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圆(培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四圆(培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7 08:4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四圆(培优)
一、单选题
1.如图,点C是以点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半圆上的一个动点(点C不与点A、B重合),如果AB=4,过点C作CD⊥AB于D,设弦AC的长为x,线段CD的长为y,那么在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2.如图,点E为 的内心,过点 作 交 于点 ,交 于点 ,若 , , ,则MN的长为(  )
A.3.5 B.4 C.5 D.5.5
3.如图,在中,,点D、E分别是的中点.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射线与射线交于点P,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有下列结论:
①;②存在最大值为;③存在最小值为;④点P运动的路径长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创立了“割圆术”,现将半径为2的圆十二等分构造出2个矩形和1个正方形(如图),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1 B. C. D.
5.等腰△ABC中,AB=AC,以腰AB为直径的圆O,与底边BC交于P,若圆O与腰AC的交点Q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落在线段OA上(不与端点重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AC>60° B.30°<∠ABC<60°
C.BP>AB D.AC<PQ<AC
6.如图,点C是⊙O上一点,⊙O的半径为 ,D、E分别是弦AC、BC上一动点,且OD=OE= ,则AB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7.如图,在中,,,以为直径作半圆,过点作半圆的切线,切点为,过点作交于点,则   .
8.如图,中,,中,,直线与交于P,当绕点A任意旋转的过程中,P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是   .
9.如图,⊙O是以原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点是直线上的一点,过点作的一条切线PQ,Q为切点,则的最小值为   .
10.某景区修建一栋复古建筑,其窗户设计如图所示.圆O的圆心与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重合,且圆与矩形上下两边相切(E为上切点),与左右两边相交(F,G为其中两个交点),图中阴影部分为不透光区域,其余部分为透光区域.已知圆的半径为1m,根据设计要求,若∠EOF=45°,则此窗户的透光率(透光区域与矩形窗面的面积的比值)为   .
11.已知△ABC中,AB=AC=5,BC=8.⊙O经过B、C两点,且AO=4,则⊙O的半径长是   .
12.如图,100枚1元硬币按的方法不重叠地放在正方形框中,设1元硬币的半径为r.
(1)正方形框的边长为   (用含r的代数式表示).
(2)在该正方形框中,最多能不重叠地放置   枚硬币.
三、解答题
13. 如图,在中,点是边上一点,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交于点,交于点,连接,.
(1)试判断与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4.如图,锐角三角形ABC内接于圆O,过圆心O且垂直于半径OA的直线分别交AB、AC于点E、F. 设圆O在B、C两点处的切线交于点P.
证明:直线AP平分线段EF.
15.如1图,是直径,C为上一点,点D为的中点,连接,过点C作,交于点E,连接.
(1)连接,求证:垂直平分.
(2)如2图,过点D作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交于点M,连接,若且,求的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函数的图象;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
2.【答案】B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
3.【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4.【答案】C
【知识点】垂径定理的实际应用;圆内接正多边形
5.【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
6.【答案】A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垂径定理
7.【答案】
【知识点】圆的综合题
8.【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确定圆的条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9.【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切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10.【答案】
【知识点】扇形面积的计算
11.【答案】 ,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
12.【答案】;106
【知识点】切线的性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3.【答案】(1)解:是的切线,理由:
证明:设,则,




是半径,
是的切线;
(2)解:,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14.【答案】证明:过点P作EF的平行线,分别于AB、AC的延长线交于点M、N.则 因为PB为 的切线,所以, ∠PMB=∠ACB=∠PBM 于是,PM=PB.同理,PN=PC.因为PB=PC,所以PM=PN,即AP平分线段MN.而EF∥MN,故直线AP平分线段EF.
【知识点】切线的性质
15.【答案】(1)证明:如下图所示,设交于点F,
∵是直径,
∴,
∵,
∴,
∴,
∵点D为的中点,
∴,
∴,

∴,
∴,
∴垂直平分;
(2)解:如下图所示,设交于点N,
∵垂直平分,
∴,
∵,
∴,
∵,
∴,
∴,
∴,
∵,
∴,
∵,
∴,
∵,
∴,
∴,
∵是的切线,
∴,
∴,
∵,
∴,
∴,
∴,
∵,
∴,
∵,
∴,
∴,

∴,
∴,
∵,,
∴,
∴,
∴,
解得,
∴.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