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6 11:2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培优卷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端,这里的百万亩林海堪称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阻挡着南侵的风沙,是护卫京津的生态屏障。这里是“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百花烂漫,林海滴翠;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_______。三代育林人的青春与汗水抹去了(huāng mò)与森林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塞罕坝是一座书写人力奇迹的丰碑、镌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码。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huāng mò)    
②逾越    
(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2.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社会环境
B.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热爱祖国 没有准备
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
D.快乐地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
3.学校正在举办以“古诗词中的科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要求修改征稿启事。
征稿启事
众所周知,我们的诗歌传承千年,韵律和谐且意蕴丰富。这些诗歌中,有很多都蕴含着大大小小的科学道理。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古诗词中的科学,校刊编辑部特组织《藏在诗词里的科学》手抄报比赛活动。欢迎同学们踊跃参加,积极投稿。
截稿时间:2019年9月12日止。
投稿地址:校刊编辑部。
2019年9月6日
校刊编辑部
①启事中有一处标点错误,应将“    ”改为“    ”。
②启事的格式有一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启事中画线句子语意重复,应删掉其中的“    ”。
(2)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前搜集到的诗句,请你说说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师生共读”活动中,老师问:《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冠以“忠义”二字,你觉得合适吗?同学们的回答不合理的一项是 (  )
A.水浒好汉们,替天行道,济危扶困,惩治贪官,体现其义;后来被招安,一心报国,破辽国,征方腊,体现其忠。所以冠以“忠义”二字大体上是合适的。
B.书中所谓好汉们,或是通过欺诈手段被“逼”上梁山,或是“犯事”之后逃上梁山,是洪太尉放出的“妖魔”,是高太尉镇压的贼寇。在我看来全都不配称为“忠义”,怎么能叫《忠义水浒传》呢!
C.我统计了一下,整本书中“忠义”一词有一百多处,几乎贯穿全篇,比如第七十一回也说:“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又并不差。”冠以“忠义”二字,这样看来也是合理的。
D.书中的主人公并非个个都能称为“忠义”之士,比如吴用,他曾劝宋江弃宋从辽,难称为忠;还曾将卢俊义骗上梁山,难称为义。况且,“忠义”与“官逼民反”的主题不相吻合。所以我认为冠以“忠义”二字似为不妥。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
B.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
C.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
D.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6.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迈入成年的00后(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美丽和壮阔。
7.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1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3)某中学向来访的美国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语》《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不以物喜,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辛弃疾在《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中写少年时代风华正茂而又无忧无虑的句子是:    ,    。
②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    。
9.(一)阅读辛弃疾的《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①》,完成习题。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②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①南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分两路南侵,其中一路追隆裕太后,直至江西赣州造口,民众深受金兵之害。47年后,任职赣州的辛弃疾有感于此,在造口墙上写了这首词。②行人:指因金兵南侵而逃难的人。
(1)下列诗句与词中“中间多少行人泪”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现实的一项是   
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中“可怜”一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换位思考
朱明海
①我有一位在医院当院长的朋友,最近去银行办事,饱受排队之苦还不算,因银行等候大厅座位不够,干站了近半小时,心情非常压抑。回来后,他马上增加医院的收费窗口,在病人候诊的地方增加座位,大家纷纷为此举点赞叫好。
②我的这位院长朋友之所以会这样做,我认为是换位思考后的结果。他受银行办事的遭遇启发,想到患者就诊排队等候之苦,于是马上改善服务条件,为广大患者做了一件大实事。看来,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③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大凡经常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人着想的人,都是心胸开阔、与人为善的人,这种人往往人缘很好,德高望重。在一次饭局上,一位老友谈起了他的父亲。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重点大学,按风俗要大摆酒席庆祝一番,然而他父亲却不同意摆酒席,理由是同村的两位考生这次高考都考得不好,全家人都处在伤痛之中,如再大摆酒席的话,势必会刺激邻家使他们更加不好受。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感受到父亲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品德,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何在村里有那么高的威望。
④换位思考也是一种智慧。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经常遇到要说服他人的时候,怎样才能使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呢?这不仅需要艺术,更需要智慧,而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往往能收到奇妙的效果。大家颇为熟悉的《触龙说赵太后》便是经典之作。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不得不向齐国求援,而齐国一定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太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并扬言对进谏者格杀勿论。面对国家危急的形势,左师触龙冒着生命危险,在与赵太后谈家常事缓和她的情绪后,以派长安君做人质是“让他为国家立功,增加长安君的威望”为理由,终于让赵太后下决心送长安君当人质,从而解救了国家,留下了美谈。触龙之所以能说服赵太后,就是运用换位思考,站在赵太后和长安君的立场上陈述利弊,使赵太后明白了“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最终让她的爱子出质于齐而换取救兵。触龙的这种智慧,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已,世人均对触龙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才能大表敬仰。
⑤换位思考更是一味良药。前些年,我托平时关系不错的校长帮我亲戚的小孩调整班级,我这位校长朋友说为不影响教学秩序,开学时他已宣布任何人不准调班,所以他不能帮这个忙。我说这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吗?他说这事虽小但影响大局。尽管我说尽好话,他就是不松口。当时我对他意见很大,认为关系这么好连这点小忙也不肯帮,于是再也不跟他交往。后来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不满,于是请我吃饭再次向我解释,并问我假如你在我这个位置你会怎么做?我听后马上转念一想,自己当校长也不可能这么做,这样做一是会失信于民影响威信,二是开了这个口往往人家有样学样,最终影响教学秩序。经这么一换位思考,很快理解了他的苦衷,反而觉得自己太自私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仅可以改善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主要的是能理解对方的行为,对人就不会苛求,容易产生宽容的心理,从而打开自己心中的死结,使自己释怀。
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妨多换位思考。这样,你的心胸就会更加开阔,你的人际关系会变得更好。
(选自《梅州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1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时间无形、无色,无味。它只有声音。
那是像河水一样流动的声音吗?它更沉静,更平缓,好像潜伏在地下静静地流淌着。
那是像微风一样吹拂的声音吗?它更温柔,更文静,让人想到它在吹着一朵蒲公英,向远方飘去。
那是像心跳的声音吗?一声声、一滴滴,如沙漏一般,时间就过去了。
只要一静下来,我就听见时间流逝的声音。
(节选自金波《时间流逝的声音》)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以“我听见时间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第五单元培优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端,这里的百万亩林海堪称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阻挡着南侵的风沙,是护卫京津的生态屏障。这里是“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百花烂漫,林海滴翠;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_______。三代育林人的青春与汗水抹去了(huāng mò)与森林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塞罕坝是一座书写人力奇迹的丰碑、镌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码。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huāng mò)  荒漠 
②逾越  yú yuè 
(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答案】见解答。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huāng mò”写作“荒漠”。②“逾越”读作“yú yuè”。
(2)本题考查短语的正确运用。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与上文形成对仗,描写色彩,且与前文“白雪皑皑”呼应,故可用银装素裹、粉妆玉砌等。
【解答】答案:
(1)①荒漠 ②yú yuè
(2)银装素裹
2.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社会环境
B.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热爱祖国 没有准备
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
D.快乐地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短语类型判断分析。
【解答】A.相同,都是偏正短语。
B.不同,“抽象思维”“轻视实验”“没有准备”是偏正短语;“热爱祖国”是动宾短语。
C.不同,“做研究”“作主张”“出主意”是动宾短语;“显微镜”是偏正短语。
D.不同,“快乐地说”“盲目接受”“袖手旁观”是偏正短语;“栽种竹子”是动宾短语。
故选:A。
3.学校正在举办以“古诗词中的科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要求修改征稿启事。
征稿启事
众所周知,我们的诗歌传承千年,韵律和谐且意蕴丰富。这些诗歌中,有很多都蕴含着大大小小的科学道理。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古诗词中的科学,校刊编辑部特组织《藏在诗词里的科学》手抄报比赛活动。欢迎同学们踊跃参加,积极投稿。
截稿时间:2019年9月12日止。
投稿地址:校刊编辑部。
2019年9月6日
校刊编辑部
①启事中有一处标点错误,应将“ 书名号  ”改为“ 引号  ”。
②启事的格式有一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启事中画线句子语意重复,应删掉其中的“ 止  ”。
(2)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前搜集到的诗句,请你说说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1)①书名号 引号
②把“2019年9月6日”移到“校刊编辑部”正下方
③止
(2)地形影响气候。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山区的气温是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降的。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的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得晚。
【分析】此题考查综合运用。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各种基础知识的学习,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辨析、修改病句类型,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对每个知识点都要强化训练,做到应知应会。
【解答】(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启事的格式。解答此类题目需结合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的方法,明确启事的格式。
①书名号一般表示书名、报纸名、刊物、文件名、电影、电视等名称,“藏在诗词里的科学“这是一项活动,所以不能用书名号,应该用引号。
②落款处的时间应该在校刊编辑部的正下面。
③此病句类型为重复啰嗦。截稿的意思就是截止交稿。与后面的“止”重复使用。所以去掉“止”。
(2)本题考查诗句中蕴含的科学知识。解答此题需结合诗句意思和生物知识来作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因素是地形不同。
答案:
(1)①书名号 引号
②把“2019年9月6日”移到“校刊编辑部”正下方
③止
(2)示例:地形影响气候。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山区的气温是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降的。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的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得晚。
4.“师生共读”活动中,老师问:《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冠以“忠义”二字,你觉得合适吗?同学们的回答不合理的一项是 (  )
A.水浒好汉们,替天行道,济危扶困,惩治贪官,体现其义;后来被招安,一心报国,破辽国,征方腊,体现其忠。所以冠以“忠义”二字大体上是合适的。
B.书中所谓好汉们,或是通过欺诈手段被“逼”上梁山,或是“犯事”之后逃上梁山,是洪太尉放出的“妖魔”,是高太尉镇压的贼寇。在我看来全都不配称为“忠义”,怎么能叫《忠义水浒传》呢!
C.我统计了一下,整本书中“忠义”一词有一百多处,几乎贯穿全篇,比如第七十一回也说:“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又并不差。”冠以“忠义”二字,这样看来也是合理的。
D.书中的主人公并非个个都能称为“忠义”之士,比如吴用,他曾劝宋江弃宋从辽,难称为忠;还曾将卢俊义骗上梁山,难称为义。况且,“忠义”与“官逼民反”的主题不相吻合。所以我认为冠以“忠义”二字似为不妥。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列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该书讲述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逼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水浒传》描写了江湖上一群铁血男儿,或被朝廷逼得走投无路,或者不满朝廷腐败黑暗,总之纷纷在梁山水泊聚义,他们劫富济贫,反抗欺压,后发展了以宋江为首领的108将,后受朝廷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故事。他们以兄弟相称,讲“忠义”,所以小说冠以“忠义”二字是可以的,而选项中此同学的观点太过偏颇绝对。
故选:B。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
B.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
C.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
D.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解答】ACD标点使用正确;
B.“合乎客观实际,”句末逗号应该用句号。因为“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故选:B。
6.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迈入成年的00后(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美丽和壮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从三句诗中选择一句作为赠言,并写出自己的祝福。作答时,只需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句,然后结合其诗意来拟写祝福的话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选A句。愿你像秋日晴空中的冲天一鹤,奋发有为,大展宏图。
7.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1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3)某中学向来访的美国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语》《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第一小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小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的能力。第三小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对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但支持观点的理由一定要充分有力。语意要通顺。赞成的理由可以是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反对的理由可以是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可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走向了全世界,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并努力学习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据此可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作答时,一定要从三部待选名著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部来作答。推荐语可围绕该部名著的艺术特色,思想内涵等来表述。据此可作答。
答案:
(1)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2)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我们感到无缘自豪。
(3)《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辛弃疾在《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中写少年时代风华正茂而又无忧无虑的句子是: 少年不识愁滋味  , 爱上层楼  。
②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①不以己悲
②秋草独寻人去后
③鸡声茅店月
④蜡炬成灰泪始干(注意“蜡炬”的书写)
⑤直挂云帆济沧海
⑥鸡犬相闻
(2)①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②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注意“婵娟”的书写)
9.(一)阅读辛弃疾的《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①》,完成习题。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②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①南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分两路南侵,其中一路追隆裕太后,直至江西赣州造口,民众深受金兵之害。47年后,任职赣州的辛弃疾有感于此,在造口墙上写了这首词。②行人:指因金兵南侵而逃难的人。
(1)下列诗句与词中“中间多少行人泪”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现实的一项是 B 
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中“可怜”一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词作鉴赏。《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反映南宋时期战乱频繁、百姓罹难的事实。“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写诗人陆游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两句诗词共同反映了南宋时期战争带给社会、百姓的深重灾难。其余三句时期都不是南宋,可直接排除,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人情感的分析。向西北眺望故都汴京和北方的大好河山,可惜重重关山遮住了我们的视线,“可怜”一词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沦丧的痛惜,以及渴望收复中原但抱负难以实现的悲愤,整句表达了诗人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深情萦念这一思想感情。作者生活在南宋,南宋苟安江南,失去了北方大片土地,作者一生想追回失地,但有志难申。长安是京都的代称,指开封。表现作者对北宋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无限愁苦,抱负难酬的抑郁,而天下苍生生灵涂炭,这让他内心更不是滋味了。
答案:
(1)B
(2)“可怜”一词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沦丧的痛惜,以及渴望收复中原但抱负难以实现的悲愤。
译文: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10.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换位思考
朱明海
①我有一位在医院当院长的朋友,最近去银行办事,饱受排队之苦还不算,因银行等候大厅座位不够,干站了近半小时,心情非常压抑。回来后,他马上增加医院的收费窗口,在病人候诊的地方增加座位,大家纷纷为此举点赞叫好。
②我的这位院长朋友之所以会这样做,我认为是换位思考后的结果。他受银行办事的遭遇启发,想到患者就诊排队等候之苦,于是马上改善服务条件,为广大患者做了一件大实事。看来,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③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大凡经常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人着想的人,都是心胸开阔、与人为善的人,这种人往往人缘很好,德高望重。在一次饭局上,一位老友谈起了他的父亲。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重点大学,按风俗要大摆酒席庆祝一番,然而他父亲却不同意摆酒席,理由是同村的两位考生这次高考都考得不好,全家人都处在伤痛之中,如再大摆酒席的话,势必会刺激邻家使他们更加不好受。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感受到父亲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品德,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何在村里有那么高的威望。
④换位思考也是一种智慧。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经常遇到要说服他人的时候,怎样才能使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呢?这不仅需要艺术,更需要智慧,而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往往能收到奇妙的效果。大家颇为熟悉的《触龙说赵太后》便是经典之作。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不得不向齐国求援,而齐国一定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太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并扬言对进谏者格杀勿论。面对国家危急的形势,左师触龙冒着生命危险,在与赵太后谈家常事缓和她的情绪后,以派长安君做人质是“让他为国家立功,增加长安君的威望”为理由,终于让赵太后下决心送长安君当人质,从而解救了国家,留下了美谈。触龙之所以能说服赵太后,就是运用换位思考,站在赵太后和长安君的立场上陈述利弊,使赵太后明白了“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最终让她的爱子出质于齐而换取救兵。触龙的这种智慧,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已,世人均对触龙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才能大表敬仰。
⑤换位思考更是一味良药。前些年,我托平时关系不错的校长帮我亲戚的小孩调整班级,我这位校长朋友说为不影响教学秩序,开学时他已宣布任何人不准调班,所以他不能帮这个忙。我说这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吗?他说这事虽小但影响大局。尽管我说尽好话,他就是不松口。当时我对他意见很大,认为关系这么好连这点小忙也不肯帮,于是再也不跟他交往。后来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不满,于是请我吃饭再次向我解释,并问我假如你在我这个位置你会怎么做?我听后马上转念一想,自己当校长也不可能这么做,这样做一是会失信于民影响威信,二是开了这个口往往人家有样学样,最终影响教学秩序。经这么一换位思考,很快理解了他的苦衷,反而觉得自己太自私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仅可以改善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主要的是能理解对方的行为,对人就不会苛求,容易产生宽容的心理,从而打开自己心中的死结,使自己释怀。
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妨多换位思考。这样,你的心胸就会更加开阔,你的人际关系会变得更好。
(选自《梅州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文章开头两段列举了在医院当院长的朋友有了在银行办事的经历后,换位思考后,给病人提供方便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是十分必要的。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换位思考的好处: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换位思考也是一种智慧,换位思考更是一味良药。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妨多作换位思考。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提炼中心论点的能力。文章的标题点明了文章的论题﹣﹣换位思考,那么作者对换位思考这个问题的观点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在概括中心论点时,我们可以从分析开头入手,文章开头两段列举了在医院当院长的朋友有了在银行办事的经历后,换位思考后,给病人提供方便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还可以从分析文章结尾入手,文章在结尾总结全文,得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妨多换位思考。
(2)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在内容上,根据“我的这位院长朋友之所以会这样做,我认为是换位思考后的结果”可知,是对上文的故事进行评价,并由此引出下文对文章中心的议论;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文章开头两段列举了在医院当院长的朋友有了在银行办事的经历后,换位思考后,给病人提供方便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是十分必要的。然后运用“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换位思考也是一种智慧”“换位思考更是一味良药”三个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妨多作换位思考。
(4)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第①段讲述了我的一个院长朋友,因在银行饱受站立排队之苦,回来后给自己医院增加收费窗口,并在候诊区增加座位的生活事例,这是举例论证,引出本文的论点;第③段列举老友在考上大学时,老友父亲坚决不同意办酒席一事,论证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第④段列举了触龙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说服赵太后派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的事例,也是举例论证,有力地论证了“换位思考也是一种智慧”的观点,也论证了文章“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是十分必要的”的中心论点。由此作答即可。
答案:
(1)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要多换位思考。
(2)这是过渡段,对上文的故事进行评价,并由此引出下文对文章中心的议论。
(3)首先开头两段列举事例引出中心论点;接着论述换位思考的好处,设分论点论证换位思考是美德、智慧、良药;最后指出人们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多换位思考。
(4)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开篇列举了朋友去银行办事饱受排队之苦后,为自己医院增加收费窗口与座位之事,引出本文的论点;接着列举老友在考上大学时,老友父亲坚决不同意办酒席一事,论证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再列举触龙说赵太后一事,来论证换位思考是一种智慧;最后列举自己的校长朋友不给自己亲戚的孩子调班一事,论证换位思考是一味良药。
1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时间无形、无色,无味。它只有声音。
那是像河水一样流动的声音吗?它更沉静,更平缓,好像潜伏在地下静静地流淌着。
那是像微风一样吹拂的声音吗?它更温柔,更文静,让人想到它在吹着一朵蒲公英,向远方飘去。
那是像心跳的声音吗?一声声、一滴滴,如沙漏一般,时间就过去了。
只要一静下来,我就听见时间流逝的声音。
(节选自金波《时间流逝的声音》)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以“我听见时间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要求在给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题为“我听见时间的声音”作文。材料中把时间具象化,时间像河流一样平缓,像微风一样温柔,像心跳一样律动。只要你静下心来,就能听见时间的声音。时间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时间;它告诉我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要及时行孝;它告诉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爱,从来都是无私而伟大的。时间从来不语,却告诉了我们很多事情。如写一件事,就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突出“我”听见的具体内容;如写多件事,就要注意叙事的简洁明了,注意详略得当的安排,注意中心的高度统一。可以采用以小见大、倒叙的写法,增加吸引力;注意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
【解答】
我听见时间的声音
漫漫人生路,遇见不同的人与事。有人一如既往,不厌其烦。其中的缘由,时间告诉了我答案,我慢慢地都懂了。
嘹亮的声音使我从梦中醒来,看见来人的身影,心中明白早起的唠叨开始了。妈妈开始忙碌地洗好碗筷,吃着饭,她开始唠叨起我的学习。我开始烦闷,出门又开始唠叨:“带没带水、钥匙,天气降温了,多穿点儿……”我急忙打开门逃了出去。
晚上写作业时她会打开房门,端来水和水果。她会问我:“有没有什么不会的?记得背课文单词啊。”我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她走了以后我不免会嘀咕:“你自己都看不懂,还问我干嘛?”
累了,走出门,看到她屋的灯依旧亮着,打开门见她正在看《水浒传》。她笑了笑,一脸祥和,开口:“你不是要看吗?我看你也没时间,我早起吃饭讲给你听也方便些。”我笑了笑,不免有些感动。她又投入书中,眼睛眯成一条缝,眉头皱了皱,微黄色的灯光打在脸上,温暖。
早起,如往常一样。走到书桌前发现书整整齐齐排列,衣服也放在床头,吃饭,她真的如那晚所说给我讲起《水浒传》。
以前其实也是如此,她会帮我把书放好,衣服叠好,晚上陪我在同一时间入睡。早餐、家务打理好,只是我没有发现,不在意罢了。
渐渐地,我懂了唠叨中的爱。每一天的唠叨是为了我的学习与生活,每一天的付出是为了我,她用她本该快乐休闲的时间来照顾我。
感谢生命中的相遇,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运。我听见时间的声音,时间告诉我,我懂了:一如既往,不厌其烦的原因是爱;时间告诉我,我懂了:母爱似海,流淌在每个人的心中;时间告诉,我懂了您最深层的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