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全真模拟提升培优卷(人教版)
第2单元 位置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小林在班上的位置是第6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 )
A.(4,6) B.(6,4) C.(6,6)
2.数对(8,2)和(5,2)表示的位置是( )
A.同一行 B.同一列 C.同一点 D.无法确定
3.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4.李林家的位置是(2,2),学校的位置是(2,5).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00m,李林从家出发,经过学校到少年宫,至少要走( )m.
A.300 B.400 C.500 D.600
5.如图,如果点M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N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4,4) B.(4,5) C.(5,4) D.(3,3)
6.如图,如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2格为三角形A'B'C',在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5,1) B.(1,1) C.(7,1) D.(3,3)
7.小明在班级中的座位,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4,4),他所在的班级有多少人?( )
A.16 B.49 C.32
8.以学校为观察点,体育场在学校南偏东60度1200米处,估计图中表示体育场位置的是( )
A.A B.B C.C D.D
9.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5,2) B.(4,3) C.(3,2) D.(4,1)
10.点A的位置是(5、8),点C的位置是(2、8),A、B、C三点依次在同一直线上,则点B的位置可能是( )
A.(5、7) B.(4、8) C.(4、4)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如图,体育馆在文化宫 偏 45° 米处.
12.如图,A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2,5).请你写出其他几个点的位置.
B( , );C( , );D( , );E( , )
13.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那么王明在第5列、第2行的位置,用数对 来表示.
14.小明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3),他坐在第5列第3行.小芳坐在小明的正前方,用数对表示她的位置是( , ).
15.如图所示的是电脑中Excel(电子表格)的一部分,中间工作区被分成若干个单元格.
(1)“部门”用(A,1)来表示,那么“85”在单元格 内,“86”在单元格 内.
(2)单元格(D,2)的内容是 ,单元格(C,1)的内容是 .
16.看看想想.
(1)用数对表示A、B、C三个顶点的位置:A( , )、B( , )、C( , ).
(2)先标出D(4,1)、E(7,1)、F(5,3)、G(8,3),再顺次连接D、E、G、F、D,围出的图形是 形.
17.图形的位置:
(1)如图中,A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2)如图中,B点在O点的 偏 °方向上.
(3)计算如图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图中每小格为边长1cm的正方形,π取3.14)
18.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4,0),“车”位于点(0,0),则“马”位于点 。
19.学校举行体操比赛,李钊同学在第4行第2列,用数对表示为 ,李刚在李钊旁边,在第一列,用数对 表示,张云的位置是(6,4),她和李钊在教室的同一 (填行或列)。
20.请根据给出的点的位置,按A→B→C→D→A的顺序依次连接各点,画出封闭图形。
A.(1,4),B(5,4),C(5,1),D(1,1)。这个图形是 形。这个图形平移后,点A的位置来到(3,7),则点B的位置来到 ,点C的位置来到 ,点D的位置来到 。
三.判断题(共8小题)
21.数对(5,6)和(6,5)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22.在平面图上,数对(8,3)表示第8行第3列. .
23.数对(5,4)表示第5行第4列.
24.一个三角形顶点的位置是(2,3)向上移动了3格,它的顶点位置是(5,8).
25.在同一平面上的A、B两点,A在(7,4)的位置上,B在(7,9)的位置上,两点在同一列上.
26.用(2,x)表示位置不知道在第几行,但知道在第2列.
27.在确定位置时,一个数就可以确定一个位置. .
28.因为0表示没有,所以(0,2)这个位置不存在.
四.操作题(共3小题)
29.按要求回答问题或作图.
(1)如图,图中三角形顶点的位置分别是:
A( , )B( , ) C( , )
(2)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的图形.
(3)三角形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的图形的顶点分别是:
A'( , )B'( , )C'( , )
30.画绕三角形ABC绕C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并用数对表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31.请你在下面的方格图里描出下列各点,并把这几个点顺次连成一个封闭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A(2,1)B(7,1)C(9,4)D(4,4)
五.解答题(共6小题)
32.如图:(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A点用数对(2,4)表示,B点用数对(10,3)表示.①请在图中找出C点(7,6);②以C点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③在圆上有两点,D点(12,y),E点(x,6),则x= y= .
33.(1)在如图方格图(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cm)中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两个锐角的顶点分别确定在(5,7)和(1,3)的位置上,那么直角的顶点位置可以是( , ).
(2)将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5格画出来.
(3)将这个三角形按1:2缩小后画在合适的位置.
(4)第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4.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cm,请你按要求填一填,画一画.
(1)用数对表示点O1,O2的位置:
O1( , )O2( , ).
(2)将圆O1先向 平移 cm,再向 平移 cm就可以和圆O2重合.
35.(1)图形A右下角的M点用数对表示是 .
(2)画出将图形A绕M点顺时针旋转90°所得到的图形.
(3)画出上面旋转后的图形A向右平移5格所得到的图形.
(4)在图中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要求圆心位置在(4,2)处.(注:图中每格边长为1厘米)
(5)把图形B按3:1的比放大.
(6)放大后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是( : ).
36.(1)在图上标出点A(9,5)、B(5,8)、C、(5,5),再顺次连接A、B、C.
(2)将连接后得到的图形绕C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格.
(3)①求出旋转过程中A点划过的轨迹的长度.
②求出平移过程中图形所覆过的面积.
37.如图,一辆汽车的初始位置在第2列第2行,表示为(2,2),3小时后,汽车的位置在(11,2).
(1)在图中分别标出汽车两次所在的位置.
(2)如果图中每格的距离代表25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假设汽车一直在一条直线上沿一个方向行走)
(3)如果汽车从位置(11,2)再向北行驶1小时,将汽车所在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并在图中标出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答案】B
【分析】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小林的位置是第6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6,4)。
【解答】解:小林在班上的位置是第6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6,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数对知识点,掌握“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A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判断.
【解答】解: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得:数对(8,2)是表示第8列第2行;(5,2)是表示第5列第2行;
所以数对(8,2)和(5,2)表示的位置是同一行.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应用.
3.【答案】C
【分析】利用方格图和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将A、B、C各点在平面图中标出来,根据图形即可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从而进行选择.
【解答】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可以利用方格图将A、B、C的位置标出来,顺次连接即可得出这个三角形如图所示:
根据方格图可以得出AB⊥BC,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4.【答案】C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在图中描出李林家的位置、学校的位置(如图).李林从家出发到向北走(100×3)米到学校,再向东走(100×2)米即可到达少年宫.由此即可计算出李林从家出发,经过学校到少年宫,至少要走的米数.
【解答】解:如图
100×(3+2)
=100×5
=500(m)
答:李林从家出发,经过学校到少年宫,至少要走500m.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李林家、学校的位置.
5.【答案】C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解答】解:如图,如果点M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N的位置可以表示为(5,4).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
6.【答案】B
【分析】将△ABC向左平移2格,行数不变,列数减2,原来顶点A的位置在第3列,第1行,由此得出A′的位置.
【解答】解:据分析可知:
如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2格为三角形A'B'C',原来A的位置是(3,1),则现在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1,1).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考查平移图形的特征、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先确定原图形的某点的数对,水平移动列数加或减格数,垂直移动行数加或减格数.
7.【答案】B
【分析】小明在班级中的座位,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4,4),说明这个班的学生分7列,7行,由可此求出这个班的学生数.
【解答】解:由已知条件可知,这个班学生分7列,7行,
7×7=49(人)
答:他所在的班级有49人.
故选:B.
【点评】关键明白这个班学生分(4×2﹣1)列,(4×2﹣1)行.
8.【答案】C
【分析】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体育场与学校的图上距离,再据二者的方向关系,即可在图上标出体育场的位置.
【解答】解:12003(厘米),
又因体育场在学校的南偏东60°方向,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依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9.【答案】B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利用明明和聪聪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出明明的数对位置,从而进行选择。
【解答】解: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所以明明和聪聪都在第4列,聪聪在第2行,则明明在第3行,
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得,明明的位置是:(4,3),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
10.【答案】B
【分析】根据数对的意义知道,在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点A的位置是(5、8),点C的位置是(2、8),说明它们是在同一行,都是第8行,只要找出第8的点,也就是找出数对中的后一个数字是8的即可.
【解答】解:点A的位置是(5、8),点C的位置是(2、8),它们都是在第8行,
A、B、C三点依次在同一直线上,那么B点也在第8行;
选项中只有(4,8)表示第8行.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对的意义,即在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图上标注的其他信息,即可进行解答.
【解答】解:体育馆在文化宫 北偏 东45° 400米处.
故答案为:北、东、40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的灵活应用.
1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由“A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2,5)”可知,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据此即可用数对表示出其它各点的位置.
【解答】解:如图
A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2,5).写出其他几个点的位置:
B(6,7);C(8,2);D(1,1);E(3,9).
故答案为:6,7;8,2;1,1;3,9.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1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那么王明在第5列、第2行的位置,用数对(5,2)来表示.
故答案为:(5,2).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应用.
1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可知小明坐的列数和行数.小芳坐在小明的正前方,列数不变,行数减1.
【解答】解:小明坐在第5列第3行;
小芳坐的位置是(5,2);
故答案为:5,2.
【点评】本题是考查点与数对的对应关系.注意,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
1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部门”用(A,1)来表示,即A是对应的列数,1是对应的行数,由此利用此方法解答.
【解答】解:(1)因为“部门”用(A,1)来表示,
所以85”在单元格(B,3)内,“86”在单元格(C,2)内.
②单元格(D,2的)内容是87,单元格(C,1)的内容是二月;
故答案为:(B,3),C2,87,二月.
【点评】根据表格和给出的例子,得出新的表示方法,再根据新表示方法作答.
1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分别找出A、B、C三个点在图中对应的列数与行数,再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写出用数对表示的三个点的位置;
(2)根据数对的意义,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分别在图中找出对应的点,再顺次连接,得出的图形为平行四边形.
【解答】解:(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知:A(1,4)、B(0,2),C(3,1);
(2)如图所示:
顺次连接D、E、G、F、D,围出的图形是 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1,4;0,2;3,1;平行四边.
【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数对的意义解决问题.
1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用数对表示出A点的位置;
(2)明确以O点为观察点,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可知B点在O点的北偏东,又由图可知三角形BOC是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角BOC是45°,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3)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就等于长方形的长加上以3cm为半径的半圆的周长;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以3cm为半径的半圆的面积.
【解答】解:(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A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4);
(2)由图可知三角形BOC是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BOC=45°,
所以B点在O点的北偏东45°方向上;
(3)周长:6+2×3.14×3÷2
=6+9.42
=15.42(cm);
面积:6×3﹣3.14×32÷2
=18﹣14.13
=3.87(cm2);
答:阴影部分的周长是15.42cm,面积是3.87cm2.
故答案为:(1)2,4;(2)北,东,45.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方向与位置的相对关系以及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注意找审清题意,逐一解决.
18.【答案】(7,3)。
【分析】把最下行记作0行,最左列记作0列,“将”位于(4,0),表示位于第4列,第0行,据此数出马所在的列和行,记作(列,行)的形式即可。
【解答】解:“马”位于第7列,第3行,所以“马”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7,3)。
故答案为:(7,3)。
【点评】此题考查以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9.【答案】(2,4),(1,4),行。
【分析】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李钊学在第4行第2列,用数对表示为(2,4),李刚在李钊旁边,与李钊的行数相同,李刚在第1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1,4);张云的位置是(6,4),第6行第4列,她和李钊都在教室的第4行;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学校举行体操比赛,李钊同学在第4行第2列,用数对表示为(2,4),李刚在李钊旁边,在第一列,用数对(1,4)表示,张云的位置是(6,4),她和李钊在教室的同一行。
故答案为:(2,4),(1,4),行。
【点评】本题考查数对知识点,掌握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
长方,(7,7),(7,4),(3,4)。
【分析】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在图中描出ABCD各点,再按A→B→C→D→A的顺序依次连接;这是一个长方形,图形平移后,点A的位置从(1,4)到(3,7),从第1列到第3列,列数加3﹣1=2,从第4行到第7行,行数加7﹣4=3;BCD点平移后的位置均按列数加2、行数加3即可得出。
【解答】解:根据题意作图如下:
这个图形是长方形;
平移后点A列的变化,3﹣1=2,行的变化,7﹣4=3;
平移后点B列数5+2=7,行数4+3=7,用数对表示是(7,7);
平移后点C列数5+2=7,行数1+3=4,用数对表示是(7,4);
平移后点D列数1+2=3,行数1+3=4,用数对表示是(3,4)。
故答案为:长方,(7,7),(7,4),(3,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对知识点,掌握数对在平移中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判断题(共8小题)
21.【答案】×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得,数对(5,6)表示第5列第6行;
数对(6,5)是表示第6列,第5行;
所以数对(5,6)和(6,5)表示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2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确定数对表示的点所在的列与行.
【解答】解:根据一般用数对表示点位置的方法,在平面图上,数对(8,3)表示第8列第3行,
因此,答案是×的.
故答案为:×.
【点评】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或都说第一个数用横坐标的值表示,第二个数用纵坐标的表示,中间用“,”隔开.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数对(5,4)表示第5列第4行;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注意,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表示的物体位置不相同.
24.【答案】×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一个三角形顶点的位置是(2,3),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在第2列,第3行;根据图形平移的特征,一个图形向上移动了3格,各顶点所在列不变,行数加3.
【解答】解:3+3=6
即平移后,三角形这个顶点在第2列,第6行
一个三角形顶点的位置是(2,3)向上移动了3格,它的顶点位置是(2,6)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数对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在不同的题目中会有所不同,但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点前、后移动列不变,行数减、加移动的格数;左、右移动行不变,列数减加移动的格数.
2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判断.
【解答】解: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7,4)表示是第7列第4行;
(7,9)表示的是第7列第9行.
所以,A、B两点在同一列.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对的意义,即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
2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数对中的前面的数表示列,后面的数表示行.据此解答.
【解答】解:数对中的前面的数表示列,后面的数表示行.
所以(2,x)表示位置不知道在第几行,但知道在第2列.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数对表示意义的掌握情况.
2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必须有2个数,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在确定位置时,一个数就可以确定一个位置.此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数对表示点的方法.
28.【答案】×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解答】解:因为0表示没有,这句话是正确的,(0,2)这个位置不存在说法不正确,因为它表示第0列(即起点那一列),第2行,这个位置存在.
故答案为:×.
【点评】数对的意义: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
四.操作题(共3小题)
2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用数对表示上图中三个顶点的位置;
(2)(3)根据图形平移的方法,把三角形三个顶点向右平移3格,再利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表示出三个顶点的位置;据此解答.
【解答】解:(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特点,上图中三个顶点的位置分别是:A( 2,4)B( 1,2)C( 4,1)
(2)把三角形三个顶点向右平移3格,得出如图形;
(3)再利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表示出三个顶点的位置分别为:(5,4)、(4,2)、(7,1)
故答案为:2,4;1,2;4,1;5,4;4,2;7,1.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及图形的平移方法
3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以点C为旋转中心,找出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对应点,再与点C连接起来即可得出旋转后的图形;再依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即可用数对表示三个顶点的位置.
【解答】解: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区别在于方向的改变,平移不改变方向,旋转改变方向;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时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3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在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在图中分别找出对应的点,并顺次连接A,B,C,D,观察所围成的图形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如图所示:
顺次连接成的封闭图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对所表示的意义,即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
五.解答题(共6小题)
3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找出点C的位置;
(2)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由此以点C为圆心,以5厘米为半径画圆;
(3)点D是画出的圆与第12列纵轴的切点,点E是与第6行横轴的切点,由此即可得出x、y的值.
【解答】解:(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在平面图中标出点C的位置如图所示:
(2)以点C为圆心,以5厘米为半径画圆,如图所示;
(3)观察图形可知,点D是画出的圆与第12列纵轴的切点,点E是与第6行横轴的切点,
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得:D的位置是(12,6),E的位置是(6,2),
答:x=2,y=6,
故答案为:(3)2;6.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以及圆的画法的灵活应用.
3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在方格图中标出两个锐角的顶点,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可在方格图上画出这个直角三角形,并确定出直角顶点的位置;然后按照图形平移和缩小的方法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两个锐角的顶点分别确定在(5,7)和(1,3)的位置上,
答:直角的顶点位置可以是(5,3).
故答案为:5;3.
(2)将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1如图:
(3)将这个三角形按1:2缩小后得到图形2,如图
(4)4×4÷2=8(平方厘米),
答:第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点评】此题考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及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标出O1、O2的数对位置;
(2)根据图例及方向标知道要把圆O1移到圆O2的位置,要先向右平移6×2=12cm再往下平移5×2=10cm.
【解答】解:(1)O1、O2的数对位置是:O1(4,7),O2(10,2);
(2)要把圆O1移到圆O2的位置,要先向右平移6×2=12cm再往下平移5×2=10cm.
故答案为:(1)(4,7),(10,2);
(2)右,12,下,10.
【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数对的意义及平移的方法解决问题.
3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M点对应的纵列的数是6,横行的数是5,由此根据数对的写法即可得出答案;
(2)(3)(4)(5)根据不同的要求做出图形;
(6)先求出放大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求出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放大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可.
【解答】解:(1)M点对应的纵列的数是6,横行的数是5,所以用数对表示为:(6,5),
(2)(3)(4)(5)如图,
(6)放大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9×3=27(平方厘米),
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1=3(平方厘米),
所以放大后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是:27:3=9:1,
故答案为:(6,5),9,1.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再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做出相应的图形,
3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解答.
(2)再根据图形旋转的方法,把三角形的C点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再把各点相连接即可.根据图形平移的方法,先把三角形的几个顶点分别向下平移3格然后再依次连接即可;
(3)①求出旋转过程中A点划过的轨迹的长度,A点划过的轨迹的长度,是一个半径4厘米的圆的周长的,即图中的弧AA′.
②平移过程中图形所覆过的面积等于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直角三角形的底是3厘米,高是4厘米,再加上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解答】解:画图如下:
①旋转过程中A点划过的轨迹的长度.
(3.14×4×2),
3.14×8,
=6.28(厘米);
答:A点划过的轨迹的长度是6.28厘米.
②求出平移过程中图形所覆过的面积.
3×4+3×3,
=6+9,
=15(平方厘米);
答:平移过程中图形所覆过的面积15平方厘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及圆的周长公式及三角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
3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数对表示的位置可标出汽车两次的位置.
(2)求出汽车行的格数,再乘每个格表示的距离,求出路程,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进行解答.
(3)用汽车的速度乘行驶的时间,求出行的路程,再除以每个格子表示的数.然后确定它的位置.
【解答】解:(1)画图如下:
(2)(11﹣2)×25÷3,
=9×25÷3,
=75(千米/小时).
答:这辆汽车每小时行75千米.
(3)75×1÷25=3(个),
汽车向北行驶3个格,2+3=5,它的位置是(11,5).
如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数对和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