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地形图的判读
学习目标
1.知道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会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区域认知)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山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五种地形部位,并会判断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的疏密关系。(区域认知)
3.尝试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初步掌握地图的基本方法 。(地理实践力)
4.能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两个英国人了解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高8844.43米。可是到达拉萨后,人们说珠穆朗玛峰大约是4800米。
怎么同一座山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呢?
地面高度的计算
珠峰高度8844.43米是指__,在拉萨看到的4800米是指___。
海拔
相对高度
4800米
4044.43米
8844.43米
山顶
拉萨
海拔(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甲海拔为1500米
乙海拔为500米
甲乙相对高度为1000米
1500米
1000米
500米
海 平 面
甲
乙
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单位是______。
米
相对高度
海拔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 =
甲地的海拔-乙地的海拔。
海拔
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约8844.43米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海拔约 -415米
8844.43-(-415)
死海
珠穆朗玛峰
世界陆地的最高点
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求两地的相对高度
海拔的测量工具
手持GPS
指针式海拔仪
手表式海拔表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画出属于自己的等高线!
小组合作
画出属于自己的等高线!
小组合作
判断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
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
A
B
a
b
C
D
c
d
ab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cd线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闭合曲线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
重叠为崖
闭合曲线
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等
同图等距
等高距是指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例如,该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
不相交
不重叠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
地形部位的判读
山谷:等高线向数值高处凸出。
山脊: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凸出。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地势平坦。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地势陡峭。
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
等高线重叠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归纳总结
学以致用
生活应用 注意事项
水库修建 库址应选在有利于集水的小盆地或低洼处;坝址应选在工程量较小、坝长最短的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
道路修建 铁路、公路选线应尽量选在坡度较缓的地方,避开陡崖、陡坡;通往山顶的公路,需要盘山而建。
引水 线路 遵循水自流原则,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引水。
登山 要求距离短可选择陡坡,要求省力可选择缓坡
攀岩 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
漂流 惊险漂流应该选择等高线密集的河段,大众漂流应该选择等高线稀疏的河段
宿营 一般选择缓坡或者鞍部,避开陡崖、山谷等较为危险的地方
等深线及海底坡度
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叫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标注的数值,如100米、200米,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A
A处等深线密集,坡度较大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海洋;绿色—平原; 黄色—高原、丘陵和山地;
褐色—海拔较高的高山或者高原;白色—积雪冰川(雪线以上的区域)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
地形景观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通常我们在0~200m之间涂上绿色
表示平原,颜色越绿表示海拔越低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通常我们在200~500m之间涂上黄色
表示低山、丘陵
通常我们在500~2000m之间涂上棕色
表示高山、高原
通常我们在2000~5000m之间涂上棕褐色
表示更高的高山、高原
颜色越深
海拔越高
颜色越蓝
海洋越深
陆高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