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7 12:1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课内阅读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课内阅读
阅读《竹节人》片段。
①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②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③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④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1.本文节选自课文《竹节人》“   ”的部分。
2.阅读选文第1自然段,总结竹节人有几种玩法,并写出来。
3.第③、④段末尾都有“神气”这个词,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好处是    。
4.在《竹节人》一课,出现了孙悟空、窦尔敦、偃月刀、蛇矛等英雄人物或英雄人物的兵器,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下列兵器对应的英雄人物。
①金箍棒——   
②虎头双钩——   
③青龙偃月刀——   
④八丈蛇矛——   
5.如果你制作了一个竹节人,你会怎样装扮它?又会给它起个什么名字?仿照③或④文段写一段话。
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穷人(选文)
①“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②“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③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④“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⑤“哦?什么时候?”
⑥“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⑦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⑧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⑨“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⑩“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6.读选文,桑娜“一动不动”是因为   。
7.选文主要描写了桑娜和渔夫的对话,第   段表现了桑娜对西蒙一家的关怀,第   段描写渔夫决定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   的优秀品质。
8.第③段中两个人沉默时,渔夫可能在想:   ;桑娜可能在想:   
课内阅读。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想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9.“我的心紧缩着”是因为(  )。
A.敌人使用了“火力警戒”。
B.敌人知道了“我们”潜伏的地点。
C.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
D.战斗即将打响。
10.“我”“担心”的是   ,“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是因为   。
11.当烈火烧身时,邱少云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写一写。
课内阅读。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都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12.暑假游故宫,妈妈给你布置了一个任务——给妹妹介绍故宫中最有名的太和殿。请你圈出殿内主要景物,按顺序填入横线上。
朱漆方台→   →   →   
13.要给妹妹做好讲解,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阅读以上文段(  )
A.浏览,大致了解即可。
B.速读,本段与讲解无关。
C.细读,了解太和殿主要特点。
D.跳读,知道太和殿内景物即可。
14.文段中的“中央藻井”“梁枋间”很陌生,你会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  )
A.查字典 B.向家长请教
C.借助网络图片 D.不懂的词语跳过去
15.你为什么会选用这种方法,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____(A.居高临下 B.高瞻远瞩),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②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③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____(A.昂首阔步 B.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④“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⑤“中国共产党万岁!”
⑥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6.选词填空(把选项“A”或“B”填写在横线上)
①五位壮士   (A.居高临下 B.高瞻远瞩)
②战士们也   (A.昂首阔步 B.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7.选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别概括
①   ②   
18.读下列句子,请结合加点词语,分析班长马宝玉的形象。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19.作者为什么用“壮士”来称呼这五位战士?
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下面的题。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20.画线的句子描绘了一幅充满光和色彩的图画,从“渗”中,我能想象到丁香    的情境,从而感受到细雨迷蒙中的丁香形态    、色彩    的美。这也是作者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原因。
21.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结”?你是怎么应对的?
课内阅读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①(A.必须B.必需)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二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②(A.紧蜜B.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  )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  )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22.在文段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3.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24.阅读本段时,可以通过“   、   、   、   ”这四个关键词,理清生命存在的条件。
2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我也会用这样的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
课内阅读。
毛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26.选文前两个自然段中,作者写的是   的场面,主要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先总写   的情景,再按照入场顺序,具体描写了   的特点。
27.选文前两个自然段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8.结合选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军描写侧重于服装颜色特点,步兵描写注重方阵行进的特点。
B.炮兵描写侧重于武器的特点,骑兵描写侧重于马匹的特点。
C.文中使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战士们像钢铁巨人一样威武。
D.文中详细描写了人民空军飞行员接受检阅时的心情。
2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0.请结合生活经验,试着运用选文中使用的描写手法写一段话。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玩竹节人
2.两种。第一种是自己一个人玩;第二种是两个人一起对打
3.反复;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同学们的创意很是欣赏,很得意,很自豪
4.①孙悟空;②窦尔敦;③关羽;④张飞
5.用一条细线把两个小棉球穿起来,给竹节人做一对流星锤,给它起名:战场上的“不败将军”,让它所向披靡。
【答案】6.她已经把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了,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该如何告诉丈夫这件事
7.④;⑥⑦;善良、富有同情心、有担当
8.这鬼天气,出海打鱼本就艰难,家里已经够穷了,现在邻居西蒙又死了,留下两个孩子可怎么办呀;我已经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了,可家里这么穷,丈夫又会怎么想呢,他能同意收养这两个孩子吗?
【答案】9.C
10.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不敢朝他那儿看”是因为是因为烈火焚烧着邱少云,作者不忍看到战友被焚烧的痛苦。
11.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我宁可忍受巨大的痛苦也绝不暴露目标的。
【答案】12.蟠龙金柱;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
13.C
14.C
15.因为我猜测“中央藻井”“梁枋间”这些是建筑术语,只用文字无法在头脑形成具体画面,很难有深刻理解,所以选用借助网络图片的方法帮助我来理解。
【答案】16.A;B
17.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18.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中的加点词语,可以看出班长马宝玉在战斗中的英勇果断和机智灵活。
19.作者用“壮士”来称呼既表达了他们的英勇无畏和崇高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答案】20.紫色与莹白交融;模糊;朦胧
21.我在生活中遇到过的“结”有“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我是这样应对的:对于“工作压力”,我学会了时间管理和优先级排序,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来应对高压的工作环境。同时,我也会定期进行自我反思,确保保持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对于“人际关系”,我学会了有效沟通,通过倾听和理解对方的立场来解决问题。在遇到冲突时,我会尽量保持冷静,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答案】22.必须;紧密
23.虽然;但是
24.温度;水分;大气;光和热
25.这座塔占地300平方米,高100米。
【答案】26.阅兵式;点面结合;受检阅部队缓缓入场;各兵种方队
27.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阅兵式这一场面。这样的写法,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更突显了各个队伍的特色,也表达了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感情。
28.D
29.该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30.哎呀呀,你看那操场上正在举行运动会,那场面真叫一个热闹啊!这边厢,跑步的选手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那速度,啧啧!那边厢,同学们的加油声此起彼伏,简直要把天都给掀翻了!这不就是点面结合的完美体现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