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古代埃及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古代埃及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5 15:5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代埃及 过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图文明古国A对应的文明成果是( )
A.金字塔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佛教
2.在胡夫金字塔的塔身北侧,有一个用四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压力得以均匀分散。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边形,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将会把它压塌。这体现了古埃及( )
A.法老的集权统治 B.先进的建筑理念
C.科学的组织管理 D.发达的封建经济
3.“这一文明以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著称。然而令人难忘的还有它的灌溉系统……以及那些显赫的王朝。”材料中的“文明”诞生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古埃及法老们修建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则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这体现了古埃及( )
A.宗教信仰影响深远 B.建筑文化独具特色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祭司掌握最高权力
5.古代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叫神庙里欢度节日。”这样热情颂扬是因为尼罗河( )
A.被古代埃及治理的很好 B.古代埃及创造了海洋文明
C.哺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D.有利于早期宗教的产生
6.结合以下图文材料可知,金字塔的设计体现了( )
对于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古埃及来说,太阳和水是其生命的源泉。太阳升起带来的是光明和温暖,太阳落山带来的则是黑暗与寒冷。而太阳的升降沉落,让古埃及人看到了自然界中万物的生与死
A.古埃及国王拥有无上的权力 B.古埃及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
C.自然规律与生死观念的融合 D.自然环境影响古埃及建筑风格
7.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力学、天文学、地理学、艺术、宗教、数学、建筑学等众多学科知识。它的叠层堆积设计使其能有效分散压力,历经4000多年仍屹立不倒。这说明了金字塔( )
A.是古巴比伦的文化遗产 B.是古印度文明的象征
C.是古埃及智慧的结晶 D.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8.双峰县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为历史讲座设计了如下宣传海报,适合此次讲座的题目是( )
讲座题目:_____________ 时间:2025年5月8日 主讲人:佘××研究员 主持人:李××研究员 内容摘要:法老时代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完善发达的文字系统。以金字塔为代表的巨型纪念性建筑,以卡尔纳克神庙建筑群为代表的仪式性建筑等等,都给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A.古代埃及文明 B.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希腊文明
9.(法老)勒令一半人到阿拉伯运石块……另一半人把石块从尼罗河运往工地。一次动员的人,便达好几十万。每三个月一轮班,如此工作10年之久。材料主要从侧面反映了古埃及( )
A.科技水平先进 B.建筑技术高超
C.国王权力至上 D.经济发展迅速
10.“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了河水涨落的规律,修筑渠道、排干沼泽、引水灌田,逐渐把尼罗河沿岸改造成沃土,长期成为整个地中海区域的谷仓。”据此,可得出结论( )
A.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B.埃及——“沙漠中璀璨的明珠”
C.埃及——“金字塔的记忆” D.埃及——“千年文明熠熠生辉”
11.下列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①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
②古埃及在科学、文化领域取得很高的成就
③“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象征着无限的权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12.下表是古埃及季节及农民主要活动分布表,从中可知古埃及( )
季节 泛滥季(7—10月) 生长季(11—2月) 干旱季(3—6月)
农民主要活动 服劳役,如建金字塔 经营庄稼,又称播种季 忙于秋收,又称收获季
A.重视农业生产 B.王权十分强大
C.天文历法发达 D.农业生产发达
二、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与亚洲毗连。尼罗河由南向北贯穿埃及南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的农田带来大量的水和肥料。因此,古埃及的农业十分发达。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伟大的古埃及文明。
材料二: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材料三: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
(1)根据材料一,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是什么河?为什么该河被称为古埃及的母亲河?
(2)根据材料二,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什么时候?在谁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3)根据材料三,古埃及国王在国家中的地位如何?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亚洲毗连。尼罗河由南向北贯穿埃及南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古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材料二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材料三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河流及古埃及文明诞生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说出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的时间及成为强大军事帝国的时期。
(3)根据材料三,概括金字塔所反映的古埃及国王地位。
$#fenjie$#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C C C A C A
题号 11 12
答案 C A
1.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图中标注的文明古国A位于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最著名的建筑成就是金字塔,A项正确;甲骨文是古代中国文明,位于图中的D处,排除B项;楔形文字属于两河文明,位于图中的B处,排除C项;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位于图中的C处,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人在建筑金字塔时展现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先进的建筑理念。题干中提到在胡夫金字塔塔身北侧用四块巨石砌成三角形出入口来均匀分散压力,这体现了古埃及人对力学原理的应用,是先进建筑理念的体现,说明他们在建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结构的稳定性等因素,B项正确;法老的集权统治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题干中关于金字塔三角形出入口的描述,并未涉及到政治权力的集中与行使等法老集权统治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金字塔建筑结构上的科学设计,没有体现出组织管理方面的内容,排除C项;古埃及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并非封建社会,当时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奴隶是主要的劳动力,不存在封建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A项正确;古代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而不是两河流域,古代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排除B项;古代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而不是印度河流域,古代印度文明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排除C项;古代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而不是黄河流域,古代中国文明是黄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古埃及法老们修建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则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的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代表王权的法老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同时又通过祭司之口,把自己说成神的化身,集王权神权于一身,C项正确;题干主旨是强调王权与神权的结合,与宗教信仰影响深远无关,排除A项;建筑文化独具特色,与题干中“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则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不符,排除B项;古埃及法老掌握最高权力,而非祭司,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和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泛滥过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古埃及人在这片土地上种植大麦、小麦等农作物,发展了农耕经济,进而孕育了古埃及文明,C项正确;题干中诗歌重点强调尼罗河对生物、农作物生长的作用,并非突出尼罗河被治理得如何,排除A项;古代埃及是依靠尼罗河发展起来的,与海洋文明的特征不符,排除B项;题干中诗歌主要围绕尼罗河对土地灌溉、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未体现与早期宗教产生的关联,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结合图文材料可知,金字塔的设计体现了古埃及人对太阳运行规律的理解及其与生死观念的融合。图中标注的“太阳的死亡”和“太阳的重生”对应金字塔的方位,反映了太阳的升降沉落与生命循环的象征意义。因此,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是自然规律与生死观念的融合,C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而且材料没有关于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表述,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将古埃及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对比,所以不能得出古埃及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金字塔的方位分布特点,没有涉及建筑风格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力学、天文学、地理学、艺术、宗教、数学、建筑学等众多学科知识,其叠层堆积设计有效分散压力,历经4000多年屹立不倒。”可知,金字塔这一集成性成果直接反映了古埃及文明的科学与工程水平 ,结构设计彰显工程智慧,因此说明了金字塔是古埃及智慧的结晶,C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独有的文明象征,与古巴比伦、古印度无直接关联,排除AB项;金字塔确为法老陵墓,但题目强调的重点是其建造技术所代表的文明智慧,而非功能本身,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有着独特且完善发达的象形文字系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而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是巨型纪念性建筑的代表。卡尔纳克神庙建筑群是古埃及最大、最壮观的神庙之一,是古埃及宗教仪式性建筑的杰出代表。这些都与海报中提到的成就高度契合,A项正确;两河流域文明主要指的是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展起来的文明。这里的文字是楔形文字,由苏美尔人创造。其代表性建筑有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尽管空中花园是否真实存在仍有争议)等,与海报中提到的金字塔、卡尔纳克神庙建筑群等标志性建筑和成就不相符,排除B项;古代印度文明有着梵文等文字体系。其建筑成就主要体现在佛教建筑上,例如桑奇大塔等佛塔建筑,以及一些印度教寺庙建筑。与海报中提及的金字塔、法老时代等元素没有关联,排除C项;古代希腊文明的文字是希腊文。其建筑以帕特农神庙等为代表,主要体现了希腊的多神信仰和对人体美学、建筑美学的追求,建筑风格与金字塔、卡尔纳克神庙有很大差异,而且不存在法老统治时代这样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老能够勒令几十万人大规模、长时间(10 年之久,每三个月一轮班)地进行石块运输等工作,体现了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能够调动大量人力物力,这从侧面反映了古埃及国王权力至上,C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石块开采、运输过程中的科技手段,没有体现出古埃及科技水平先进,排除A项;材料重点描述的是法老动员大量人力进行工作,没有涉及建筑技术方面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关于古埃及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无法得出经济发展迅速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A项正确;题目只说明埃及的文明与尼罗河有关,未提及沙漠这一地理环境的影响,不能得出埃及是“沙漠中璀璨的明珠”这一结论,排除B项;题目只说明埃及的文明与尼罗河有关,未提及金字塔这一文明成就,排除C项;题目只说明埃及的文明与尼罗河有关,没有说明古埃及文明的延续,不能得出“千年文明熠熠生辉”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古埃及在科学、文化领域取得很高的成就,如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②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③正确,C项正确;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①说法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根据题干表格“泛滥季(7—10月)”“农民主要活动”“服劳役,如建金字塔”等信息可知,因为在泛滥季,农田被河水淹没无法进行农业生产,农民处于农闲状态,利用这段时间让农民参与金字塔建设,既不耽误农业生产,又能充分利用劳动力,体现了古埃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避免因建设工程而影响农业,A项正确;虽然金字塔确实是王权的象征,但题干中关于金字塔建造者和建造时间的描述主要反映的是重视农业生产,并不能体现王权十分强大,排除B项;在泛滥季让农民参与金字塔建设,可能只是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劳作,并非意味着天文历法发达,排除C项;选择在泛滥季让农民参与金字塔建设,更多的是基于农时的考虑,而不是体现农业发达程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3.(1)河流:尼罗河。原因:因为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的农田带来大量的水和肥料,有利于农业生产,所以被称为古埃及的母亲河。
(2)时间:公元前3100年左右。人物:图特摩斯三世。
(3)地位:古埃及国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详解】(1)河流及原因:据材料一“尼罗河由南向北贯穿埃及南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的农田带来大量的水和肥料。因此,古埃及的农业十分发达。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伟大的古埃及文明。” 可知,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是尼罗河。尼罗河被称为古埃及的母亲河,因为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的农田带来大量的水和肥料,有利于农业生产,是古埃及文明发展的基础。
(2)时间:据材料二“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可知,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人物:据材料二“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可知,在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3)地位: 据材料三“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可知,古埃及国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14.(1)河流:尼罗河。条件: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2)时间:公元前3100年左右。时期: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3)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详解】(1)河流:由材料一“尼罗河由南向北贯穿埃及南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可知,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河流是尼罗河。条件:由材料一“尼罗河由南向北贯穿埃及南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古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可知,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2)时间:由材料二“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可知,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时期:由材料二“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可知,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3)地位:由材料三“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可知,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由材料三“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可知,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