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培优)第2单元 分数乘法 专项02 填空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提升培优)第2单元 分数乘法 专项02 填空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11:3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
第2单元 分数乘法 专项02 填空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棒,今天砍一半,明天砍一半的一半,每天这么砍下去,万世万代没有竭尽之时。第一天砍了这根木头的,而第四天砍的是这根木头的。
2.在( )里填上“>”“<”或“=”。
( ) ( )0.889 ( )
3.与( )互为倒数,( )没有倒数。
4.钟面上分针长3厘米,分针从3走到6,分针转过了( )°,针尖走过的路程是( )厘米。
5.1.2时=( )分 ( )千克吨
6.有三堆围棋子,每堆30枚,第一堆中的黑子与第二堆中的白子同样多,第三堆的是白子。这三堆一共有黑子 枚。
7.赵大爷养的鸡是鸭只数的,它们总只数在80~90之间,鸡有( )只。
8.把一个半径10cm的圆形贴纸剪成大小相同的若干片,已经用掉了3片(如图),剩下贴纸的面积为( )cm2,周长( )cm。
9.蜂鸟每分钟可飞行千米,分钟能飞行( )千米,5分钟能飞行( )千米。
10.24的是( );米的是( )米;公顷的是( )公顷。
11.最小的质数的倒数是( ),最小的合数的倒数是( )。
12.的倒数是( ),( )是4的倒数;( )没有倒数,( )的倒数是它本身。
13.2.5kg的是( )kg,的1.6倍是( )kg。
14.选一选,填一填。
A. B. C.
(1)计算过程不够简便的算式是( )。
简便算法:
(2)计算错误的算式是( )。
正确算法:
15.(a为非0自然数)的分数单位是( ),当a是( )时,这个数的倒数就是最小的质数。
16.小王和小李两人合伙创业,开了一家公司,小王出资15万元,小李出资10万元,年底时盈利16万元。如果按出资的多少来分配盈利,那么小王分得( )万元,小李分得( )万元。
17.绘画兴趣班的学员人数在40~50人之间,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绘画兴趣班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18.a、b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若a是b的,则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若a-1=b,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若四位数能被3整除,A最大是( )。
19.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宽是长的,这块菜地的面积是( )。
20.《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取不完。照这样推算,第三天截取的长度占最初木棒长度的 ,剩下部分占最初木棒长度的 。
21.一根电缆长20米,用去,还剩( )米,再用去米,还剩( )米。
22.根据“排球的价格是篮球的”这个条件,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的价格( )的价格。
23.希望小学组织1200名学生观看“防溺水”教育宣传片,观看后有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防溺水相关知识,而基本掌握的学生中又有的学生能够熟练背诵“防溺水六不准”,那么能熟练背诵“防溺水六不准”的学生有( )人。
24.先填一填,再列式计算。
1桶水有18L。桶是多少升?求18升的,列式为_____________。
25.一根绳子长8米,截下绳子的,截下( )米;如果截下绳子的米,还剩( )米。
26.如图所示,画斜线部分的面积占大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可以用×计算,从图中可以看出结果是。
27.认真观察方框里的算式,能发现什么规律?

请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 )。
28.“实际用水量比原计划节约”中单位“1”的量是( ),想到的关系式是:( )用水量( )用水量。
29.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你发现了什么?
( ) ( ) ( ) ( ) 6( )
( ) ( ) ( ) ( )
一个数(0和1除外)越大,它的倒数就越( )。
30.一件商品。先降价,再提价。现价与原价比,( )。(填“高了”“低了”或“相等”)
31.看图填一填,说一说。

分数乘分数,用( )作分子,用( )作分母。
32.,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 ),( )不变。能先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 )。
33.把和填入里。使每条线上3个数的乘积都是1.
34.先说说各个分数的意义,再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今年总产量比去年增产。
( )( )。
35.一台电视机降价,是把( )看作单位“1”。如果原价是3600元,那么现在降价了( )元,现价是( )元。
36.先找规律,再填写数字。
(1),,,( ),,( )。
(2),1,,( ),( )。
37.的倒数是( ),( )和互为倒数。( )的倒数是1,0.5的倒数是( )。
38.小明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剩下的。第二天读了全书的( )。
39.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也是唯一能倒飞的鸟。蜂鸟每分钟可飞行千米,分钟能飞行( )千米,5分钟能飞行( )千米。
40.一根米长的绳子,用去一些后还剩,用去,还剩( )米。
41.一个乒乓球从空中落下,每次弹起的高度约是前一次下落时高度的。如果它从15米高的空中落下,弹起后再落下,那么至少弹起( )次后它的弹起高度不足米。
42.《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七言绝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已知唐代一尺的长度约是现在的米,那么诗句中描述的瀑布高度约是( )米。
43.甲乙丙三人一共给希望工程捐钱2000元,甲捐的钱是另外两人总数的,乙捐的钱是另外两人总数的,甲捐了( )元,乙捐了( )元,丙捐了( )元。
44.如果每个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下面四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 )平方厘米 ( )平方厘米 ( )平方厘米 ( )平方厘米
45.一件衣服原价400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现价比原价降低了( )元。
46.一本故事书共320页,小云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的页数是第一天的,第二天读了( )页。
47.用算式表示深色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
48.一根蜡烛长20cm,第一次烧掉全长的,第二次烧掉剩下的一半。第二次烧掉( )cm,这根蜡烛还剩下全长的。
49.学校五年级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到达目的地后,同学们整理场地用时48分钟,搭建帐篷的时间约是整理场地的,摆放物品的时间约是搭建帐篷的。摆放物品的时间约( )分钟。
50.从甲地到乙地,其中是上坡路,是下坡路,一人在甲乙间往返一趟,共走下坡路5千米,那么从乙地返回甲地时走上坡路( )千米。
5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已知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则m表示的数是( )。
52.把一根长为米的绳子对折两次,每段长度是原来长度的,每段长( )米。
53.工程队3天修完一条长3千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千米,第三天修了( )千米。
54.“六(1)班人数比六(2)班多。”是把( )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式是( )的人数×=( )的人数。
55.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0.75,最小合数的倒数是( )。
56.一根绳子长米,用去米,还剩( )米,如果用去它的,用去( )米。
5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底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58.一批货物10天可以运送完,平均每天运这批货物的 ,3天运这批货物的 。
59.六(2)班有学生39人,男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如果此班有25名学生参加夏令营,其中最少有( )名男生参加。
60.“实际用水量比原计划节约”是把( )看作单位“”,数量关系式为:( )的用水量( )的用水量。
61.一条路长5000米,第一天修了,第二天修了千米,两天共修了( )米。
62.1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照这样计算,3台拖拉机小时耕地( )公顷。
63.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这里把( )的个数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是:( )的个数×=( )的个数。
64.小乐看一本1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第三天他要从第( )页开始看。
65.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66.“在一次垃圾分类竞赛中,六(1)班有同学获得优秀”是把( )看作单位“1”;“八月份的用电量比七月份节约了”是把( )看作单位“1”。
67.王爷爷家的一块地有公顷。种花生的面积占这块地的,种花生的面积有多少公顷?
想:种花生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即种花生的面积是公顷的。从图中看出,公顷的是公顷。列式:
68.如图,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它的倒数是( )。
69.小华有25本故事书,小芳的本数是小华的,求小芳有多少本故事书,就是求( )的( )是多少,列式为 。
70.填一填。
比少,比少( )个。
71.
用加法计算:__________。
用乘法计算:。
72.利民超市开展促销活动,所有商品打七折,七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 );妈妈想买一盏原价160元的台灯,打完折后是( )元。
73.民安小学组织同学捐赠图书。五年级同学捐书y本,六年级同学捐书的本数比五年级多,六年级同学捐书( )本。当y=90时,六年级同学捐书( )本。
74.六年级(1)班图书角放着一些课外书,书的本数在110~130之间,其中是科技类书籍,是文学类书籍,这个班的图书角里有( )本科技类书籍。
75.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一道“米谷粒分”题:粮仓开仓收粮,有人送来1206石米,检验发现米里掺杂着谷子,抽样取一把,数得252粒米里有谷子28粒。照这样算,送来的这批米里一共掺杂了( )石的谷子。(石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
76.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长与宽的比是,国旗通用尺寸分5种规格,各界酌情选用。如果选用的国旗宽是96厘米,那么长应该是( )厘米。
77.一堆煤吨,用去吨,还剩( )吨,如果用去一些后还剩这堆煤的,还剩( )吨。
78.育才小学里有杨树30棵,柳树是杨树的,槐树是柳树的,槐树有( )棵。
79.一个15分钟的沙漏计时器,里面共装沙45克,漏下这些沙的需要( )分钟,10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是( )克。
80.有三盒奥特曼卡片,每盒里卡片数量相同,都有圆形卡和方形卡,其中圆形卡占全部卡片的,第1盒里的方形卡和第2盒里的圆形卡一样多,第3盒里的方形卡占全部卡片的( )。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分析】“日取其半”表示每天取前一天剩下的一半,把这根一尺长的木棒看作单位“1”,第一天砍一半,也就是砍了这根木头的1×=。第一天砍完后剩下的木头为,将第一天剩下的木头看作单位“1”,第二天砍的是第一天剩下的一半,即()。将第二天剩下的木头看作单位“1”,第三天砍的是第二天剩下的一半,即()。将第三天剩下的木头看作单位“1”,第四天砍的是第三天剩下的一半,即();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把这根一尺长的木棒看作单位“1”。
1×=
第一天砍了这根木头的,而第四天砍的是这根木头的。
2.> > <
【分析】比较和的大小: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因为>1,所以>。
比较和0.889的大小:把化成小数,=0.9。因为0.9>0.889,所以>0.889。
比较和的大小:根据0的运算特性,0乘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加0都得原数。
=0,=,因为0<,所以<。
【解析】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1

=0.9
0.9>0.889
>0.889
0乘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加0都得原数。
=0

0<

3. 0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分数的倒数时,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即可。此外,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都等于0,无法得到1。
【解析】求分数的倒数时,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即可。
的倒数是。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都等于0。
所以,与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4.90 4.71
【分析】钟面是一个周角,即360°,被平均分成12个大格,因此每个大格对应的角度为360÷12=30°。分针从3走到6,经过的大格数为6-3=3格,每个大格30°,因此转过的角度可通过大格数乘每个大格的角度计算。
分针的长度相当于圆的半径,针尖走过的轨迹是一段圆弧。先根据圆周长公式C=2πr(π取3.14,r为3厘米),计算整个钟面的周长。用转过的角度除以360°可得出转过的角度的占比,用钟面的周长乘这个占比即可得出针尖走过的路程。
【解析】360÷12=30°
6-3=3(格)
30×3=90°
90°÷360°=
2×3.14×3×
=18.84×
=4.71(厘米)
分针转过了90°,针尖走过的路程是4.71厘米。
5.72 2500
【分析】1小时=60分,1吨=1000千克。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题。
【解析】1.2×60=72(分)
×1000=2500(千克)
所以,1.2时=72分,2500千克=吨。
6.
54
【分析】第一堆黑子与第二堆白子数量相等,因此这两堆的黑子总数等于第二堆的总数30枚;第三堆白子占,则黑子占(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最后将三堆黑子总数相加即可。
【解析】30×(1-)
=30×
=24(枚)
30+24=54(枚)
所以这三堆一共有黑子54枚。
7.35
【分析】已知鸡是鸭只数的,把鸭的只数看作7份,鸡的只数就是5份。那么鸡和鸭的总份数是5+7=12份。因为总只数是12的倍数,且总只数在80~90之间。12×7=84(符合范围),所以总只数是84只。鸡占总份数的。所以鸡的数量是总只数乘鸡占总份数的占比。
【解析】5+7=12(份)
12×7=84(只)
(只)
鸡有35只。
8.235.5 67.1
【分析】看图可知,剩下贴纸是原来的,剩下贴纸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剩下贴纸的周长=2×圆周率×半径×+半径×2,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3.14×102×
=3.14×100×
=235.5(cm2)
2×3.14×10×+10×2
=62.8×+20
=47.1+20
=67.1(cm)
剩下贴纸的面积为235.5cm2,周长67.1cm。
9./0.2 /1.5
【分析】蜂鸟每分钟可飞行千米,即蜂鸟的速度是千米/分,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分钟能飞行的多少千米,用(速度)乘(时间)计算;求5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用乘5计算。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
【解析】(千米)或0.2(千米)
(千米)或1.5(千米)
所以蜂鸟每分钟可飞行千米,分钟能飞行(或0.2)千米,5分钟能飞行(或1.5)千米。
10.18 /0.6 /0.2
【分析】(1)把24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把米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把公顷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解析】
(米)或0.6(米)
(公顷)或0.2(公顷)
24的是18;米的是(或0.6)米;公顷的是(或0.2)公顷。
11.
【分析】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若两个非零自然数相乘的积为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的倒数直接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即可。
【解析】(1)
(2)
所以,最小质数的倒数是,最小合数的倒数是。
12. 0 1
【分析】倒数的定义:若两个非零自然数的乘积为1 ,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分数的倒数直接交换分子分母即可。
【解析】的倒数是,是4的倒数,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他本身。
13.1.5 4
【分析】2.5kg的是求一个数 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直接用乘法计算即可;kg的1.6倍是求一个数的多少倍,直接相乘即可。
【解析】(1)(kg)
(2)(kg)
14.(1) B
(2) A
【分析】由题意可知,、、是分数乘分数,计算时先约分,约分时上下约(分子与分母约),交叉约,然后分子乘分子作为结果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结果的分母。
【解析】(1)计算过程不够简便的是B。简便算法:。
(2)计算错误的算式是A。正确算法:。
15. 6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叫分数单位。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最小的质数是2。2的倒数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此时分子就是a的值。
【解析】最小的质数是2,1÷2=
(a为非0自然数)的分数单位是,当a是6时,这个数的倒数就是最小的质数。
16.9.6 6.4
【解析】根据题意,按出资的多少来分配盈利,小王和小李共出资15+10=25(万元),再求出小王和小李各占总钱数的几分之几,然后用盈利的钱数分别乘对应的几分之几计算出两人所分得的钱即可。
【解答】15+10=25(万元)
15÷25=
10÷25=
16×=9.6(万元)
16×=6.4(万元)
所以,小王分得9.6万元,小李分得6.4万元。
17.21 24
【分析】已知男生人数是女生的,把男生人数看作7份,女生人数看作8份,一共是7+8=15份;已知总人数在40~50人之间,那么总人数是15的倍数,且在40~50之间,据此得出总人数;
由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可知,男生、女生人数分别是总人数的、,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解析】7+8=15
15×3=45(人)
40<45<50
45×=21(人)
45×=24(人)
绘画兴趣班男生有21人,女生有24人。
18.b 1 8
【分析】(1)已知a是b的,即a=b,可得出b=3a,b是a的3倍,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据此解答;
(2)已知a-1=b,说明a、b是两个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则a与b互质,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据此解答;
(3)若四位数能被3整除,那么4+A+A+1=5+2A,5+2A能被3整除,从A为最大的9开始倒推,找出A最大是几时,5+2A能被3整除。
【解析】(1)a是b的,可得出b是a的3倍,a、b是倍数关系,且b>a,所以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b。
(2)a-1=b,说明a、b是互质数,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
(3)4+A+A+1=5+2A,5+2A能被3整除;
当A=9时,5+2A=5+2×9=5+18=23,23不是3的倍数;
当A=8时,5+2A=5+2×8=5+16=21,21是3的倍数;
所以,A最大是8。
综上可知:
a、b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若a是b的,则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b;若a-1=b,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若四位数能被3整除,A最大是8。
19.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用长方形菜地的长乘,求出宽是多少m,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解答即可。
【解析】×=(m)
×=()
所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
20.
【分析】每天截取一半,则每次截取的和剩下的一样多,第一天截取的是木棍总长度的,第二天截取的是的,即×=;第三天截取的是的,即×=;再把前三天截取的长度的占总长度的分率相加,再用单位“1”减去前三天截取木棒长度占总长的分率,即可解答。
【解析】第三天截取的长度占最初木棒长度:
××
=×

剩下部分占最初木棒长度的:
1-(++)
=1-(+)
=1-

21.4 //3.2
【分析】把这根电缆的全长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20×列式求出用去的米数,再用20减去用去的米数就是剩下的米数;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去米后还剩的米数减去米就是还剩的米数。
【解析】20-20×
=20-16
=4(米)
4-=(米)
所以一根电缆长20米,用去,还剩4米,再用去米,还剩米。
22.篮球 排球
【分析】把篮球的价格看作单位“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据此可知,篮球价格×=排球价格。
【解析】根据“排球的价格是篮球的”可得:篮球的价格×=排球价格。
23.300
【分析】已知共有1200名学生观看“防溺水”教育宣传片,观看后有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防溺水相关知识,把观看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总人数乘,求出能够基本掌握防溺水相关知识的学生人数;
已知基本掌握的学生中又有的学生能够熟练背诵“防溺水六不准”,把能够基本掌握防溺水相关知识的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能够基本掌握防溺水相关知识的学生人数乘,求出能熟练背诵“防溺水六不准”的学生人数。
【解析】1200××
=900×
=300(人)
那么能熟练背诵“防溺水六不准”的学生有300人。
24.;(升)
【分析】根据题意,求桶是多少升,相当于求18升的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所以用18乘上,求积即可。
【解析】所以求18升的,列式为:18×=9(升)
25.2
【分析】将这根绳子长度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8×,即可求出截下的长度;用这根绳子长度减去截下的长度,即可求出剩下的长度。
【解析】8×=2(米)
8-=(米)
一根绳子长8米,截下绳子的,截下2米;如果截下绳子的米,还剩米。
26.;;
【分析】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占了其中的2份,用表示,再把阴影部分平均分成5份,斜线部分占其中的1份,用表示,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的是多少,再结合分数的意义确定结果是多少,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得,可以用×计算,从图中可以看出结果是。
如所示,画斜线部分的面积占大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可以用×计算,从图中可以看出结果是。
27.规律;
【分析】观察可知,3比2大1,,4比3大1,, 观察可知规律:,算式中的,据此类推,计算即可得解。
【解析】规律是:
28.原计划用水量 原计划 实际用水量比原计划节约的
【分析】根据判断比的方法:一般是在比、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可知把原计划用水量看作单位“1”,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得出数量关系式。
【解析】由分析可得:“实际用水量比原计划节约”中单位“1”的量是原计划用水量,想到的关系式是:原计划用水量实际用水量比原计划节约的用水量。
29. 1 2 10 小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倒数的意义,一个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的方法是将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再根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判断大小, 真分数 是指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其值大于0且小于1。真分数的特点是分母大于分子。 假分数 是指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其值大于1或等于1。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的倒数是;小于;
的倒数是1;
的倒数是;大于;
的倒数是2;小于2;
6的倒数是;6大于;
的倒数是;小于;
的倒数是;大于;
的倒数是10;小于10;
的倒数是,小于。
所以一个数(0和1除外)越大,它的倒数就越小。
30.低了
【分析】设这件商品的原价是1,先把这件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1”,先降价,则降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单位“1”已知,用原价乘(1-),求出降价后的价格;
再提价,是把降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则提价后的价格是降价后价格的(1+);单位“1”已知,用降价后的价格乘(1+),求出现价;
最后把这件商品的现价与原价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解析】设这件商品的原价是1。
1×(1-)×(1+)
=1××

<1
现价与原价比,低了。
31.;;;
分子相乘的积;分母相乘的积
【分析】图一表示将整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也就是占整体的,再把这3份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也就是占的,求的是多少,列式:×;
图二表示将整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也就是占整体的,再把这1份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4份,用分数表示是,也就是占的,求的是多少,列式:×;
【解析】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2.;分子;分母;相同
【分析】按照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约分是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
分数乘整数中,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先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相同。
33.;;;;
【分析】根据题意,先找出中间数,因为有两个分数的分母相乘为16,即、;还有两个分数的分母相乘为16,即、,所以中间数的分子要为16才能相约分,即中间数为,而且、要在同一条线上,、也要在同一条线上。
【解析】××

=1
××

=1
如图:
34.去年总产量;今年总产量比去年增加的产量
【分析】根据题意,今年总产量比去年增产,把去年总产量看作单位“1”,则今年总产量比去年增加的产量占去年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解析】今年总产量比去年增产。
(去年总产量)(今年总产量比去年增加的产量)。
35.原价 1600 2000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原价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原价乘,得到降价的钱数,再用原价减降价的钱数,可得现价。
【解析】(元)
(元)
一台电视机降价,是把原价看作单位“1”。如果原价是3600元,那么现在降价了1600元,现价是2000元。
36.(1)
(2)
【分析】(1)通过观察可知,前一个数乘可得后一个数,据此解答。
(2)通过观察可知,前一个数乘可得后一个数,据此解答。
【解析】(1)
,,,,,。
(2)
,1,,,。
37./ 4 1 2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将小数化成分数,交换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即可得到它的倒数。
【解析】0.5==
的倒数是,4和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5的倒数是2。
38.
【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读了全书的,还剩1-,再把剩下的看作单位“1”,第二天读了剩下的,可得第二天读了全书的(1-)×。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
=×

所以,第二天读了全书的。
39.
【分析】蜂鸟每分钟可飞行千米,即蜂鸟的速度是千米/分,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分钟能飞行的多少千米,用(速度)乘(时间)计算;求5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用乘5计算。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
【解析】(千米);(千米)
所以蜂鸟每分钟可飞行千米,分钟能飞行千米,5分钟能飞行千米。
40.;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看作单位“1”,剩下的占这根绳子的,用1减去还剩的就是用去的占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单位“1”已知,用单位“1”表示的数乘对应的分率,据此用×列式求出还剩的米数。
【解析】1-=
×=(米)
所以用去,还剩米。
41.4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则每次弹起的高度=前一次落下的高度×,用乘法算出不同次数的高度,并与米进行比较,得出第几次的时候比米少。
【解析】第1次:(米),6>;
第2次:(米),>;
第3次:(米),=0.96,=0.5,0.96>0.5,则>;
第4次:(米),=0.384,=0.5,0.384<0.5,则<;
所以,至少弹起4次后它的弹起高度不足米。
42.921
【分析】已知唐代一尺的长度约是现在的米,求唐代三千尺是现代的多少米,就是求3000个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解答。
【解析】(米)
诗句中描述的瀑布高度约是921米。
43.800 400 800
【分析】根据题意,甲捐的钱是另外两人总数的,把另外两人捐的总数看作单位“1”,则甲捐的钱数就是总钱数的,用总钱数乘,就可以求出甲捐的钱数。乙捐的钱是另外两人总数的,把另外两人捐的钱数看作单位“1”,那么乙捐的钱数就是总钱数的,用总钱数乘,可以求出乙捐的钱数;最后用总钱数减去甲捐的钱数,再减去乙捐的钱数,就可以求出丙捐的钱数。
【解析】2000×=800(元)
2000×=400(元)
2000-800-400
=1200-400
=800(元)
甲捐了800元,乙捐了400元,丙捐了800元。
44./ / / /
【分析】一个小正方形相当于2个小三角形,因为一个小正方形和一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平方厘米,所以数出下面的每个图形中由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和小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即可求出图形的面积。
【解析】第一个图形中有4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和小三角形组成的图形,所以面积是:×4=(平方厘米);
第二个图形中一共有8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和小三角形组成的图形,所以面积是:×8=(平方厘米);
第三个图形中有6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和小三角形组成的图形,所以面积是:×6=(平方厘米);
第四个图形中一共有5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和小三角形组成的图形,所以面积是:×5=(平方厘米)。
45.80
【分析】把这件衣服的原价看作单位“1”,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即降低的钱数占原价的,单位“1”已知,用原价乘,即可求出现价比原价降低的钱数。
【解析】400×=80(元)
现价比原价降低了80元。
46.16
【分析】由题意可知,是把全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是把第一天读的页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解答。
【解析】
(页)
一本故事书共320页,小云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的页数是第一天的,第二天读了16页。
47.
【分析】把这个长方形整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浅色部分有2份,则浅色部分占整体的;再把浅色部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深色部分有2份,则深色部分占浅色部分的,因此深色部分占整体的()。
【解析】
因此深色部分占整体的,用算式表示为:。
48.8;
【分析】把这根蜡烛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次烧掉全长的,则还剩下(1-);第二次烧掉剩下的一半,即第二次烧掉全长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全长乘,求出第二次烧掉的长度;
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全长“1”分别减去第一次烧掉全长的、第二次烧掉全长的,即是此时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
【解析】第二次烧掉全长的:
(1-)×
=×

第二次烧掉:20×=8(cm)
还剩下全长的:1--=
第二次烧掉8cm,这根蜡烛还剩下全长的。
49.
【分析】把整理场地的总时间看作单位“1”,已知同学们整理场地用时48分钟,搭建帐篷的时间约是整理场地的,用整理长地的用时乘,求出搭建帐篷的时间;又知摆放物品的时间约是搭建帐篷的,则把搭建帐篷的时间看作单位“1”,用搭建帐篷的时间乘即可求出摆放物品的时间,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
(分钟)
摆放物品的时间约分钟。
50.
【分析】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单位“1”,从图中可知:往返一趟共走下坡路5千米,则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就是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是下坡路,则乙地返回甲地这段路就是上坡路,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5×即可求出从乙地返回甲地走的具体上坡路。
【解析】5×=(千米)
从乙地返回甲地时走上坡路千米。
51.5
【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知识可知,m和0.2相对,0.5和相对,a和0.25相对,两个数的乘积是1,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得出m的值。
【解析】把图中的正方体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m和0.2相对。
1÷0.2=5
m表示的数是5。
52.;
【分析】根据题意,绳子对折两次是平均分成4份,根据分数的意义,每段长度是原来的,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解答。
【解析】1÷4=
(米)
把一根长为米的绳子对折两次,每段长度是原来长度的,每段长米。
53.
【分析】先将这条路总长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3×,求出第一天修的长度;然后用总长度减去前两天修的长度,即可求出第三天修的长度。
【解析】3-3×-
=3-1-
=2-
=(千米)
第三天修了千米。
54.六(2)班的人数 六(2)班 六(1)班比六(2)班多
【分析】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是把“比、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分数“的”字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进行解答即可。
六(1)班人数比六(2)班多六(2)班人数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即数量关系式是六(2)班的人数×=六(1)班比六(2)班多的人数。
【解析】“六(1)班人数比六(2)班多。”是把六(2)班的人数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式是六(2)班的人数×=六(1)班比六(2)班多的人数。
55.
【分析】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先变带分数为假分数,再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可以先把小数化成分数,然后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最小合数是4,再根据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解析】==,则的倒数是;
0.75==,的倒数是0.75;
最小合数是4,4的倒数是。
56.
【分析】(1)已知一根绳子的长度及用去的长度,求剩下的长度,用减法计算即可。
(2)由题意可知,把一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用去,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解析】-
=-
=(米)
×=(米)
一根绳子长米,用去米,还剩米,如果用去它的,用去米。
57.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列式解答即可。
【解析】面积:()
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58.
【分析】把运这批货物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10天可以运送完,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求出平均每天运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
求3天运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即可求解。
【解析】1÷10=
×3=
平均每天运这批货物的,3天运这批货物的。
59.7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全班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男生人数=全班总人数×,由此计算出男生人数,然后计算出女生人数,参加的人数中,男生最少多少人,说明所有女生都参加了,剩下的名额就是最少的男生人数。
【解析】39×=21(名)
39-21=18(名)
25-18=7(名)
其中最少有7名男生参加。
60.原计划的用水量 原计划 实际比计划节约
【分析】根据判断比的方法:一般是在比、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可知把原计划用水量看作单位“”,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得出数量关系式。
【解析】因为实际用水量比原计划节约,
所以原计划用水量看作单位“”,
所以原计划的用水量实际比计划节约的用水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单位“”的方法,熟练运用判断单位“”的方法所示解题的关键。
61.3000
【分析】把这条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天修了全长的,单位“1”已知,用全长乘,求出第一天修的长度,再加上第二天修的长度,即是两天一共修的长度。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米。
【解析】千米=500米
5000×+500
=2500+500
=3000(米)
两天共修了3000米。
62.//1.125
【分析】1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面积×3=3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面积,3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面积×=3台拖拉机小时耕地面积,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3×
=×
=(公顷)
3台拖拉机小时地公顷。
63.足球 足球 皮球
【分析】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是把“比、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即分数“的”字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结合等量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解析】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这里把足球的个数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是:足球的个数×=皮球的个数。
【点评】此题考查了判断单位“1”的方法,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64.64
【分析】将故事书总页数看作单位“1”,总页数×第一天的对应分率=第一天看的页数,再将第一天看的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对应分率=第二天看的页数,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页数=已看页数,已看页数+1=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180×=36(页)
36×=27(页)
36+27+1=64(页)
第三天他要从第64页开始看。
65.//3.6
【分析】正方体有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根据正方体表面积=一个面的面积×6,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6=(平方分米)
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66.六(1)班参加竞赛的总人数 七月份的用电量
【分析】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个整体是单位“1”。在竞赛中六(1)班有同学获得优秀,整体是六(1)班参加竞赛的总人数。“八月份的用电量比七月份节约了”,是将八月的用电量和七月的做对比,基准是七月的用电量,所以整体是七月的用电量。据此填空。
【解析】“在一次垃圾分类竞赛中,六(1)班有同学获得优秀”是把六(1)班参加竞赛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八月份的用电量比七月份节约了”是把七月份的用电量看作单位“1”。
67.见详解
【分析】求种花生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就是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从图中看出,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表示公顷,再把公顷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表示公顷的是公顷,据此解答。
【解析】公顷的是公顷。
×=(公顷)
公顷的是公顷。列式×=。
68./ /0.8
【分析】先根据分数的意义把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再根据倒数的意义得出它的倒数。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是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是取的其中的几份。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倒数,只需要将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即可。
【解析】把一个三角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用分数表示为,阴影部分占5份,用分数表示为;根据倒数的意义可知,的倒数是。
填空如下:
如图,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它的倒数是。
69.25本 (本)
【分析】将小华本数看作单位“1”,小华本数×小芳对应分率=小芳的本数,据此分析。
【解析】小华有25本故事书,小芳的本数是小华的,求小芳有多少本故事书,就是求25本的是多少,列式为(本)。
70.4
【分析】
将个数看作单位“1”,数出个数,个数×比少的对应分率=比少的个数,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10×=4(个)
比少4个。
71.见详解
【分析】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子的积作为分子,分母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
×3=++===
用加法计算:++=。
用乘法计算:×3=++===。
72. 112
【分析】根据折扣的意义可知,几折表示十分之几;
已知台灯的原价是160元,打七折,即现价是原价的,把原价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原价乘,即可求出台灯的现价。
【解析】七折=
160×=112(元)
七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妈妈想买一盏原价160元的台灯,打完折后是112元。
73.y 102
【分析】六年级捐书的本数是五年级捐书的本数的(1+),列乘法算式即可求出六年级捐书的本数,再将y的取值代入六年级捐书本数的数量关系式,计算后即可求出六年级同学捐书的数量,据此解答。
【解析】y×(1+)=y(本)
当y=90时,×90=102(本)
因此,六年级同学捐书y本,当y=90时,六年级同学捐书102本。
74.20
【分析】根据题意,图书总本数的是科技类书籍,是文学类书籍,那么总本数一定是6和5的公倍数;先求出6和5的最小公倍数,再求出最小公倍数在110~130之间的倍数,也就是图书的总本数;
把总本数看作单位“1”,科技类书籍占总本数的,单位“1”已知,用总本数乘,求出科技类书籍的本数。
【解析】6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6×5=30
总本数:30×4=120(本)
110<120<130
科技类:120×=20(本)
这个班的图书角里有20本科技类书籍。
75.134
【分析】从“抽样取一把,数得252粒米里有谷子28粒”可得,以米的数量为单位“1”,求出谷子占米的28÷252=。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1206×,即可求出这批米里一共掺杂了谷子的数量。据此解答。
【解析】28÷252=
1206×=134(石)
送来的这批米里一共掺杂了134石。
76.144
【分析】根据题意,国旗长与宽的比是3∶2,即国旗的长是宽的,已知国旗的宽是96厘米,求国旗的长,用国旗的宽×。
【解析】96×=144(厘米)
如果选用的国旗宽是96厘米,那么长应该是144厘米。
77.
【分析】根据题意,用总吨数减去用去吨就是剩下的吨数;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用总吨数乘剩下的就是剩下的具体吨数,具体解答。
【解析】(1)用去吨,还剩下的吨数。

=
=(吨)
用去吨,还剩下吨。
(2)用去一些后还剩这堆煤的时剩下的吨数
×=(吨)
如果用去一些后还剩这堆煤的,还剩吨。
78.10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30乘即可得到柳树的棵数;同理,用柳树的棵数乘即可求出槐树的棵数。
【解析】柳树:(棵)
槐树:(棵)
所以槐树有10棵。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
79.6;;30
【分析】根据题意,漏下这些沙的需要的时间是15分钟的,用15乘即可求出漏下这些沙的需要的时间,10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的10倍,用乘10即可求出10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几分之几;用45乘10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几分之几即可求出10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克数。
【解析】15×=6(分钟)
×10=
45×=30(克)
漏下这些沙的需要6分钟,10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是30克。
80.
【分析】设三盒奥特曼卡片数量是180张,其中圆形卡占全部卡片的,用180×=100张,求出圆形卡片的数量;用180-100=80张,求出方形卡片的数量;再用180÷3,求出每盒卡片的数量;第1盒中的方形卡和第2盒中的圆形卡一样多,则第一盒子和第二盒子圆形卡都是60张卡片,用方形卡片的数量-60,求出第3盒子方形卡片的数量,再除以卡片总数量,即可解答。
【解析】设三盒奥特曼卡片数量是180张。
圆形卡片数量:180×=100(张)
方形卡片数量:180-100=80(张)
每盒卡片数量:180÷3=60(张)
(80-60)÷180
=20÷180

有三盒奥特曼卡片,每盒里卡片数量相同,都有圆形卡和方形卡,其中圆形卡占全部卡片的,第1盒里的方形卡和第2盒里的圆形卡一样多,第3盒里的方形卡占全部卡片的。
【点评】明确第1盒方形卡片与第2盒圆形卡片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