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4.1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4.1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5 08: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4.1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以云南曲靖的交通建设为例
第四单元 区域发展战略
湘教版
地理必修二
“关山万里运京铜——滇铜京运”
在清朝时期,全国的铜产量大多是来自于云南省,因而被称为“滇铜”,而滇铜又大多出产在东川府会泽县(现云南曲靖)。明清时期,每年云南要将600多万斤的铜料运往北京。然而,从东川府到北京城之间相隔万里,滇铜究竟是如何突破了千山万水的阻挡?
滇铜京运大部分路程通过水运来完成,在古代水运的地位最高,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不直接从东川府开始就利用小江、金沙江来运输呢?
“关山万里运京铜——滇铜京运”
跨越山河:滇铜京运路线设计
提示:请从河运的优缺点来分析。
金沙江河道狭窄且险峻,水流湍急且河流季节性变化明显。
北京府
泸州府
东川府


扬州府
水运运量大,运费便宜,
适合长距离运输
且在古代其他运输方式尚未开发。
叙州府
注:金沙江和岷江在叙州府(今四川宜宾)交汇后,正式形成长江干流 。
现在每年云南的铜也会销往长三角,你觉得运输方式会有什么变化吗
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灵活性含义:
空间上的灵活性---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
时间上的灵活性-----可以实现即时运输,即根据货主的需求随时启停。
连续性含义:
空间上的连续性---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之间的运行过程中不容易受天气等其他条件影响而中断。
时间上的连续性---能否一年四季、昼夜不停地运转。
多:运量
快:运速
好:灵活性、连续性、安全性与舒适性
省:运费、建设成本与占地面积
释疑解惑
灵活性?
连续性?
运量 运速 连续性 灵活性 运费 建设成本 适宜运输
铁路
公路
水路
航空
管道


最大
最小
/

较快
最慢
最快
/

较好

较差






便宜(长途)
较贵
最便宜
最贵
/

较低



大宗、中长途运输,如矿石、金属等。
短程、量小、容易死亡、变质的鲜活货物等。
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品等。
急需,量小,贵重的货物,如急救药品等。
液态或气态货物,如石油、天然气等。
运量


最大
最小
/
连续性

较好

较差

灵活性





运费
便宜(长途)
较贵
最便宜
最贵
/
建设成本

较低



适宜运输





运速

较快
最慢
最快
/
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 课堂探究一 】
探究问题1:请以小组为单位,填写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对比表格。
【提示】水运分为海运和河运两种方式,其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海运运量、运速大于河运;海运连续性大于河运;海运灵活性小于河运;海运运价小于河运。
河运vs海运
运量 运速 连续性 灵活性 运费 建设成本 适宜运输
铁路
公路
水路 最大 最慢 差 最便宜 低
航空
管道


最小
/

较快
最快
/

较好







便宜(长途)
较贵
最贵
便宜

较低


大宗、中长途运输,如矿石、金属等。
量小、短程、容易死亡、变质的鲜活货物等。
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品等。
急需,量小,贵重的货物,如急救药品等。
液态或气态货物,如石油、天然气等。
运量


最大
最小
/
连续性

较好

较差

灵活性





运费
便宜(长途)
较贵
最便宜
最贵
便宜
建设成本

较低



适宜运输





运速

较快
最慢
最快
/
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 课堂探究一 】
请填写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对比表格。
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判断选择】下列货物用哪种运输方式最为适宜?
1.昆明到北京,500公斤鲜花的运输
2.贵州到云南,5000吨煤炭的运输。
3.千岛湖到杭州市区,2吨活鱼的运输
4.重庆到武汉,3000吨的钢材的运输。
5.阿根廷到上海,5000吨牛肉的运输。
铁路
公路
河运
航空
海运
二、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材料一:曲靖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乌蒙山南部,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重要枢纽。近年来,曲靖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起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目前,曲靖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并建成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如沪昆高铁、南昆铁路等;同时,北盘江大桥(世界最高桥)通车后,进一步缩短了山区与外界的时空距离。曲靖还依托其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云南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每天有超万吨蔬菜从这里运往粤港澳大湾区及更远地区。
二、交通运输布局-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课堂探究二】曲靖交通线建设的区位因素
探究问题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材料从自然角度分析曲靖的交通线路在建设施工时面临的主要困难。(6‘)
图 曲靖地形图
地形地质:地势起伏大,导致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地质结构不稳定,喀斯特地貌、滑坡、泥石流等威胁施工安全;
气候: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影响施工进程。
水文:河流众多,桥梁建设需求高 。
生态:生态脆弱,修建时需避开自然保护区
材料二:曲靖地区存在多条区域性断裂带,这些断层对地形地貌和矿产资源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曲靖境内河流众多,属于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和长江流域(牛栏江水系)。
困难这么多,为什么还要修建呢?
二、交通运输布局-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课堂探究二】曲靖交通线建设的区位因素
探究问题2:从经济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曲靖大力发展交通网的原因。
材料二:曲靖是云南对外沟通的重要桥梁。然而,复杂的地形和闭塞的交通长期制约了当地发展。山区孩子上学需攀爬陡峭悬崖,居民出行困难,丰富的蔬菜、矿产等资源难以运往外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同时,作为多民族聚居区,交通不便也阻碍了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此外,在自然灾害频发的环境下,缺乏高效交通网络更让应急救援难以为继。因此,建设交通线路不仅关乎民生改善和区域经济振兴,更是云南打通对外通道、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困难这么多,为什么还要修建呢?
曲靖
二、交通运输布局-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合作探究】曲靖交通线建设的区位因素
探究问题2: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分析曲靖大力发展交通网的原因。
经济因素
吸引投资,促进曲靖的资源开发;促进曲靖旅游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社会文化因素
交通运输线建设可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改善民生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城市化水平等;巩固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等
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曲靖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如煤炭、有色、化工、建材等资源)。②有丰富的农林资源。③沿途有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二、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如何解决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这些困难呢?
尽量避开陡坡和不利地形。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在高原山地和深谷地带,采用“以桥代路”和“以隧穿山”的方式。
地势起伏大。
地质结构不稳定,断层断裂带多,施工难度大。
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
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交通运输布局
【课堂探究三】下列交通线“以桥代路”的目的各是什么?
北盘江大桥
青藏铁路
紫金港立交桥
京沪高铁
山区交通线“以桥代路”是为了减小交通线的坡度,缩短里程,减少运输时间;
青藏铁路部分路段“以桥代路”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动物迁徙提供安全通道,减少冻土对铁路的影响;
京沪高铁部分路段“以桥代路”是为了少占耕地,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城市交通线“以桥代路”是为了形成立体交通,提高区域交通运输能力。
二、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如何解决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这些困难呢?
尽量避开陡坡和不利地形。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在高原山地和深谷地带,采用“以桥代路”和“以隧穿山”的方式。
尽量避开地质复杂区,在喀斯特地貌区修建桥梁时,采用桩基础或深基础技术,确保桥梁稳定性。
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建设边坡防护工程,在地震多发区域,采用减震隔震技术
地势起伏大。
地质结构不稳定,断层断裂带多,施工难度大。
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
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巩固练习
截至2020年底,不含港澳台,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519.81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营运里程达16.1万千米;铁路营运里程14.6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达3.8万千米。读图,试从交通运输线长度、密度等方面,分析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差异原因。
差异:
①我国东部交通线路里程长,密度大,通达度高,交通线路类型多样,形成网状交通运输格局。
②西部交通线路里程短、密度小,通达度较低。
原因:
①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对交通需求量大,东部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交通线路修建难度低。
②西部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西部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
课后探究
交通站点布局
请思考港口、汽车站、飞机场选址的区位因素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