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晨读晨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晨读晨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5 14: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读准字音,写对字形。(括号内填字音,横线上写字形)
1.诸位(  ) 2.辛亥(  )
3.侮辱(  ) 4.松懈(  )
5.勉强(  ) 6.剥________(xuē)
7.复________(bì) 8.警________(tì)
二、辨析下列近义词,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保障·保证
[辨词] 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起保障作用的事物。保证:担保,担保做到;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作为担保的事物。
[运用] 为________旅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度假区设立三处警务站,可以________出现警情时,位于不同区域的民警可以就近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处置工作。
2.渡过·度过
[辨词] 渡过:表示由河的此岸到彼岸去,由这一端到达那一端,也可表示从水中穿过,如“渡过大渡河”。另外,表示经历重大灾难或困难时,也用“渡过”,如“渡过难关”。度过:表示由这个时间点到那个时间点,强调时间上的过去,如“欢度春节”“虚度光阴”“安度晚年”等。
[运用] 如果不是当初大家同心同德,________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她怎么能安稳地________晚年?
3.不屈不挠·百折不挠
[辨词] 不屈不挠:形容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退缩。百折不挠: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两者都有“坚毅、不退缩”的意思。“不屈不挠”偏重“不屈服”,多形容斗志顽强;“百折不挠”偏重“不动摇”,多形容意志坚强,还含有“受到无数挫折”的意思。
[运用] (1)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________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
(2)我们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必须大力弘扬坚定理想、________的奋斗精神。
三、识记下列成语,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成语积累]
1.不可磨灭:表示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消去。
2.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成语填空]
1.这份珍贵的礼物,见证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同时也有力地说明,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文化观、价值观,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    )的贡献。
2.李、杜之于唐代诗歌,各有其(    )的历史地位。
[提示] 一、1.zhū 2.hài 3.wǔ 4.xiè 5.miǎn 6.削 7.辟 8.惕
二、1.保障 保证  2.渡过 度过
3.(1)不屈不挠 (2)百折不挠
三、1.不可磨灭 2.永垂不朽
团结奋斗
1949年9月21日,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在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庄严地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个洪亮的声音响彻了北平,响遍了全中国,震动了全世界!
[适用角度] 团结奋斗 爱国 铭记历史 民族自豪感 成功
1.名句识记
(1)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习近平)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
(3)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罗大经《鹤林玉露》)
(4)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奥林匹克格言)
(5)白云深处见真情,万众一心达目的。 (莫长安《团结》)
(6)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 (邓中夏)
2.名段诵读
(1)毛泽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宣告言犹在耳;邓小平带来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记忆犹新;习近平带领我们又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中国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进发的巨轮,没有坐享其成的乘客、事不关己的看客,你,我,他,亿万万中国人,都是划桨者、搏击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2)硝烟已散,精神永存。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团结一心、自强不息,以矢志不渝的信念、艰苦卓绝的奋斗,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国家领导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所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3)中华民族的英雄历史由英雄写就。在血雨腥风的非常时期,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坚持真理,坚定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李大钊、方志敏、江竹筠、夏明翰、赵一曼等人,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尽显伟大革命者的凛然正气和铮铮铁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正在腾飞,烈士们想象中的那个光明的前途、那个可爱的中国已经变成现实。今日中国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已足以告慰先烈。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不忘初心,团结奋斗,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
辛亥:干支之一,顺序为第48个。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按顺序相配正好六十组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的立春定为进入新的一年。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明理知义]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对别人要求太严了,自己就会没有伙伴。现在常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这正是古人眼中与人相处的“中道”。
[成长启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不能太较真,这也是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太累的原因。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看上去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上去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都“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许多人都会被看成罪不可恕、无可救药的了。
2.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 (《汉书·扬雄传》)
[明理知义] 了解了事物的一个方面而没有看到其他方面;只见到事物的外表,不了解事物的本质。
[成长启示]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要想正确地认识它们,必须进行全面了解,深入分析,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其外不见其内。如果一知半解,对事物的认识必然带有片面性、表面性,这样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导致错误的行动。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