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版(粤教)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身边的化学-资源套餐(包含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素材等) (11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版(粤教)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身边的化学-资源套餐(包含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素材等) (11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8-10 11:15:37

文档简介

《1.1 身边的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注意和发现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品和现象。
2.认识化学科的内容。
3.知道科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物品和现象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
3.通过学习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教学工具
牙刷,塑料袋,原子笔,面包,玩具车,辅助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化学与家居;2.化学与出行;3.化学与环境、健康;4.化学与社会发展。
二、化学学习的内容及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情景导入:拿出牙刷,塑料袋,原子笔,面包,玩具车,让同学们看。提问认识它们吗?知道它们是什么做的吗?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又一门新课——化学。
教学活动1: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展示手电筒、电话、玩具车、电视机、圆珠笔、脸盆。
教师活动:这些物品大家认识吗?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制造的吗?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活动:自由回答。教师倾听并引导学生他们都由塑料制成。
教师活动:他们能用我么以前学过的数学、语文、生物等知识制造出来吗?教师根据会打印出:从今天开始我们还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化学。刚才我们展示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节“社会生活与化学”中的第一个问题——家里的塑料。
教学活动2:教师活动:你们身上穿的是什么?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做的吗?
学生活动:自由回答。
教师活动:仔细倾听并指导。然后展示课件做衣服用的化学纤维。用我们的化学知识能够制成我们所需要的特殊用品。
教学活动3:教师活动:展示课件面包、烧鸡、干燥剂、罐头。提出问题,你们见过吗?吃过吗?
学生活动:自由回答。
教师活动:根据回答作总结,这些食品有的很香,有的很好看又很好吃,有的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有的虽然不能吃但是可以让食品保持干燥,有谁知道其中的道理?
学生活动:举手回答。
教师活动:这就是用我们的化学知识制造出的食品添加剂,他们能使我们的食品更加香甜,更加好看。
教学活动4: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你们乘坐过飞机、汽车、摩托车吗?注意过他们所使用的制造材料吗?
学生活动:自由回答。
教师活动:他们的制造材料:钢材、塑料等也是用我们的化学知识制成的。
教学活动5:教师活动:播放课件,医院里的病人,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病人痊愈?
学生活动:自由回答。教师指导。总结病人所使用的药品也是用我们的化学知识制成的。
教学活动6:教师活动:展示化肥、各种化学材料、化学药品、新材料、新能源等,总结出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和化学技术。
教学活动7:课堂小结:通过上述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中,化学科学与化学技术在人类生活需要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建筑业、交通、防病治病、国防等等都离不开化学。那么,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呢?
让学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指导总结。
化学课的学习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科学探究的方法。
《1.1 身边的化学》习题
一、判断题
1、水可以变成汽油。 ( )
2、盐可以用来做调味品、防腐剂。 ( )
3、吸烟能帮助提神,故可以适当吸烟。 ( )
4、煤气灶使用时应调节到火焰为蓝色较好。 ( )
5、铝锅比铁锅轻巧,建议用铝锅代替铁锅使用较好。 ( )
6、农田中如果有害虫,应多洒高浓度的农药以杀死全部害虫。( )
二、选择题
1.我国古代化学制造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是( )。
A.生产石油、天然气、沼气 B.制井盐、烧碱、盐酸
C.造纸、制黑火药、烧瓷器、青铜器 D.制塑料、玻璃、黑火药、指南针
2.下列化学工艺最早不是从我国产生的是( )。
A.制青铜器 B.烧瓷器 C.冶铁炼钢 D.制作玻璃器皿
3.为了建设“生态扬州、绿色家园”,我市掀起了植树造林的高潮,关于植树造林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防止沙尘暴 B.防止水士流失
C.净化空气 D.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4.苏州太湖以风景优美闻名遐迩,近年来太湖受到了一定的污染,为了改善太湖水质,你认为不合适的措施是( )。
①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②生活污水排入太湖 ③将生活垃圾倒入护城河内或就地焚烧④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④ D.只有①②③
5.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汽车排放的废气
C.化工厂的废气 D.煤燃烧产生的气体
6.从课本可知,和铁生锈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A.空气和水 B.太阳光 C.盐酸 D.红墨水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化学物质可以消除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
B.用化学手段检测和监控城市空气污染状况
C.用化学方法可以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清洁化处理
D.用化学反应使海水变成石油,从而解决能源紧张的矛盾
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瓦破碎 B.水的蒸发 C.酒精挥发 D.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9.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铜的冶炼与加工
C.软件的开发与利用 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
10.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
B.用无硫火柴代替含硫火柴有利于减少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
C.在河流中大量使用消毒剂来清除河水中的细菌、病毒等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11.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
A.经常食用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B.经常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食盐除了可做调味品之外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2.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废弃后在自然条件下两个月就可以分解。下列关于此餐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它替代塑料餐盒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B.这种餐盒是环保产品
C.可有效利用秸秆,减少燃烧秸秆而引发的空气污染
D.其原料秸秆属于用化学方法研制的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
13.下列社会问题与化学有关的是①无氟冰箱与臭氧层空洞;②二氧化碳排放与温室效应;③酸雨的形成、危害与防治;④一次性塑料袋与白色污染( )。
A.① ③ ④
B.① ③ ④
C.① ② ③ ④
D.① ② ③
14.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某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并闻名于世的是( )。
A.造纸、指南针、制火药
B.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C.烧瓷器、制火药、指南针
D.造纸、制火药、印刷术
《1.1 身边的化学》习题
一、选择题
1.被誉为21世纪“材料之星”的是( )。
A.石英砂 B.硅晶片
C.纳米材料 D.钛合金
2.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臭氧层被进一步破坏的是( )。
A.食用加碘食盐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使用无氟冰箱 D.使用无铅汽油
3.下列技术中,不属于高新技术的是( )。
A.信息技术 B.纳米技术
C.航天技术 D.炼钢技术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B.学习化学会使你生活得更健康、更文明
C.用化学方法可以合成“长生不老”药
D.使用无硫火柴可减少大气污染
5.下列说法没有科学尤其是化学依据的是( )。
A.点石成金 B.变废为宝 C.塑料回收 D.资源再生
6.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完后的废电池应回收集中处理 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绿色冰箱”是指颜色为绿色的冰箱 D.“沙尘暴”是一种正常的气候现象
7.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价格便宜 B.烹饪的食物中留有人体必需的铁元素
C.保温性能好 D.生铁锅中含有碳元素
8.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为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对于人体的必需元素,摄入量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C.新买衣服先用水清洗以除掉残留在衣物上用作防皱整理剂的甲醛
D.经常咬铅笔,铅笔上的油漆对人体无害
9.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尤其容易分解,为保存该化肥,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储存仓库要注意通风 B.仓库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
C.要经常翻动包装袋,防止结块 D.如果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干
二、填空题
1.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长期或大量摄入铝元素会对人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将造成损害,建议限制导致人体摄入铝元素的各种应用。如在生活中尽量少用铝锅,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些受限制的应用还可能包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气的性质: ;
氮气的用途: 、 、 、 。
3.一般铁制品并不耐腐蚀,比较容易生锈。化学工作者深入研究 ,
并研制出 ,不仅扩大了这些铁制品的使用范围,也延迟了其使用寿命。
4.古代化学工艺: 、 、 、 。
5.现代科学技术需要各种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这要靠化学家来研究开发。例如: 可制造光导纤维; 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可制成航天飞机的放热瓦; 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
6.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化学科学在 、 、 和
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 的发现、合成和应用,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7.使用铁锅烧菜的优点: 。
8.吸烟对人体健康到底存在哪些危害: 。
9.请按下列示例,另举两例说明化学科学的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示例: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但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1) 。
(2) 。
课件19张PPT。身边的化学 ——序言
化学不是课堂中出现的定理和方程式,也不是只有工业等方面才用得上的东西,它是处处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
化学处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生活中的日用品,或是我们耐以生存的环境,无处不存在着化学。我们既要学习好课堂上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再一起,去寻找身边的化学。
请看: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衣食住行做衣服的化学纤维住 人们住的房子,不论是钢筋水泥的框架,木头玻璃的门窗,还是各式各样的家具,使用的也都是化学制品。这"住",也是离不开化学的。 人们出行乘坐的各种交通工具都要用金属材料制做,比如自行车上车架是铁制的,轮胎是橡胶制品。冶炼钢铁、加工橡胶等也都属于化学反应。铁橡胶一、化学与社会生活1.化学与家居 : 家里的塑料和厨房炊具做衣服的化学纤维食品的添加剂 近几年来,“吊白块”、“苏丹红”、“苯甲酸”、“甲醛”、 “甲醇”等化学品的名字让人们不由的对自己要买的食品安全性产生怀疑?以致人们对所有的成品食品都怀有戒心。“民以食为天”,人们对食品中添加一些自己都不了解的化学物质,自然会产生疑惑和非议,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目前,不法生产厂家,为了一已之利,盲目的超过国家标准添加食品添加剂,更有甚者,竟把工业用的剧毒品用于食品的增色防腐,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损害,也使人们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恐慌。因此,迫切需要普及人们的化学知识,使人们对生活中常用的化学品有一科学的认识。 苏丹红房屋的建造材料清洁卫生用品2.化学与出行;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3.化学与环境健康:处理三废、体育场、游泳馆、药品。药箱里的药品4.化学与社会发展(1)农业需要化学工业制造的肥料和农药
制衣业需要化学合成纤维。
(2)建筑业需要化学工业制造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3)交通工具需要化学工业提供的材料和燃料。
(4)防治疾病和保护环境需要化学工业提供的制品和方法。
(5)国防建设需要化学工业提供的钢铁、炸药和特殊材料。二、化学课学习的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科学探究的方法三、怎样学好化学一、勤于预习,善于听课做笔记
二、常复习,多记忆
三、吃透课本,联系实际
四、重视实验,培养兴趣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钾(防腐剂):
与水果的梨无关,山梨酸(钾)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推荐: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较小,可参与体内正常代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但价格较贵,不少国家已开始逐步用它取代苯甲酸钠。
亚硝酸钠(护色剂):
不仅可以使肉制品色泽红润,还可以抑菌保鲜和防腐,目前还没有其他更为理想的添加剂替代它。
副作用:过量食入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更可疑的是有一定致癌性。
D-异抗坏血酸钠(抗氧化剂):
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评为“绿色食品添加剂”,可保持食品的色泽,自然风味,延长保质期,主要用于肉制品、水果、蔬菜、罐头、果酱、啤酒、汽水、果茶、果汁、葡萄酒等。它能防止腌制品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
副作用:基本无害,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一系列的肠道与皮肤疾病。
糖精钠(甜味剂):
糖精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又称可溶性糖精,是糖精的钠盐。一般认为糖精钠在体内不被分解,不被利用,大部分从尿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果脯大量含有)
副作用:致癌的可能性尚未完全排除。
甜蜜素(甜味剂):
甜蜜素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甜味剂,成分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经英、法、德等国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卫生当局指定可使用之新合成甜味料。调配于清凉饮料,加味水及果汁汽水最适宜。罐头、酱菜、饼干、蜜饯凉果等均有使用。
副作用:对肝脏及神经系统有影响,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的危害则更为明显,目前我国常出现食品甜蜜素使用过量的情况,出口食口也曾因甜蜜素超标被退回。
谷氨酸钠(增味剂):
您可能会有这种经验——往鸡汤中加一些盐,味道会更加鲜美。这是因为鸡肉当中富含谷氨酸这种氨基酸,您又放了一些氯化钠盐进去,便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制造了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
副作用: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药物饲料添加剂递质。摄入过多时,对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有抑制,从而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等一系列症状。
课件8张PPT。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能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