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牛顿第二定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7)

文档属性

名称 6.2 牛顿第二定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14 09:5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
牛顿第二定律
同步练习
在水平的足够长的固定木板上,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开始滑动,经一段时间t后停止。现将该木板改置成倾角为45°的斜面,让小物块以相同的初速度沿木板上滑。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小物块上滑到最高位置所需时间与t之比为(

A.
B.
C.
D.
搬运工人沿粗糙斜面把一个物体拉上卡车,当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则


A.a1
=
a2
B.a1C.a2
=
2a1
D.a2>2a1
建筑工人用图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kg的建筑材料以0.500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g取l0m/s2,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A.510
N
B.490
N
C.890
N
D.910
N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以初速度υ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假定物块所受的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抛出点的速率分别为(

A.
和υ0
B.
和υ0
C.
和υ0
D.
和υ0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释放后竖直下落,在某时刻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加速度为a
=
g,则f的大小为(

A.f
=
mg     B.f
=
mg
C.f
=
mg       D.f
=
mg
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质点在(

A.第2s末速度改变方向
B.第2s末位移改变方向
C.第4s末回到原出发点
D.第4s末运动速度为零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

A.
B.
C.
D.3μmg
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a、b、c分别从处释放(初速为0),用t1、t2、t3依次表示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则(

A.t1
<
t2
<
t3
B.t1
>
t2
>
t3
C.t3
>
t1
>
t2
D.t1
=
t2
=
t3
如图,匀速上升的升降机顶部悬有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有一小球,若升降机突然停止,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小球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
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一位身高h1=1.8m,质量m=65Kg的同学,站立举手摸高(指手能触到的最大高度)h2=2.2m。
(1)该同学用力F1蹬地,经过时间t1=0.45s竖直地跳起,摸高为h3=2.6m,假定他蹬地的力为恒力,求F1的大小;
(2)另一次该同学从所站h4=1.0m的高度处自由下落,脚接触地面后经过时间t2=0.25s身体速度降为零,紧接着他用力F2蹬地跳起,摸高为h5=2.7m,假定前后两个阶段该同学与地面的作用力分别都是恒力,求该同学蹬地的作用力F2。(取g=10m/s2))
参考答案:
1、A
2、D
3、B
4、BC
5、C
6、A
7、B
8、D
9、B
10、D
11、A
12、【解答】第二阶段,根据速度公式,离地时的速度为
第一阶段中的加速度为:
设地面对该同学的支持力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他蹬地的力的大小:
【分析】(2)该问中的整体运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下落,高度为1.0m;第二阶段是减速时间为0.25s的匀减速至停下的缓冲阶段(此阶段人腿弯曲,重心下降);第三阶段用力蹬地使身体由弯曲站直的匀加速上升阶段(此阶段重心升高的高度与第二阶段重心下降的高度相等);第四阶段是离地后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阶段,上升高度为0.5m。
【解答】
第一阶段下落1.0m的末速度
第二阶段重心下落的高度
第三、四阶段交界时刻的速度
从而可计算出在第三阶段中身体重心上升的加速度:
设地面对该同学的支持力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该同学蹬地的作用力的大小:
木板
物块
拉力
1
2
3
4
1
t/s
F/N
-1
O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