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守株待兔
5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人物简介
韩非子(别名:韩子、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人,韩桓惠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韩非深爱韩国,但不被韩王重视。韩非著有《韩非子》,本文选自《韩非子 五蠹》。
守株待兔
看图猜题
课文
朗读
守株待兔
【注释】
①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 ②﹝株﹞树桩。 ③﹝走﹞跑。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①
②
③
⑤
④
⑥
⑦
会
认
字
宋
耕
释
冀
会认字
希冀
jì
形近字
翼(yì):羽翼、小心翼翼。
守
株
待
触
宋
颈
释
耕
其
“耒”略窄,“井”略宽。“耒”首笔是横,末笔捺改点。“井”撇笔从竖中线右侧起笔,撇向“耒”下侧,长竖起笔高,收笔低。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思考: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齐读课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②。兔走③触株,折颈而死。因④释⑤其耒⑥而守株,冀⑦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①
种田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跑得快
撞到树上
所以死了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一只兔子撞到树上,这事儿是不是天天有呢?种田人对这件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合作交流
同学们,这段话讲述了故事的核心情节:一个宋国的农夫在田里耕作时,偶然看到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到了田里的树桩,结果折断了脖子,死了。这个偶然的事件成为了故事的关键转折点,,为后文他决定守株待兔的情节做了铺垫。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于是
放下
再
农具
句意:于是他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希望
课文讲解
重点讲解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最终结果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同学们,这段话是故事的结尾,讲述了农夫最终的结果。农夫因为守株待兔,希望再次得到兔子,但最终兔子再也没有得到,而他自己却成为了宋国人嘲笑的对象。通过这个结尾,作者揭示了故事的寓意:试图通过不劳而获的方式获得成功,最终只会徒劳无功,甚至成为别人的笑柄。这段话不仅总结了农夫的行为结果,还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道理。
理解了词语意思后,谁来说一说故事大意?
宋国有一个 ,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 整天守着 , 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 。
农夫
农具
树桩
希望
笑话
守株待兔
遇到兔子撞桩而死
不费力捡兔子
放下农具等兔子
被人嘲笑
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
结构梳理
用课文原句填空。
“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让他“因释其未而守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局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
宋国有耕者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寓言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在轻松有趣的内容中包含着发人深省的道理。除了《守株待兔》《南辕北辙》这些寓言外,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的名字?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把《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