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2、落花生
许地山
花生是一种草本植物,花是黄色。花垂落在地面,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也叫“落花生”。
它是在地上开花,花落以后能钻进地里结出果实,所以叫“落花生”。
许地山: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小的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我会认
mǔ fēn zhà liú ǎi
亩 吩 榨 榴 矮
我会写
mǔ bō jiāo fēn fù
亩 播 浇 吩 咐
tíng zhà mù ǎi tán
亭 榨 慕 矮 谈
生字词语
亩 播 浇 吩 咐
半亩 播放 浇花 吩咐 吩咐
田亩 播种 浇水 吩示 嘱咐
亭 榨 慕 矮 谈
亭子 榨油 羡慕 矮小 谈话
亭台 榨汁 思慕 低矮 谈心
浇( )
烧( )
饶( )
绕( )
挠( )
浇水
烧火
饶恕
围绕
阻挠
慕( )
暮( )
幕( )
墓( )
爱慕
日暮
屏幕
坟墓
biàn
pián
(方便)
(便宜)
半亩 开辟 播种 收获
茅亭 吩咐 答应 榨油
便宜 可贵 石榴 爱慕
成熟 分辨 挖起来 体面
空地 可惜 深夜 浇水
词语表
播种 浇水 吩咐 榨油
爱慕 体面 深夜
爱慕:
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分辨:
辨别。
体面:
(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种花生、收花生
尝花生
3
6
议花生
1
2
4
5
7
8
9
10
11
15
12
13
14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 ) ( )
( ) ( )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交流
作者写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都只有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花了很多的笔墨,为什么
课文主要是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叙述上有详略之分,目的是要突出主旨。
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种花生
收花生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 “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 “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我”从母亲的话里知道,这里本是荒地,而且姐弟几个又是第一次种花生,时间也仅仅几个月。这种结果当然令“我”感到意外。
1
3
这意外的收获,也可以看出花生的好种,易活,生命力强。
2
“居然”的意思是“竟然”,表示“出乎意料”。收获了花生出乎“我们”一家人的意料。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 “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因为没有种花生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居然”一词写出了收获花生时大家那种惊喜、兴奋的心情。
居然
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为什么说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
实在很难得
补充资料
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也是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战争失败之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携家眷搬到祖籍福建龙溪。他曾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因公务繁忙,很少参与家庭活动。
这些资料帮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作者说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请你们的父亲”“实在很难得”也为后文父亲的出场以及他对孩子的教育打下基础。
读4—14自然段,思考:我们兄弟姐妹是怎样评论花生的?父亲又是怎样说的?
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回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父亲说花生的最可贵之处时,为什么要说桃子、石榴、苹果?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不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
不同点:
味道都美,都有很多好处。
果实的外形,长的位置不一样。
桃子﹑石榴﹑苹果
位置
外表
印象
花生
埋在地里
高高地挂在枝上
矮矮地长
鲜红嫩绿
挖起来才知道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对比
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默默无闻
朴实无华
不爱炫耀
对比
父亲先把花生与桃子、石榴 、苹果作对比,通过对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虽然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美,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素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
对比
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借物喻人,由花生的品质总结出做人的道理。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
做人不要只重外表,要做有用的人。
父亲借花生教育孩子:
你对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怎么理解的?
借物喻人:借助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
本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由物及人,借物喻人。借助具体事物“花生”,抒发了对于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追求。
父亲的价值观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系。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因清政府的腐败,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作者许地山的父亲鄙弃荣华富贵,反对浮华虚荣,毅然抛弃家产,携全家回福建定居,宁可过清贫的生活。也正因为他崇尚质朴,力求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而也会教育子女为人做事要踏踏实实,不求虚荣。
父亲为什么会这样教育“我们”?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中心句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一、什么是“体面”?生活中哪些人比较体面?
二、什么是“好处”?生活中哪些人是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好处就是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像清洁工、义工、老农、边疆战士等,看着虽然不起眼,但一直在为他人和社会默默奉献。
有面子、有身份的人;衣着光彩的人;样子好看的人……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难以忘记
产生深远影响
许地山这样说,也是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说过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蜜蜂:老师就像辛勤的蜜蜂,他们日夜操劳,教给我们宝贵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为我们无私地奉献.
路灯:那一排排路灯,多像保家卫国的战士啊!路灯在黑暗中为我们带来光明,就像战士为我们守卫安宁。
的好处有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 ,
这正像
练一练
那些遇到
梅花
不畏严寒、傲然开放
困难坚韧不拔、
奋勇当先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