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 农业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图为我国农业结构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从2000年到2030年,我国农业结构中比例不断增加的是( )
A.畜牧业 B.林业 C.渔业 D.种植业
2.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将稳步增长,三大粮食作物都属于( )
A.畜牧业 B.林业 C.渔业 D.种植业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形成了“西牧东耕”的农业分布格局。图为我国
农业地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6题。
3.东部农区与西部牧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
A.800毫米年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C.小麦与水稻集中区界线 D.秦岭—淮河线
4.我国四大牧区( )
A.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森林茂密,草木优良
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河湖密布,牧草肥美
5.受热量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粮食作物熟制是( )
A.东北平原粮食作物一般为冬播夏收
B.河南、河北一年可以种植两季水稻
C.广东、海南粮食作物一年收获三次
D.湖南、江西一年可以种植三季水稻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A.只有畜牧业 B.可以发展种植业
C.降水少,无渔业 D.全年寒冷,不适宜种植业
植物工厂是利用计算机、电子传感系统、农业设施对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的工厂化生
态农业系统,具有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特点。我国科研人员在植物工厂中,成功将水稻
成熟时间从传统田地环境下的120天缩短至60天。图为植物工厂内水稻种植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7.植物工厂中水稻能实现60天成熟,主要是因为( )
A.提高采摘技术 B.实现自动管理
C.智能控制光热 D.精准施用农药
8.我国大量建设植物工厂,可以( )
A.增加耕地面积 B.提高粮食产量
C.扩大粮食需求 D.增加大量就业
9.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农作物与种植地区对应合理的是( )
A.大豆——东北平原 B.水稻——宁夏平原
C.甘蔗——湟水谷地 D.花生——长江中下游平原
10、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猕猴桃创新团队用15年的坚持,自主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产品出口至欧美高端水果市场,创造了小水果成就大产业的神话,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四川猕猴桃销售到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
①科技水平提高 ②加工产业发展
③交通高速发展 ④冷藏、保鲜技术发展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我国将每年的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不同地区的农民载歌载舞分享着丰收的喜悦。读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和中国轮廓图,完成11~12题。
11.①②③④四种农业场景对应的农业部门分别是( )
A.畜牧业、种植业、渔业、林业
B.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业
C.林业、畜牧业、种植业、渔业
D.渔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12.图中四种农业生产景观与中国轮廓图中对应区域匹配正确的是( )
A.①—乙 B.②—丁
C.③—甲 D.④—丙
13.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A.东西年降水量的差异 B.东西温度的差异
C.东西地形的差异 D.东西光热条件的差异
春末夏初,我国某粮食主产区的作物自南向北渐次变成金黄色。驾驶收割机的农机手们从安徽省中部出发,带着乡村收获的喜悦,一路向北,描绘祖国丰收的画卷。下图示意该主产区
粮食作物收割状况。读图,完成14~15题。
14.影响该主产区粮食作物收割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海陆 B.纬度 C.地形 D.河流
15.农机手们收割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棉花 C.甘蔗 D.小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下表为2023年黑龙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关统计数据,其中粮食自给率是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据此完成16~18题。
16.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别是( )
A.浙江、河南、黑龙江、云南
B.河南、浙江、云南、黑龙江
C.黑龙江、云南、河南、浙江
D.云南、黑龙江、浙江、河南
17.与丁省相比,乙省粮食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经验欠缺 B.热量条件不足
C.机械化水平低 D.人均耕地较少
18.“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下列对“藏粮于地”理解正确的是( )
A.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
B.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
C.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甘肃景泰地处中国西北部,气候干旱,有大量盐碱地。当地利用盐碱地挖塘(鱼塘水经人工处理,类似于海水)养鱼,发展戈壁盐碱渔业,使撂荒盐碱地重焕生机。据此,完成19~20题。
19.当地养殖原产于南美洲周边海洋中的南美对虾,已经实现量产,变成甘肃的“新特产”,主要得益于( )
A.经济全球化发展 B.全球气候的变暖
C.农业科技的进步 D.交通运输的发展
20.甘肃景泰因地制宜发展戈壁盐碱渔业,可以( )
①增加经济收入 ②修复生态环境
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④彻底治理盐碱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草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B.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耕作业的发展
C.我家住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甘蔗是我们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食用油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食用油种类丰富,各地区对食用油种类偏好不同,近年来随着制油技术的提高,牡丹籽油、稻米油等越来越多种类的高品质食用油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图为我国各地食用油偏好分布图,读图,完成22~24题。
22.云贵川偏好的食用油是( )
A.亚麻籽油 B.菜籽油
C.花生油 D.大豆油
23.我国( )
A.棉籽集中产区在青藏地区 B.花生集中产区在广东省
C.大豆集中产区在东北三省 D.亚麻籽主产区仅在甘肃省
24.高品质食用油种类越来越多,主要得益于( )
A.科技进步 B.原料丰富
C.劳动力丰富 D.市场需求大
25、我国农业增长方式从广种薄收向优质高产转变,主要依靠( )
A.科学技术 B.交通
C.管理 D.市场
二、非选择题
26.情境真实|社会生产 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有着数百年罗汉果种植历史,被称为“中国罗汉果之乡”。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地形图和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罗汉果喜欢在温暖、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湿润多雾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土壤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材料二: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可以作为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等领域,广受消费者青睐。随着罗汉果种植和加工产业的壮大和延伸,永福县相继开发与罗汉果相关的旅游和消费场景,推进罗汉果线上、线下共同销售。
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为____________气候,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植被覆盖率____(填“低”或“高”),腐殖质层深厚,适宜种植罗汉果。
(2)分析罗汉果被誉为“神仙果”的原因。
(3)请你为永福县开发罗汉果产业提出合理建议。
开放性设问 说出永福县开发罗汉果产业的积极意义。
27.“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图为1949~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粮食安全,我国应( )。
A.严格保护耕地 B.推广陡坡开荒
C.退耕还林还草 D.控制城市发展
粮仓建设是粮食安全的基石。粮仓的空气湿度小于12.5%、温度在15~20 ℃ 时,对粮食贮藏最有利。智慧粮仓主要采用电子测温、机械通风、内环流控温系统等科学储粮技术,防止粮食霉变,减少在贮藏粮食过程中造成的损失。
(2)分析科技在粮食贮藏中的作用,完成下面知识框图。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___。
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粮食安全更需要每个人的行动。
(3)开放性设问 作为中学生,请你为保障粮食安全提出合理建议。
(4)“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在行动!”请你为家乡的一种特色农产品写一条宣传语。
28.如图为中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部地区以_______(填农业生产部门)为主,东部地区以________(填农业生产部门)为主。
(2)东部地区中,甲、乙、丙三地发展农业共同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____。
(3)位于西部地区的甘肃省以种植业为主,该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水源),在绿洲地区发展_____农业
29.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石家庄、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
A.秦岭—淮河是小麦种植的北界
B.玉米仅种植在秦岭—淮河以南
C.粮食作物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水稻主要种植在秦岭—淮河以南
(2)比较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耕地类型和自然条件,完成下表。
①____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____
(3)海南岛是我国冬季的“育种天堂”,水稻种源的80%来自这里,是因为该地地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殊纬线)以南,_____充足。
东北地区黑土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4)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优势。(答出3点即可)
东北地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旱涝保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等信息技术,提供气象、测土配肥等精准服务,推进智慧农业建设;结合良种工程,实现传统农业改造,走“良田、良种”结合的道路。
(5)请结合材料和已学知识,举例说明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答出2点即可)
答案
1-5ADBAC 6-10BCBAB 11-15DCABD 16-20BDCCA 21-25DBCAA
(1)亚热带季风 山地、丘陵 高
(2)用途广泛,可作中药材,可用于食品、保健品等领域;市场认可度高。
(3)加大科研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技术;延长产业链,发展罗汉果深加工;利用互联网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罗汉果品牌知名度。
(4)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合理种植利于保持水土;等等。
27.(1)A (2)(机械)通风 霉变 温度 呼吸作用
(3)践行“光盘行动”,在学校食堂就餐时,按需取餐,不挑食、不浪费;向身边同学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倡导大家共同珍惜粮食;制作关于粮食安全的手抄报、黑板报等,增强同学们对粮食安全的认识;等等。
(4)中牟大蒜,辛香浓郁,“蒜”出好滋味!新郑大枣,颗颗香甜,枣香飘万家!
28.(1)畜牧业 种植业 (2)雨热同期 (3)高山冰雪融水 灌溉
29.(1)CD (2)寒冷干燥 平原 水田 高温多雨
(3)北回归线/23.5°N/北纬23.5度 热量
(4)平原面积广,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雨热同期。
(5)科学施肥、精耕细作、推进农业机械化等,提升单产水平;推广良种,改善粮食品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控农作物生长状况,预防气象灾害与农作物病虫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