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5 20:1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七上第二单元复习
说单元分析
01
说单元目标
02
说学情分析
03
说教学设计
04
目录
01
说单元分析
说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题:感念亲情
亲情是母亲声声的嘱托,亲情是家人间的互敬互爱,亲情是母子间快乐的嬉戏,亲情是荷叶为荷花遮风挡雨……亲情是一种最平常而又最珍贵的情感。让我们在这一篇篇亲情流溢的文章中,一起去感受至真至纯的亲情,在接受爱中也学着爱他人。
02
说单元目标
说单元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设计朗读脚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阅读理解中线索类、标题类答题规范以及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在文章中感悟平凡而无私的亲情,学会感恩,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健康高尚的美好情趣。
03
说学情分析
基础知识掌握
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存在较多问题。如 “瘫痪”“憔悴”“分歧” 等词语,学生在读音上容易出错,书写时错别字较多,如 “霎” 字下面的 “妾” 写成 “女”,“诀别” 的 “诀” 写成 “决” 等。这反映出学生在预时的字词学习过程中不够认真,缺乏有效的记忆方法和巩固练习。

对于线索的概念较为模糊,难以深入理解线索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串联上的关键作用。学生对于不同文体标题含义、作用的深入剖析缺乏系统知识,仅停留在知晓标题能点明主题层面,不清楚其在结构、情感引导等方面的多重功效。
知识理解层面
01
难以从众多的文本信息中准确提炼出线索。在阅读篇幅较长、情节较为复杂的文章时,容易忽略了其中隐藏的结构线索,或者不能将其与文章表达的情感以及主题相联系。挖掘标题隐藏含义、结合作者创作背景等深层探究能力不足,且在归纳标题作用时,易出现要点遗漏、条理不清问题。
分析能力方面
02
在思维上较为局限,大多只能发现一些直观的、单一的线索,对于那些需要综合分析、深度挖掘才能发现的线索,如情感线索的层层递进与转折,或者是双线交织(明线与暗线)的情况,很难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从而影响对文章整体结构和深层内涵的把握。
思维拓展深度
03
阅读理解能力
①手法概念缺乏系统认知与总结: 学生在日常阅读优秀范文以及语文教材课文学习过程中,能模糊察觉部分文章通过描述细微事物、小事例展现宏大主题与托物言志手法,但对于该手法明确的概念界定、特点总结缺乏系统认知,难以用精准语言阐述。
②素材选取与升华技巧掌握不足:在写作实践里,多数学生仅偶尔自发地、无意识地运用简单 的“以小见大”与“托物言志” 形式,但未真正将生活琐碎转化为触动人心、富有内涵的写作素材。
③过渡不自然:在运用 “以小见大”与“托物言志” 时,普遍存在从小事到主题过渡生硬问题。他们虽捕捉到小事细节,却不知如何巧妙搭建与深刻立意的桥梁,思维连贯性、缜密性欠佳,文章常显得突兀,缺乏层层递进、水到渠成之感。
写作表达能力——以小见大 托物言志
04
说教学设计
1.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生字词列表梳理及运用
考查点:根据读音正确书写汉字;在上下文语境中运用汉字。
提醒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多音字教学、要让学生理解与运用生字词。
1.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名句积累与运用
要注意积累文言实词,关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阅读理解答题类
朗读设计
答题要点:
(1)重音
……等词应该重读,(这些词语)写出了……,突出了……,(表现了……)
(2)停连
XX与XX之间停顿,为了强调……。XX与XX之间连读,读出……的感觉。
(3)语气和节奏
XX的语气是……,节奏……,表现出……。
2.阅读理解答题类
朗读设计
注:答题时具体看题目要求,具体从哪方面进行朗读设计。如果题干没有提示,要综合重音、停连、语气等答题。
方法总结:
1.深度剖析文本,划分层次与段落大意,明确文章情感走向。
2.找出关键词句,确定重音。
3.依据文章情境调整语调
2.阅读理解答题类
文章线索
找线索的方法:
(1)了解文章的题材和内容(判断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类记叙文,还是抒情散文)
(2)注意文章标题(有些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3)注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以及表现时空变换的词语或句子
(4)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因为散文中的抒情议论句多为画龙点睛的重要语句,它往往隐含着线索
2.阅读理解答题类
标题的作用与含义
标题含义:揣摩标题关键字;联系文章内容;结合主旨分析
【表层含义】语境义(与内容有关);
【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与情感主旨有关)
【课文回顾】:对《秋天的怀念》这一标题有何理解?
表层含义:“秋天”是母亲去世的时间,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恋
深层含义:象征了母亲艰难的一生,也突出了母亲对“我”一生的巨大影响。“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怀恋之情。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字“秋天”“怀念”。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作者的母亲是秋天去世的,也是作者双腿瘫痪、暗淡心情的写照。结合主旨分析:母亲在秋天的种种表现对我产生巨大影响,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怀恋之情
2.阅读理解答题类
标题的作用与含义
标题作用:多角度思考
从内容、结构、表达效果全面分析
(1)点明写作对象。
(2)概括主要内容。
(3)点明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4)揭示文章主旨。
内容上
(1)设置悬念,引发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2)运用修辞,生动形象。
(3)运用象征,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4)一语双关,内涵丰富,引人深思。
结构上
文章线索,贯穿全文。
表达效果上
2.阅读理解答题类
标题的作用与含义
3.作文类
【以小见大】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这个“小题材”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也可以是一件小物品,还可以是一个小人物……而对于“大主题”来说,它可以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想,也可以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道德情感……回归本文,“以小见大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以小见情。因为有情,我们的生活才会有这么多的感动、温馨和幸福。
②以小见德。
③以小见理。有些事情看似不大,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3.作文类
【以小见大】
【方法总结之写作指导 】
01
02
围绕主题,着眼典型小材料。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事件、小场景、小动作,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
抓住特征,放大细节,小中见情
抓住人或事的特征,通过细致、准确、生动的描绘放大,表现作者情思。
3.作文类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即使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通过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来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继而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一种写作方法,
3.作文类
【托物言志】
巧选所“托”之“物”
在明确所言“志”的基础上,首先要选好最能表达自己“志向”的事物。然后根据要表达的情感筛选具体物象,由“形似”到“神似”,找准“物”与“志”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从而凸显“志”。
01
巧摹所“托”之“物”
在摹写事物时无需面面俱到,但必须选准角度,紧扣其能够“言志”的方面去工笔描绘,唯有如此方能准确寄托个人志向。此外,我们在描写时可以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妙用对比等方法,使“物”形神兼备,从而顺理成章完成由“描写”到“言志”的过渡。
02
巧寄所“言”之“志”
要抓住被描写景物的形象特征,由表及里,抽象出某种特殊意义或某种品质精神。
1、表现某类人或的某人的精神品质;
2、寓社会、世态、人生的某些哲理。
03
【方法总结之写作指导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