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3.2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3.2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5 20:3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学设计
学习主题:跌宕起伏的野猪命运
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到强、将强未强,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也是国家安全的高风险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为此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特别强调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生态安全就是国家安全的16个重要内容之一。 课程标准和地理学核心素养是开展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年修订)》指出,地理学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肩负着生态安全教育的学科责任。四大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就是人地协调观,生态安全就是协调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保护生态安全是符合我国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课标分析
本节课对应的课标是:3.6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课标之中包含了三个重点:①结合实际案例,②要提供情境素材作为“说明材料”,用来分析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③要在课堂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足学生“说明的机会”。基于以上三点教师应当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人地协调观,并最终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
教材分析
基于对课标3.6的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当要结合实际案例创设情境。由于情境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它是连接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的桥梁,但本节教材内容中的案例离学生生活较远,我在符合教材中关于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等核心概念的定义下,选取了当下的热点事件野猪与人类生活的冲突,因为野猪热点高、关注度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和欲望。这也方便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调查,完成知识的运用与迁移,从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本节内容是选择性必修3的第二节,不仅可以为第三节、第四节的内容学习铺垫,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自然、人文的地理学基础知识体系构建的比较完善,且通过选必三前期章节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国家安全知识。这为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造成影响和解决措施都提供了知识铺垫。并且作为高年级学生,地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能力、地理现象的解释与预测能力和跨学科整合与应用能力都有较大成长,非常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高度融入情境,从而推动学科素养的生成。
学习目标
1.理解生态保护政策的调整与国家安全的维护;(人地协调) 2.动手绘制野猪食物链图、野猪与生态系统关系图,提高收集、处理、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实践力) 3.认识南京地区的人兽冲突原因,熟悉自然保护区的分层、分级规划,为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为有促进作用(区域认知) 4.综合多要素,分析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有何积极意义。(综合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安全之间的辩证关系; 2.环境问题在国际合作中的利益冲突 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在时空尺度上的复杂性; 2.生态平衡的维护措施
教学准备和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情境素材(相关图文资料)、ppt制作等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式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跨学科主题学习
核心理念
人地协调观、人命运共同体、国家安全
板书设计
主板书: 副板书:
教学实施过程
篇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野猪出没 【展示】关于岳飞《满江红》的创作背景的文字资料——岳飞《满江红》背后,你不知道的南京故事。 【过渡、讲授】环境问题不仅在常规国家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对南京产生影响,而且对南京的非常规安全(生态保护区、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也产生影响。 【展示】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野猪事件,以及2024年10月27日南京南站野猪侵线事件。 【过渡】野猪的泛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危害,但野猪泛滥成灾为什么还是保护动物,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传奇的一生。 认真听课,积极融入情境,提升对于生态安全的认识。 为课后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做铺垫。
猪生巅峰 【展示】展示野猪种群下降的文字材料和栖息地变化的图片 【提问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野猪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 【提问2】运用所学过的生物知识,绘出野猪栖息地的食物链构成。 【活动】邀请部分同学上台展示绘画的食物链图 【提问3】野猪作为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请同学们简要分析野猪与当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具体描述野猪如何维持当地生态系统平衡? 【小组讨论1】你认为在生态系统之中非常重要的野猪可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过渡】由于野猪对维护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在野猪种群遭受威胁的上世纪,它成功的被列入了保护动物,还设立了保护区 【回答1】自然原因:①传染病和寄生虫、②外来物种入侵,增加生存压力;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②城镇扩张、③人类猎杀 【回答2】 【回答3】 【小组讨论1】加强检疫防止传染病、寄生虫泛滥;退耕还林、设立保护区 1.学生通过绘制食物链图,锻炼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深对食物链、动植物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相关知识理解 2.运用生物、历史、法律等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野猪种群恢复与保护措施,提高跨学科整合知识的能力。
野猪出圈 【展示】自然保护区的概念、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划分模型图。 【讲授】自然保护区的不同分区的功能异同。 【展示】南京周边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图和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图。 【过渡】正是因为南京周边的自然保护区增多,生态环境改善,野猪的种群得以迅猛发展 【提问4】据此有人认为,应该将野猪剔除保护动物名录,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过渡】国家林草局最终还是将野猪逐步的移除了保护动物的行列。 【小组讨论2】有人认为,国家林草局剔除野猪的保护,与当年将野猪列入保护动物的精神相违背,你是否同意。 【回答4】赞成与不赞都行,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小组讨论2】激烈讨论并选取代表汇报。不同意,因为剔除保护名录也是为了生态平衡考虑,同样是是坚持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 1.帮助学生分析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多重功能,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2.通过辨析野猪保护等级调整背后的原因和争议,制造认知冲突,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理性表达观点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课后活动 以“我帮野猪控脾气”提出一些关于今后野猪保护的改进措施、政策 认真思考,并撰写报告 帮助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升华人地协调、家国情怀、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