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牛顿第一定律 学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6.1 牛顿第一定律 学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14 09:4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
牛顿第一定律
学案5
【学习目标
细解考纲】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基本思路、主要推理过程和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理解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知识梳理
双基再现】
1.伽利略理想实验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__________有力____________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___停下来___,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伽利略通过_____事实______和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是: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就将以这一速度_____永远________地运动下去。
如果物体_____速度____的大小或方向变了,也说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静止_______状态或____匀速运动_______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__改变这种状态为止____________。
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_____静止_______状态或____匀速运动_______状态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____惯性定律_________。
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物体的___质量______,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___标量____,符号是m,国际单位是______kg____。
【名师小结
感悟反思】
1.牛顿第一定律正确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指出了物体具有惯性,它所描述的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只能靠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
2.惯性的理解。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它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2)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3)惯性不是力。
【例题】
例1.
如图(1)所示,重球M系于细线DC的下端,重球M的下方又系一条同样的细线B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
在线的A端缓慢加大拉力时,线DC先断
B.
在线的A端缓慢加大拉力时,线BA先断
C.
在线的A端猛力一拉,线BA先断
D.
在线的A端猛力一拉,线DC先断
解析:重球M的受力如图(2)所示.
(2)
对A,当在线的A端缓慢加大拉力时,使得重球M能够发生向下的微小位移,从而使得上部细线CD的拉力逐渐增大,又由于这个过程是极其缓慢地进行的,故可以认为重球M始终处于受力平衡状态,重球M的受力是。当AB线下端的力增大时,也随之增大,并且总是会有上部的CD绳先到达受力极限的程度,因而CD绳先被拉断.故A选项正确.
对B,由上面的分析可知,B选项错误.
对C,当在A端猛力一拉时,由于重球M的质量较大,其惯性也就较大,并且力的作用时间又极短,故重球M向下发生的位移也极小,以至于上部的线CD还没来得及发生伸长的形变,下端线中的拉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强度,因而下部的线AB必然会先断.故C选项正确。
对D,由上面的分析可知,D选项错误.
答案:A、C
点评: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综合性较强.
例2.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
B.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C.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D.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项错,其他三项与史实吻合。
答案:A
例3.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咖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有关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
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
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
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
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解析:本题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将实验理想化,并符合物理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而②是可靠事实,因此放在第一步,③①是在高度上作无摩擦的设想,最后推导出水平面④上的理想实验,因此正确顺序是②③①④。
答案:②③①④
B
【达标训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A.原来静止的物体,只有在受到力的作用后才会运动起来,所以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不用力踏自行车,自行车就会渐渐停下,说明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惯性就逐渐消失
C.运动着的小车速度逐渐减小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力是使物体的速度改变的原因
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么它将做(
A

A.匀速运动
B.减速运动
C.加速运动
D.曲线运动
如图所示,一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在其水平的上表面放有光滑小球m.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B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
D.抛物线
如图所示,在一辆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挑、耽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后,如不计阻力,设车有无限长,则两个小球(
B

A.一定会相碰
B.一定不会相碰
C.若ml>m2,则一定会相碰
D.若m1【反思】
收获
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