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快车道】第一阶段 专题四 重点培优练6 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课件--2026版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基础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快车道】第一阶段 专题四 重点培优练6 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课件--2026版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基础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11:3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一阶段 突破核心 升华思维
专题四 立体几何
重点培优练6 
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是指空间中的某些点、线、面的位置是不确定的或可变的一类开放性问题,解答此类问题通常用以下三种方法:
(1)函数法:建立函数关系,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来解.
(2)解析法:将空间图形中的若干元素坐标化后,借助向量进行运算和分析.
(3)等价转换法:将一些变化的点、线、面进行合理转换,实现变量与不变量的结合.
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点P为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内一动点,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点P总满足PD1⊥DC1,则动点P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②若点P到直线BB1与到平面CDD1C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③若点P到直线DD1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为2,则动点P的轨迹是椭圆.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
A.0  B.1  C.2  D.3
题号
1
3
5
2
4
6
8
7

C [对于①,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BD1,CD1,在正方体中,因为四边形CDD1C1为正方形,所以DC1⊥CD1,又BC⊥平面CDD1C1,DC1 平面CDD1C1,所以BC⊥DC1,又CD1∩BC=C,CD1,BC 平面BCD1,所以DC1⊥平面BCD1,平面BCD1∩平面ABCD=BC,P∈平面ABCD,点P总满足PD1⊥DC1,所以P∈平面BCD1,所以P∈BC,则动点P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故①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对于②,BB1∩平面ABCD=B,BB1⊥平面ABCD,P∈平面ABCD,则点P到直线BB1的距离等于点P到点B的距离,又点P到平面CDD1C1的距离等于点P到直线DC的距离,则点P到点B的距离等于点P到直线DC的距离,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动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故②正确;
对于③,点P到直线DD1的距离等于点P到点D的距离,所以点P到点D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为2,即PD+PC=2=DC,则点P的轨迹为线段DC,故③不正确.
所以正确的命题个数是2.故选C.]
题号
1
3
5
2
4
6
8
7
2.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是线段B1D1上的动点且EF=1,则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题号
1
3
5
2
4
6
8
7

C [如图,连接AC与BD交于点O,BB1⊥平面ABCD,AO 平面ABCD,故AO⊥BB1,AO⊥BD,BD∩BB1=B,BD,BB1 平面BDD1B1,故AO⊥平面BDD1B1.V三棱锥A-BEF=
×S△BEF×AO=××1×1×=.
故选C.]
3.已知正三棱锥P-ABC的六条棱长均为6,S是△ABC及其内部的点构成的集合.设集合T={Q∈S|PQ≤5},则T表示的区域的面积为(  )
A.   B.π
C.2π   D.3π
题号
1
3
5
2
4
6
8
7

B [设顶点P在底面上的投影为O,连接BO,则O为△ABC的中心,且BO=×6×=2,故PO==2.
因为PQ≤5,故OQ≤1,故Q点的集合为以O为圆心,
1为半径的圆及其内部,而△ABC内切圆的圆心为O,
半径为=>1,故Q的轨迹圆在△ABC内部,
故其面积为π.]
题号
1
3
5
2
4
6
8
7
4.(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M为棱CC1的中点,F为正方形A1B1C1D1内(含边界)的动点,若MF⊥AM,则动点F的轨迹长度为(  )
A.   B.2
C.   D.π
题号
1
3
5
2
4
6
8
7

A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设F(x,y,4),则A(4,0,0),M(0,4,2),则=(-4,4,2),=(x,y-4,2).
因为MF⊥AM,所以=-4x+4(y-4)+2×2=0,所以x-y+3=0,所以点F的轨迹为上底面中的一条线段.易知点F的轨迹所在直线与上底面正方形的边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3,4),(1,4,4),所以动点F的轨迹长度为
=.故选A.]
题号
1
3
5
2
4
6
8
7
5.(2022·新高考Ⅰ卷)已知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为l,其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球的体积为36π,且3≤l≤3,则该正四棱锥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题号
1
3
5
2
4
6
8
7

C [因为球的体积为36π,所以球的半径R=3,
设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a,高为h ,
则l2=2a2+h2,R2=2a2+(h-R)2,
所以6h=l2,2a2=l2-h2=l2-,
所以正四棱锥的体积V=Sh=×4a2×h=××=(3≤l≤3),
题号
1
3
5
2
4
6
8
7
所以V′==l3(3≤l≤3),当3≤l<2 时,
V′>0,当2 <l≤3 时,V′<0,
所以当l=2 时,正四棱锥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又l=3时,V=,l=3 时,V=,
所以正四棱锥的体积的最小值为,
所以该正四棱锥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C.]
题号
1
3
5
2
4
6
8
7
6.(多选)(2021·新高考Ⅰ卷)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AA1=1,点P满足=λ+μ,其中λ∈[0,1],μ∈[0,1],则(  )
A.当λ=1时,△AB1P的周长为定值
B.当μ=1时,三棱锥P-A1BC的体积为定值
C.当λ=时,有且仅有一个点P,使得A1P⊥BP
D.当μ=时,有且仅有一个点P,使得A1B⊥平面AB1P
题号
1
3
5
2
4
6
8
7


BD [=λ+μ(0≤λ≤1,0≤μ≤1).
对于选项A,当λ=1时,点P在棱CC1上运动,如图1所示,此时△AB1P的周长为AB1+AP+PB1==,不是定值,A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对于选项B,当μ=1时,点P在棱B1C1上运动,如图2所示,
则VP-A1BC=VA1-PBC=S△PBC×=S△PBC=×1×1=,为定值,故B正确;
对于选项C,取BC的中点D,B1C1的中点D1,连接DD1,A1B(图略),则当λ=时,点P在线段DD1上运动,假设A1P⊥BP,则A1P2+BP2=A1B2,即+(1-μ)2++μ2=2,解得
μ=0或μ=1,所以点P与点D或D1重合时,A1P⊥BP,
故C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法一:对于选项D,易知四边形ABB1A1为正方形,所以A1B⊥AB1,设AB1与A1B交于点K,连接PK(图略),要使A1B⊥平面AB1P,需A1B⊥KP,所以点P只能是棱CC1的中点,故选项D正确.综上,选BD.
题号
1
3
5
2
4
6
8
7
法二:对于选项D,分别取BB1,CC1的中点E,F,连接EF,则当μ=时,点P在线段EF上运动,以C1为原点,建立如图3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1xyz,则B(0,1,1),B1(0,1,0),A1,P,所以==,若A1B⊥平面AB1P,则A1B⊥B1P,所以-=0,解得λ=1,所以
只存在一个点P,使得A1B⊥平面AB1P,此时点P与点
F重合,故D正确.综上,选BD.]
题号
1
3
5
2
4
6
8
7
7.(2024·广东广州二模)将一个直角三角板放置在桌面上方,如图,记直角三角板为△ABC,其中C=,AB=14,BC=7,记桌面为平面α.若C∈α,且BC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则点A到平面α的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___.
题号
1
3
5
2
4
6
8
7
 
 [如图,过B作BB1⊥α,垂足为B1,过A作AA1⊥α,垂足为A1,因为在Rt△ABC中,∠ACB=,BC=7,AB=14,所以AC===7,当A,B,B1,C四点共面时,点A到α的距离最大.因为BB1⊥α,所以∠BCB1是BC与平面α所成的角,则∠BCB1=,∠ACA1=,于是,AA1=AC sin =7×=,
即A到平面α的最大距离为.]
题号
1
3
5
2
4
6
8
7
8.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半径为5 cm,该纸片上的等边△ABC的中心为O.D,E,F为圆O上的点,△DBC,△ECA,△FAB分别是以BC,CA,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BC,CA,AB为折痕折起△DBC,△ECA,△FAB,使得D,E,F重合,得到一个三棱锥.当△ABC的边长变化时,所得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cm3.
题号
1
3
5
2
4
6
8
7
4 
4 [如图,连接OD,交BC于点G,
由题意,知OD⊥BC,OG=BC.
设OG=x,则BC=2x,DG=5-x,
三棱锥的高h=
==,
S△ABC=×2x×3x=3x2,则三棱锥的体积
V=S△ABC·h=x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令f (x)=25x4-10x5,x∈,则f ′(x)=100x3-50x4,
令f ′(x)=0得x=2.当x∈(0,2)时,f ′(x)>0,f (x)单调递增,当x∈时,f ′(x)<0,f (x)单调递减,故当x=2时,f (x)取得最大值80,则V≤=4.
即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4 cm3.]
题号
1
3
5
2
4
6
8
7
THANK YOU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