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025-202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025-202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21:4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025-202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
2.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
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增强地面保温
湖陆风是一种地方性的热力环流现象,常称为“进湖风”和“出湖风”。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地区某湖泊附近的某城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时间段内陆风转为湖风大致开始于( )
A.7:00
B.9:00
C.10:30
D.13:30
4.推测该地冬夏季湖陆风( )
A.冬季陆风持续时间短
B.夏季湖风持续时间短
C.冬季湖风出现晚,夏季湖风出现早
D.冬季陆风出现晚,夏季陆风出现早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与大气向下的长波逆辐射之差)表示地面净损失的长波辐射,其值越大,地面损失的热量越多。通常情况下,地面温度高于大气温度,地面有效辐射为正值。图为一科研小组利用设备记录的某地夏、冬季节某日晴天两种不同下垫面的地面有效辐射日变化情况图,a、b代表沙漠或绿洲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夏季,a线代表沙漠
B.乙表示夏季,a线代表绿洲
C.甲表示冬季,b线代表绿洲
D.乙表示冬季,b线代表沙漠
6.若该地某天地面有效辐射出现负值,则该地当天可能( )
A.空气湿度较小,地面辐射较强
B.沙漠与绿洲温差加大,对流旺盛
C.夜晚晴朗大风,大气逆辐射弱
D.出现强逆温天气,空气质量较差
位于南美洲西南部的智利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其首都为圣地亚哥,冬季不太冷,夏季不太热。下图示意南美洲局部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7.与图示地区火山活动关联非常密切的板块运动是( )
A.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挤压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
8.与沿海同纬度城市相比,圣地亚哥也是冬季不太冷,夏季不太热,主要是因为( )
A.海洋调节作用较强
B.沿河径流调控热量
C.冰川变化影响深远
D.地形状况影响显著
9.圣地亚哥早晨潮湿阴冷的天气多发生在(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当地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山坡上,一方面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山谷风引起的低温对茶树造成冻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山谷风易引起山坡产生云雾,主要是因为( )
A.夜晚谷底气流下沉
B.白天山坡气流下沉
C.夜晚谷底气流上升
D.白天山坡气流上升
11.山谷风引起低温冻害时,近地面气压状况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
13.此时,图中M地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图为我国某节能房屋示意图,该房屋在不同季节的白天与夜晚通过开闭某些隔断或窗户实现室内外冷暖空气的交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读图,完成问题。
14.图中表示的最可能是( )
A.冬季白天
B.冬季夜晚
C.夏季白天
D.夏季夜晚
15.该节能房屋( )
A.最适合在海南省推广和建造
B.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有利于空气的净化
C.充分利用了温室效应和热力环流的原理
D.打开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
较小尺度的墨西哥谷地坐落在较大尺度的墨西哥高原上,人口稠密的墨西哥城位于谷地内。冬春季节的晴天,墨西哥城东南郊的库奥蒂特兰气象站,上午风力微弱,下午东南风急剧增强,日落后减弱。下图示意库奥蒂特兰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只考虑放大区域的东部地形分布,库奥蒂特兰近地面( )
A.白天盛行东南风,夜晚盛行西北风
B.白天盛行东北风,夜晚盛行西南风
C.白天盛行西北风,夜晚盛行东南风
D.白天盛行西南风,夜晚盛行东北风
17.上午,库奥蒂特兰近地面风力微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辐射增强
B.寒冷空气堆积
C.逆温层结稳定
D.地形影响光照
18.下午,随着库奥蒂特兰近地面东南风风速的增大,墨西哥城( )
A.热岛效应缓解
B.光化学污染加剧
C.相对湿度下降
D.对流运动增强
下图为亚洲东部部分地区2022年11月10日11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时刻与北京风向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
A.西宁
B.合肥
C.长沙
D.南宁
20.该时刻风力最大的城市是( )
A.西宁
B.北京
C.南宁
D.长沙
21.上海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一般高于郊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热岛效应,尘埃杂质较多 B.绿化面积持续扩大
C.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D.大气中尘埃杂质较低
22.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

A.②增强,④增强 B.②减弱,③增强
C.③增强,④减弱 D.②减弱,④增强
23.下图是M、N两地冷热不均引起的高空等压面状况。下列关于图中各点气温、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的气压高于c处B.a B.a处的气压高于b处
C.d处的气温高于c处 D.M处的气温比N处高
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甲乙丙丁四处中,气压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若上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气流从郊区流向市区
B.②是郊区上升气流
C.③气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D.④是市区下沉气流
26.下图为某地海滨旗帜飘动方向示意图,假设旗帜飘动方向可反映该地某时段主要风向,则此时最可能为( )
A.夜晚,吹陆风 B.夜晚,吹海风 C.白天,吹海风 D.白天,吹陆风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华北地区“霜打洼地”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 )
A.5:30左右,晴朗无风
B.11:30左右,大风呼啸
C.18:00左右,浓云密布
D.24:00左右,雨雪交加
28.造成“霜打洼地”的是图示气流( )
A.①
B.②
C.③
D.④
29.该地“夜雨”较多,其直接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①下沉气流
B.夜晚②谷风影响
C.夜晚③上升气流
D.夜晚④山风影响
台湾海峡是我国重要的海上通道,古鹿耳门港和厦门港是清代台湾海峡两岸商贸往来的重要港口,《台海使槎录》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日变化“内地(今福建省)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今台湾省)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下图示意古鹿耳门港和厦门港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下图能反映古鹿耳门港“早东风”早晨吹东风的热力环流是( )
A.
B.
C.
D.
31.清代我国商船每日早晚借助风力(顺风)进出厦门港的规律是( )
①早晨出港
②早晨进港
③傍晚出港
④傍晚进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放火作煴”增加了排放到大气中的烟雾(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图a为12月8日到12月11日北京地区天气状况图,图b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12月9日,北京地区出现雾霾,其人为原因可能是( )
A.风力较小、气温较高
B.人类排放污染物多
C.冬季采用天然气供暖
D.大气的能见度降低
33.图a所示连续四天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12月8日
B.12月9日
C.12月10日
D.12月11日
34.“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对于“霜飞晚”起主要作用的是图b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材料分析题
35.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1)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
(2)分析珀斯冬季多大风的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风能开发利用比重小的原因。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动式房屋是指依靠太阳光、家电发热和人体散热等,达到人类居住舒适温度要求的房屋,是一种高舒适度、低能耗、经济性的节能建筑技术。该房屋不受地区、气候影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方式。居住在某城市(42°N)的小明,采用“被动式房屋”的理念,改建了自家的房屋(如图)。

(1)判断小明家被动式房屋可调屋檐的朝向,并说明理由。
(2)说明被动式房屋可调屋檐调节室内冬夏季温度的原理。
(3)简述影响被动式房屋在我国推广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3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拉萨本地蔬菜夏季供应量达到市场的80%,冬季供应量在48%左右。为了促进西藏大棚发展,山东寿光派出技术员到拉萨指导蔬菜种植。

(1)画出b、c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2)寿光技术员到拉萨后感觉该地昼夜温差比较大,试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原因。
(3)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技术员教农民向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来促进蔬菜生长,试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大棚具有一定的遮挡作用,通常大棚中的光照弱于自然状态下的光照,而不是光照太强,A错误。大棚具有保温作用,一般情况下大棚内热量相对充足,而不是热量不足,B错误。大棚内由于有覆盖物等的调节,白天和夜晚的温差相对自然状态下较小。日温差小不利于蔬菜积累养分,使得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C正确。蔬菜的生长主要受日温差影响较大,年温差对蔬菜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大棚主要影响的是日温差而非年温差,D错误。故选C。
2.答案: C
解析: 傍晚洒水会使地面降温,不会增强地面辐射,A错误。洒水不能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B错误。傍晚洒水后,水汽增加,能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地面辐射的能量被大气吸收后,大气温度升高,又会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起到保温作用,C正确。洒水本身不能直接增强地面保温,而是通过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实现保温,D错误。故选C。
3.答案: C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湿度变小时,吹陆风,湿度变大时,吹湖风;图中大致从10:30起,大气湿度开始增加,说明此时陆风转为湖风,C正确,ABD错误。
所以选C。
4.答案: C
解析: 该地冬季日出时间晚、日落时间早,湖风出现晚,消退早,持续时间短,而陆风出现早,消退晚,持续时间长;夏季日出时间早、日落时间晚,湖风出现早,消退晚,持续时间长,而陆风出现晚,消退早,持续时间短,C正确,ABD错误。
所以选C。
5.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坐标轴数值可以看出,甲地面有效辐射数值整体较大。夏季太阳辐射强,地面获得的热量多,地面有效辐射大,因此甲表示夏季,乙表示冬季,BC错误;甲中a线数值较b线大,夏季时沙漠的温度高,地面有效辐射量大,故判断a线代表沙漠、b线代表绿洲,A正确,D错误。故选A。
6.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地面有效辐射为负值表明地面温度低于大气温度,大气逆辐射强于地面辐射,从而出现强逆温天气,AC错误;出现逆温现象时,大气较为稳定,不易出现对流现象,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质量较差,B错误,D正确。故选D。
7.答案: A
解析: 结合全球板块构造相关知识可知,南美洲西南部处在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受板块相向碰撞挤压,形成海岸山脉、火山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答案: D
解析: 结合南美洲局部地区地图可知,圣地亚哥与沿海同纬度城市相比距离海洋、河流较远,受海洋河流影响较小,AB错误;山岳冰川分布海拔较高,受冰川影响小,C错误;圣地亚哥处在安第斯山脉的山间盆地中,地形状况影响显著,使得冬季不太冷,夏季不太热,D正确。故选D。
9.答案: B
解析: 结合纬度位置可以推测圣地亚哥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而冬季受盛行西风带的控制,气温温和湿润,6~8月正值南半球冬季,多早晨潮湿阴冷的天气,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答案: D
解析: 山谷地区,在日出后山坡受热,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变小,但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增温较慢,密度仍较大,因而空气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云雾,D项正确、B项错误。夜晚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谷底气流上升,山坡不易产生云雾,A、C项错误。
11.答案: C
解析: 夜间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因此低温冻害多发生在夜间,A、D项错误。山谷风引起低温冻害时,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此时山坡上降温快,气温较低,谷底上方同高度降温慢,气温较高,因此山谷等温面向上凸,等压面向下凹,B项错误、C项正确。
12.答案: D
解析: 根据等压面的弯曲和热力环流中气温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可判断:四地气压状况为甲>乙>丙>丁;气温状况为乙>甲>丙>丁;密度状况为甲>乙>丙>丁;海拔为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状况为甲>乙>丙>丁;气温状况为乙>甲>丙>丁;密度状况为甲>乙>丙>丁;海拔为甲=乙>丙=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答案: A
解析: 因甲地气压高,乙地气压低,所以M地的气流由甲吹向乙,方向应是从北向南,又因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偏,偏转成东北风,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4.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室内温度较低,空气下沉;冷空气进入空气间层后被加热,上升后进入室内,形成局部热力环流,不断地向室内输入热空气,使得室内增温,故该图表示的最可能是冬季;结合题意可知,该房屋是节能房屋,故最可能利用太阳能供暖,该图表示的应是冬季白天。故选A。
15.答案: C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节能房屋充分利用了温室效应和热力环流的原理,比较适合在气温季节变化大和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建造,如我国西北地区,而海南地处热带,全年高温,热量丰富,不适合推广;读图可知,关闭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是为了使室内空气与空气间空气循环,实现热量的内外交换,但如果要净化空气,需要打开窗户。故选C。
16.答案: C
解析: 放大区域中,库奥蒂特兰西、东、南三面环山,如果只考虑东部地形,风向的日变化为山谷风风系,白天盛行谷风为西北风,夜晚盛行山风为东南风。故选C。
17.答案: D
解析: 库奥蒂特兰偏东侧有较高的山脉阻挡,上午山脉西坡升温慢,谷风(西北风)不明显;墨西哥城热岛效应形成的东南风与较弱的西北风相互抵消,风力微弱。故选D。
18.答案: A
解析: 下午,库奥蒂特兰近地面东南风风速增强,说明并不是山谷风风系的影响(下午应盛行谷风西北风)。从更大尺度看,墨西哥高原白天表现为热源,形成热低压吸引海上气流登陆,下午气温较高,海陆间的风系规模大,来自东侧海上的气流越过库奥蒂特兰东部山脉的豁口进入墨西哥谷地,性质较为凉爽、湿润。故选A。
19.答案: D
解析: 读图,北京附近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南指向东北,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发生偏转,因此可知,北京吹偏西风。同理可推测出,西宁也为偏西风,合肥为西南风,而长沙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指向东,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发生偏转,吹西北风,南宁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形成东北风,与北京风向差异最大,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0.答案: A
解析: 同一副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读图可知,图中西宁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与郊区间热力环流,既热岛效应。中心城区温度一般高于郊区,盛行上升气流,根据气温垂直递变率每上升1千米气温降低6℃,水汽上升冷却,又因为城市空气中固体杂质尘埃多,A正确;
绿地增加减轻热岛环流,降水减少,B错误;
C、D凝结核少降水减少,排除。
故选A。
22.答案: D
解析: 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②减弱,④增强。故选:D。
23.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的高空等压面分布:同一等压面上,气热力环流等压面图的判读和应用压相等,故ab气压相等;越往上气压越低,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判断c处气压高于ab;d处气压低于ab,故AB项错误;
结合高空的气压分布与近地面相反,故图示M近地面为低压,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M处气温较高。则高空C处气温高于d处,故C项错误,D项正确。
故选D。
24.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气压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图中丙、丁位于高空,气压不可能是最高的,排除CD;
近地面的乙处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气压,甲处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气压,因此四处中气压最高的是甲,A符合题意,排除B。
故选A。
25.答案: A
解析: 若上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城区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郊区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近地面气流由从郊区流向市区,即图中①气流从郊区流向市区,A正确;
图中②为上升气流,应是城区气温高形成的上升气流,B错误;
若上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③气流由城区流向郊区,有利于污染物扩散,C错误;
图中④气流下沉,应是郊区气温低形成的下沉气流,D错误。
故选A。
26.答案: A
解析: 风向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根据图甲可知,此时该旗帜飘向海洋,说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则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说明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所以是夜晚,故A正确,C错误;根据图乙可知,此时该旗帜飘向陆地,说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则陆地为地压,海洋为高压,说明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所以是白天,B、D错误。
27.答案: A
解析: “霜打洼地”常出现的时间应在一天气温最低的时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一天气温最低的时候在日出前后,5:30左右最有可能。同时,晴朗无风的天气云层较薄,大,逆辐射较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地面温度降低的幅度更大,A正确。其他选项的时间气温均较日出前后高,排除BCD。故选A。
28.答案: D
解析: 左图盛行谷风,应在白天,出现“霜打洼地”的可能性不大,AB错。右图吹山风,表示夜间,夜间山坡降温快,山坡冷空气下沉至洼地聚集,应对应图中序号④。右图中序号③为山谷暖空气上升至谷地上空并向山坡上空运动,不是造成霜打洼地的气流,C错,D正确,故选D。
29.答案: C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①②所示气流位于白天,而不是夜晚,AB错。夜晚,谷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若上升气流含有较多水汽,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至雨,C正确。④为山风,为沿山坡下沉的气流,降水少,D错。故选C。
30.答案: B
解析: 古鹿耳门港位于海陆交界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受地面辐射散失热量的影响,夜间陆地气温不断降低,到早晨(日出前后)气温最低,空气冷却下沉,气压较高,A图显示为陆地空气受热膨胀,A错误。海洋热量散失较慢,气压较低,近地面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东边的陆地吹向西边的海洋,为东风,而B图显示陆地在东侧,海洋在西侧,B正确。海洋热量散失较慢,气压较低,近地面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西边的陆地吹向东边的海洋,为西风,C图陆地在东侧,海洋在西,且近地面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C错误。夜间陆地气温不断降低,到早晨气温最低,空气冷却下沉,气压较高,而D图显示陆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D错误。故选B。
31.答案: B
解析: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厦门港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东部濒临台湾海峡,根据材料可知,该港口早上吹西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利于商船出港,①正确;港口早上吹西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不利于商船进港,②错误,C、D错误。傍晚吹东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此时商船出港为逆风,③错误,A错误。傍晚吹西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此时有利于商船进港,④正确,B正确。故选B。
32.答案: B
解析: 风力较小、气温较高不属于人为原因,A错误;人类排放污染物多,可能会出现雾霾现象,B正确;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矿物能源,因此冬季采用天然气供暖不会产生雾霾天气,C错误;大气的能见度降低是雾霾现象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D错误。
33.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a所示连续四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数值,可以计算出12月8日昼夜温差最小。
34.答案: D
解析: “秋阴不散霜飞晚”,即秋天阴天时,霜出现的时间晚。霜是由于地表温度迅速降低,近地表空气冷凝附着在物体上形成冰晶的现象。
35.答案: (1)珀斯西临海洋,东连面积广大的沙漠(大陆);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白天沙漠地区(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往海洋,所以风向多变。
(2)南半球冬季西风带北移,南北温差大,中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劲;珀斯位于30°S~40°S,西临辽阔海洋,且地势平坦开阔,因此风力强劲。
(3)图示地区地广人稀,能源需求量少;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成本低;风能密度低、不稳定,风电成本较高。
解析: (1)读图可知,珀斯位于大陆西岸,西临海洋,东连大陆上面积广大的沙漠;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白天,陆地沙漠地区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温高,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海洋比热容大,气温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往陆地;夜晚,陆地沙漠地区降温快,气温低,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高,风从陆地吹往海洋,所以风向日变化明显。
(2)读图可知,珀斯位于南半球30°S~40°S之间,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城市受盛行西风影响;冬季南北温差大,中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势力强;珀斯西临辽阔海洋,地势平坦开阔,摩擦力小,风力强劲。
(3)图示地区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对能源的需求量少;根据图例信息可知,珀斯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的开发利用技术难度小,开发成本低;而风能稳定性差,能量密度低,风电开发利用技术要求高,开发成本高等。
36.答案: (1)朝南。理由: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房屋坐北朝南;光照充足,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等。
(2)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屋檐变长阻挡太阳辐射,室内吸收太阳辐射少,升温幅度小;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屋檐变短太阳辐射进入室内多,吸热地板吸收更多太阳辐射,室内温度高。
(3)我国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大,被动式房屋设计难度高;被动式房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等。
解析: (1)给根据材料可知,小明家位于42°N,在北回归线以北,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所以房屋建设时要坐北朝南;可调屋檐朝南,冬季调小屋檐可以得到充足的光照,夏季调大屋檐减少太阳光射入,实现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夏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屋檐变长可以阻挡住太阳辐射,使得射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少,室内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增温幅度小;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屋檐变短可以减少对太阳辐射的阻挡,使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多,使得吸热地板能够吸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提高室内温度。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各地区的差异很大,由材料可知,被动式房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方式,设计和建筑难度高;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被动式房屋的建筑材料和普通的不同,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等。
37.答案:
(1)
(2)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快,气温较低。
(3)二氧化碳气体能够吸收地面辐射然后转换成大气逆辐射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促进蔬菜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物质,促进蔬菜的生长。
解析: (1)读图可知,b位于室内,近地面温度较高,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积聚,使上空空气密度增大,那里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地区的气压都高,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c位于室外,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在上空,气压高的b地向气压低的c地流动,在近地面,气压高的c地向气压低的b地流动,形成热力环流。如图所示:
(2)寿光技术员到拉萨后感觉昼夜温差比较大,其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晚上由于空气稀薄,吸收的地面辐射热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效果差,地面热量散失快,气温较低。因此,昼夜温差大。
(3)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技术员教农民向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来促进蔬菜生长,其原因是增加二氧化碳气体,使其浓度增大,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增加,能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提高大棚内的温度;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也有利于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的产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