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观潮 分层练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闷雷(mēn) 闷热(mèn) 风号浪吼(háo)
B.薄雾(báo) 颤动(chàn) 山崩地裂(bèng)
C.大堤(dī) 屹立(yì) 踮着脚 (diǎn)
D.霎时(shà) 笼罩(lónɡ) 飞奔而来(bèn)
2.下列词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风号浪吼(号,号叫)
B.横贯江面(贯,穿、通过)
C.漫天卷地(漫,满,遍布,充满)
D.人声鼎沸(鼎,煮沸的水)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之夜,山城到处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热闹极了。
B.天色入暮,整个校园笼罩在一片夜色之中,高大的教学楼若隐若现。
C.月光融融,洒下一片清冷,我一个人浩浩荡荡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D.炸药被引爆了,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大气势。(多选)
A.拟人 B.排比 C.比喻 D.夸张
5.《观潮》一课称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大潮的“奇”。
B.“潮来前”从江面很平静,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体会到大潮的“奇”
C.“潮来时”从大潮雷霆万钧的声势,惊心动魄的气势及形态的变化上,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
D.“潮头过后”从余波的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
6.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奇观 农厉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B.依旧 笼罩 浩浩荡荡 昂首东望
C.犹如 大提 如闷雷滚动 水天相接
D.依据 逐惭 人声鼎沸 齐头并进
第二部分 综合素养
二、填空题
7.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 )鼎沸 山( )地( )
齐头( ) ( )号( )吼
( )相接 ( )山( )海
风平( ) ( )奇观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按照 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而,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 到奔腾咆哮再到 的动态变化过程,写出了大潮的 、 、 。
(2).钱塘江大潮,闻名天下。课文记叙 那天,人们聚集在 观看一年一度的天文大潮—— ,让人们感受到大潮的 。
9.请在括号中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
第三部分 语言表达
10.按要求写句子。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仿写比喻句)
(2)平静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缩句)
(3)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肯定句)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11.延伸阅读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
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几天。这几天观潮的路上人如潮涌。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的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之势。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
(1).从文中找出表示观潮人很多的四字词语:
我也会写表示人多的四字词语:
(2).按短文内容填空。
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 ”,八堡看“ ”,老盐仓可赏“ ”。
(3).用横线画出描写大潮雄伟气势的句子,并说说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围绕观钱塘江大潮,先写 ,再写 ,抒发了作者 的真挚感情。
第五部分 书面表达
12.小练笔
写作练笔
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钱塘江潮来时的景象。请你也按一定的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段。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C
2.D
3.C
4.CD
5.B
6.B
第二部分 综合素养
二、填空题
7. (1). 人声(2). 崩(3). 裂(4). 并进(5). 风(6). 浪(7). 水天(8). 人(9). 人(10). 浪静(11). 天下
8. 1.(1).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2). 远(3). 近(4). 奇特(5). 雄伟(6). 壮观2.(1). 农历八月十八(2). 海宁市盐官镇(3). 钱塘江大潮(4). 奇特壮观
9. (1). 拟人(2). 比喻(3). 比喻(4). 比喻; 夸张
第三部分 语言表达
10.按要求写句子
(1). 星星一闪一闪的,犹如一双双眼睛。(2). 江面上笼罩着薄雾。(3). 钱塘江大潮是伟大的奇观。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11.延伸阅读
1. (1). 人如潮涌(2). 人山人海(3). 行人如织2. (1). 一线潮(2). 汇合潮(3). 回头潮3. 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的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之垫。 打比方、列数字、引用。4. (1). 杭州观潮地理位置的变化(2). 大潮的雄伟气势 (3). 热爱大自然
第五部分 书面表达
12.小练笔
例文: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公园大花坛中的桂花开了。她亭亭玉立于花坛之中,从远处看宛若披着轻纱的新娘。走近一瞧,银灰色的树干托起一团绿云般的树冠,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星星点点的米黄色的小花,煞是好看。清风徐来,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整个秋天都熏醉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