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济南的冬天》 能力进阶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济南的冬天》 能力进阶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5 15:5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的冬天》 能力进阶练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基础练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 )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 )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 )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 )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xiū,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一髻( ) 害xiū( )
2.结合注释,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选项)
看( )护 A.kān守护、监视。 B.kàn使视线接触人或事物,观察并加以判断。
薄( )雪 A.bó微、少。 B.báo厚度小的(跟“厚”相对)。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说北方的冬景是大气磅礴的温婉,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壮美。断桥残雪是西湖著名的十景之一,当瑞雪初霁时,站在宝石山上向南___________,西湖银装素裹,断桥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一般在12月下旬至2月中旬可能观赏到此景。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说南方的冬景是壮美的大气磅礴景象,那么北方的冬景就是温婉的小家碧玉景象。
B.北方的冬景如果说是大气磅礴的温婉,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壮美。
C.如果说北方的冬景是大气磅礴的壮美,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温婉。
D.北方的冬景如果说是小家碧玉的壮美,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大气磅礴的温婉。
二、选择题
4.根据下面的指导性文字,句子的重音和停顿标注恰切的一项是( )
重音,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以引起听者的注意。一般用着重号“·”标在词语的下面。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停顿,用“V”号标示在词语之间,不限于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领。
A.小山整把济南V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B.小山V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C.小山整把济南V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D.小山V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D.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6.同学们学完《济南的冬天》后,想拟写两副对联来表现文中所写的美景。下列填入对联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暖风暖阳恰似春 ②绿萍水中绿 B.①无风无寒暖似春 ②绿萍映水绿
C.①无风无寒暖似春 ②绿萍水中绿 D.①暖风暖阳恰似春 ②绿萍映水绿
三、综合性学习
8.学完《济南的冬天》,七年级(3)班开展了“走进美丽的冬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冬之诗】古诗词中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不胜枚举,请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完整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之韵】不仅描写冬天的诗多,歌唱冬天的歌曲也很多,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歌词。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
(《塞北的雪》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之游】学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后,语文老师开展了一次语文活动,要求你以导游的身份向前来济南的旅客写一段导游词,字数在10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给文段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文中加点的两个“他们”具体指代的内容。
(1)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2)他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
3.结合节选文段内容,说说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如果将这句话改成“这是个理想的境界”,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练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济南的秋天
老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老天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③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④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老天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浮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⑤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有删改)
(1)第①段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是( )
A.济南的秋天是静谧的 B.济南的秋天是温和的
C.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D.济南的秋天是虚幻的
(2)文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写山顶颜色的变化,连用了三个“忽然”,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最后一句的感叹句,它具体赞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基础知识综合
1. jì 羞 2. A B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一髻:yī jì ,一撮的意思,或者也可以理解成一缕。
害羞:hàixiū,指的是感到不好意思,难为情。
2.本题考查字音。
看护:kān hù,意思是护理,照料;夜间不睡以照顾病人。故选A。
薄雪:báoxuě ,厚度小的雪。故选B。
3 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原句“如果说北方的冬景是大气磅礴的温婉,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壮美”可知,此句搭配不当,“大气磅礴”形容气势浩大,应当形成壮丽之美,“小家碧玉”形容那些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女子,应当更显“温婉”之美,因此应当调整“温婉”和“壮美”的顺序,修改为:如果说北方的冬景是大气磅礴的壮美,那么南方的冬景就是小家碧玉的温婉;
故选C。
二、选择题
4. D
【详解】本题考查节奏和重音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来分析。
结合语句内容可知,“整”“围”“只有”等词说明济南的地形四周高,中间低的特点,从而也说明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因此应该重读;“小山”是句子的主语,因此有小停顿;故选D。
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
A.联系《济南的冬天》原文可知,句中把济南的蓝天与水组成的境界比作蓝水晶,把“蓝水晶”“包着红屋顶、黄草山”比作“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B.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薄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害羞”,并表现出“微微露出粉色”的羞涩状态;
C.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和“垂柳”都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不忍得冻上”和“照个影儿”都是人的动作;
D.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山”形容为“太秀气”,赋予了小山以人的特质;
故选A。
C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首先对联的规则是“仄起平收”,上联尾字应该为“三、四声”,下联的尾字应该为“一、二声”,其次对联的规则是词性相对,名词“山尖”对“水中”,颜色“白”对“绿”。“美”对“暖”,都是形容词。
故对联一为:无风无寒暖似春,有山有水美如画。
对联二为:白雪山尖白,绿藻水中绿。故选C。
三、综合性学习
7. (1)示例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示例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示例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示例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歌词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塞北的雪轻盈、洁白的特点,赞美了她是春天的使者,给人带来希望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塞北雪的喜爱之情。
(3)示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济南,济南地处中纬度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年降水的60%集中在夏季。济南是一座气候宜人的城市,历代文人多有诗词文章歌颂。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当代著名文人老舍的作品《济南的冬天》。其实他还写了《济南的春天》和《济南的秋天》,都对济南这座城市的气候和天气赞不绝口。济南也有个别称,叫“泉城”。因为济南泉水众多而得名。据统计,只济南市区就有泉100多处。这些泉大都分布在济南老城区。古人就有“齐多甘泉,甲于天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赞誉。济南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文物古迹众多。希望大家能够玩得快乐!
【详解】(1)(1)本题考查默写诗句,根据要求写出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字。如: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或: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本题考查学生歌词赏析。
结合“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可以看出,“舞姿”“心地”等是赋予了塞北的雪以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的轻盈、纯洁等特点,结合“我爱你,塞北的雪”可以看出,它表达了作者对塞北雪的喜爱之情。
(3)本题考查导游词。导游词是引导旅游者进行游览观光的讲解词。要写好导游词,最重要的是掌握丰富的资料,包括现实的、历史的。只有在拥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导游员才能整理加工、去粗存精,进行再创造,编写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导游词。此题要根据《济南的冬天》的内容来选择景点,再根据景点的特点来写导游词。注意抓住济南景点的独特之处来写,这样才能吸引游客。
示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济南。济南,因了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而更加出名。这座城市因其众多的天然涌泉而闻名,被誉为“泉城”。 济南拥有大大小小700多处天然涌泉,其中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和五龙潭四大泉群尤为著名,共有133处泉水。这些泉水汇流到风景秀丽的大明湖,形成了济南独特的泉水景观。济南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还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游览济南,你可以感受到“潇洒似江南”的美誉,体验到自然与文化的和谐融合。在济南,每一处泉水都是一个故事,等待着游客们去探寻和体验。欢迎来到这座泉的世界,让济南的泉水洗涤你的心灵,带你进入一个神奇的泉的世界 。
能力练
1.阳光朗照下的山 2. 指济南的山山水水 指这一圈小山 3.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小摇篮”比喻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或把“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比喻成“小摇篮”), “特别可爱”把小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把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从侧面写出济南冬天的温晴,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4.“这(济南)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用商量的口吻,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好像在面对面地征求意见;口气是征求意见,实际包含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改后的句子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导语】这篇散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刻画出济南冬日里的独特和宁静之美。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小山比作一个摇篮,赋予其温暖、保护和安慰的象征,巧妙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温暖和安静。文章营造出一种理想的境界,让读者从文字中感受到心理的温暖与惬意。同时,通过富有诗意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季节更替的淡然心态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作品整体呈现出一种宁静悠然、淡泊亲切的生活情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结合第一段“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第二段“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可知,这两个文段写的是济南冬天的小山,在阳光下为济南人保暖。写作的对象是济南的山,特点是在阳光下,可概括标题为:阳光朗照下的山。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第②段“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可知,“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中的“他们”指:济南的山山水水;
结合第②段“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可知,“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中的“他们”指:这一圈小山。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结合“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可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温暖的原因是像小摇篮一样的特殊地形,写出了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与温情,像慈母照顾摇篮中的婴儿一般温存、体贴,使济南的冬天也变得慈善起来。这个句子表现了济南这一“理想的境界”的明净、温暖和舒适的特点。这个句子富有情趣,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疑问句。“这是个理想的境界”是陈述句。结合原文“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作者想表达的是,这样的时刻是一个让人很惬意很舒服的环境。用一个疑问语气,是商量的口吻,好像在面对面地征求意见,使人感到非常亲切。饱含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受和赞美之情,与全文的基调吻合,气韵相通。而陈述句“这是个理想的境界”过于直接,不能将这种喜爱之情更好地表达出来。
提升练
(1) C
(2)此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绿藻”人格化,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济南秋水清澄、甜美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秋水的喜爱之情。
(3)突出山顶颜色变化莫测,给人以动感美。
(4)赞美山在蓝天映衬和阳光照耀下,显得更高,棱角更分明、更瘦硬而劲健。
【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
根据第②段中“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和第③段“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以及第⑤段中的“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等描写,可知济南秋天的特点是诗意诗境。
故选C。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要结合具体语境,由第④段“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浮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可知,绿藻“享受那水的甜美”“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鸭子“淘气”“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把绿藻和鸭子赋予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绿藻的生机,鸭子的可爱,表现济南秋天的水清澈、甜美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本题考查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忽然”的本义是突然地,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这里连用连用了六个“忽然”写出了颜色变化之快,变化之多,让人应接不暇,突出颜色变幻莫测,富有动态之美。
(4)本题考查对指代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和语境分析理解。
第③段最后一句“看山顶上那个塔!”,是感叹句,作者在赞美山顶的塔,结合第③段“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色了……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色,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更瘦硬了”可知,作者在赞美山在蓝天映衬和阳光照耀下,显得更高,棱角更分明、更瘦硬的特点。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