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次方程(组)
3.1 等量关系和方程
知识梳理
1.方程
(1)含有__ __的表示等量关系的等式叫作方程.
(2)把所要求的量用字母x(或y…)表示,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__ __,这一过程叫作建立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
(1)像方程2x+(14-x)=26,2.4y+2y+2.4=6.8这样,只含有__ __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__ __,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
(2)能使左、右两边的多项式的值相等,则这个数就是方程中__ __的一个值.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典例】 《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四人共车,一车空;三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译文为:今有若干人乘车,每4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1辆车;若每3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9个人无车可乘,问共有多少人,多少辆车?设共有x人,可列方程( )
A.+1= B.=-9
C.-1= D.+1=
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对点训练】
1.一件商品,按标价八折销售盈利20元,按标价六折销售亏损10元,求标价多少元?小明在解此题的时候,设标价为x元,列出如下方程:0.8x-20=0.6x+10.小明列此方程的依据是( )
A.商品的利润不变 B.商品的售价不变
C.商品的成本不变 D.商品的销售量不变
2.2024年元旦期间,小华和家人到公园景区游玩.公园里有大小两种游船,小华发现:1艘大船与1艘小船一次满载游客共26人,2艘大船与3艘小船一次满载游客共60人.若设一艘大船一次满载人数为x人,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 __.
课堂10分钟
1.下列各式中,不是方程的是( )
A.a=0 B.2x+3
C.2m+1=5 D.2(y+1)=3y+2
2.如果关于x的方程2x+k-4=0的解是x=-3,那么k的值是( )
A.-10 B.-2 C.2 D.10
3.下列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x-y=1 B.=x+3
C.x=3 D.x2-1=0
4.已知方程(a-1)x|a|+16=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的值为__ __.
5.某车间原计划13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来每小时多生产10件,用了12小时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还多生产了60件,设原计划每小时生产y个零件,可列方程为__ __.
3.2 等式的基本性质
第1课时 等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梳理
1.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等式两边仍然__ __.
2.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__ __的数,等式两边仍然相等.
运用等式性质化简时,若约去的不是一个数,而是一个表示数的字母或式子,约分前一定要对字母或式子进行分类讨论.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等式的性质
【典例】 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变形错误的是( )
A.由a=b,得a+3=b+3
B.由a-5=b-5,得a=b
C.由a=b,得-2a=-2b
D.由a=b,得=
应用等式性质时,要注意两点:(1)怎样变形;(2)依据哪一条性质,变形时要步步有据.
【对点训练】
已知a=b,则下列根据等式的性质变形错误的是( )
A.a+2=2+b B.a-2=2-b
C.-2a=-2b D.=
课堂10分钟
1.下列等式变形中,正确的是( )
A.若3x-2=5,则3x=-7
B.若5x+2=-6,则5x=-8
C.若-x=2,则2x=6
D.若-8x=4,则x=-2
2.已知2a=b+1,那么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2a+1=b+2 B.2a-b=1
C.a=b+ D.4a=2b+1
3.如果a=b,那么=成立时c应满足的条件是__ __.
4.阅读理解题:
下面是小明将等式x-4=3x-4进行变形的过程:
x-4+4=3x-4+4,①
x=3x,②
1=3.③
(1)小明①的依据是__ __.
(2)小明出错的步骤是__ __,错误的原因是__ __.
(3)给出正确的解法.
第2课时 移项
知识梳理
1.移项
(1)把方程中的某一项__ __后,从__ __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方程的这种变形叫作移项.
(2)移项要__ __.
移项必须是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在等式的同一边交换一下项的位置.
2.移项将方程化成x=a的形式的步骤
①__ __;②__ __;③系数化为1.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用移项将方程化成x=a的形式
【典例】 利用移项将方程2x+3=-3x-7化为x=a的形式.
移项的关键是分清项移动的方向,一般情况下遵循如下原则:含字母的项移到等号左边,不含字母的项移到等号右边,移项前项的符号要改变.
【对点训练】
1.将方程5x-3-2x=2,移项正确的是( )
A.5x-2x-3=2 B.5x+2x+3=2
C.5x-2x=2-3 D.5x-2x=2+3
2.方程5x+9=2x-1可化成x=__ __.
课堂10分钟
1.下列等式,由方程2x-4=6变形得到的是( )
A.x=1 B.x=-1
C.x=2 D.x=5
2.下列方程中,可化成x=2的方程是( )
A.3x=x+3 B.-x+3=0
C.5x-3=7 D.3x=6+x
3.将方程x=3x+7移项,得x-3x=7,这一步的依据是__ __.
4.给出下列方程的变形:①由x+6=8,得x=8-6;
②由x=-3,得x=-6;③由6x+2=4x,得3x+1=2x;④由5x+1=4x-3,得5x+3=4x-1.其中属于移项的是__ __.(填序号)
5.当x=__ __时,多项式2x-3与多项式-2+x的值相等.
第3课时 去括号、去分母
知识梳理
1.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正号,括号里的各项都__ __.
(2)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负号,括号里的各项都__ __.
2.去括号将方程化成x=a的形式的步骤
①__ __;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系数化为1.
去括号时,要看清括号前面的符号,切忌看错符号而误用法则.
3.去分母时,在原方程的两边都乘各个分母的__ __.
4.去分母将方程化成x=a的形式的步骤
①__ __;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用去括号、去分母将方程化成x=a的形式
【典例】 把方程-=1化成x=a的形式.
去分母的关键是寻找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情况下最简公分母取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在去分母时,如果遇到项为整式,别漏乘即可.
【对点训练】
1.方程-=1去分母、去括号后,正确结果是( )
A.9x+3-10x-1=1
B.9x+3-10x-1=6
C.9x+3-10x+1=1
D.9x+3-10x+1=6
2.方程(2x-5)+=1可化成x=__ __.
课堂10分钟
1.方程+1=去分母时,左右两边同时乘一个数,该数最合适的是( )
A.4 B.5
C.6 D.12
2.将方程1-3(x-1)=5(x+2)去括号,正确的是( )
A.1-3x-1=5x+2
B.1-3x+3=5x+10
C.1-3x+1=5x+2
D.1-3x-3=5x+10
3.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a,b,规定a b=3a-b,若2x (3x-2)=8,则该方程可化成x=( )
A.-2 B.-1
C.1 D.2
4.方程-=1去分母后,得到的方程是__ __.
5.设M=2x-3,N=3x-1,若2M与N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__ __.
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1课时 用移项、去括号解方程
知识梳理
1.解方程
求__ __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2.移项、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__ __;②__ __;③合并同类项;③系数化为1.
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时,若括号前有系数,一定要把系数与括号里面的各项都相乘,切记不要漏乘.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用移项、去括号解方程
【典例】 解方程:3(x-1)-4=2(1-3x).
(1)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解方程前,应先观察方程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使方程逐渐向x=a的形式转化.
【对点训练】
1.解方程2(2x-1)-(x-3)=1时,去括号,得__ __=1.
2.解方程:4-2(x+4)=3(x-1).
去括号,得4-2x-8=3x-3,移项,得-2x-3x=-3-4+8,合并同类项,得-5x=1,两边除以-5,得x=-0.2.
课堂10分钟
1.解方程3x-2(2x-1)=6,去括号的结果正确的是( )
A.3x-2x+1=6 B.3x-4x+1=6
C.3x-4x-2=6 D.3x-4x+2=6
2.若式子2(3x-5)与式子6-(1-x)的值相等,则这个值是( )
A.8 B.3
C.2 D.
3.已知2(x-5)与3(5-2x)互为相反数,则x=__ __.
4.多项式5(x+2)比多项式3(2x-1)大7,求x的值.
根据题意,得5(x+2)-3(2x-1)=7,去括号,得5x+10-6x+3=7,移项,得5x-6x=7-10-3,合并同类项,得-x=-6,两边除以-1,得x=6.
第2课时 用去分母解方程
知识梳理
1.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同时乘分母的__ __.
2.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__ __;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
去分母时要特别注意:(1)每一项都要乘最简公分母;(2)分数线本身起除号的作用,去分母时分数线上的多项式要添上括号.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典例】 解方程:1-=.
解含分母的方程时,先观察方程的形式和特点,若有分母一般先去分母;若既有分母又有括号,且括号外的项在乘括号内各项后能消去分母,就先去括号.
【对点训练】
方程2(-1)=的解为__ __.
课堂10分钟
1.方程=1-去分母后正确的结果是( )
A.2(x-2)=6-(2x-1)
B.2(x-2)=1-(2x-1)
C.x-2=6-(2x-1)
D.x-2=1-(2x-1)
2.将方程-=1去分母得到方程6x-3-2x-2=6,其错误的原因是( )
A.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找错
B.去分母时,漏乘分母为1的项
C.去分母时,分子部分的多项式未添括号
D.去分母时,分子未乘相应的数
3.小张在解方程-=1时,步骤如下:
-=1.
解:3(3x+1)-(2x-5)=6,①
9x+3-2x+5=6,②
9x-2x=6-3-5,③
7x=-2,④
x=-.⑤
则下列选项中步骤与其依据搭配错误的是( )
A.步骤①去分母;等式的性质2
B.步骤②去括号;分配律
C.步骤③移项;等式的性质1
D.步骤⑤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1
4.把方程-1=的分母化成整数后,可得方程__ __.
5.解方程:
(1)0.2-(0.4-0.1x)=0.6x-0.2(x+1);
(2)-1=2x-.
3.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1课时 行程问题、和差问题与工程问题
知识梳理
1.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①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等量关系并设未知数;②建立方程模型;③__ __;④__ __;⑤作答.
2.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__ __.
在列方程时,要注意区分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3.和差问题
①和:即求几个量的和,用__ __.
②差:即求几个量的差,用__ __.
4.工程问题
①工作量=工作效率×__ __;
②若一件工作分几个人完成,则__ __
的和=工作总量;
③若一件工作分几个阶段完成,则__ __的和=工作总量.
重难突破
重难点 行程问题
【典例】 一轮船从甲地顺水开往乙地,所用时间比从乙地逆水开往甲地少1.5 h.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8 km/h,水流速度为2 km/h,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
A.90 km B.120 km
C.150 km D.160 km
流水行船问题的常用公式:(1)路程=速度×时间;(2)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3)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对点训练】
1.一条船沿江从A地顺流行驶到B地需5小时,从B地逆流行驶至A地需8小时,水流速度是3千米/小时,设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x千米/小时,则依题意可列方程( )
A.5(x+3)=8(x-3)
B.5(x+3)=8(3-x)
C.5(x+3)=8x
D.5(x-3)=8(x+3)
2.某人乘船在顺次有A,C,B三地的河流上行驶,先由A地顺流而下到B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C地,共乘船6 h,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6 km/h,水流速度是4 km/h,若A,C两地距离为4 km,设A,B两地的距离为x km,则A、B两地间的距离是__ __km.
课堂10分钟
1.一辆客车和卡车同时从A地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8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客车比卡车早2 h经过B地.设A,B间的路程是x km,可得方程( )
A.80x-70x=2 B.-=2
C.70x-80x=2 D.-=2
2.某牧场放养的鸵鸟和奶牛一共70只,已知鸵鸟和奶牛的腿数之和为196条,则鸵鸟的只数比奶牛多( )
A.20只 B.15只 C.14只 D.13只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6天完成,现由甲先做2天,乙再加入合作,完成这项工程共需( )
A.2天 B.3天 C.4天 D.5天
4.五年级学生中女生比男生多10人,在体育达标测试中,男生全部达标,而女生有10%未达标,这样男、女生共有180人达标,则五年级学生共有__ __人.
5.甲每小时生产某种零件15个,甲生产3小时后,乙也加入生产同一种零件,再经过5小时,两人共生产这种零件210个,则乙每小时生产这种零件__ __个.
第2课时 方案问题与分配问题
知识梳理
1.方案问题
解方案问题的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合理设出未知数;②借助 寻找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③求解方程得出答案并检验.
2.分配问题
解分配问题的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合理设出未知数;②借助 后双方有新的倍比关系建立方程;③求解方程得出答案并检验.
分配问题常见题型:(1)既调入又调出;(2)只调入没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3)只调出没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解分配问题时,应避免误解关键词而列错方程.
重难突破
重难点 方案问题
【典例】 环江牛角寨瀑布群景区和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寒假期间拟定门票价格每张30元,团队票可选择两种购票优惠方案.
方案一:全体人员打8折;
方案二:有5人可以免票,剩下的人员打9折.
(1)若某团队有100人,为节省购票费用,求该团队应该选择哪种购票方案?
(2)若某团队无论选择哪种方案购票,费用恰好一样,求该团队共有多少人?
在解含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的实际问题时,往往先要理清方案,表示出每种方案的费用,然后根据题意建立方程求解.
【对点训练】
1.某校七年级三个班级联合开展户外研学活动,此次活动由一班班长负责购买车票,票价每张20元.有如图两种优惠方案:
班长思考一会儿说,无论选择哪种方案所要付的车费是一样的,则七年级三个班级共有( )
A.60人 B.61人 C.62人 D.63人
2.阳春三月,草长莺飞.2025届四个班的同学决定外出研学,四个班计划统一乘车前往,若调配30座客车若干辆,则有8人没有座位;若调配38座客车,则用车数量将减少1辆,并空出2个座位.则四个班外出研学共有 人.
课堂10分钟
1.在“垃圾分类”活动中,实践组有23人,宣传组有16人.应从宣传组调多少人到实践组,才能使实践组的人数是宣传组的两倍?设从宣传组调x人到实践组,则可列方程为( )
A.23-x=2×16+x B.23+x=2×16-x
C.23-x=2(16+x) D.23+x=2(16-x)
2.某公司推出两种通话收费方案.方案一:月租费为36元,本地通话话费为0.1元/分;方案二:不收月租费,本地通话话费为0.6元/分.设小明的爸爸一个月的通话时间为x分钟.若两种方案的话费一样多,则小明爸爸一个月的通话时间为( )
A.60分钟 B.70分钟 C.72分钟 D.80分钟
3.用A型和B型两种机器生产同样的产品,已知5台A型机器一天生产的产品装满8箱后还剩4个,7台B型机器一天的产品装满11箱后还剩1个,每台A型机器比B型机器一天多生产一个产品,则每箱可装 个产品.
4.某学校手工艺社团编织手工花朵,一朵花由1个花心和8个花瓣构成,已知手工艺社团有30人,据统计,每个学生一节课可以编织5个花心或20个花瓣.安排多少人编织花心,多少人编织花瓣,才能使一节课编织出来的花心和花瓣刚好配套?
3.5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知识梳理
1.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这样的方程叫作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组
只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的方程组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 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1)虽然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但是每一个给定的x却只有唯一的y与之对应;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书写有明确要求,注意书写规范.
4.方程组的解
一般地,对于未知数为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若x,y分别用数c1,c2代入,能使每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 ,则把(c1,c2)叫作这个方程组的一个解,习惯上记作 .
5.解方程组
求方程组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组.
重难突破
重难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典例】 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B.
C. D.
二元一次方程组满足3个条件:①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都是整式方程;②方程组中共含有两个未知数;③每个方程都是一次方程.
【对点训练】
1.在下列方程组:①②
③④⑤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⑤
2.若方程组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则(a-1)2 024= .
课堂10分钟
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x2+x=1 B.xy=3
C.3x-y=2z D.2x-3y=5
2.已知是方程3x+2y=12的一个解,则m的值为( )
A.1 B.2 C.3 D.4
3.若方程x|m|-2+(m-3)y=5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 .
4.已知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求a+b的值.
3.6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3.6.1 代入消元法
知识梳理
代入消元法
把其中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 表示,然后把这个 代入另一个方程中,便消去了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求出其中一个未知数的值,再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前面的代数式中,就可以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至此就求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作代入消元法.
(1)在运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时,如果代入的是多项式,一点要加上括号;(2)为了避免算错,求出解后可回代入原方程组进行检验.
重难突破
重难点 代入消元法
【典例】 解方程组:
当方程组中有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是1或有一个方程的常数项是0时,用代入消元法会比较简便.
【对点训练】
1.方程组的解是 .
2.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课堂10分钟
1.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变形不正确的是( )
A.由②得x= B.由②得y=
C.由①得x= D.由①得y=5-2x
2.已知方程组指出下列解法中比较简洁的是( )
A.利用①,用含x的式子表示y,再代入②
B.利用①,用含y的式子表示x,再代入②
C.利用②,用含x的式子表示y,再代入①
D.利用②,用含y的式子表示x,再代入①
3.我们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将第一个方程代入第二个方程消去y,得到x+6x=14,从而求解.这种解法体现的数学思想是( )
A.数形结合思想 B.分类讨论思想
C.转化思想 D.整体思想
4.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将方程②代入方程①,得到结果正确的是 .(不用化简)
5.解下列方程组:
(1) (2)
3.6.2 加减消元法
知识梳理
加减消元法
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一个方程进行适当 后,再加上(或减去)另一个方程,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得到只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再把这个值代入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就可以求出被消去的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作加减消元法.
(1)在进行方程的加减时,易出现符号错误,因此要特别仔细;(2)为了避免算错,求出解后可回代入原方程组进行检验.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加减消元法
【典例】 解方程组:
当两个方程中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时,用加减消元法会比较简便.
【对点训练】
1.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下列做法中无法消元的是( )
A.①×2+② B.①×5-②×3
C.①×3-②×5 D.①×(-5)+②×3
2.对有理数x,y,定义新运算:x y=ax+by+1,其中a,b是常数.若2 (-1)=-3,3 3=4,则a+b= .
课堂10分钟
1.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用①-②得到的方程是( )
A.3x=-4 B.-3x=18
C.7x=6 D.-7x=10
2.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必须使这两个方程中( )
A.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为1
B.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
C.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
D.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
3.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下列步骤可以消去未知数x的是( )
A.①×4+②×3 B.①×2-②×5
C.①×5-②×2 D.①×5+②×2
4.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则解方程组最适合用 消元法.
5.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求m和n的值.
3.7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1课时 行程问题与商品销售问题
知识梳理
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从实际问题出发,先分析题意找出 等量关系,并列出 ,然后解这个 ,最后检查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需要,如果符合,它就是实际问题的解.
2.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在解行程问题时,若以时间(或路程)建立等量关系去列方程,一定要注意等号左右两边时间(或路程)的单位要相同.
3.商品销售问题
利润=售价-进价,利润=利润率×进价.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商品销售问题
【典例】 某服装商店计划购买一批上衣和裤子,店主小东用60 000元购进上衣和裤子在自家商店销售,销售完后共获利13 500元,进价和售价如表:
价格 上衣 裤子
进价(元/件) 100 150
售价(元/件) 125 180
求小东的商店购进上衣和裤子各多少件?
商品销售问题,把握两点:(1)商品销售盈利百分数是相对于进价而言,不要误认为是相对于定价或售价;(2)列方程时要注意区分“利润”和“利润率”的不同.
【对点训练】
1.张老师和李老师为了奖励各班上期数学竞赛成绩优异的同学,在某文具店购买了圆规和三角板作为奖品,购买明细见下表:
名称 圆规(个) 三角板(副) 总费用(元)
张老师 14 8 120
李老师 6 12 90
王老师也在该店购买了这种圆规和三角板各15件,共用 元.
2.目前节能灯在城市已基本普及,为响应号召,某商场计划用3 800元购进甲、乙两种节能灯共120只,这两种节能灯的进价、售价如下表:
进价(元/只) 售价(元/只)
甲型 25 30
乙型 45 60
(1)求甲、乙两种节能灯各进多少只?
(2)全部售完120只节能灯后,该商场获利多少元?
课堂10分钟
1.“阅读与人文滋养内心”,某校开展阅读经典活动,小明3天里阅读的总页数比小颖5天里阅读的总页数少6页,小颖平均每天阅读的页数比小明平均每天阅读的页数的2倍少10页,若小明、小颖平均每天分别阅读x页、y页,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B.
C. D.
2.某同学上学时步行,回家时坐车,路上一共用90 min,若往返都坐车,全部行程只需要30 min,若往返都步行,全部行程需要(假定步行、坐车的平均速度不变)( )
A.100 min B.120 min
C.150 min D.160 min
3.小明在学习之余去买文具,打算购买2支单价相同的签字笔和3本单价相同的笔记本,期间他与售货员对话如下:
小明:您好,我要买2支签字笔和3本笔记本.
售货员:好的,那你应付18元.
小明:刚才我把两种文具的单价弄反了,以为要付22元.
若小明买1支签字笔和1本笔记本应付的钱数为( )
A.7元 B.8元 C.9元 D.10元
4.小明在某商店购买商品A,B共三次,只有一次购买时,商品A,B同时打折,其余两次均按商品的原价购买,三次购买商品A,B的数量及费用如表:
次数 商品A的 数量/个 商品B的 数量/个 总费用/元
第一次 6 5 1 140
第二次 3 7 1 110
第三次 9 8 1 062
若商品A,B的折扣相同,则折扣是 折.
5.小明的妈妈在菜市场买回3斤萝卜,2斤排骨,准备做萝卜排骨汤.下面是这一家三口的对话,请根据对话解决小明想要知道的信息:
妈妈:“今天买这两样菜共花了45元,上月买同质量的这两种菜只要36元.”
爸爸:“报纸上说了萝卜的单价上涨了50%,排骨的单价上涨了20%;”
小明:“爸爸、妈妈,我想知道今天买的萝卜和排骨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第2课时 租运问题与待定系数问题
知识梳理
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设元:找出题中的两个关键的未知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3)列方程组:挖掘题目中的关系,找出 等量关系,列出 ;
(4)求解;
(5)检验作答:检验所求解是否符合 ,并作答.
2.租运问题
3.待定系数问题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租运问题
【典例】 如图,欣欣食品加工厂与湖州、杭州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该食品加工厂从湖州收购一批每吨2 000元的枇杷运回工厂加工,制成每吨8 000元的枇杷干运到杭州销售,已知公路运价为0.8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0.5元/(吨·千米),且这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输费960元,铁路运输费1 900元.
求:(1)该工厂从湖州购买了多少吨枇杷?制成运往杭州的枇杷干多少吨?
(2)这批枇杷干的销售款比购买枇杷费用与运输费用的和多多少元?
由实际问题列出的方程组一般都可以再化简,化简时一般是除以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对点训练】
1.运输两批救援物资:第一批220吨,用4节火车皮和5辆货车正好装完;第二批158吨,用3节火车皮和2辆货车正好装完.如果每节火车皮的运载量相同,每辆货车的运载量相同,那么一节火车皮和一辆货车共装救援物资 吨.
2.某船载重量为260吨,货仓容积为1 000立方米,现有甲、乙两种货物要运,其中甲种货物每吨体积为8立方米,乙种货物每吨体积为2立方米,若要充分利用该船的载重量与货舱容积,甲、乙两种货物应各装多少?
课堂10分钟
1.用如图①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板作侧面和底面,做成如图②的竖式和横式的两种无盖纸盒.现有m张正方形纸板和n张长方形纸板,如果做两种纸盒若干个,恰好将纸板用完,则m+n的值可能是( )
A.2 022 B.2 023 C.2 024 D.2 025
2.有大小两种货车,3辆大货车与4辆小货车一次可以运货22吨,5辆大货车与2辆小货车一次可以运货25吨,则4辆大货车与3辆小货车一次可以运货 吨.
3.本地某快递公司规定:寄件不超过1千克的部分按起步价计费,寄件超过1千克的部分按千克计费,小文分别寄快递到上海和北京,收费标准及实际收费如表:
收费标准:
目的地 起步价(元) 超过1千克的部分(元/千克)
上海 7 b
北京 10 b+4
实际收费:
目的地 质量 费用(元)
上海 2 a-6
北京 3 a+7
(1)求a,b的值;
(2)小文要寄5千克的东西到上海,7千克的东西到北京,需花多少运费?
*3.8 三元一次方程组
知识梳理
1.三元一次方程
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的方程,叫作三元一次方程.
2.三元一次方程组
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的方程组叫作三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三元一次方程组含有 个方程.
(1)组成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每一个方程不一定都是三元一次方程;(2)组成三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某个方程,可以是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或三元一次方程,实际上只需方程组中共有三个未知数即可.
3.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在三元一次方程组中,适合每一个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作这个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解.
4.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时,应先消去一个未知数,将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利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求解.消元的方法仍是 消元法或 消元法.
重难突破
重难点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典例】 方程组的解为 .
(1)先消系数最简单的未知数,这样计算简便;(2)先消某个方程中缺少的未知数,即方程组中某个方程缺少某个未知数,把另外两个方程结合,消去这个未知数;(3)先消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倍数关系)的未知数.
【对点训练】
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若先消去y,组成关于x,z的方程组,则应对方程组进行的变形是( )
A.①+②,②+③ B.①+②,②-③
C.①-②,②+③ D.①-②,②-③
2.解方程组:
课堂10分钟
1.下列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B.
C. D.
2.解方程组如果要使运算简便,那么消元时最好应( )
A.先消去x B.先消去y
C.先消去z D.先消常数项
3.下列四组数值中,是方程组的解的是( )
A. B.
C. D.
4.在春节来临之际,京东商城推出A,B,C三种礼盒,如果购买A礼盒3盒、B礼盒2盒和C礼盒2盒,则需付2 200元;如果购买A礼盒4盒、B礼盒3盒和C礼盒5盒,则需付3 150元.李老板预计购买A礼盒5盒、B礼盒4盒和C礼盒8盒送亲戚朋友,则共需付 元.
5.解方程组:第3章 一次方程(组)
3.1 等量关系和方程
知识梳理
1.方程
(1)含有__未知数__的表示等量关系的等式叫作方程.
(2)把所要求的量用字母x(或y…)表示,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__列出方程__,这一过程叫作建立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
(1)像方程2x+(14-x)=26,2.4y+2y+2.4=6.8这样,只含有__一个__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__1__,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
(2)能使左、右两边的多项式的值相等,则这个数就是方程中__未知数__的一个值.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典例】 《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四人共车,一车空;三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译文为:今有若干人乘车,每4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1辆车;若每3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9个人无车可乘,问共有多少人,多少辆车?设共有x人,可列方程( )
A.+1= B.=-9
C.-1= D.+1=
解析:根据车的辆数不变,可以建立方程+1=.
答案:A
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对点训练】
1.一件商品,按标价八折销售盈利20元,按标价六折销售亏损10元,求标价多少元?小明在解此题的时候,设标价为x元,列出如下方程:0.8x-20=0.6x+10.小明列此方程的依据是( C )
A.商品的利润不变 B.商品的售价不变
C.商品的成本不变 D.商品的销售量不变
2.2024年元旦期间,小华和家人到公园景区游玩.公园里有大小两种游船,小华发现:1艘大船与1艘小船一次满载游客共26人,2艘大船与3艘小船一次满载游客共60人.若设一艘大船一次满载人数为x人,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2x+3(26-x)=60__.
课堂10分钟
1.下列各式中,不是方程的是( B )
A.a=0 B.2x+3
C.2m+1=5 D.2(y+1)=3y+2
2.如果关于x的方程2x+k-4=0的解是x=-3,那么k的值是( D )
A.-10 B.-2 C.2 D.10
3.下列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C )
A.x-y=1 B.=x+3
C.x=3 D.x2-1=0
4.已知方程(a-1)x|a|+16=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的值为__-1__.
5.某车间原计划13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来每小时多生产10件,用了12小时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还多生产了60件,设原计划每小时生产y个零件,可列方程为__12(y+10)=13y+60__.
3.2 等式的基本性质
第1课时 等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梳理
1.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等式两边仍然__相等__.
2.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__0__的数,等式两边仍然相等.
运用等式性质化简时,若约去的不是一个数,而是一个表示数的字母或式子,约分前一定要对字母或式子进行分类讨论.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等式的性质
【典例】 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变形错误的是( )
A.由a=b,得a+3=b+3
B.由a-5=b-5,得a=b
C.由a=b,得-2a=-2b
D.由a=b,得=
解析:A.由a=b,根据等式性质1,得a+3=b+3,变形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a-5=b-5,根据等式性质1,得a=b,变形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a=b,根据等式性质2,得-2a=-2b,变形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a=b,根据等式性质2,若c≠0,则有=,若c=0,则,无意义,故变形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应用等式性质时,要注意两点:(1)怎样变形;(2)依据哪一条性质,变形时要步步有据.
【对点训练】
已知a=b,则下列根据等式的性质变形错误的是( B )
A.a+2=2+b B.a-2=2-b
C.-2a=-2b D.=
课堂10分钟
1.下列等式变形中,正确的是( B )
A.若3x-2=5,则3x=-7
B.若5x+2=-6,则5x=-8
C.若-x=2,则2x=6
D.若-8x=4,则x=-2
2.已知2a=b+1,那么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D )
A.2a+1=b+2 B.2a-b=1
C.a=b+ D.4a=2b+1
3.如果a=b,那么=成立时c应满足的条件是__c≠-1__.
4.阅读理解题:
下面是小明将等式x-4=3x-4进行变形的过程:
x-4+4=3x-4+4,①
x=3x,②
1=3.③
(1)小明①的依据是__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整式),结果仍得等式__.
(2)小明出错的步骤是__③__,错误的原因是__等式两边都除以x,x可能为0__.
(3)给出正确的解法.
(1)小明①的依据是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整式),结果仍得等式;
(2)小明出错的步骤是③,错误的原因是等式两边都除以x,x可能为0;
(3)x-4=3x-4,由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4,得x-4+4=3x-4+4,即x=3x,由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3x,得x-3x=0,合并同类项,得-2x=0,由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得x=0.
第2课时 移项
知识梳理
1.移项
(1)把方程中的某一项__改变符号__后,从__等式__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方程的这种变形叫作移项.
(2)移项要__变号__.
移项必须是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在等式的同一边交换一下项的位置.
2.移项将方程化成x=a的形式的步骤
①__移项__;②__合并同类项__;③系数化为1.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用移项将方程化成x=a的形式
【典例】 利用移项将方程2x+3=-3x-7化为x=a的形式.
解析:先将方程移项,再合并同类项,最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把x的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答案:移项得2x+3x=-7-3,合并同类项,得5x=-10,两边除以5,得x=-2.
移项的关键是分清项移动的方向,一般情况下遵循如下原则:含字母的项移到等号左边,不含字母的项移到等号右边,移项前项的符号要改变.
【对点训练】
1.将方程5x-3-2x=2,移项正确的是( D )
A.5x-2x-3=2 B.5x+2x+3=2
C.5x-2x=2-3 D.5x-2x=2+3
2.方程5x+9=2x-1可化成x=__-__.
课堂10分钟
1.下列等式,由方程2x-4=6变形得到的是( D )
A.x=1 B.x=-1
C.x=2 D.x=5
2.下列方程中,可化成x=2的方程是( C )
A.3x=x+3 B.-x+3=0
C.5x-3=7 D.3x=6+x
3.将方程x=3x+7移项,得x-3x=7,这一步的依据是__等式的基本性质__.
4.给出下列方程的变形:①由x+6=8,得x=8-6;
②由x=-3,得x=-6;③由6x+2=4x,得3x+1=2x;④由5x+1=4x-3,得5x+3=4x-1.其中属于移项的是__①④__.(填序号)
5.当x=__1__时,多项式2x-3与多项式-2+x的值相等.
第3课时 去括号、去分母
知识梳理
1.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正号,括号里的各项都__不改变__.
(2)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负号,括号里的各项都__要改变__.
2.去括号将方程化成x=a的形式的步骤
①__去括号__;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系数化为1.
去括号时,要看清括号前面的符号,切忌看错符号而误用法则.
3.去分母时,在原方程的两边都乘各个分母的__最小公倍数__.
4.去分母将方程化成x=a的形式的步骤
①__去分母__;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用去括号、去分母将方程化成x=a的形式
【典例】 把方程-=1化成x=a的形式.
解析:先将方程两边同乘6去掉分母,然后去掉括号、移项、并合并同类项,最后把x的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答案:去分母,得2(2x+1)-(5x-1)=6;去括号,得4x+2-5x+1=6;移项,得4x-5x=6-2-1;合并同类项,得-x=3;两边除以-1,得x=-3.
去分母的关键是寻找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情况下最简公分母取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在去分母时,如果遇到项为整式,别漏乘即可.
【对点训练】
1.方程-=1去分母、去括号后,正确结果是( B )
A.9x+3-10x-1=1
B.9x+3-10x-1=6
C.9x+3-10x+1=1
D.9x+3-10x+1=6
2.方程(2x-5)+=1可化成x=__2__.
课堂10分钟
1.方程+1=去分母时,左右两边同时乘一个数,该数最合适的是( C )
A.4 B.5
C.6 D.12
2.将方程1-3(x-1)=5(x+2)去括号,正确的是( B )
A.1-3x-1=5x+2
B.1-3x+3=5x+10
C.1-3x+1=5x+2
D.1-3x-3=5x+10
3.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a,b,规定a b=3a-b,若2x (3x-2)=8,则该方程可化成x=( D )
A.-2 B.-1
C.1 D.2
4.方程-=1去分母后,得到的方程是__2(2x-1)-(5x+3)=6__.
5.设M=2x-3,N=3x-1,若2M与N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__1__.
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1课时 用移项、去括号解方程
知识梳理
1.解方程
求__方程的解__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2.移项、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__去括号__;②__移项__;③合并同类项;③系数化为1.
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时,若括号前有系数,一定要把系数与括号里面的各项都相乘,切记不要漏乘.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用移项、去括号解方程
【典例】 解方程:3(x-1)-4=2(1-3x).
解析:先去括号,得3x-3-4=2-6x,再移项,得3x+6x=2+3+4,最后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
答案:3(x-1)-4=2(1-3x),去括号,得3x-3-4=2-6x,移项,得3x+6x=2+3+4,合并同类项,得9x=9,两边除以9,得x=1.
(1)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解方程前,应先观察方程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使方程逐渐向x=a的形式转化.
【对点训练】
1.解方程2(2x-1)-(x-3)=1时,去括号,得__4x-2-x+3__=1.
2.解方程:4-2(x+4)=3(x-1).
去括号,得4-2x-8=3x-3,移项,得-2x-3x=-3-4+8,合并同类项,得-5x=1,两边除以-5,得x=-0.2.
课堂10分钟
1.解方程3x-2(2x-1)=6,去括号的结果正确的是( D )
A.3x-2x+1=6 B.3x-4x+1=6
C.3x-4x-2=6 D.3x-4x+2=6
2.若式子2(3x-5)与式子6-(1-x)的值相等,则这个值是( A )
A.8 B.3
C.2 D.
3.已知2(x-5)与3(5-2x)互为相反数,则x=__-__.
4.多项式5(x+2)比多项式3(2x-1)大7,求x的值.
根据题意,得5(x+2)-3(2x-1)=7,去括号,得5x+10-6x+3=7,移项,得5x-6x=7-10-3,合并同类项,得-x=-6,两边除以-1,得x=6.
第2课时 用去分母解方程
知识梳理
1.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同时乘分母的__最小公倍数__.
2.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__去分母__;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
去分母时要特别注意:(1)每一项都要乘最简公分母;(2)分数线本身起除号的作用,去分母时分数线上的多项式要添上括号.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典例】 解方程:1-=.
解析:先去分母,得4-(3x-1)=2(3+x),再去括号,得4-3x+1=6+2x,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1,得x=-.
答案:去分母,得4-(3x-1)=2(3+x),去括号,得4-3x+1=6+2x,移项,得-3x-2x=6-4-1,合并同类项,得-5x=1,系数化为1,得x=-.
解含分母的方程时,先观察方程的形式和特点,若有分母一般先去分母;若既有分母又有括号,且括号外的项在乘括号内各项后能消去分母,就先去括号.
【对点训练】
方程2(-1)=的解为__x=5__.
课堂10分钟
1.方程=1-去分母后正确的结果是( A )
A.2(x-2)=6-(2x-1)
B.2(x-2)=1-(2x-1)
C.x-2=6-(2x-1)
D.x-2=1-(2x-1)
2.将方程-=1去分母得到方程6x-3-2x-2=6,其错误的原因是( C )
A.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找错
B.去分母时,漏乘分母为1的项
C.去分母时,分子部分的多项式未添括号
D.去分母时,分子未乘相应的数
3.小张在解方程-=1时,步骤如下:
-=1.
解:3(3x+1)-(2x-5)=6,①
9x+3-2x+5=6,②
9x-2x=6-3-5,③
7x=-2,④
x=-.⑤
则下列选项中步骤与其依据搭配错误的是( D )
A.步骤①去分母;等式的性质2
B.步骤②去括号;分配律
C.步骤③移项;等式的性质1
D.步骤⑤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1
4.把方程-1=的分母化成整数后,可得方程__-1=__.
5.解方程:
(1)0.2-(0.4-0.1x)=0.6x-0.2(x+1);
(2)-1=2x-.
(1)去括号,得0.2-0.4+0.1x=0.6x-0.2x-0.2,移项,得0.1x-0.6x+0.2x=-0.2-0.2+0.4,合并同类项,得-0.3x=0,两边除以-0.3,得x=0;
(2)去分母,得2(x+3)-4=8x-(5-x),去括号,得2x+6-4=8x-5+x,移项,得2x-8x-x=-5-6+4,合并同类项,得-7x=-7,两边除以-7,得x=1.
3.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1课时 行程问题、和差问题与工程问题
知识梳理
1.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①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等量关系并设未知数;②建立方程模型;③__解方程__;④__检验解的合理性__;⑤作答.
2.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__时间__.
在列方程时,要注意区分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3.和差问题
①和:即求几个量的和,用__加法__.
②差:即求几个量的差,用__减法__.
4.工程问题
①工作量=工作效率×__工作时间__;
②若一件工作分几个人完成,则__每个人的工作量__
的和=工作总量;
③若一件工作分几个阶段完成,则__每个阶段的工作量__的和=工作总量.
重难突破
重难点 行程问题
【典例】 一轮船从甲地顺水开往乙地,所用时间比从乙地逆水开往甲地少1.5 h.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8 km/h,水流速度为2 km/h,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
A.90 km B.120 km
C.150 km D.160 km
解析:设船逆水航行从乙地到甲地需x小时,根据题意,得(18+2)(x-1.5)=(18-2)x,解得x=7.5,所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8-2)×7.5=120(km).
答案:B
流水行船问题的常用公式:(1)路程=速度×时间;(2)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3)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对点训练】
1.一条船沿江从A地顺流行驶到B地需5小时,从B地逆流行驶至A地需8小时,水流速度是3千米/小时,设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x千米/小时,则依题意可列方程( A )
A.5(x+3)=8(x-3)
B.5(x+3)=8(3-x)
C.5(x+3)=8x
D.5(x-3)=8(x+3)
2.某人乘船在顺次有A,C,B三地的河流上行驶,先由A地顺流而下到B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C地,共乘船6 h,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6 km/h,水流速度是4 km/h,若A,C两地距离为4 km,设A,B两地的距离为x km,则A、B两地间的距离是__47.5__km.
课堂10分钟
1.一辆客车和卡车同时从A地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8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客车比卡车早2 h经过B地.设A,B间的路程是x km,可得方程( B )
A.80x-70x=2 B.-=2
C.70x-80x=2 D.-=2
2.某牧场放养的鸵鸟和奶牛一共70只,已知鸵鸟和奶牛的腿数之和为196条,则鸵鸟的只数比奶牛多( C )
A.20只 B.15只 C.14只 D.13只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6天完成,现由甲先做2天,乙再加入合作,完成这项工程共需( D )
A.2天 B.3天 C.4天 D.5天
4.五年级学生中女生比男生多10人,在体育达标测试中,男生全部达标,而女生有10%未达标,这样男、女生共有180人达标,则五年级学生共有__190__人.
5.甲每小时生产某种零件15个,甲生产3小时后,乙也加入生产同一种零件,再经过5小时,两人共生产这种零件210个,则乙每小时生产这种零件__18__个.
第2课时 方案问题与分配问题
知识梳理
1.方案问题
解方案问题的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合理设出未知数;②借助 方案 寻找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③求解方程得出答案并检验.
2.分配问题
解分配问题的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合理设出未知数;②借助 分配 后双方有新的倍比关系建立方程;③求解方程得出答案并检验.
分配问题常见题型:(1)既调入又调出;(2)只调入没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3)只调出没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解分配问题时,应避免误解关键词而列错方程.
重难突破
重难点 方案问题
【典例】 环江牛角寨瀑布群景区和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寒假期间拟定门票价格每张30元,团队票可选择两种购票优惠方案.
方案一:全体人员打8折;
方案二:有5人可以免票,剩下的人员打9折.
(1)若某团队有100人,为节省购票费用,求该团队应该选择哪种购票方案?
(2)若某团队无论选择哪种方案购票,费用恰好一样,求该团队共有多少人?
解析:(1)分别计算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费用,再比较哪种更划算即可;(2)设团队有x人,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x×30×0.8=(x-5)×0.9×30,再求解即可.
答案:(1)由题意可得,方案一的花费为100×30×0.8=2 400(元),方案二的花费为(100-5)×30×0.9=2 565(元),因为2 565>2 400,所以该团队应该选择方案一.
(2)设团队有x人,根据题意得x×30×0.8=(x-5)×0.9×30,解得x=45.答:该团队有45人.
在解含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的实际问题时,往往先要理清方案,表示出每种方案的费用,然后根据题意建立方程求解.
【对点训练】
1.某校七年级三个班级联合开展户外研学活动,此次活动由一班班长负责购买车票,票价每张20元.有如图两种优惠方案:
班长思考一会儿说,无论选择哪种方案所要付的车费是一样的,则七年级三个班级共有( D )
A.60人 B.61人 C.62人 D.63人
2.阳春三月,草长莺飞.2025届四个班的同学决定外出研学,四个班计划统一乘车前往,若调配30座客车若干辆,则有8人没有座位;若调配38座客车,则用车数量将减少1辆,并空出2个座位.则四个班外出研学共有 188 人.
课堂10分钟
1.在“垃圾分类”活动中,实践组有23人,宣传组有16人.应从宣传组调多少人到实践组,才能使实践组的人数是宣传组的两倍?设从宣传组调x人到实践组,则可列方程为( D )
A.23-x=2×16+x B.23+x=2×16-x
C.23-x=2(16+x) D.23+x=2(16-x)
2.某公司推出两种通话收费方案.方案一:月租费为36元,本地通话话费为0.1元/分;方案二:不收月租费,本地通话话费为0.6元/分.设小明的爸爸一个月的通话时间为x分钟.若两种方案的话费一样多,则小明爸爸一个月的通话时间为( C )
A.60分钟 B.70分钟 C.72分钟 D.80分钟
3.用A型和B型两种机器生产同样的产品,已知5台A型机器一天生产的产品装满8箱后还剩4个,7台B型机器一天的产品装满11箱后还剩1个,每台A型机器比B型机器一天多生产一个产品,则每箱可装 12 个产品.
4.某学校手工艺社团编织手工花朵,一朵花由1个花心和8个花瓣构成,已知手工艺社团有30人,据统计,每个学生一节课可以编织5个花心或20个花瓣.安排多少人编织花心,多少人编织花瓣,才能使一节课编织出来的花心和花瓣刚好配套?
设安排x人编织花心,则(30-x)人编织花瓣,根据题意得,8×5x=20(30-x),解得x=10,此时30-x=30-10=20(人).答:安排10人编织花心,20人编织花瓣,才能使一节课编织出来的花心和花瓣刚好配套.
3.5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知识梳理
1.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 两 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这样的方程叫作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组
只含有 两 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的方程组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 相等 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1)虽然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但是每一个给定的x却只有唯一的y与之对应;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书写有明确要求,注意书写规范.
4.方程组的解
一般地,对于未知数为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若x,y分别用数c1,c2代入,能使每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 相等 ,则把(c1,c2)叫作这个方程组的一个解,习惯上记作 .
5.解方程组
求方程组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组.
重难突破
重难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典例】 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B.
C. D.
解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中,第二个方程不是整式方程,故A不符合题意;是二元一次方程组,B符合题意;有3个未知数,C不符合题意;中,第一个方程xy的次数是2次,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二元一次方程组满足3个条件:①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都是整式方程;②方程组中共含有两个未知数;③每个方程都是一次方程.
【对点训练】
1.在下列方程组:①②
③④⑤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C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⑤
2.若方程组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则(a-1)2 024= 1 .
课堂10分钟
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D )
A.x2+x=1 B.xy=3
C.3x-y=2z D.2x-3y=5
2.已知是方程3x+2y=12的一个解,则m的值为( C )
A.1 B.2 C.3 D.4
3.若方程x|m|-2+(m-3)y=5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 -3 .
4.已知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求a+b的值.
把代入方程x+y=3中,得2+a=3,解得a=1,把x=2,y=1代入方程2x+y=b中,得2×2+1=b,解得b=5,所以a+b=1+5=6.
3.6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3.6.1 代入消元法
知识梳理
代入消元法
把其中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 代数式 表示,然后把这个 代数式 代入另一个方程中,便消去了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求出其中一个未知数的值,再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前面的代数式中,就可以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至此就求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作代入消元法.
(1)在运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时,如果代入的是多项式,一点要加上括号;(2)为了避免算错,求出解后可回代入原方程组进行检验.
重难突破
重难点 代入消元法
【典例】 解方程组:
解析:利用代入消元法,先由方程②,得y=2-2x③,再把③代入方程①中,得x=2,最后把x=2代入②,得y=-2.
答案:将方程②移项,得y=2-2x③,把③代入方程①中,得3x-2(2-2x)=10,解得x=2,把x=2代入②,得4+y=2,解得y=-2,因此,是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当方程组中有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是1或有一个方程的常数项是0时,用代入消元法会比较简便.
【对点训练】
1.方程组的解是 .
2.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将方程①移项,得2x=3+2y③,把③代入方程②中,得2(3+2y)+3y=-1,解得y=-1.把y=-1代入③,得x=,因此,是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课堂10分钟
1.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变形不正确的是( C )
A.由②得x= B.由②得y=
C.由①得x= D.由①得y=5-2x
2.已知方程组指出下列解法中比较简洁的是( B )
A.利用①,用含x的式子表示y,再代入②
B.利用①,用含y的式子表示x,再代入②
C.利用②,用含x的式子表示y,再代入①
D.利用②,用含y的式子表示x,再代入①
3.我们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将第一个方程代入第二个方程消去y,得到x+6x=14,从而求解.这种解法体现的数学思想是( C )
A.数形结合思想 B.分类讨论思想
C.转化思想 D.整体思想
4.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将方程②代入方程①,得到结果正确的是 4x+3(-x+2)=4 .(不用化简)
5.解下列方程组:
(1) (2)
(1)由②得y=3x-7③,把③代入①,得4x-3(3x-7)=6,解得x=3.把x=3代入③,解得y=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2)原方程组可化为由①得2y=3x-8③,把③代入②,得3x+3x-8=10,解得x=3,把x=3代入③,解得y=,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3.6.2 加减消元法
知识梳理
加减消元法
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一个方程进行适当 变形 后,再加上(或减去)另一个方程,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得到只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再把这个值代入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任意一个方程 ,就可以求出被消去的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作加减消元法.
(1)在进行方程的加减时,易出现符号错误,因此要特别仔细;(2)为了避免算错,求出解后可回代入原方程组进行检验.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加减消元法
【典例】 解方程组:
解析:利用加减消元法,先将方程①×2+②可消去y,求出x的值,再代入求出y的值即可.
答案:①×2+②,得2(3x+2y)+(5x-4y)=4×2+14,解得x=2,把x=2代入①,得6+2y=4,解得y=-1,因此,是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当两个方程中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时,用加减消元法会比较简便.
【对点训练】
1.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下列做法中无法消元的是( C )
A.①×2+② B.①×5-②×3
C.①×3-②×5 D.①×(-5)+②×3
2.对有理数x,y,定义新运算:x y=ax+by+1,其中a,b是常数.若2 (-1)=-3,3 3=4,则a+b= 1 .
课堂10分钟
1.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用①-②得到的方程是( B )
A.3x=-4 B.-3x=18
C.7x=6 D.-7x=10
2.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必须使这两个方程中( D )
A.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为1
B.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
C.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
D.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
3.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下列步骤可以消去未知数x的是( C )
A.①×4+②×3 B.①×2-②×5
C.①×5-②×2 D.①×5+②×2
4.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则解方程组最适合用 加减 消元法.
5.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求m和n的值.
把代入方程组
得
①×3+②,得3(2m+4n)+(4m-12n)=8×3+(-4),解得m=2,
把m=2代入①,得n=1.
3.7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1课时 行程问题与商品销售问题
知识梳理
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从实际问题出发,先分析题意找出 两个 等量关系,并列出 二元一次方程组 ,然后解这个 方程组 ,最后检查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需要,如果符合,它就是实际问题的解.
2.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在解行程问题时,若以时间(或路程)建立等量关系去列方程,一定要注意等号左右两边时间(或路程)的单位要相同.
3.商品销售问题
利润=售价-进价,利润=利润率×进价.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商品销售问题
【典例】 某服装商店计划购买一批上衣和裤子,店主小东用60 000元购进上衣和裤子在自家商店销售,销售完后共获利13 500元,进价和售价如表:
价格 上衣 裤子
进价(元/件) 100 150
售价(元/件) 125 180
求小东的商店购进上衣和裤子各多少件?
解析:设小东的商店购进上衣x件,裤子y件,根据“店主小东用60 000元购进上衣和裤子在自家商店销售,销售完后共获利13 500元”,可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设小东的商店购进上衣x件,裤子y件,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小东的商店购进上衣300件,裤子200件.
商品销售问题,把握两点:(1)商品销售盈利百分数是相对于进价而言,不要误认为是相对于定价或售价;(2)列方程时要注意区分“利润”和“利润率”的不同.
【对点训练】
1.张老师和李老师为了奖励各班上期数学竞赛成绩优异的同学,在某文具店购买了圆规和三角板作为奖品,购买明细见下表:
名称 圆规(个) 三角板(副) 总费用(元)
张老师 14 8 120
李老师 6 12 90
王老师也在该店购买了这种圆规和三角板各15件,共用 157.5 元.
2.目前节能灯在城市已基本普及,为响应号召,某商场计划用3 800元购进甲、乙两种节能灯共120只,这两种节能灯的进价、售价如下表:
进价(元/只) 售价(元/只)
甲型 25 30
乙型 45 60
(1)求甲、乙两种节能灯各进多少只?
(2)全部售完120只节能灯后,该商场获利多少元?
(1)设甲种节能灯进x只,乙种节能灯进y只,由题意得:解得答:甲种节能灯进80只,乙种节能灯进40只;
(2)根据题意得 80×(30-25)+40×(60-45)=1 000(元).答:全部售完120只节能灯后,该商场获利1 000元.
课堂10分钟
1.“阅读与人文滋养内心”,某校开展阅读经典活动,小明3天里阅读的总页数比小颖5天里阅读的总页数少6页,小颖平均每天阅读的页数比小明平均每天阅读的页数的2倍少10页,若小明、小颖平均每天分别阅读x页、y页,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
A. B.
C. D.
2.某同学上学时步行,回家时坐车,路上一共用90 min,若往返都坐车,全部行程只需要30 min,若往返都步行,全部行程需要(假定步行、坐车的平均速度不变)( C )
A.100 min B.120 min
C.150 min D.160 min
3.小明在学习之余去买文具,打算购买2支单价相同的签字笔和3本单价相同的笔记本,期间他与售货员对话如下:
小明:您好,我要买2支签字笔和3本笔记本.
售货员:好的,那你应付18元.
小明:刚才我把两种文具的单价弄反了,以为要付22元.
若小明买1支签字笔和1本笔记本应付的钱数为( B )
A.7元 B.8元 C.9元 D.10元
4.小明在某商店购买商品A,B共三次,只有一次购买时,商品A,B同时打折,其余两次均按商品的原价购买,三次购买商品A,B的数量及费用如表:
次数 商品A的 数量/个 商品B的 数量/个 总费用/元
第一次 6 5 1 140
第二次 3 7 1 110
第三次 9 8 1 062
若商品A,B的折扣相同,则折扣是 六 折.
5.小明的妈妈在菜市场买回3斤萝卜,2斤排骨,准备做萝卜排骨汤.下面是这一家三口的对话,请根据对话解决小明想要知道的信息:
妈妈:“今天买这两样菜共花了45元,上月买同质量的这两种菜只要36元.”
爸爸:“报纸上说了萝卜的单价上涨了50%,排骨的单价上涨了20%;”
小明:“爸爸、妈妈,我想知道今天买的萝卜和排骨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设上月萝卜的单价是x元/斤,排骨的单价y元/斤,根据题意,
得
解得今天萝卜的单价是2×(1+50%)=3(元/斤),排骨的单价是15×(1+20%)=18(元/斤).答:今天萝卜的单价是3元/斤,排骨的单价是18元/斤.
第2课时 租运问题与待定系数问题
知识梳理
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设元:找出题中的两个关键的未知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3)列方程组:挖掘题目中的关系,找出 两个 等量关系,列出 方程组 ;
(4)求解;
(5)检验作答:检验所求解是否符合 实际意义 ,并作答.
2.租运问题
3.待定系数问题
重难突破
重难点 租运问题
【典例】 如图,欣欣食品加工厂与湖州、杭州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该食品加工厂从湖州收购一批每吨2 000元的枇杷运回工厂加工,制成每吨8 000元的枇杷干运到杭州销售,已知公路运价为0.8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0.5元/(吨·千米),且这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输费960元,铁路运输费1 900元.
求:(1)该工厂从湖州购买了多少吨枇杷?制成运往杭州的枇杷干多少吨?
(2)这批枇杷干的销售款比购买枇杷费用与运输费用的和多多少元?
解析:(1)设该工厂从湖州购买了x吨枇杷,制成运往杭州的枇杷干y吨,根据运费=每吨每千米的运费×运输质量结合这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输费960元、铁路运输费1 900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利润=销售收入-成本-运费,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1)设该工厂从湖州购买了x吨枇杷,制成运往杭州的枇杷干y吨,根据题意得
化简,得解得
答:该工厂从湖州购买了50吨枇杷,制成运往杭州的枇杷干20吨.
(2)8 000×20-2 000×50-960-1 900=57 140(元).
答:这批枇杷干的销售款比购买枇杷费用与运输费用的和多57 140元.
由实际问题列出的方程组一般都可以再化简,化简时一般是除以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对点训练】
1.运输两批救援物资:第一批220吨,用4节火车皮和5辆货车正好装完;第二批158吨,用3节火车皮和2辆货车正好装完.如果每节火车皮的运载量相同,每辆货车的运载量相同,那么一节火车皮和一辆货车共装救援物资 54 吨.
2.某船载重量为260吨,货仓容积为1 000立方米,现有甲、乙两种货物要运,其中甲种货物每吨体积为8立方米,乙种货物每吨体积为2立方米,若要充分利用该船的载重量与货舱容积,甲、乙两种货物应各装多少?
设装甲种货物质量x吨,装乙种货物质量y吨,根据题意,得化简得解得答:装甲种货物80吨,装乙种货物180吨.
课堂10分钟
1.用如图①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板作侧面和底面,做成如图②的竖式和横式的两种无盖纸盒.现有m张正方形纸板和n张长方形纸板,如果做两种纸盒若干个,恰好将纸板用完,则m+n的值可能是( D )
A.2 022 B.2 023 C.2 024 D.2 025
2.有大小两种货车,3辆大货车与4辆小货车一次可以运货22吨,5辆大货车与2辆小货车一次可以运货25吨,则4辆大货车与3辆小货车一次可以运货 23.5 吨.
3.本地某快递公司规定:寄件不超过1千克的部分按起步价计费,寄件超过1千克的部分按千克计费,小文分别寄快递到上海和北京,收费标准及实际收费如表:
收费标准:
目的地 起步价(元) 超过1千克的部分(元/千克)
上海 7 b
北京 10 b+4
实际收费:
目的地 质量 费用(元)
上海 2 a-6
北京 3 a+7
(1)求a,b的值;
(2)小文要寄5千克的东西到上海,7千克的东西到北京,需花多少运费?
(1)根据题意得解得:答:a的值为15,b的值为2.
(2)由(1)可知,a=15,b=2,则b+4=6,所以7+(5-1)×2+10+(7-1)×6=61(元).答:小文要寄5千克的东西到上海,7千克的东西到北京,需花61元运费.
*3.8 三元一次方程组
知识梳理
1.三元一次方程
含有 三 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的方程,叫作三元一次方程.
2.三元一次方程组
含有 三 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的方程组叫作三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三元一次方程组含有 三 个方程.
(1)组成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每一个方程不一定都是三元一次方程;(2)组成三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某个方程,可以是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或三元一次方程,实际上只需方程组中共有三个未知数即可.
3.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在三元一次方程组中,适合每一个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作这个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解.
4.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时,应先消去一个未知数,将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利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求解.消元的方法仍是 代入 消元法或 加减 消元法.
重难突破
重难点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典例】 方程组的解为 .
解析:②+③得出3x+2y=6,④由①和④组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再把代入③求出z即可.
答案:
(1)先消系数最简单的未知数,这样计算简便;(2)先消某个方程中缺少的未知数,即方程组中某个方程缺少某个未知数,把另外两个方程结合,消去这个未知数;(3)先消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倍数关系)的未知数.
【对点训练】
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若先消去y,组成关于x,z的方程组,则应对方程组进行的变形是( C )
A.①+②,②+③ B.①+②,②-③
C.①-②,②+③ D.①-②,②-③
2.解方程组:
①×2得4x+2y+6z=22④,①×3得6x+3y+9z=33⑤,④-②得x+8z=11⑥,⑤+③得10x+7z=37⑦,⑥×10得10x+80z=110⑧,⑧-⑦得73z=73,解得z=1.把z=1代入⑥得x+8=11,解得x=3,把x=3,z=1代入①得:6+y+3=11,解得y=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课堂10分钟
1.下列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D )
A. B.
C. D.
2.解方程组如果要使运算简便,那么消元时最好应( B )
A.先消去x B.先消去y
C.先消去z D.先消常数项
3.下列四组数值中,是方程组的解的是( D )
A. B.
C. D.
4.在春节来临之际,京东商城推出A,B,C三种礼盒,如果购买A礼盒3盒、B礼盒2盒和C礼盒2盒,则需付2 200元;如果购买A礼盒4盒、B礼盒3盒和C礼盒5盒,则需付3 150元.李老板预计购买A礼盒5盒、B礼盒4盒和C礼盒8盒送亲戚朋友,则共需付 4 100 元.
5.解方程组:
③-①得y=3,①×2+②得4x-y=5,把y=3代入4x-y=5得4x-3=5,解得x=2,把x=2,y=3代入①得2+3-z=0,解得z=5,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