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单元总结提升
专题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19—1937
年)的阶段特征
1. 政治: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
开展,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南京国民政府专制独裁,
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日本大举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2. 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经济迅速萧
条;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官
僚资本形成并逐步垄断经济;伴随着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
根据地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并逐步发展。
3. 思想: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
义;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4. 外交:北洋政府参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
家利益;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南京国民政府发
起改订新约运动,取消不平等条约,取得部分关税自主权,但困难
重重。
专题二 国民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的比较
时期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领导 组织 革命 主力 结果
国民革命时期
(1924 —1927
年) 中国人民与列强和北洋军阀之间的
矛盾 打倒列
强,除军
阀 革命 统一 战线 国共两
党代表
的工
人、农
民、小
资产阶
级和民
族资产
阶级 革命的高潮是北
伐战争,革命的
成果是基本推翻
了北洋军阀的反
动统治,但革命
统一战线内部发
生分裂,国民革
命失败
时期 主要 矛盾 主要 任务 领导 组织 革命 主力 结果
土地革命
时期
(1927 —1937
年) 中国共产党
代表的工人
和农民阶级
与国民党代
表的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
之间的矛盾 进行土地
革命和武
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
派 中国 共产 党 工农 大众 中国共产党开始
独立领导革命和
军队,开创出中
国特色的革命道
路;但由于
“左”倾错误,
导致第五次反
“围剿”失利,
红军被迫战略转
移,打开中国革
命新局面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历程
1. 革命纲领: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脱离中国国情,1922年中共二大依
据中国国情(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敌人)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和最高纲领。
2. 革命力量:从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
命统一战线,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1924
年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迎来国民革命的高潮。
3. 革命领导: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
和武装的领导权,独立领导革命。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三大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和革命的开始。
4. 革命道路:1927年三大起义受挫,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照搬苏联革命
“城市中心论”的局限,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
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
5. 纠正错误: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正
确领导,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内部矛盾,1936年胜利完成长征。
1. (2023·四川学业水平合格考12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场运动
“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
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觉醒”。
这场运动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国民革命运动
解析: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以
反帝反封建为斗争目标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第一次全面觉
醒,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均没
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排除A、D两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晚于五四
运动,排除C项。
2. (2023·广西学业水平合格考10题)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新文化辞书》收录了“共产主义”“剩余价值”“唯物史
观”“科学社会主义”等词条。这反映了( )
A. 民主共和观念盛行 B. 辞书出版业的兴盛
C. 维新思想成为潮流 D.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共产主义”“剩余价值”“唯物史
观”“科学社会主义”等词条均与马克思主义有关,D项正确;民
主共和观念和辛亥革命有关,排除A项;材料仅提到《新文化辞
书》收录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词条,无法得出辞书出版业是否兴盛,
排除B项;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有关,排除C项。
3. (2022·贵州学业水平合格考5题)红船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
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
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源于
( )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解析: 依据“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
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A项正确;八七会议确立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准备发动秋收起义,与“首创精
神”不符,排除B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标
志,排除C项;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日
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排除D项。
4. (2023·广东学业水平合格考17题)“南京地位在党务上、政治
上、军事上、地理上均较武汉重要,定都以后,本政府所负领导国
民革命与建设民国之责任愈益重大。”文中的“本政府”是
( )
A. 清政府 B. 南京临时政府
C. 北洋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解析: 材料说明国民政府迁移到南京,由此可知文中的“本政
府”指南京国民政府,D项正确,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是1912
年推翻清政府后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政府,未进行国民革
命,排除B项;北洋军阀政府位于北京,排除C项。
5. (2023·黑龙江学业水平合格考14题)1933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在
苏区“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据
此可知,毛泽东( )
A. 重视经济建设 B. 学习苏联经验
C. 强调军事斗争 D. 关注舆论宣传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33年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因此材
料“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体现的
是毛泽东在苏区开展经济建设,主要是为了巩固根据地政权,A项
正确;此时苏联发展计划经济,排斥商品贸易,B项说法不符合史
实,排除;材料未涉及军事斗争和舆论宣传,排除C、D两项。
6. (2022·湖南学业水平合格考11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
按其孕育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五四精神
B. 红船精神—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C. 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
D 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解析: 五四精神与1919年五四运动有关;红船精神与1921年中
共一大召开有关;井冈山精神与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有
关;长征精神与20世纪30年代初的长征有关。结合上述分析可知D
项正确,排除A、B、C三项。
感谢观看!专题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19—1937年)的阶段特征
1.政治: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南京国民政府专制独裁,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日本大举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2.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经济迅速萧条;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官僚资本形成并逐步垄断经济;伴随着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根据地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并逐步发展。
3.思想: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4.外交:北洋政府参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取消不平等条约,取得部分关税自主权,但困难重重。
专题二 国民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的比较
时期 主要 矛盾 主要 任务 领导 组织 革命 主力 结果
国民革命时期(1924 —1927年) 中国人民与列强和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 打倒列强,除军阀 革命 统一 战线 国共两党代表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的高潮是北伐战争,革命的成果是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发生分裂,国民革命失败
土地革命时期(1927 —1937年) 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工人和农民阶级与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 共产 党 工农 大众 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和军队,开创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但由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历程
1.革命纲领: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脱离中国国情,1922年中共二大依据中国国情(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敌人)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2.革命力量:从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迎来国民革命的高潮。
3.革命领导: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独立领导革命。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三大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和革命的开始。
4.革命道路:1927年三大起义受挫,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照搬苏联革命“城市中心论”的局限,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
5.纠正错误: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内部矛盾,1936年胜利完成长征。
1.(2023·四川学业水平合格考12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场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觉醒”。这场运动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国民革命运动
2.(2023·广西学业水平合格考10题)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文化辞书》收录了“共产主义”“剩余价值”“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等词条。这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盛行
B.辞书出版业的兴盛
C.维新思想成为潮流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2022·贵州学业水平合格考5题)红船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源于(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4.(2023·广东学业水平合格考17题)“南京地位在党务上、政治上、军事上、地理上均较武汉重要,定都以后,本政府所负领导国民革命与建设民国之责任愈益重大。”文中的“本政府”是( )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5. (2023·黑龙江学业水平合格考14题)1933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在苏区“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据此可知,毛泽东( )
A.重视经济建设 B.学习苏联经验 C.强调军事斗争 D.关注舆论宣传
6.(2022·湖南学业水平合格考11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按其孕育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C.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
D 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单元总结提升
真题演练
1.B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以反帝反封建为斗争目标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第一次全面觉醒,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均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排除A、D两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晚于五四运动,排除C项。
2.D 结合所学可知,“共产主义”“剩余价值”“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等词条均与马克思主义有关,D项正确;民主共和观念和辛亥革命有关,排除A项;材料仅提到《新文化辞书》收录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词条,无法得出辞书出版业是否兴盛,排除B项;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有关,排除C项。
3.A 依据“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A项正确;八七会议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准备发动秋收起义,与“首创精神”不符,排除B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排除C项;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排除D项。
4.D 材料说明国民政府迁移到南京,由此可知文中的“本政府”指南京国民政府,D项正确,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是1912年推翻清政府后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政府,未进行国民革命,排除B项;北洋军阀政府位于北京,排除C项。
5.A 结合所学可知,1933年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因此材料“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体现的是毛泽东在苏区开展经济建设,主要是为了巩固根据地政权,A项正确;此时苏联发展计划经济,排斥商品贸易,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涉及军事斗争和舆论宣传,排除C、D两项。
6.D 五四精神与1919年五四运动有关;红船精神与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有关;井冈山精神与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有关;长征精神与20世纪30年代初的长征有关。结合上述分析可知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