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2.5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5.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5.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5.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15:42:22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2.5.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掌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3.能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一、两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1.代数法:设两圆方程分别为x2+y2+D1x+E1y+F1=0,x2+y2+D2x+E2y+F2=0,联立方程得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 两圆 ,有一组实数解 两圆 ,无实数解 两圆 .
2.几何法:已知两圆C1:(x-x1)2+(y-y1)2=,C2:(x-x2)2+(y-y2)2=,则圆心分别为C1(x1,y1),C2(x2,y2),半径分别为r1,r2,圆心距d=|C1C2|=.则两圆C1,C2有以下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 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图示
两圆外离 d>r1+r2
两圆外切 d=r1+r2
两圆相交 |r1-r2|< d
两圆内切 d=|r1-r2|
两圆内含 d<|r1-r2|
例1 已知圆C1:x2+y2-2ax-2y+a2-15=0(a>0),圆C2:x2+y2-4ax-2y+4a2=0(a>0).试求a为何值时,两圆C1,C2的位置关系为:
(1)相切;(2)相交;(3)外离;(4)内含.
反思感悟 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
(1)几何法:将两圆的圆心距d与两圆的半径之差的绝对值、半径之和进行比较,进而判断出两圆的位置关系,这是解析几何中主要使用的方法.
(2)代数法:将两圆的方程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根据方程组解的个数进而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跟踪训练1 (1)圆C1:x2+y2-4x+3=0与圆C2:(x+1)2+(y-4)2=a恰有三条公切线,则实数a的值是( )
A.4 B.6 C.16 D.36
(2)到点A(-1,2),B(3,-1)的距离分别为3和1的直线有 条.
二、相交弦问题
例2 已知圆C1:x2+y2+6x-4=0和圆C2:x2+y2+6y-28=0.
(1)求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及弦长;
(2)求经过两圆交点且圆心在直线x-y-4=0上的圆的方程.
反思感悟 (1)若圆C1:x2+y2+D1x+E1y+F1=0与圆C2:x2+y2+D2x+E2y+F2=0相交,则两圆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D1-D2)x+(E1-E2)y+F1-F2=0.
(2)公共弦长的求法
①代数法:将两圆的方程联立,解出交点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弦长.
②几何法:求出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利用圆的半径、半弦长、弦心距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解.
跟踪训练2 圆心在直线x-y-4=0上,且经过圆x2+y2-4x-6=0与圆x2+y2-4y-6=0的交点的圆的方程为 .
三、圆与圆的综合性问题
例3 求与圆x2+y2-2x=0外切且与直线x+y=0相切于点M(3,-)的圆的方程.
延伸探究 将本例变为“求与圆x2+y2-2x=0外切,圆心在x轴上,且过点(3,-)的圆的方程”,如何求?
反思感悟 通过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方程思想,解决求圆的方程问题.
1.知识清单:
(1)两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2)两圆的公共弦问题.
(3)圆与圆的综合性问题.
2.方法归纳:几何法、代数法.
3.常见误区:将两圆内切和外切相混.
1.圆O1:x2+y2-2x=0和圆O2:x2+y2-4y=0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相交
C.外切 D.内切
2.(多选)圆C1:(x+2)2+(y-m)2=9与圆C2:(x-m)2+(y+1)2=4外切,则m的值为( )
A.2 B.-5
C.-2 D.5
3.已知以C(4,-3)为圆心的圆与圆O:x2+y2=1相切,则圆C的方程是 .
4.若圆x2+y2=4与圆x2+y2+2ay-6=0(a>0)的公共弦长为2,则a= .
答案精析
知识梳理
1.相交 相切 外离或内含
例1 解 圆C1,C2的方程,经配方后可得C1:(x-a)2+(y-1)2=16,
C2:(x-2a)2+(y-1)2=1,
∴圆心C1(a,1),C2(2a,1),
半径r1=4,r2=1.
∴|C1C2|==a.
(1)当|C1C2|=r1+r2=5,
即a=5时,两圆外切;
当|C1C2|=r1-r2=3,
即a=3时,两圆内切.
(2)当3<|C1C2|<5,即3
(3)当|C1C2|>5,即a>5时,两圆外离.
(4)当|C1C2|<3,即0
跟踪训练1 (1)C [圆C1的标准方程为(x-2)2+y2=1,
∵两圆有三条公切线,∴两圆外切,
∴=1+
解得a=16.]
(2)4
解析 到点A(-1,2)的距离为3的直线是以A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的切线;同理,到点B(3,-1)的距离为1的直线是以B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的切线,所以满足题设条件的直线是这两圆的公切线,而这两圆的圆心距
|AB|==5.
半径之和为3+1=4,因为5>4,
所以圆A和圆B外离,因此它们的公切线有4条.
例2 解 (1)设两圆交点分别为
A(x1,y1),B(x2,y2),
联立圆C1与圆C2的方程,得
由①-②,得x-y+4=0.
∵A,B两点的坐标都满足此方程,
∴x-y+4=0即为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又圆C1的圆心(-3,0),r=
∴C1到直线AB的距离
d=
∴|AB|=2=2=5
即两圆的公共弦长为5.
(2)解方程组
得两圆的交点为(-1,3),(-6,-2).
设所求圆的圆心为(a,b),
∵圆心在直线x-y-4=0上,
故b=a-4.
则
=
解得a=故所求圆的圆心为
半径为.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
即x2+y2-x+7y-32=0.
跟踪训练2 (x-3)2+(y+1)2=16(或x2+y2-6x+2y-6=0)
解析 方法一
由
解得
所以圆x2+y2-4x-6=0与圆x2+y2-4y-6=0的交点分别为A(-1,-1),B(3,3),连接AB(图略),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1=-(x-1).
由解得
所以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3,-1),
半径为=4,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
(x-3)2+(y+1)2=16.
方法二 同方法一求得
A(-1,-1),B(3,3),
设所求圆的方程为
(x-a)2+(y-b)2=r2,
由
解得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
(x-3)2+(y+1)2=16.
例3 解 设所求圆的方程为
(x-a)2+(y-b)2=r2(r>0),
由题知所求圆与圆x2+y2-2x=0外切,则=r+1. ①
又所求圆过点M的切线为直线
x+y=0,故. ②
=r. ③
由①②③解得a=4,b=0,r=2或
a=0,b=-4r=6.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4)2+y2=4或x2+(y+4)2=36.
延伸探究 解 因为圆心在x轴上,
所以可设圆心坐标为(a,0),半径为r,
则所求圆的方程为(x-a)2+y2=r2,
又因为与圆x2+y2-2x=0外切,
且过点(3,-),
所以
解得
所以圆的方程为(x-4)2+y2=4.
随堂演练
1.B [把圆O1和圆O2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圆O1:(x-1)2+y2=1,圆O2:x2+(y-2)2=4,则O1(1,0),O2(0,2),r1=1,r2=2,|O1O2|=
2.AB [圆C1:(x+2)2+(y-m)2=9的圆心为(-2,m),半径为3,
圆C2:(x-m)2+(y+1)2=4的圆心为(m,-1),半径为2.
依题意有
=3+2,
即m2+3m-10=0,
解得m=2或m=-5.]
3.(x-4)2+(y+3)2=16或(x-4)2+(y+3)2=36
解析 设圆C的半径为r,
圆心距d==5,
当圆C与圆O外切时,r+1=5,
解得r=4;
当圆C与圆O内切时,r-1=5,
解得r=6,
则圆C的方程为(x-4)2+(y+3)2=16或(x-4)2+(y+3)2=36.
4.1
解析 将两圆的方程相减,
得相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
d==1,
所以a=1.(共77张PPT)
2.5.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二章 §2.5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1.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掌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重点)
3.能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难点)
学习目标
日食是一种天文现象,在民间称此现象为天狗食日.日食只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并在一条直线上时发生.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
我们将月亮与太阳抽象为圆,观察到的这些圆在变化的过程中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前面我们运用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研究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现在我们类比上述研究方法,运用圆的方程,通过定量计算研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导 语
一、两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二、相交弦问题
课时对点练
三、圆与圆的综合性问题
随堂演练
内容索引
两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一
1.代数法:设两圆方程分别为x2+y2+D1x+E1y+F1=0,x2+y2+D2x+E2y+F2=0,
联立方程得 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 两圆 ,有一组实数解 两圆 ,无实数解 两圆 .
相切
相交
外离或内含
2.几何法:已知两圆C1:(x-x1)2+(y-y1)2=,C2:(x-x2)2+(y-y2)2=,则圆心分别为C1(x1,y1),C2(x2,y2),半径分别为r1,r2,圆心距d=|C1C2|= .则两圆C1,C2有以下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 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图示
两圆外离 d>r1+r2
两圆外切 d=r1+r2
位置关系 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图示
两圆相交 |r1-r2|< d
两圆内切 d=|r1-r2|
两圆内含 d<|r1-r2|
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应优先使用几何法,因为利用代数法判断两圆位置关系时,若方程组无解或有一组解时,无法准确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注 意 点
<<<
(课本例5) 已知圆C1:x2+y2+2x+8y-8=0,圆C2:x2+y2-4x-4y-2=0,试判断圆C1与圆C2的位置关系.
例 1
方法一 将圆C1与圆C2的方程联立,得到方程组
①-②,得x+2y-1=0,③
由③,得y=.
把上式代入①,并整理,得x2-2x-3=0.④
方程④的根的判别式Δ=(-2)2-4×1×(-3)=16>0,
所以,方程④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把x1,x2分别代入方程③,得到y1,y2.
解
因此圆C1与圆C2有两个公共点A(x1,y1),B(x2,y2),这两个圆相交.
方法二 把圆C1的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得(x+1)2+(y+4)2=25,
圆C1的圆心是(-1,-4),半径r1=5.
把圆C2的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得(x-2)2+(y-2)2=10,
圆C2的圆心是(2,2),半径r2=.
圆C1与圆C2的圆心距为
=3.
解
圆C1与圆C2的两半径长之和r1+r2=5+两半径长之差r1-r2=5-.
因为5-<3<5+即r1-r2<3
解
(课本例6) 已知圆O的直径AB=4,动点M与点A的距离是它与点B的距离的倍.试探究点M的轨迹,并判断该轨迹与圆O的位置关系.
例 1
如图,以线段AB的中点O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AB=4,得A(-2,0),B(2,0).
解
设点M的坐标为(x,y),由|MA|=|MB|,
得=×
化简,得x2-12x+y2+4=0,即(x-6)2+y2=32.
所以点M的轨迹是以P(6,0)为圆心,半径为4的一个圆(如图).
因为两圆的圆心距为|PO|=6,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1=2,r2=4又r2-r1<|PO|
已知圆C1:x2+y2-2ax-2y+a2-15=0(a>0),圆C2:x2+y2-4ax-2y+4a2=0 (a>0).试求a为何值时,两圆C1,C2的位置关系为:
(1)相切;
例 1
圆C1,C2的方程,经配方后可得
C1:(x-a)2+(y-1)2=16,C2:(x-2a)2+(y-1)2=1,
∴圆心C1(a,1),C2(2a,1),半径r1=4,r2=1.
∴|C1C2|==a.
当|C1C2|=r1+r2=5,即a=5时,两圆外切;当|C1C2|=r1-r2=3,
即a=3时,两圆内切.
解
(2)相交;
当3<|C1C2|<5,即3
解
(3)外离;
当|C1C2|>5,即a>5时,两圆外离.
解
(4)内含.
当|C1C2|<3,即0
解
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
(1)几何法:将两圆的圆心距d与两圆的半径之差的绝对值、半径之和进行比较,进而判断出两圆的位置关系,这是解析几何中主要使用的方法.
(2)代数法:将两圆的方程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根据方程组解的个数进而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反
思
感
悟
(1)圆C1:x2+y2-4x+3=0与圆C2:(x+1)2+(y-4)2=a恰有三条公切线,则实数a的值是
A.4 B.6 C.16 D.36
跟踪训练 1
√
圆C1的标准方程为(x-2)2+y2=1,
∵两圆有三条公切线,∴两圆外切,
∴=1+,解得a=16.
解析
(2)到点A(-1,2),B(3,-1)的距离分别为3和1的直线有 条.
到点A(-1,2)的距离为3的直线是以A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的切线;同理,到点B(3,-1)的距离为1的直线是以B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的切线,所以满足题设条件的直线是这两圆的公切线,而这两圆的圆心距|AB|==5.
半径之和为3+1=4,因为5>4,
所以圆A和圆B外离,因此它们的公切线有4条.
解析
4
二
相交弦问题
已知圆C1:x2+y2+6x-4=0和圆C2:x2+y2+6y-28=0.
(1)求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及弦长;
例 2
设两圆交点分别为A(x1,y1),B(x2,y2),
联立圆C1与圆C2的方程,
得
由①-②,得x-y+4=0.
∵A,B两点的坐标都满足此方程,
∴x-y+4=0即为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又圆C1的圆心(-3,0),r=,
解
∴C1到直线AB的距离d==,
∴|AB|=2=2=5,
即两圆的公共弦长为5.
解
(2)求经过两圆交点且圆心在直线x-y-4=0上的圆的方程.
解方程组
得两圆的交点为(-1,3),(-6,-2).
设所求圆的圆心为(a,b),∵圆心在直线x-y-4=0上,故b=a-4.
则=,
解得a=,半径为.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
即x2+y2-x+7y-32=0.
解
(1)若圆C1:x2+y2+D1x+E1y+F1=0与圆C2:x2+y2+D2x+E2y+ F2
=0相交,则两圆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D1-D2)x+(E1-E2)y +F1-F2=0.
(2)公共弦长的求法
①代数法:将两圆的方程联立,解出交点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弦长.
②几何法:求出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利用圆的半径、半弦长、弦心距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解.
反
思
感
悟
圆心在直线x-y-4=0上,且经过圆x2+y2-4x-6=0与圆x2+y2-4y-6=0的交点的圆的方程为 .
跟踪训练 2
(x-3)2+(y+1)2=16(或x2+y2-6x+2y-6=0)
方法一 由解得
所以圆x2+y2-4x-6=0与圆x2+y2-4y-6=0的交点分别为A(-1,-1),B(3,3),连接AB(图略),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1=-(x-1).
由
所以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3,-1),
半径为=4,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1)2=16.
解析
方法二 同方法一求得A(-1,-1),B(3,3),
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a)2+(y-b)2=r2,
由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1)2=16.
解析
圆与圆的综合性问题
三
求与圆x2+y2-2x=0外切且与直线x+y=0相切于点M(3,-)的圆的方程.
例 3
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a)2+(y-b)2=r2(r>0),
由题知所求圆与圆x2+y2-2x=0外切,
则=r+1. ①
又所求圆过点M的切线为直线x+y=0,
故=. ②
=r. ③
由①②③解得a=4,b=0,r=2或a=0,b=-4,r=6.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4)2+y2=4或x2+(y+4)2=36.
解
将本例变为“求与圆x2+y2-2x=0外切,圆心在x轴上,且过点(3,-)的圆的方程”,如何求?
延伸探究
因为圆心在x轴上,
所以可设圆心坐标为(a,0),半径为r,
则所求圆的方程为(x-a)2+y2=r2,
又因为与圆x2+y2-2x=0外切,
且过点(3,-),
所以
所以圆的方程为(x-4)2+y2=4.
解
通过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方程思想,解决求圆的方程问题.
反
思
感
悟
1.知识清单:
(1)两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2)两圆的公共弦问题.
(3)圆与圆的综合性问题.
2.方法归纳:几何法、代数法.
3.常见误区:将两圆内切和外切相混.
随堂演练
四
1
2
3
4
1.圆O1:x2+y2-2x=0和圆O2:x2+y2-4y=0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 B.相交 C.外切 D.内切
√
把圆O1和圆O2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圆O1:(x-1)2+y2=1,圆O2:x2+(y-2)2=4,则O1(1,0),O2(0,2),r1=1,r2=2,
|O1O2|==
解析
1
2
3
4
2.(多选)圆C1:(x+2)2+(y-m)2=9与圆C2:(x-m)2+(y+1)2=4外切,则m的值为
A.2 B.-5 C.-2 D.5
√
圆C1:(x+2)2+(y-m)2=9的圆心为(-2,m),半径为3,
圆C2:(x-m)2+(y+1)2=4的圆心为(m,-1),半径为2.
依题意有=3+2,
即m2+3m-10=0,
解得m=2或m=-5.
解析
√
1
2
3
4
3.已知以C(4,-3)为圆心的圆与圆O:x2+y2=1相切,则圆C的方程是
.
设圆C的半径为r,
圆心距d==5,
当圆C与圆O外切时,r+1=5,解得r=4;
当圆C与圆O内切时,r-1=5,解得r=6,
则圆C的方程为(x-4)2+(y+3)2=16
或(x-4)2+(y+3)2=36.
解析
(x-4)2+(y+3)2=16或(x-4)2+(y+3)2=36
1
2
3
4
4.若圆x2+y2=4与圆x2+y2+2ay-6=0(a>0)的公共弦长为2,则a= .
将两圆的方程相减,
得相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d===1,
所以a=1.
解析
1
课时对点练
五
对一对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题号 1 2 3 4 5 6 9
答案 C A BCD B ABC 1 C
题号 10 11 12 答案 4a2+b2=1 C A
7.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将两圆方程分别化为标准方程为C1:(x-1)2+(y+5)2=50,C2:(x+1)2+(y+1)2=10,则圆C1的圆心为(1,-5),半径r1=5;圆C2的圆心为(-1,-1),半径r2=.
又|C1C2|=2,r1+r2=5,r1-r2=5,
所以r1-r2<|C1C2|
所以两圆相交.
(2)将两圆方程相减,得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2y+4=0.
7.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方法一 两方程联立,得方程组
两式相减得x=2y-4, ③
把③代入②得y2-2y=0,
解得y1=0,y2=2,
7.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所以或
所以两圆交点坐标为(-4,0)和(0,2),
所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2.
7.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方法二 由(2)知x-2y+4=0为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由(1)知圆C1的圆心为(1,-5),
半径r1=5,
圆心C1到直线x-2y+4=0的距离d==3,
所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2=2=2.
8.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圆C:x2+y2-6x-8y+21=0化为标准方程为(x-3)2+(y-4)2=4,
所以圆C的圆心为(3,4),半径为2.
①若直线l1的斜率不存在,即直线为x=1,符合题意.
②若直线l1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1的方程为y-1=k(x-1).
即kx-y-k+1=0.由题意知,圆心(3,4)到已知直线l1的距离等于半径2,
所以=2,即=2,解得k=,
所以直线方程为5x-12y+7=0.
综上,所求l1的方程为x=1或5x-12y+7=0.
8.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依题意,设D(a,a+2).
又已知圆C的圆心为(3,4),半径为2,
由两圆外切,可知|CD|=5,
所以=5,
解得a=-1或a=6.
所以D(-1,1)或D(6,8),
所以所求圆D的方程为(x+1)2+(y-1)2=9或(x-6)2+(y-8)2=9.
基础巩固
1.圆C1:x2+y2+4x+8y-5=0与圆C2:x2+y2+4x+4y-1=0的位置关系为
A.相交 B.外切
C.内切 D.外离
√
由已知,得C1(-2,-4),r1=5,C2(-2,-2),r2=3,
则圆心距d=|C1C2|=2,
所以d=|r1-r2|,所以两圆内切.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圆x2+y2-2x-5=0与圆x2+y2+2x-4y-4=0的交点为A,B,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A.x+y-1=0 B.2x-y+1=0
C.x-2y+1=0 D.x-y+1=0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圆x2+y2-2x-5=0的圆心为M(1,0),圆x2+y2+2x-4y-4=0的圆心为N(-1,2),两圆的相交弦AB的垂直平分线即为直线MN,其方程为=,即x+y-1=0.
解析
3.(多选)下列圆中与圆C:x2+y2+2x-4y+1=0相切的是
A.(x+2)2+(y+2)2=9 B.(x-2)2+(y+2)2=9
C.(x-2)2+(y-2)2=25 D.(x-2)2+(y+2)2=49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圆C:x2+y2+2x-4y+1=0,可知圆心C的坐标为(-1,2),半径r=2.
A项,圆心C1(-2,-2),半径r1=3.
∵|C1C|=∈(r1-r,r1+r),∴两圆相交;
B项,圆心C2(2,-2),半径r2=3,
∵|C2C|=5=r+r2,∴两圆外切,满足条件;
C项,圆心C3(2,2),半径r3=5,
∵|C3C|=3=r3-r,∴两圆内切,满足条件;
D项,圆心C4(2,-2),半径r4=7,
∵|C4C|=5=r4-r,∴两圆内切,满足条件.
解析
4.已知m是正实数,则“m≥16”是“圆C1:x2+y2=1与圆C2:(x-4)2+(y+3)2=
m(m>0)有公共点”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圆x2+y2=1的圆心C1(0,0),半径r1=1,圆(x-4)2+(y+3)2=m的圆心C2(4,-3),半径r2=,则|C1C2|==5,两圆有公共点 |-1|≤5≤
+1,解得16≤m≤36,显然[16,36] [16,+∞).
故“m≥16”是“圆C1:x2+y2=1与圆C2:(x-4)2+(y+3)2=m有公共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析
5.(多选)已知圆C1:(x+2)2+y2=1,圆C2:x2+(y-a)2=9,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圆C1和圆C2外离,则a>2或a<-2
B.若圆C1和圆C2外切,则a=±2
C.当a=0时,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圆C1和圆C2均相切
D.当a=2时,圆C1和圆C2内含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圆C1:(x+2)2+y2=1的圆心为C1(-2,0),半径r1=1,
圆C2:x2+(y-a)2=9的圆心为C2(0,a),半径r2=3,所以|C1C2|=,
若圆C1和圆C2外离,则|C1C2|=>r1+r2=4,解得a>2或a<-2,故A正确;
若圆C1和圆C2外切,则|C1C2|==4,解得a=±2,故B正确;
当a=0时,|C1C2|=2=r2-r1,则圆C1和圆C2内切,故仅有一条公切线,故C正确;
当a=2时,2=r2-r1<|C1C2|=2
解析
6.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墨子就给出了圆的定义“一中同长也”,已知O为坐标原点,P(-1,),若圆O,圆P的“长”分别为1,r,且两圆外切,则r=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题意,O为坐标原点,P(-1,),
根据圆的定义,可得圆O:x2+y2=1,
圆P:(x+1)2+(y-)2=r2,
因为两圆外切,所以|PO|=r+1,
即r+1==2,解得r=1.
解析
7.已知两圆C1:x2+y2-2x+10y-24=0和C2:x2+y2+2x+2y-8=0.
(1)试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将两圆方程分别化为标准方程为C1:(x-1)2+(y+5)2=50,C2:(x+1)2+(y+1)2=
10,则圆C1的圆心为(1,-5),半径r1=5;圆C2的圆心为(-1,-1),半径r2=.又|C1C2|=2,r1+r2=5+,r1-r2=5-,所以r1-r2<
|C1C2|
解
(2)求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将两圆方程相减,得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2y+4=0.
解
(3)求公共弦的长度.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方法一 两方程联立,得方程组
两式相减得x=2y-4, ③
把③代入②得y2-2y=0,解得y1=0,y2=2,
所以所以两圆交点坐标为(-4,0)和(0,2),
所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2.
解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方法二 由(2)知x-2y+4=0为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由(1)知圆C1的圆心为(1,-5),半径r1=5,圆心C1到直线x-2y+4=0的距离d==3,
所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
2=2=2.
解
8.已知圆C:x2+y2-6x-8y+21=0.
(1)若直线l1过定点A(1,1),且与圆C相切,求l1的方程;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圆C:x2+y2-6x-8y+21=0化为标准方程为(x-3)2+(y-4)2=4,
所以圆C的圆心为(3,4),半径为2.
①若直线l1的斜率不存在,即直线为x=1,符合题意.
②若直线l1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1的方程为y-1=k(x-1).
即kx-y-k+1=0.由题意知,圆心(3,4)到已知直线l1的距离等于半径2,
所以=2,即=2,
解得k=,所以直线方程为5x-12y+7=0.
综上,所求l1的方程为x=1或5x-12y+7=0.
解
(2)若圆D的半径为3,圆心在直线l2:x-y+2=0上,且与圆C外切,求圆D的方程.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依题意,设D(a,a+2).
又已知圆C的圆心为(3,4),半径为2,
由两圆外切,可知|CD|=5,
所以=5,
解得a=-1或a=6.所以D(-1,1)或D(6,8),
所以所求圆D的方程为(x+1)2+(y-1)2=9或(x-6)2+(y-8)2=9.
解
9.若直线l与圆C1:(x+1)2+y2=1,圆C2:(x-1)2+y2=4都相切,切点分别为A,B,则|AB|等于
A.1 B.
C. D.2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综合运用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如图所示,设直线l交x轴于点M,
由于直线l与圆C1:(x+1)2+y2=1,圆C2:(x-1)2+y2=4都相切,切点分别为A,B,
则AC1⊥l,BC2⊥l,∴AC1∥BC2,
∵|BC2|=2=2|AC1|,
∴C1为MC2的中点,A为BM的中点,
∴|MC1|=|C1C2|=2,
由勾股定理可得|AB|=|MA|==.
解析
10.已知圆C1:x2+y2+4ax+4a2-4=0和圆C2:x2+y2-2by+b2-1=0只有一条公切线,则实数a,b的关系是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a2+b2=1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圆C1:x2+y2+4ax+4a2-4=0化为标准方程为(x+2a)2+y2=4,
圆心坐标为(-2a,0),半径长为2.
圆C2:x2+y2-2by+b2-1=0化为标准方程为
x2+(y-b)2=1,
圆心坐标为(0,b),半径长为1.
由于两圆只有一条公切线,所以两圆内切,所以=2-1=1,
整理得4a2+b2=1.
解析
11.已知点A(1,0),B(1,6),圆C:x2+y2-10x-12y+m=0,若在圆C上存在唯一的点P使∠APB=90°,则m等于
A.-3或3 B.57
C.-3或57 D.3或57
√
综合运用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题意得,只需以AB为直径的圆与圆C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即两圆相切.
因为A(1,0),B(1,6),
所以以AB为直径的圆M的方程为(x-1)2+(y-3)2=9,
圆C:(x-5)2+(y-6)2=61-m.
因为两圆相切,
所以|CM|=|3±|,即5=|3±|,
解得m=57或m=-3.
解析
12.如图,A(2,0),B(1,1),C(-1,1),D(-2,0),是以OD为直径的圆上一段圆弧,是以BC为直径的圆上一段圆弧,是以OA为直径的圆上一段圆弧,三段弧构成曲线W,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W与x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等于2π
B.曲线W上有5个整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
C.所在圆的方程为x2+(y-1)2=1
D.与的公切线方程为x+y=+1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已知点的坐标知,曲线W与x轴围成的图形为一个半圆、两个四分之一圆及一个长方形,且圆的半径都为1,由题意,面积为π×12+2×1=π+2,A错;
由图知,曲线W上除A,B,C,D为整点,还有(0,2),共5个整点,B对;
由题意得,所在圆的半径为1,圆心为(0,1),对应圆的方程为x2+(y-1)2
=1,C对;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题意,所在圆的方程为(x-1)2+y2=1,故圆心为(1,0),由图知,的公切线的斜率存在且为负值,设为y=kx+m且k<0,m>0,所以
即公切线方程为x+y=+1,D对.
解析
第二章 §2.5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作业27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值:80分
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多选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圆C1:x2+y2+4x+8y-5=0与圆C2:x2+y2+4x+4y-1=0的位置关系为
A.相交 B.外切 C.内切 D.外离
2.圆x2+y2-2x-5=0与圆x2+y2+2x-4y-4=0的交点为A,B,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A.x+y-1=0 B.2x-y+1=0
C.x-2y+1=0 D.x-y+1=0
3.(多选)下列圆中与圆C:x2+y2+2x-4y+1=0相切的是
A.(x+2)2+(y+2)2=9
B.(x-2)2+(y+2)2=9
C.(x-2)2+(y-2)2=25
D.(x-2)2+(y+2)2=49
4.已知m是正实数,则“m≥16”是“圆C1:x2+y2=1与圆C2:(x-4)2+(y+3)2=m(m>0)有公共点”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多选)已知圆C1:(x+2)2+y2=1,圆C2:x2+(y-a)2=9,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圆C1和圆C2外离,则a>2或a<-2
B.若圆C1和圆C2外切,则a=±2
C.当a=0时,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圆C1和圆C2均相切
D.当a=2时,圆C1和圆C2内含
6.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墨子就给出了圆的定义“一中同长也”,已知O为坐标原点,P(-1,),若圆O,圆P的“长”分别为1,r,且两圆外切,则r= .
7.(13分)已知两圆C1:x2+y2-2x+10y-24=0和C2:x2+y2+2x+2y-8=0.
(1)试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4分)
(2)求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4分)
(3)求公共弦的长度.(5分)
8.(15分)已知圆C:x2+y2-6x-8y+21=0.
(1)若直线l1过定点A(1,1),且与圆C相切,求l1的方程;(8分)
(2)若圆D的半径为3,圆心在直线l2:x-y+2=0上,且与圆C外切,求圆D的方程.(7分)
9.若直线l与圆C1:(x+1)2+y2=1,圆C2:(x-1)2+y2=4都相切,切点分别为A,B,则|AB|等于
A.1 B. C. D.2
10.已知圆C1:x2+y2+4ax+4a2-4=0和圆C2:x2+y2-2by+b2-1=0只有一条公切线,则实数a,b的关系是 .
11.已知点A(1,0),B(1,6),圆C:x2+y2-10x-12y+m=0,若在圆C上存在唯一的点P使∠APB=90°,则m等于
A.-3或3 B.57
C.-3或57 D.3或57
12. 如图,A(2,0),B(1,1),C(-1,1),D(-2,0),是以OD为直径的圆上一段圆弧,是以BC为直径的圆上一段圆弧,是以OA为直径的圆上一段圆弧,三段弧构成曲线W,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W与x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等于2π
B.曲线W上有5个整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
C.所在圆的方程为x2+(y-1)2=1
D.与的公切线方程为x+y=+1
答案精析
1.C [由已知,得C1(-2,-4),r1=5,
C2(-2,-2),r2=3,
则圆心距d=|C1C2|=2,
所以d=|r1-r2|,所以两圆内切.]
2.A [圆x2+y2-2x-5=0的圆心为M(1,0),圆x2+y2+2x-4y-4=0的圆心为N(-1,2),两圆的相交弦AB的垂直平分线即为直线MN,其方程为,
即x+y-1=0.]
3.BCD [由圆C:x2+y2+2x-4y+1=0,可知圆心C的坐标为(-1,2),半径r=2.
A项,圆心C1(-2,-2),半径r1=3.
∵|C1C|=∈(r1-r,r1+r),
∴两圆相交;
B项,圆心C2(2,-2),半径r2=3,
∵|C2C|=5=r+r2,
∴两圆外切,满足条件;
C项,圆心C3(2,2),半径r3=5,
∵|C3C|=3=r3-r,
∴两圆内切,满足条件;
D项,圆心C4(2,-2),半径r4=7,
∵|C4C|=5=r4-r,
∴两圆内切,满足条件.]
4.B [圆x2+y2=1的圆心C1(0,0),半径r1=1,圆(x-4)2+(y+3)2=m的圆心C2(4,-3),半径r2=,
则|C1C2|==5,
两圆有公共点 |-1|≤5≤+1,
解得16≤m≤36,
显然[16,36] [16,+∞).
故“m≥16”是“圆C1:x2+y2=1与圆C2:(x-4)2+(y+3)2=m有公共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5.ABC [圆C1:(x+2)2+y2=1的圆心为C1(-2,0),半径r1=1,
圆C2:x2+(y-a)2=9的圆心为C2(0,a),半径r2=3,
所以|C1C2|=,
若圆C1和圆C2外离,
则|C1C2|=>r1+r2=4,
解得a>2或a<-2,故A正确;
若圆C1和圆C2外切,
则|C1C2|==4,
解得a=±2,故B正确;
当a=0时,|C1C2|=2=r2-r1,则圆C1和圆C2内切,故仅有一条公切线,故C正确;
当a=2时,2=r2-r1<|C1C2|=2
6.1
解析 由题意,O为坐标原点,
P(-1,),根据圆的定义,
可得圆O:x2+y2=1,
圆P:(x+1)2+(y-)2=r2,
因为两圆外切,所以|PO|=r+1,
即r+1==2,
解得r=1.
7.解 (1)将两圆方程分别化为标准方程为C1:(x-1)2+(y+5)2=50,C2:(x+1)2+(y+1)2=10,则圆C1的圆心为(1,-5),半径r1=5;圆C2的圆心为(-1,-1),半径r2=.
又|C1C2|=2,
r1+r2=5,
r1-r2=5,
所以r1-r2<|C1C2|
所以两圆相交.
(2)将两圆方程相减,得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2y+4=0.
(3)方法一 两方程联立,得方程组
两式相减得x=2y-4, ③
把③代入②得y2-2y=0,
解得y1=0,y2=2,
所以或
所以两圆交点坐标为
(-4,0)和(0,2),
所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
=2.
方法二 由(2)知x-2y+4=0为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由(1)知圆C1的圆心为(1,-5),
半径r1=5,
圆心C1到直线x-2y+4=0的距离
d==3,
所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
2=2=2.
8.解 (1)圆C:x2+y2-6x-8y+21=0化为标准方程为
(x-3)2+(y-4)2=4,
所以圆C的圆心为(3,4),半径为2.
①若直线l1的斜率不存在,即直线为x=1,符合题意.
②若直线l1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1的方程为y-1=k(x-1).
即kx-y-k+1=0.由题意知,圆心(3,4)到已知直线l1的距离等于半径2,
所以=2,
即=2,解得k=,
所以直线方程为5x-12y+7=0.
综上,所求l1的方程为
x=1或5x-12y+7=0.
(2)依题意,设D(a,a+2).
又已知圆C的圆心为(3,4),半径为2,
由两圆外切,可知|CD|=5,
所以=5,
解得a=-1或a=6.
所以D(-1,1)或D(6,8),
所以所求圆D的方程为(x+1)2+(y-1)2=9或(x-6)2+(y-8)2=9.
9.C [如图所示,设直线l交x轴于点M,由于直线l与圆C1:(x+1)2+y2=1,
圆C2:(x-1)2+y2=4都相切,切点分别为A,B,
则AC1⊥l,BC2⊥l,∴AC1∥BC2,
∵|BC2|=2=2|AC1|,
∴C1为MC2的中点,A为BM的中点,∴|MC1|=|C1C2|=2,
由勾股定理可得
|AB|=|MA|=.]
10.4a2+b2=1
解析 圆C1:x2+y2+4ax+4a2-4=0化为标准方程为
(x+2a)2+y2=4,
圆心坐标为(-2a,0),半径长为2.
圆C2:x2+y2-2by+b2-1=0化为标准方程为x2+(y-b)2=1,
圆心坐标为(0,b),半径长为1.
由于两圆只有一条公切线,所以两圆内切,所以=2-1=1,
整理得4a2+b2=1.
11.C [由题意得,只需以AB为直径的圆与圆C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即两圆相切.因为A(1,0),B(1,6),
所以以AB为直径的圆M的方程为(x-1)2+(y-3)2=9,
圆C:(x-5)2+(y-6)2=61-m.
因为两圆相切,
所以|CM|=|3±|,
即5=|3±|,
解得m=57或m=-3.]
12.A [由已知点的坐标知,曲线W与x轴围成的图形为一个半圆、两个四分之一圆及一个长方形,且圆的半径都为1,由题意,面积为π×12+2×1=π+2,A错;由图知,曲线W上除A,B,C,D为整点,还有(0,2),共5个整点,B对;由题意得,所在圆的半径为1,圆心为(0,1),对应圆的方程为x2+(y-1)2=1,C对;由题意,所在圆的方程为(x-1)2+y2=1,故圆心为(1,0),由图知,与的公切线的斜率存在且为负值,设为y=kx+m且k<0,m>0,所以可得
即公切线方程为x+y=+1,D对.]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1.3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
1.4 空间向量的应用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2.2 直线的方程
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2.4 圆的方程
2.5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3.1 椭圆
3.2 双曲线
3.3 抛物线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