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14:25:04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5三上·高邑期末)如图,铁钉的长度是   厘米,   毫米。
【答案】3.5;35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测量铁钉长度时,先看铁钉左端,对齐1厘米处,右端对齐的是4厘米后面第5个小刻度处,每个小刻度表示1毫米,即右端对齐4.5厘米处,4.5-1=3.5(厘米)3.5厘米=35毫米。所以图中铁钉长度是3.5厘米,35毫米。
2.(2025三上·高邑期末)弹力的方向与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   。(选填“相同”、“相反”)
【答案】相反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使它形变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其方向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例如,用手压弹簧,手对弹簧的外力向下,弹簧发生压缩形变,对的弹力向上,与外力方向相反;拉弹簧时,外力向右,弹簧形变后产生的弹力向左,也与外力方向相反。这一规律本质是弹力要阻碍物体的形变,故方向与导致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3.(2025三上·高邑期末)量筒里面的液面稳定后,下图中三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测量值,其中(  )同学的观察方法是正确的。
A.A B.B C.C
【答案】B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读数时,俯视会使视线高于凹液面最低处,读取数值大于实际体积;仰视则视线低于凹液面最低处,数值小于实际体积;只有平视能准确反映液体体积。观察题目可知,A为俯视,C为仰视,B为平视,所以B正确。
4.(2025三上·高邑期末)小科把一个小木块放在天平的左托盘上,右托盘上分别放上两个标有20克、10克的砝码后,刻度盘指针指向如图所示,此时应该(  )。
A.移动游码 B.添加砝码 C.调节平衡螺母
【答案】A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天平使用时,先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分度盘中央,称量时不能再动平衡螺母。题中左盘放木块,右盘有20克+10克=30克砝码,此时通过指针判断:指针偏左,说明左盘木块重,右盘需增加质量;应先尝试移动游码,若游码量程不够再考虑添加砝码。因此优先选择移动游码,答案选A。
5.(2025三上·高邑期末)小科要测量一个比较大的鸭梨的体积,需要用到(  )。
A.量杯 B.直尺 C.天平
【答案】A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测量物体体积的常用方法中,对于形状不规则且能放入容器的物体,可采用排水法。量杯是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能通过记录放入鸭梨前后液体的体积差,得出鸭梨的体积,符合需求。直尺用于测量长度,无法直接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天平用于测量质量,与体积测量无关。因此需用到量杯,选A。
6.(2025三上·高邑期末)大雨来临前,人们会用塑料布将室外的车辆遮盖起来,之所以用塑料布遮盖,是因为塑料材料具有(  )的性能。
A.防水性能好 B.热塑性强 C.透气性差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吸水性
【解析】【分析】大雨来临前遮盖车辆,核心需求是阻挡雨水进入或接触车辆,避免车辆被淋湿。塑料布能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其防水性能好,可有效隔绝雨水。热塑性强指塑料加热易变形冷却后定型,与防雨无关;透气性差虽可能是塑料特性,但遮盖车辆的主要目的是防雨水,而非阻止气体流通,因此A是最直接原因,选A。
7.(2025三上·高邑期末)在测试过程中,小科发现自己做的水火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改进自己的水火箭,找到问题所在,他设计了这样一组实验,如图所示。这组实验测试的是(  )。
A.瓶内水量多少是否影响水火箭的升空高度
B.侧翼装置在水火箭的什么位置最理想
C.侧翼大小是否影响水火箭的飞行时间
【答案】B
【知识点】制作水火箭
【解析】【分析】观察题目,发现变量是侧翼在火箭上的安装位置,此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的是侧翼装置在水火箭的什么位置最理想。选项B正确。
8.(2025三上·高邑期末)如图,在三个实验中,(  )和(  )组合能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所拉物体重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
A.A和B B.A和C C.B和C
【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需用控制变量法,唯一变量应为物体重量,其他条件(如接触面粗糙程度、拉动方式等)需完全相同。题中实验中:A和C的接触面均为“木板”(粗糙程度相同),仅物体重量不同;而B的接触面是“毛巾”(与A、C的粗糙程度不同)。因此A和C组合能控制接触面条件一致,仅改变重量,符合实验要求,选B。
9.(2025三上·高邑期末)量筒壁上标有(  )。
A.量程和单位 B.量程和刻度 C.刻度和单位 D.距离和单位
【答案】C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其壁上的标识需明确体积的度量信息。刻度用于读取具体体积数值,单位(毫升mL)则明确数值的度量标准,二者缺一不可,这是量筒的基本标识要求。量程是测量范围的总称,并非直接标注在壁上的具体内容;距离与体积测量无关。因此量筒壁上标有的是刻度和单位,选C。
10.(2025三上·高邑期末)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浮时受到浮力,下沉时受不到浮力
B.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
C.沉入水底的物体不受浮力
D.浮力是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起的力
【答案】D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浮力是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受到的向上托起的力。选项A错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无论上浮还是下沉,只要排开液体就受浮力,下沉是因为浮力小于重力。选项B错误,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并非单纯向上的压力。选项C错误,沉入水底的物体仍排开一定体积液体,会受到浮力,只是浮力小于重力而无法上浮。综上,正确选项为D。
11.(2025三上·高邑期末)电工在工作时为了保证安全应该使用 (  )。
A.棉布手套 B.皮质手套 C.塑料手套
【答案】C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电工工作需防止触电,核心是使用绝缘材料。塑料是良好的绝缘体,塑料手套能阻断电流,避免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保障安全。棉布和皮质手套均为导体或绝缘性极差,无法隔绝电流,不能起到防触电保护作用。因此电工工作时应选塑料手套,选C。
12.(2025三上·高邑期末)使用弹簧测力计我们(  )。
A.可以测量任何重量的物体
B.必须要时刻注视刻度线
C.读数时视线要与测力计划刻度线保持水平
【答案】C
【知识点】弹力;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有规范要求。
A.错误,其有量程限制,超量程会损坏仪器,不能测任何重量;
B.错误,“时刻注视” 没必要,关键在读数时规范操作;
C.正确,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保持水平,可避免视角偏差导致读数误差,这是基本使用规则。
综上选C。
13.(2025三上·高邑期末)浸泡在水中的石块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浸在液体中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浸泡在水中的石块,其下表面所处的水深大于上表面,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存在压力差,因此必然受到水的浮力。石块是否下沉取决于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而非是否受浮力,故该说法错误。
14.(2025三上·高邑期末)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水蒸气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蒸气是水变成的气体,它没有颜色,也没有形状,非常非常小,小到我们的眼睛根本没法直接看见。平时看到的开水上方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变成了很小很小的水珠,这些小水珠聚在一起,我们才能看见。所以说,我们用肉眼确实看不到水蒸气,这个说法是对的。
15.(2025三上·高邑期末)测水温时,温度计不可以碰到容器的底和壁,以免影响测量数值的准确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水温时,容器的底和壁的温度可能和水的实际温度不一样。比如用酒精灯加热容器时,容器底和壁会先受热,温度可能比水高;如果容器放在冷的地方,底和壁温度可能比水低。温度计碰到底或壁,测的就可能是容器的温度,而不是水的真实温度,导致读数不准。所以测水温时,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这个说法正确。
16.(2025三上·高邑期末)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无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同一种材料做的物体,不管轻重如何,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一样的。比如用橡皮泥做的小泥块和大泥团,虽然轻重不同,但都会沉在水里;用木头做的小木块和大木块,轻重不一样,却都能浮在水面。这是因为它们是同一种材料,只要材料没变,不管做得大还是小、轻还是重,在水中都会浮或者都会沉。所以这种说法是对的。
17.(2025三上·高邑期末)不同量筒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可能不一样。(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不同的量筒大小不同,用途也不一样。比如有的量筒是测量少量液体的,最大能测10毫升,最小刻度是0.2毫升;有的量筒要测较多液体,最大量程可能是100毫升,最小刻度是1毫升。它们的最小刻度和最大量程是根据使用需要设计的,所以确实可能不一样。因此这个说法正确。
18.(2025三上·高邑期末)铁轨之间留的空隙是为了方便修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铁轨之间留空隙不是为了方便修理,而是因为物体受热会膨胀、遇冷会收缩。夏天温度高,铁轨会受热变长;冬天温度低,铁轨会遇冷变短。如果铁轨之间不留空隙,受热时铁轨会相互挤压,可能导致铁轨变形,影响火车行驶安全。留空隙是为了给铁轨的膨胀和收缩留出空间,所以该说法错误。
19.(2025三上·高邑期末)在研究“水的多少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这一问题时,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取两个烧杯,一个装50毫升的冷水,另一个装100毫升的同温度冷水,同时加入同种食盐颗粒0.5克,并进行观察。
(1)实验目的是   。
(2)在这个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   ;保持一致的条件是   、   、   等。
(3)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观察   。
(4)讨论:实验中,为什么要向水里加入同样多的食盐?
【答案】(1)研究水的多少是否影响物质溶解的快慢
(2)水的多少;食盐的颗粒大小;食盐的量;水的温度等
(3)食盐颗粒的变化
(4)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1)实验中设置了两个不同的条件 ——50毫升冷水和100毫升同温度冷水,这是唯一的变量(水的多少)。而其他条件均保持一致。通过观察两种不同水量中食盐溶解的过程,对比溶解速度,就能确定水的多少是否对溶解快慢有影响。
(2)实验要探究“水的多少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因此不同的条件只能是水的体积。为保证实验公平,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条件需保持一致:比如水都是“同温度冷水”;加入的是“同种食盐颗粒”;均加入“0.5 克”;且“同时加入”。这些一致的条件能确保实验结果差异仅由水的多少导致。
(3)实验目的是探究水的多少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因此观察重点需围绕 “溶解快慢”。通过记录两份食盐分别完全溶解的时间,或观察相同时间内两份食盐的溶解程度(如剩余量),能直接对比不同水量下溶解速度的差异。只有聚焦溶解的快慢变化,才能得出水的多少是否影响溶解速度的结论。
(4)对比实验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因为本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水的多少,需保证其他可能影响溶解快慢的条件一致。加入同样多的食盐,可避免因食盐量不同导致溶解时间差异,确保实验结果的差异仅由水的多少这一变量引起。若食盐量不同,无法确定溶解快慢的变化是源于水量还是食盐量,会干扰实验结论的准确性,所以要加入同样多的食盐。
(1)通过分析实验方案可知,该实验目的是验证水的多少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
(2)在这个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水的多少;保持一致的条件是食盐的颗粒大小、食盐的量、水的温度等。
(3)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观察食盐颗粒的变化,从而确定水的多少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4)实验中,之所以要向水里加入同样多的食盐,这是因为采用控制变量法,除去控制的变量外,其余条件要保持相同。
20.(2025三上·高邑期末)春天,农民伯伯播下种子后,会在土壤上面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请你结合这一生产实际,提出一个科学性问题:   。
【答案】用薄膜覆盖有什么作用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该问题基于春天播种后覆盖塑料薄膜的生产实际,具有明确的探究指向。春天气温尚低,且可能存在水分蒸发快等情况,薄膜覆盖这一操作与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可能存在关联。提出 “用薄膜覆盖有什么作用”,能够引导从科学角度分析薄膜对土壤温度、湿度的影响,或是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具体作用,符合科学性问题应基于实际现象、指向因果关系或功能的特点,便于展开观察与探究。
1 / 1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5三上·高邑期末)如图,铁钉的长度是   厘米,   毫米。
2.(2025三上·高邑期末)弹力的方向与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   。(选填“相同”、“相反”)
3.(2025三上·高邑期末)量筒里面的液面稳定后,下图中三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测量值,其中(  )同学的观察方法是正确的。
A.A B.B C.C
4.(2025三上·高邑期末)小科把一个小木块放在天平的左托盘上,右托盘上分别放上两个标有20克、10克的砝码后,刻度盘指针指向如图所示,此时应该(  )。
A.移动游码 B.添加砝码 C.调节平衡螺母
5.(2025三上·高邑期末)小科要测量一个比较大的鸭梨的体积,需要用到(  )。
A.量杯 B.直尺 C.天平
6.(2025三上·高邑期末)大雨来临前,人们会用塑料布将室外的车辆遮盖起来,之所以用塑料布遮盖,是因为塑料材料具有(  )的性能。
A.防水性能好 B.热塑性强 C.透气性差
7.(2025三上·高邑期末)在测试过程中,小科发现自己做的水火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改进自己的水火箭,找到问题所在,他设计了这样一组实验,如图所示。这组实验测试的是(  )。
A.瓶内水量多少是否影响水火箭的升空高度
B.侧翼装置在水火箭的什么位置最理想
C.侧翼大小是否影响水火箭的飞行时间
8.(2025三上·高邑期末)如图,在三个实验中,(  )和(  )组合能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所拉物体重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
A.A和B B.A和C C.B和C
9.(2025三上·高邑期末)量筒壁上标有(  )。
A.量程和单位 B.量程和刻度 C.刻度和单位 D.距离和单位
10.(2025三上·高邑期末)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浮时受到浮力,下沉时受不到浮力
B.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
C.沉入水底的物体不受浮力
D.浮力是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起的力
11.(2025三上·高邑期末)电工在工作时为了保证安全应该使用 (  )。
A.棉布手套 B.皮质手套 C.塑料手套
12.(2025三上·高邑期末)使用弹簧测力计我们(  )。
A.可以测量任何重量的物体
B.必须要时刻注视刻度线
C.读数时视线要与测力计划刻度线保持水平
13.(2025三上·高邑期末)浸泡在水中的石块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
14.(2025三上·高邑期末)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水蒸气的。(  )
15.(2025三上·高邑期末)测水温时,温度计不可以碰到容器的底和壁,以免影响测量数值的准确性。(  )
16.(2025三上·高邑期末)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无关。(  )
17.(2025三上·高邑期末)不同量筒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可能不一样。(  )
18.(2025三上·高邑期末)铁轨之间留的空隙是为了方便修理。(  )
19.(2025三上·高邑期末)在研究“水的多少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这一问题时,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取两个烧杯,一个装50毫升的冷水,另一个装100毫升的同温度冷水,同时加入同种食盐颗粒0.5克,并进行观察。
(1)实验目的是   。
(2)在这个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   ;保持一致的条件是   、   、   等。
(3)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观察   。
(4)讨论:实验中,为什么要向水里加入同样多的食盐?
20.(2025三上·高邑期末)春天,农民伯伯播下种子后,会在土壤上面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请你结合这一生产实际,提出一个科学性问题: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3.5;35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测量铁钉长度时,先看铁钉左端,对齐1厘米处,右端对齐的是4厘米后面第5个小刻度处,每个小刻度表示1毫米,即右端对齐4.5厘米处,4.5-1=3.5(厘米)3.5厘米=35毫米。所以图中铁钉长度是3.5厘米,35毫米。
2.【答案】相反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使它形变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其方向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例如,用手压弹簧,手对弹簧的外力向下,弹簧发生压缩形变,对的弹力向上,与外力方向相反;拉弹簧时,外力向右,弹簧形变后产生的弹力向左,也与外力方向相反。这一规律本质是弹力要阻碍物体的形变,故方向与导致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3.【答案】B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读数时,俯视会使视线高于凹液面最低处,读取数值大于实际体积;仰视则视线低于凹液面最低处,数值小于实际体积;只有平视能准确反映液体体积。观察题目可知,A为俯视,C为仰视,B为平视,所以B正确。
4.【答案】A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天平使用时,先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分度盘中央,称量时不能再动平衡螺母。题中左盘放木块,右盘有20克+10克=30克砝码,此时通过指针判断:指针偏左,说明左盘木块重,右盘需增加质量;应先尝试移动游码,若游码量程不够再考虑添加砝码。因此优先选择移动游码,答案选A。
5.【答案】A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测量物体体积的常用方法中,对于形状不规则且能放入容器的物体,可采用排水法。量杯是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能通过记录放入鸭梨前后液体的体积差,得出鸭梨的体积,符合需求。直尺用于测量长度,无法直接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天平用于测量质量,与体积测量无关。因此需用到量杯,选A。
6.【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吸水性
【解析】【分析】大雨来临前遮盖车辆,核心需求是阻挡雨水进入或接触车辆,避免车辆被淋湿。塑料布能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其防水性能好,可有效隔绝雨水。热塑性强指塑料加热易变形冷却后定型,与防雨无关;透气性差虽可能是塑料特性,但遮盖车辆的主要目的是防雨水,而非阻止气体流通,因此A是最直接原因,选A。
7.【答案】B
【知识点】制作水火箭
【解析】【分析】观察题目,发现变量是侧翼在火箭上的安装位置,此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的是侧翼装置在水火箭的什么位置最理想。选项B正确。
8.【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需用控制变量法,唯一变量应为物体重量,其他条件(如接触面粗糙程度、拉动方式等)需完全相同。题中实验中:A和C的接触面均为“木板”(粗糙程度相同),仅物体重量不同;而B的接触面是“毛巾”(与A、C的粗糙程度不同)。因此A和C组合能控制接触面条件一致,仅改变重量,符合实验要求,选B。
9.【答案】C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其壁上的标识需明确体积的度量信息。刻度用于读取具体体积数值,单位(毫升mL)则明确数值的度量标准,二者缺一不可,这是量筒的基本标识要求。量程是测量范围的总称,并非直接标注在壁上的具体内容;距离与体积测量无关。因此量筒壁上标有的是刻度和单位,选C。
10.【答案】D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浮力是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受到的向上托起的力。选项A错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无论上浮还是下沉,只要排开液体就受浮力,下沉是因为浮力小于重力。选项B错误,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并非单纯向上的压力。选项C错误,沉入水底的物体仍排开一定体积液体,会受到浮力,只是浮力小于重力而无法上浮。综上,正确选项为D。
11.【答案】C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电工工作需防止触电,核心是使用绝缘材料。塑料是良好的绝缘体,塑料手套能阻断电流,避免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保障安全。棉布和皮质手套均为导体或绝缘性极差,无法隔绝电流,不能起到防触电保护作用。因此电工工作时应选塑料手套,选C。
12.【答案】C
【知识点】弹力;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有规范要求。
A.错误,其有量程限制,超量程会损坏仪器,不能测任何重量;
B.错误,“时刻注视” 没必要,关键在读数时规范操作;
C.正确,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保持水平,可避免视角偏差导致读数误差,这是基本使用规则。
综上选C。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浸在液体中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浸泡在水中的石块,其下表面所处的水深大于上表面,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存在压力差,因此必然受到水的浮力。石块是否下沉取决于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而非是否受浮力,故该说法错误。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蒸气是水变成的气体,它没有颜色,也没有形状,非常非常小,小到我们的眼睛根本没法直接看见。平时看到的开水上方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变成了很小很小的水珠,这些小水珠聚在一起,我们才能看见。所以说,我们用肉眼确实看不到水蒸气,这个说法是对的。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水温时,容器的底和壁的温度可能和水的实际温度不一样。比如用酒精灯加热容器时,容器底和壁会先受热,温度可能比水高;如果容器放在冷的地方,底和壁温度可能比水低。温度计碰到底或壁,测的就可能是容器的温度,而不是水的真实温度,导致读数不准。所以测水温时,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这个说法正确。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同一种材料做的物体,不管轻重如何,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一样的。比如用橡皮泥做的小泥块和大泥团,虽然轻重不同,但都会沉在水里;用木头做的小木块和大木块,轻重不一样,却都能浮在水面。这是因为它们是同一种材料,只要材料没变,不管做得大还是小、轻还是重,在水中都会浮或者都会沉。所以这种说法是对的。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不同的量筒大小不同,用途也不一样。比如有的量筒是测量少量液体的,最大能测10毫升,最小刻度是0.2毫升;有的量筒要测较多液体,最大量程可能是100毫升,最小刻度是1毫升。它们的最小刻度和最大量程是根据使用需要设计的,所以确实可能不一样。因此这个说法正确。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铁轨之间留空隙不是为了方便修理,而是因为物体受热会膨胀、遇冷会收缩。夏天温度高,铁轨会受热变长;冬天温度低,铁轨会遇冷变短。如果铁轨之间不留空隙,受热时铁轨会相互挤压,可能导致铁轨变形,影响火车行驶安全。留空隙是为了给铁轨的膨胀和收缩留出空间,所以该说法错误。
19.【答案】(1)研究水的多少是否影响物质溶解的快慢
(2)水的多少;食盐的颗粒大小;食盐的量;水的温度等
(3)食盐颗粒的变化
(4)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1)实验中设置了两个不同的条件 ——50毫升冷水和100毫升同温度冷水,这是唯一的变量(水的多少)。而其他条件均保持一致。通过观察两种不同水量中食盐溶解的过程,对比溶解速度,就能确定水的多少是否对溶解快慢有影响。
(2)实验要探究“水的多少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因此不同的条件只能是水的体积。为保证实验公平,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条件需保持一致:比如水都是“同温度冷水”;加入的是“同种食盐颗粒”;均加入“0.5 克”;且“同时加入”。这些一致的条件能确保实验结果差异仅由水的多少导致。
(3)实验目的是探究水的多少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因此观察重点需围绕 “溶解快慢”。通过记录两份食盐分别完全溶解的时间,或观察相同时间内两份食盐的溶解程度(如剩余量),能直接对比不同水量下溶解速度的差异。只有聚焦溶解的快慢变化,才能得出水的多少是否影响溶解速度的结论。
(4)对比实验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因为本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水的多少,需保证其他可能影响溶解快慢的条件一致。加入同样多的食盐,可避免因食盐量不同导致溶解时间差异,确保实验结果的差异仅由水的多少这一变量引起。若食盐量不同,无法确定溶解快慢的变化是源于水量还是食盐量,会干扰实验结论的准确性,所以要加入同样多的食盐。
(1)通过分析实验方案可知,该实验目的是验证水的多少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
(2)在这个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水的多少;保持一致的条件是食盐的颗粒大小、食盐的量、水的温度等。
(3)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观察食盐颗粒的变化,从而确定水的多少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4)实验中,之所以要向水里加入同样多的食盐,这是因为采用控制变量法,除去控制的变量外,其余条件要保持相同。
20.【答案】用薄膜覆盖有什么作用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该问题基于春天播种后覆盖塑料薄膜的生产实际,具有明确的探究指向。春天气温尚低,且可能存在水分蒸发快等情况,薄膜覆盖这一操作与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可能存在关联。提出 “用薄膜覆盖有什么作用”,能够引导从科学角度分析薄膜对土壤温度、湿度的影响,或是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具体作用,符合科学性问题应基于实际现象、指向因果关系或功能的特点,便于展开观察与探究。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