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29.2 三视图(第1课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 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图片欣赏聪明的同学们,你发现这些图片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示的?如图是同一本书的三个不同的视图.你能说出这三个视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观察这本书时得到的吗? 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图象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
对于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所得到的视图可能不同. 认识新概念想一想:一个物体究竟需要几个视图才能全面反映它的形状和大小呢?单一的视图通常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面的形状,不能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生产实践中往往采用多个视图来反映物体不同方面的形状。 学习目标:
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及三视图的概念;
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3、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知道物体的三视图与
正投影的相互关系及三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
大小关系,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如图,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例如墙角处的三面墙壁)作为投影面.
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做正面.正面下方的叫做水平面,右边的叫做侧面.
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如图:
正面侧面水平面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视图可以看作物体在某一个角度的光线下的投影.你能说出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分别是怎么定义的吗?思考:三视图与投影有何关系?认识三视图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是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的正投影.正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主视图,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俯视图,侧面上的正投影就是左视图庐山真面目 画视图时: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 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因此三个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侧面水平面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探究规律三视图的关系从上面看从左面看从正面看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看一看 画一画 3. 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例1 画出图所示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画这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观察它们,具体画法为: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2. 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例题欣赏圆
柱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三棱柱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四棱锥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球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ABC( )( )( )ACB考考你1、填空: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是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的 。正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 图,
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 图,侧投影面上
的正投影就是 图。2、如图:将六棱柱的三视图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实战演练正投影主视俯视左视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3、桌上放着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请画出三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将两个圆盘一个茶叶桶,一个皮球和一个蒙古包模型按如图所云浮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主视图是( )。D火眼金睛 根据如图右边的椅子的视图,工人就能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椅子. 由于三视图不仅反映了物体的形状,而且反映了各个方向的尺寸大小,设计人员可以把自己构思的创造物用三视图表示出来,再由工人制造出符合各种要求的机器、工具、生活用品等,因此三视图在许多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应用生活 平面图看到了什么画什么 平面图 平面图回味无穷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124页第5、6、7题;
选做题:请画出如图所示的三视图。?
课件33张PPT。视点 视线 盲区一、教材分析----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认识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第四章《视图与投影》是反映空间观念的重要部分。本节课所讨论的“视点”、“视线”和“盲区”看似相对独立,实际上和“中心投影”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人的眼睛和点光源类比,视线与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相似,盲区则与影子类似。
在学生学习了“中心投影”再讲本节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中心投影”的认识,更丰富了学生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应用意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教材2学情3目标4教法5过程6板书7反思0首页二、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分析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分析
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1教材2学情3目标4教法5过程6板书7反思0首页三、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新课程标准指出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使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知识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方法当中。
新课标还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目标的制定和设计、程度,包括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鉴于此,我确定如下的三维目标:1教材2学情3目标4教法5过程6板书7反思0首页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含义,能够确定视点下的盲区,正确画图。
了解“中心投影”与“视点”“视线”和“盲区”之间的联系。1教材2学情3目标4教法5过程6板书7反思0首页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想象,能够判断在固定视点下的盲区。
感受“视点”、“视线”和“盲区”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能力,体会“观察-联系-归纳”的思维方法。1教材2学情3目标4教法5过程6板书7反思0首页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熟知的现象进行研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1教材2学情3目标4教法5过程6板书7反思0首页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具体情境,体会视点、视线、盲区的概念,并在生活中应用。
难点:
对盲区变化因素的体会和理解,难在如何体会和理解,并作出解释。 1教材2学情3目标4教法5过程6板书7反思0首页四、教法学法分析、教具选择教法学法:
师生合作探究、发现、概括。
从生活情境中去提炼数学知识,并进行活动体验,进而展开讨论并归纳。
教学用具:
采用实物模型与计算机辅助相结合,增加课堂实例的直观性和趣味性。1教材2学情3目标4教法5过程6板书7反思0首页五、教学过程设计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设计流程图二、 “走进生活,诠释定义”三、 “巩固练习,合作交流”四、 “建立联系,拓展提高”五、 “回顾思考,前后呼应”六、“布置作业, 学以致用”1教材2学情3目标4教法5过程6板书7反思0首页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补全下列诗句:
一叶障目, 。
会当凌绝顶,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问题: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能做出解释吗?不见泰山一览众山小只缘身在此山中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教学预案一
对于教师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直接从文学方面的角度进行解释。首先,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同时抛出问题,能否从数学角度进行解释呢?引起思考:难道数学知识也可以用来解释诗句?设计意图:预想“可能”,为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 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第二环节:走进生活,诠释定义生活中的数学
小明和小丽到剧场看演出.
站在二层的小明能看到小丽吗?为什么?
小丽坐在什么位置时,小明才能看到她?小明小丽设计意图:勾起美好的回忆,调动积极的情绪 ,在积极情绪下快乐学习。2.1我思我进步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如图,小明眼睛的位置称为视点(vision spot).由视点出发的线称为视线(visionline),两条视线的夹角称为视角.小明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blind area).小丽只要坐在13排或13排以前以前,小明就可以看到她.视线盲区视点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小明2.2 引入新知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① 面对黑板站立,你的同桌在你的面前拿一本书,让它的正面对着自己的眼睛,当书本由远到近移动时,自己看到的黑板上的范围如何变化?如图,同桌合作,每个同学都体验一下。
2.3体会新知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② 如果书本位置固定,观察者前后移动,你看到的黑板上的范围又如何变化呢?。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1、 用“视点”“视线”“盲区”的观念解释:在开始的活动中,为什么书本固定,观察者离书本越近,看见的黑板的范围就越小呢?
2、 坐在后排的小明被前排的小刚的头挡住看不见黑板,小明心中不悦,半开玩笑地说:“小刚,你的头比黑板还大,黑板都被你挡住了,我一点也看不见!” 小明的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3.1说一说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合作交流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 并问题解决:如图(1),一只猫蹲在残墙前,一只老鼠在残墙后面活动,又不被猫看见,请你在俯视图(2)中画出老鼠的安全活动区域.3.2画一画1、猫和老鼠经典片段欣赏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2、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 客车行驶到图(1)位置时,司机能看到建筑物B的一部分,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的部分是怎样变化的?客车行驶到图(2)的位置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B A (2) (1)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3.3议一议 前方那些高一些的建筑物好像“沉”到后面去了?为什么? 这是 个难点,如何突破?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2、 小明和小迪分别从两条小胡同走向马路,当他们分别走到图中的位置时,哪个人看到的范围更大?谁更安全呢?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盲区的例子吗?讨论盲区的利与弊。
如图,直角坐标平面内,小聪站在x轴上的
点A(–10,0)处观察y轴.眼睛距地面1.5m,他的前方5m处
一堵墙CD,若墙高2m.
求:(1)盲区在y轴上的范围;(2)盲区的面积. 老师提示:
过点B作y轴的垂线,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可求得E,F的坐标以及盲区(梯形CDFE)的面积.G参考答案:
E(0,2.5),F(0,-1.5);
S梯形CDFE =15m2.3.4 试一试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第四环节:建立联系,拓展提高 1、如果A处是视点,BC是挡板,请画出墙上A看不见的部分。
2、如果点A是光源,比较两个图的区别和联系,你得到什么结论?
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解释一下成语和古诗所蕴涵的数学知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1回到生活第五环节:回顾思考,前后呼应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
1、影响盲区的变化因素有哪些,你通过何种方式得知?
2、在生活中如何减小或消除对我们有弊的盲区?
3、在今天的学习中收获到快乐了吗?
5.2课时小结设计理念:只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并乐意与他人分享,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长久的,才是有效,才能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俯下身子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去感受学生的困惑与快乐。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矩形的影子——平行四边形;圆的影子——椭圆P134-135《读一读》A1 、“影子”的变形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A2 :书135-136页,知识技能1,数学理解2。
B:继续收集生活中有关盲区的例子,并思考如何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驶向胜利的彼岸1情景2概念3练习4拓展5回顾6作业0过程六、板书设计1、定义 2、画出老鼠的安全活动区域
小明眼睛的位置称为视点(vision spot)
由视点出发
的线称为视线(visionline)
小明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blind area)
3、画出小车在位置1和位置2时,司机看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1教材2学情3目标4教法5过程6板书7反思0首页时间安排1教材2学情3目标4教法5过程6板书7反思0首页 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认为上课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探究知识上。同时新课标十分强调学生的体验。
所以我依托教材,但不依赖教材。
放手让学生进行活动探究,结合概念进行探讨和画图,动手操作突破难点,在交流中更上一台阶。七、评价与反思1教材2学情3目标4教法5过程6板书7反思0首页
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老师要全程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层次教学。
同时注意将学生的反应性评价和反馈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评价,努力贯彻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的理念,把握评价的时机和尺度,实现评价主体和形式的多样化。
1教材2学情3目标4教法5过程6板书7反思0首页 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只是教师的一个预设,课堂应当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是多样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让课堂精彩纷呈,使自己在这场课革的浪潮中,不断前行,任重而道远,我将努力去探索。1教材2学情3目标4教法5过程6板书7反思0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