项正确.
9、【解析】选B.对建筑材料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得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210
N,然后再对人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的知识得Mg=F+N,得N=49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90
N,B对.
10、【解析】选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的一对力,只涉及两个物体,故A、B错误;平衡的一对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故D错误,C正确.
11、【解析】选C.受一水平拉力作用匀速前进的木箱,木箱受拉力、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正确,A、B、D错误.
12、【解析】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性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等大小、反向的力,故B正确,A、D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平衡,故C错误.
13、【解析】对静止的电风扇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电风扇受两个力:重力G、悬绳拉力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那么重力G的反作用力就是电风扇对地球的吸引力;拉力F的施力物体是悬绳,反作用力是电风扇对悬绳的拉力.电风扇受到的重力G和悬绳的拉力F是一对平衡力.
对匀速转动的电风扇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电风扇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悬绳的拉力F1和空气向上的作用力F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那么重力G的反作用力是电风扇对地球的吸引力;悬绳拉力F1的反作用力是电风扇对悬绳的拉力;F2的施力物体是空气,所以F2的反作用力是电风扇对空气向下的作用力.
14、【解析】电磁铁不通电时,两小车间无相互作用力,弹簧测力计处于原长状态,读数为零.通电后电磁铁吸引软铁棒,由牛顿第三定律,它们相互吸引的力大小相等,小车处于平衡状态,每辆车所受弹簧测力计拉力与两车间吸引力大小相等,故两弹簧测力计读数相等.当电流增大时,两车相互吸引的力增大,弹簧测力计读数随之增大.
答案:零 相等 增大 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