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积累与运用专项集训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积累与运用专项集训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7 11:5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积累与运用专项集训卷-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
1.读拼音,写同音字。
【chán】 夜半,月影   娟,夏   齐鸣,   师静坐,时光慢慢流淌。
【dé】 谁言寸草心,报   三春晖。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
【què】 电影开场了,场内鸦   无声,主角精彩的演绎令观众们忘   了此刻置身于何地,沉迷其中,首映结束,好评如潮,这部电影一下声名   起。
2.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mó hu dòu fu cǎi hóng
hún zhuó pǐn dé kuī tàn bào yuàn
3.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字词。
蓉城郊外,雨静静地落在一座zhái yuàn   里。
我在窗前fú àn   写作,但脑子里满是不shùn xīn   的事,手跟着变bèn zhuō   了,写出来的字cēn cī   不齐。时间一长,我的wén sī   没有了,屋里的空气也变 hún zhuó   了。
我叹了口气,放下笔,起身打开窗,映入我yǎn lián   的是一片mó hu   的雨景……细雨 mí méng   中,院里的那株木芙蓉不禁显得有些dān bó   ,惹人怜惜。我拿起伞,走到院里的那株木芙蓉前,细细观察起来。芙蓉花的huā lěi   半藏半露,点zhuì   在繁密的叶子间,kuī   着雨中的世界,qià rú   一个个玩捉迷藏的小精灵。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我心中的chóu yuàn   消散了不少。雨水打湿了我的 yī jīn   ,我也不在意。
看着眼前的木芙蓉,我不禁 huǎng rán   ,píng dàn   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这场雨过后,芙蓉花就要开了吧?这小院会因芙蓉花而更yōu yǎ   ,蓉城也会因满城的芙蓉花而更美丽。
我们的“mèng xiǎng   ”之花也会如芙蓉花一般盛开。
二、单选题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读音和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 映日荷花别样红 B.读书破万卷 卷地风来忽吹散
C.还来就菊花 春去花还在 D.路转溪桥忽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
5.对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狂风摇撼着“风动石”,它为什么不倒呢?原来这个秘密和它的形状有着很大的关系。你仔细瞧瞧吧,它上面小,下面大,重心很低,即使遇风晃动几下,通过重心的垂线,也始终在它与下面石头的接触面内。因此,无论风怎么吹,它始终安然不倒。
A.狂风摇撼的“风动石”。 B.安然不倒的“风动石”。
C.“风动石”不倒的原因。 D.“风动石”的重心很低。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B.丁香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C.《花之歌》最后告诉我们,作者领悟的哲理,人类尚未已经完全领悟。
D.突然狂风四起,黑云漫天,大海像被惊醒一般,掀起滔天巨浪,几只渔船悠闲地浮在水面上。
7.对下面一段话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到近处看井冈翠竹,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A.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翠竹的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B.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翠竹的挺拔强劲,充满顽强的生命力。
C.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翠竹的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D.运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翠竹的挺拔强劲,充满顽强的生命力。
8.下列句子中,分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又悲叹,哭号。
B.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C.温暖一生的故事;寄托一生的梦想;感动一生的情怀。
D.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神秘而迷人的九寨沟风光令人心驰神往。
B.那个女孩经常孤芳自赏,所以没有人愿意跟她交朋友。
C.那个人因为太胖而遭到嘲笑,大家都说他硕大无朋,交不到朋友。
D.阳光温暖,窗外不知名的树婆娑起舞,叶梢上仿佛缀上了银色小花。
10.下列对课文《草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主要写的是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主题是表现蒙汉同胞的深情厚谊,歌颂民族团结。
B.课文为了表现蒙汉人民团结的深情厚谊,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以草原之美衬托了草原人民心灵之美,衬托了民族精神之美。
C.“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三个“一百五十里”形成了一种反复之势,不仅形象地表现出草原的辽阔,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D.“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一句通过想象,表现出草原人民的纯朴热情。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B.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C.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D.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2.下列关于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宿建德江》中,“低”与“旷”、“近”与“清”相互依存,相互映衬,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又衬托了诗人夜宿建德江的孤寂心情。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诗人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上夏雨来去匆匆的景色,暗示时光匆匆的哲理。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从视觉、嗅觉、听觉三方面描写了黄沙岭夏夜的风光,表达了词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D.《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不同。前者表现了诗人一人在外游历时内心的孤苦之情,后者则表现了词人喜悦的心情。
13.下列句子描写的场景与材料主题最相符的一项是(  )
面对美丽的大自然,谁无爱美之心、审美之趣 但是比起诗意,“自然”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审美理想。偶然遇到的场景,经过诗人艺术的沉淀,往往成为千古佳句。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三、综合实践
14.口语交际。
漫步在校园里,看到校园的景色真美呀!我情不自禁地写出两个描写景色优美的成语:      
这时我发现一棵小树苗被风吹倒了。我连忙蹲下来把手伸向小树苗。这时,值日老师批评我把小树苗弄倒了,不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我忙解释道:   。
老师听了我的解释不但向我表示歉意,还奖励我一个任务:设计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标语:   。
四、积累与运用
15.读语段,完成练习。
又是一年春来到,雨后薄雾中的花草①diǎn zhuì着 【yōu yǎ】的小院。芭(bā bō)蕉的叶子参(cān cēn shēn)差(cī chā chà)不齐,郁郁葱葱,不时随风舞动,宛如碧波仙子的②yī jīn,妩(wǔ fǔ)媚动人。一个小男孩坐在③shí àn旁,略显④bèn zhuō地折着纸飞机。⑤huǎng rán间,他的眼前浮现出奶奶慈祥的脸庞,泪水不禁⑥mó hu了双眼。
(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芭   (bā bō)蕉 参   (cān cēn shēn)差   (cī chā chà)不齐
妩   (wǔ fǔ)媚动人  
(2)按顺序看拼音写词语。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下列加点的“薄”和“薄雾”中的“薄”读音相同的是(  )
A.薄利 B.薄片 C.薄纸 D.薄荷
(4)根据下面词典中“yōu yǎ”的释义,按要求选填词语。
(1)填入语段中“【 】”处的“yōu yǎ”应该是词语   。
(2)在环境   的校园里,一个举止   的小姑娘正在吟诗。
五、填空题
1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芭(bā pā)   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2)丁香的花苞(bǎo bāo)   圆圆的,鼓鼓的,显得格外妩(fǔ wǔ)   媚动人。
17.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婆娑(suō shā)    摇曳(yì yè)    旖旎(ní nǐ)   
18.多音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1)①xiān ②xiǎn
清鲜   鲜美    朝鲜   鲜为人知   
(2)①juǎn ②juàn
卷饼    问卷    胶卷    手不释卷   
(3)①cēn ②cān ③shēn
参加    人参   参差   参谋   
(4)①hū ②hú ③hù
糊墙   糊涂    芝麻糊    黏糊糊   
19.大家正玩在兴头上,却发生了这样的一幕。
(1)俗话说,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还真是这样呢!龙龙乘坐游船在西湖游玩时,天空突然如翻倒了墨汁一般,乌云密布,还没等黑云把群山遮住,雨便下了起来,这让龙龙不禁想到了诗句“   ,   ”。这骤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儿,大雨就停了。
(2)大雨过后,龙龙旁边的一位小姐姐对雨后的西湖来了一番赞美,赢得了大家拍手叫好。(在“□”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西湖的美是多变的:雨天的西湖   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   宛如水墨画一般   阳光照耀下的西湖   泛着淡淡金色   犹如一幅水粉画   浓淡相宜   微风拂过的西湖   更像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子   让人陶醉   
20.结合语境完成填空。
(1)爷爷和他的几位老朋友坐在院子里喝酒、聊天,谈论着今年的粮食收成。这不正是   (诗人)《过故人庄》中的诗句“   ,   ”描绘的画面吗?
(2)长征中的红军战士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他们是不惧困难的,从“红军不怕远征难,   ”中可以看出。
(3)《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景色,前者中的“   ,   ”衬托了诗人孤寂的心情;后者中的“   ,   ”写出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雨,前者中的“   ,   ”写出了“雨骤”;后者中的“   ,   ”写出了“雨疏”。
六、句子练习
仿照例句,根据提示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例: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表现草原的辽阔)
21.表现花朵的繁多:   
22.表现教室的整洁:   
按要求写句子。
23.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24.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25.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仿照例句,补充句子)
阳光下的野菊花,黄的   ,白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婵;蝉;禅;得;德;雀;却;鹊
2.【答案】绿毯、模糊、豆腐、彩虹、浑浊、品德、窥探、抱怨
3.【答案】宅院;伏案;顺心;笨拙;参差;文思;浑浊;眼帘;模糊;迷蒙;单薄;花蕾;缀;窥;恰如;愁怨;衣襟;恍然;平淡;幽雅;梦想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鸟语花香、花红柳绿;百花齐放、绿草如茵;老师,您好,是风把树苗弄倒了,我伸手是想把树苗扶正;小脚不乱跑,小草微微笑
15.【答案】(1)bā;cēn;cī;wǔ
(2)点缀;衣襟;石案;笨拙;恍然;模糊
(3)A
(4)幽雅;幽雅;优雅
16.【答案】(1)bā
(2)bāo;wǔ
17.【答案】suō;yè;nǐ
18.【答案】(1)①;①;②;②
(2)①;②;①;②
(3)②;③;①;②
(4)②;②;③;①
19.【答案】(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
20.【答案】(1)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万水千山只等闲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答案】21.站在楼上往下望,望不到花田的尽头。走了一百里,还是鲜花的海洋。
22.从窗外看,教室里的桌子摆得整整齐齐;在教室里巡视,每个角落的物品也都是整整齐齐的。
【答案】23.那盆水仙花叶子绿盈盈的,花儿白丝丝的,恰如凌波仙子在水上漂浮。
24.连这样优秀的人才都不加利用,岂不浪费
25.耀眼;清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