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2课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晨读晨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2课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晨读晨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5 14: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一、读准字音,写对字形。(括号内填字音,横线上写字形)
1.窑洞(  ) 2.惦念(  )
3.寒暄(  ) 4.歼灭(  )
5.筹款(  ) 6.衷肠(  )
7.迂回(  ) 8.________(zhòu)然
9.寒________(jìn) 10.________(lè)马
二、辨析下列近义词,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报复·抱负
[辨词] 报复:动词,指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抱负:名词,指远大的志向。
[运用] 面对大自然,不切实际瞎干、毫无章法蛮干、随心所欲乱干,不仅无法实现事业上的________,还会受到大自然的________。
2.侦查·侦察
[辨词] 侦查: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实有罪而进行调查及采取有关的强制措施。侦察:指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的活动。“侦查”用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检察机关调查案件时。“侦察”用于军事方面。
[运用] 无论是对敌________,还是案件________,多少次直面危险,多少次命悬一线,无数的官兵、干警在舍生忘死地守卫着社会安定。
3.久别重逢·萍水相逢
[辨词] 两者都含有“不期而遇”的意思,但二者侧重点不同。“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侧重于再次见面。“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侧重于偶然相遇。
[运用] (1)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见了她,像见到________的亲人。
(2)《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________却一见如故,最终桃园三结义,成就了一段佳话。
三、识记下列成语,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成语积累]
1.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2.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3.运筹帷幄: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决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4.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接连不断。
5.名副其实:名声或名称和实际相符。
6.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成语填空]
1.自国家网信办启动“清朗”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大批财经“黑嘴”账号被戴上“口罩”,网民(    )。
2.现场人流涌动,(    ),几乎所有摊位前都排起长队,来宾们争相品尝中国美食。
3.杭州的亚运之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朋满座,举世瞩目。从竞技犹酣的亚运比赛现场,到(    )的大国外交舞台,中国向世界尽显宾至如归的亲和力、务实合作的行动力和团结进步的号召力。
4.杭州亚运会女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越南选手武氏美仙被其他选手甩在身后,仅拿到了第八名。当她上岸的那一刻,迎接她的却是全场(    )的掌声和呐喊声。金牌固然重要,但永不言弃的精神,同样能收获观众们的真诚褒扬。
5.昆明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是(    )的春城。
6.没有亿万中国人民特别是一代代中国青年前赴后继、(    )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
[提示] 一、1.yáo 2.diàn 3.xuān 4.jiān 5.chóu 6.zhōnɡ 7.yū 8.骤 9.噤 10.勒
二、1.抱负 报复 2.侦察 侦查 3.(1)久别重逢 (2)萍水相逢
三、1.拍手称快 2.熙熙攘攘 3.运筹帷幄 4.此起彼伏 5.名副其实 6.艰苦卓绝
不屈不挠
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不怕艰难困苦,坚持不懈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适用角度] 不屈不挠 坚持 激励 大无畏精神
1.名句识记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5)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上堂开示颂》)
(6)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2.名段诵读
(1)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朔风砭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生存条件的艰苦并没有击垮红军战略转移的信心,反而让他们愈战愈勇,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没有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长征是血与火的较量,红军克服了千难万险,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2)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无法使我完全屈服。”今人也曾霸气宣言:“休说苍天不由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确,人生在世,若事事逆来顺受,从未倔强生长,活出自我,又如何让世人见证“我”这不一样的烟火?
霍金,被疾病一再挫磨,不能行走,无法言说,命运在关掉一扇门的同时,又堵死了所有的窗。可是他从未屈服,更未放弃,命运让他身体静止,言语阻滞,他却用思想和头脑游走于整个宇宙,无遮无拦,无拘无束。江梦南,因一场意外而失聪,襁褓遭难,世界无声,上天在关闭了她“听”觉通道的同时,也削弱了她“说”的能力。但是她坚强好学,不畏苦难,上天令她突遭夭阏,“听”“说”受挫,她却通过读唇语驰骋于有声世界,出类拔萃,登峰造极。他们都是被上天咬过一口的苹果,是被命运做过标记的牛人,却百折不挠,胜命逆天。
(3)鲁迅先生曾赞美野草精神。不管土地有多贫瘠,野草都能扎根,并且长得欣欣向荣。此后,它们要经受霜雪的考验,野火的焚烧,然而,等到第二年,春风一吹,又开始冒头,然后生生不息。生而为人,也当如野草,能顽强生长,不屈不挠。
1.便可见到万马奔腾、千钧雷霆之势。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古代制陶器所用的转轮;敬辞,用于称有关对方的事物或行为(对尊长或上级用)。文中指第一个意思。
2.也拔掉了陕北最反动的地主豪绅安在千佛山的一根钉子。
豪绅:土豪劣绅。旧时指地方上依仗封建势力欺压人民的绅士。
3.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
盘古:中国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人物,盘古神话故事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
三皇五帝: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对于三皇的说法不一,通常称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为三皇,或者称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唐尧、虞舜。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明理知义]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节。”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不要违背礼节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成长启示] 孔子极其重视孝道,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节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节的规定,依礼而行才是孝。
2.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
[明理知义]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成长启示] 本段文字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亦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一、读准字音,写对字形。(括号内填字音,横线上写字形)
1.拯救(  ) 2.井陉(  )
3.襁褓(  )(  ) 4.殒命(  )
5.颠簸(  )(  ) 6.频繁(  )
7.伶仃(  )(  ) 8.携手(  )
9.________(fān)然 10.________(zhuài)着
11.无________(ɡū) 12.沟________(hè)
13.安________(xiánɡ) 14.________(zhǎn)转
二、辨析下列近义词,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一副·一幅
[辨词] 一副:量词,用于成套的东西或面部表情。一幅:量词,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
[运用] 房子正厅悬挂着________《万里江山图》和________写着“大江东去平楚南来一带江山如画,高柳垂阴老鱼吹浪依稀风韵生秋”的对联。
2.彷徨·徘徊
[辨词] 彷徨:走来走去,不知道往哪里走好;犹豫不决。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徘徊”,中性词,只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并不涉及是否想到某个地方去),所指的心情不一定不好,用于本义居多,用于比喻义则少见。“彷徨”,贬义词,本义不只是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还兼指想到某一个地方去而不明去向,心情多是不好的,它的比喻义也强调心神不定这一层意思,用于比喻义居多。
[运用] (1)父爱深沉无语,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是________无依的心灵最温暖的港湾。
(2)我看见一位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孩在学校门口________。
3.不堪设想·危如累卵
[辨词] 两者都有“情况非常危险”的意思。“不堪设想”侧重于表现结果的难以想象;“危如累卵”更强调情况危险的程度之重。
[运用] (1)高浓度白酒是甲类火灾危险品,一旦遇到火星就会发生爆燃,后果将________。
(2)现在的俱乐部处境岌岌可危,________,不是靠一笔引援或者几个新人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三、识记下列成语,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成语积累]
1.来龙去脉:山形地势像龙一样连贯着。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2.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
3.兵戎相见:发生武装冲突。兵戎,指武器、军队。
4.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生活。
5.孤苦伶仃: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6.刀光剑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或杀气腾腾的气势。
7.惨无人道:残酷到了没有一点儿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8.横征暴敛:向人民强行征收苛捐杂税,进行残酷剥削。
[成语填空]
1.以成就报道为背景,以经验梳理为脉络,以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审视地方和行业改革发展的(    ),为人们提供不同地区和行业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模式。
2.调解机构应完善选人用人和培训制度,增强调解员专业素养,提升调解成功率和当事人的满意度,不断(    ),形成令人期待的良性循环。
3.相隔一衣带水的海峡两岸,一旦(    ),必然两败俱伤。
4.战争时期,人们(    ),许多良田都荒芜了。
5.头里有老太太,到底还疼我些;如今也死了,留下我(    ),如何了局?
6.香港功夫片中(    )、激烈厮杀的场面扣人心弦。
7.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进行了长达六周的(    )的大屠杀,杀害了我们30万同胞。
8.反动统治阶级巧立名目,在治水、导淮等幌子下(    ),中饱私囊。
[提示] 一、1.zhěnɡ 2.xínɡ 3.qiǎnɡ bǎo 4.yǔn 5.diān bǒ 6.pín 7.línɡ dīnɡ 8.xié 9.幡 10.拽 11.辜 12.壑 13.详 14.辗
二、1.一幅 一副 2.(1)彷徨 (2)徘徊 3.(1)不堪设想 (2)危如累卵
三、1.来龙去脉 2.化干戈为玉帛 3.兵戎相见 4.背井离乡 5.孤苦伶仃 6.刀光剑影 7.惨无人道 8.横征暴敛
宽容大度
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元帅曾是八路军的一名高级指挥员,在一次战斗结束后打扫战场时,我方战士发现了两个日本小女孩,是将其救下还是任其自生自灭,战士们很是矛盾。毕竟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称得上罄竹难书!聂荣臻司令员认为,战争不应波及儿童,孩子是无辜的,我们要把她们送回去。随后将其带回根据地,找了一个农民,又给日军写了一封信,让农民挑着箩筐将女孩送到城里的日本驻扎地。后来其中一位名叫美穗子的日本小姑娘来华访问,她眼含热泪,以额触聂荣臻元帅那双温暖的大手,以此表达她深深的感激之情。聂元帅救了日本小女孩的事,让世人明白了宽容与爱的意义。正如纪伯伦所说:“一个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适用角度] 宽容大度 人道主义 关爱
1.名句识记
(1)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毛泽东)
(2)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3)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李白《与韩荆州书》)
(4)圣人贵宽,而世人贱众。 (陆贾《新语·术事》)
(5)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尚书·周书·君陈》)
(6)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古今楹联类纂》)
(7)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绝句》)
(8)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 (《宋朝事实类苑·祖宗圣训》)
(9)能容小人,方成君子。 (冯梦龙《增广智囊补》)
(10)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 (《庄子·天下》)
2.名段诵读
(1)“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对于曾经的对手与敌人,你若始终怀恨在心,拒人千里,眼前将永远横亘一座大山;你若敞开胸怀,化敌为友,将会收获不一样的天地。聂荣臻元帅在战争中救助日本孤女,他宽广的胸怀令日本军人感动和惭愧。从而使我们感悟到,没有宽容就没有未来。把自己的胸怀放开,宽容地对待人生,我们定会收获灿烂的未来。
(2)宽容不是软弱。不斤斤计较,不与人深究,并不是怕他,而是不想与他计较,不想把矛盾激化,不想弄得两败俱伤。宽容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拥有冷静的头脑,是以最佳的方式避免最坏的结果。宽容不是被动的认输,而是一种主动的放弃,当你放弃那些激烈的言辞、冲动的举止和报复的渴望时,你才是宽容的人。
(3)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选取100个以上的传统村落进行拍摄。其中的四川德胜村,位于阿坝州金川县境内,自古以来就是藏汉文化交融的地方。经历过战乱与纷争后,德胜村的人们学会了宽容和忍让,即使发生矛盾,也用“以德报怨”的方式来化解矛盾和冲突。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明理知义]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过去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成长启示] 礼即理,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在人际交往中,通过使用礼貌用语、礼让、宴请、座位摆放等各种礼仪环节,体现尊老敬长、自谦敬人、和谐相处的理念。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孔子的礼,经久不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的行为举止,时至今日仍有巨大的影响,为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2.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学而》)
[明理知义] 有子说:“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态度容貌的庄矜合于礼,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成长启示] 信义是社会道德共同之所尚,故古人有一诺千金之说,有重然诺而轻生死者。背信弃义者遭人唾弃是信义社会对人的外在他律,人们还必须坚持内心的自律,保持一种恭肃近于礼的状态,这样他律和自律相辅相成,从而生发出正体的道德精神之美善,方得以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