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8-10 11:5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制取氧气》
和义学校
张陈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的内容,我从以下四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讲解。
一、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个一级主题,本课是“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和地球周围的空气”这个二级主题,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作为实验室制备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的启蒙课,学生应通过本课题学习初步建立制备物质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气是学生很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对物质的制备有了一些零散的、局部的认识。学生的化学知识、实验技能、探究能力都处在初级的阶段。让他们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活动,认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能正确表示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再次练习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操作,并能检验氧气的产生
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
学实验制备物质的一般方法
2、通过氧气制取原理的探究,初步学习运用分析素材、查找资料等有效方法解决问题
3、初步感受科学探究的步骤与环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制氧气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
情境,初步体会运用化学方法制备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通过体验实验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原理和装置;
2、认识分解反应。
难点
认识催化剂和设计实验方案及实验装置。
四、设计思路与教学过程
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
情境引入
介绍氧气的用途、自然界氧气循环和工业制氧气方法。
活动一:
1、提出如何制取一种新气体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动机
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选择,过氧化氢H2O2、氧化汞HgO、水H2O、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
给出可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的背景资料:
给出反应原理及药品的选用原则
(1)药品含有所制气体的元素,且反应真实存在
可能性
(2)药品廉价易得
(3)实验操作简便
可行性
(4)反应速率适中
(5)注意环境保护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通过药品选择的一般方法选择出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为高锰酸钾、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活动二:
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出假设,确定小组猜想。
活动三:
分组实验并记录现象,分析归纳,引出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形成催化剂概念——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制取氧气的实例。
鱼池缺氧,造成大量鱼死亡。渔民损失10万余元——用氧来乐制氧气
特种部队30秒野外生火技巧——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
(三)应用与评价
活动五:
1、重置问题,如何制取一种新气体。
2、学生小结:确定原理-装置选择-实验操作。
总结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