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课件+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课件+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5 17:16:04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单元总结提升
专题一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31—1949年)的阶段特征
1. 政治:日本侵华,制造了一系列侵华事件;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取得抗战
最终胜利。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发动内战,中国共
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任务。
2. 经济:抗日战争时期,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
息,开展大生产运动;沦陷区成为日本战时经济体系的附庸。解放
战争时期,美国扩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中
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
3. 思想文化: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沦陷区进行奴化教育;毛泽东思
想逐渐成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抗战胜利后,毛泽东思
想进一步发展,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4. 外交: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与美苏英等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
民政府收复部分主权,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
反共,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专题二 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觉醒
1. 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
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
觉醒。
2. 甲午中日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
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知识分子掀起了
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3. 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
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主
权,内除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
4. 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
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
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高涨。
专题三 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原因及结果
时期 阶段特征 演变原因 结果
国民革
命时期 两党合作,建
立革命统一战
线 帝国主义、北洋军
阀是两党共同的革
命对象 国共合作,共同发
动国民革命,基本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
反动统治
土地革
命时期 两党对峙,
“围剿”与反
“围剿”的斗
争 国民党右派发动反
革命政变,中国共
产党开始武装反抗
国民党统治 中国共产党建立农
村革命根据地,逐
步探索出“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道路
时期 阶段特征 演变原因 结果
全民族
抗日战
争时期 两党合作,建
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 日本不断侵华,中
日民族矛盾上升为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 抗日战争胜利,中
国的国际地位得到
提高
解放战
争时期 两党内战 蒋介石在美国的支
持下,企图消灭中
国共产党,维护大
地主大资产阶级的
统治 中国共产党取得解
放战争的胜利,成
立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大陆与台湾分
离,祖国长期不能
得到统一
1. (2023·北京学业水平合格考19题)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
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以下时间轴梳理的是抗战初期的重大
历史事件。方框空白处应补充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解析:  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入侵中国东北,
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故选A项;1935年,日本逼迫国民政
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
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
件,总称“华北事变”,排除B项;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
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西安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
留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排除C项;1937年7
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排除D项。
2. (2022·广东学业水平合格考11题)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方面不
断制造蒋介石被杀的谣言,蒋介石活着的消息公开后,依然没有停
止。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日本(  )
A. 情报搜集工作滞后 B. 意欲乘机占领东北
C. 为营救蒋介石造势 D. 企图加剧中国内战
解析:  日本散布谣言是为了扰乱中国国内局势,加剧中国内战
从而获取利益,D项正确;日本是别有企图,排除A、C两项;此
时的日本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排除B项。
3. (2023·黑龙江学业水平合格考15题)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中
央所在地延安成为令人向往的圣地。广大知识青年从国统区、沦陷
区、海外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说明(  )
A. 中共代表全民族利益 B.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C. 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 D. 西安事变已和平解决
解析:  全国抗战爆发后,受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感召,
广大知识青年从国统区、沦陷区、海外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事业,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代表全民族利益,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中
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的相关论述,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该时期
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无关,排除C项;材料
所述时期西安事变已和平解决,与其无关,排除D项。
4. (2023·广西学业水平合格考11题)抗战时期,“连荒山中的三家
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
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军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
危险的时候’”。这反映了(  )
A. 中华民族意识的高涨 B. 抗战反攻阶段的到来
C. 抗战悲观论调的出现 D. 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解析:  据材料可知,抗战时期,连荒山中的村庄里,也传唱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体现了中华民族抗战意识的高
涨,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民族意识的高涨,与抗战反攻阶段无
关,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抗战意识的高涨,而非悲观,排除C
项;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时期,排除D项。
5. (2022·广东学业水平合格考12题)1947年5月,北京大学学生罗荣
渠在日记中写道,当月下发公费生活补贴五万元,而膳食费即需四
万元,交完饭费已近乎无钱生活;同月,全国各地学生陆续掀起
“反饥饿、反内战”运动。这是因为(  )
A. 全面内战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B. 重庆谈判破裂引发民众不满
C. 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大幅减产
D. 日军掠夺导致物资严重短缺
解析:  根据材料“当月下发公费生活补贴五万元,而膳食费即
需四万元,交完饭费已近乎无钱生活”可知,这是通货膨胀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内战引发恶性通货膨胀,A项正确;1946
年重庆谈判破裂,排除B项;这一时期主要是内战的原因,排除C
项;抗日战争在1945年就结束了,排除D项。
6. (2022·湖南学业水平合格考13题)解放战争中基本上摧毁国民党
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基础的是(  )
A. 孟良崮战役胜利 B. 千里跃进大别山
C. 战略决战的胜利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析: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
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
了基础,C项正确;孟良崮战役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
攻,排除A项;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B
项;渡江战役占领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排
除D项。
感谢观看!专题一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31—1949年)的阶段特征
1.政治:日本侵华,制造了一系列侵华事件;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取得抗战最终胜利。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经济:抗日战争时期,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沦陷区成为日本战时经济体系的附庸。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扩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
3.思想文化: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沦陷区进行奴化教育;毛泽东思想逐渐成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抗战胜利后,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4.外交: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与美苏英等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民政府收复部分主权,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专题二 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觉醒
1.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
4.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高涨。
专题三 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原因及结果
时期 阶段特征 演变原因 结果
国民革 命时期 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帝国主义、北洋军阀是两党共同的革命对象 国共合作,共同发动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土地革 命时期 两党对峙,“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 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全民族 抗日战 争时期 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不断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放战 争时期 两党内战 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与台湾分离,祖国长期不能得到统一
1.(2023·北京学业水平合格考19题)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以下时间轴梳理的是抗战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方框空白处应补充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2.(2022·广东学业水平合格考11题)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方面不断制造蒋介石被杀的谣言,蒋介石活着的消息公开后,依然没有停止。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日本(  )
A.情报搜集工作滞后  B.意欲乘机占领东北
C.为营救蒋介石造势  D.企图加剧中国内战
3.(2023·黑龙江学业水平合格考15题)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令人向往的圣地。广大知识青年从国统区、沦陷区、海外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说明(  )
A.中共代表全民族利益
B.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C.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
D.西安事变已和平解决
4.(2023·广西学业水平合格考11题)抗战时期,“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军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反映了(  )
A.中华民族意识的高涨 B.抗战反攻阶段的到来
C.抗战悲观论调的出现 D.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5.(2022·广东学业水平合格考12题)1947年5月,北京大学学生罗荣渠在日记中写道,当月下发公费生活补贴五万元,而膳食费即需四万元,交完饭费已近乎无钱生活;同月,全国各地学生陆续掀起“反饥饿、反内战”运动。这是因为(  )
A.全面内战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B.重庆谈判破裂引发民众不满
C.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大幅减产
D.日军掠夺导致物资严重短缺
6.(2022·湖南学业水平合格考13题)解放战争中基本上摧毁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基础的是(  )
A.孟良崮战役胜利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战略决战的胜利  D.百万雄师过大江
单元总结提升
真题演练
1.A 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入侵中国东北,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故选A项;1935年,日本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排除B项;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西安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排除C项;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排除D项。
2.D 日本散布谣言是为了扰乱中国国内局势,加剧中国内战从而获取利益,D项正确;日本是别有企图,排除A、C两项;此时的日本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排除B项。
3.A 全国抗战爆发后,受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感召,广大知识青年从国统区、沦陷区、海外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代表全民族利益,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的相关论述,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该时期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无关,排除C项;材料所述时期西安事变已和平解决,与其无关,排除D项。
4.A 据材料可知,抗战时期,连荒山中的村庄里,也传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体现了中华民族抗战意识的高涨,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民族意识的高涨,与抗战反攻阶段无关,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抗战意识的高涨,而非悲观,排除C项;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时期,排除D项。
5.A 根据材料“当月下发公费生活补贴五万元,而膳食费即需四万元,交完饭费已近乎无钱生活”可知,这是通货膨胀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内战引发恶性通货膨胀,A项正确;1946年重庆谈判破裂,排除B项;这一时期主要是内战的原因,排除C项;抗日战争在1945年就结束了,排除D项。
6.C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孟良崮战役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排除A项;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B项;渡江战役占领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排除D项。
3 /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