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的认识 2(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的认识 2(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3-10 13: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三角形的认识
三维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难点:组成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 挂图、钉子板、三角板、小棒等
预习设计 1.找找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2.自己做一个三角形。3.画一个三角形,说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个角,几条边。4.准备4根小棒长度分别为10cm、6cm、5cm、4cm。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一、激趣引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1.学生交流预习作业。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7分钟)1.要想用小棒围一个三角形,至少要用几根?2.是否有了3根小棒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让学生从4根准备好的小棒中挑选3根围)学生猜→各小组操作(一组在黑板上操作)→同样是蓝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有的不能围。①小组合作,任选3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并记录数据,交流3根小棒间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并验证。②学生再次摆三角形,要求把围不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数据记录下来,交流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3.红黄两根小棒要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和蓝色小棒围成三角形?(红黄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差小于蓝色小棒)4.分小组讨论研究给出小棒长度数据→讨论→汇报结果并验证:红+黄>蓝 红+蓝>黄 蓝+黄>红得: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大于第三边说明:这就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2 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8分钟)1. 6、5和4 12、10和3 11、7和32.每次算3次太麻烦,有没有简单一些的办法?小组讨论 →汇报:两条短边要大于长边。→理由:长+中>短 一定长+短>中 一定中+短>长 可能只要“两条较短边长度和大于较长边”,就成围成三角形。3.用此法判断:6、3和5 2、4和6 4.想想做做的第1、3题 【板块一】1.全班交流预习作业上第1~3题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板块二】学生尝试→演示错误的摆法 。说明理由→三根小棒要首尾相连。学生猜→各小组操作(一组在黑板上操作)→同样是蓝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有的不能围。红黄两根小棒要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和蓝色小棒围成三角形?(红黄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差小于蓝色小棒)4、分小组讨论研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板块三】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板块四】1.学生独立尝试练习2.教师巡视指导,尤其关注后进生。3.集体交流汇报,订正。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补充习题》P16第1、2、4、5题 家庭作业:《一课一练》P19 第1、2、3、4、5题及智力冲浪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