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025-202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025-202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21:5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025-202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下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能屋顶计划”利用太阳辐射能( )
A.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B.促进圈层间物质迁移
C.为人类间接提供能量
D.为大气运动提供动力
2.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上海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3.下列能源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的是( )
A.石油
B.煤炭
C.水能
D.地热能
2012年为太阳活动极大年。美国宇岛太阳动力学天文台于2012年11月16日观测到此次强烈的太阳活动。下图为该天文台拍摄的太阳活动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年份可能成为太阳活动极大年的是( )
A.2023年
B.2026年
C.2029年
D.2031年
5.图示太阳活动出现在(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6.图示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全球气温出现明显上升
B.海南岛上空出现美丽的极光
C.亚洲地区夜空出现大规模流星雨
D.移动电话出现信号中断现象
7.除耀斑外,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还有( )
A.太阳黑子
B.日冕
C.太阳风
D.日珥
8.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利用的能源中属于太阳能的是( )
①太阳能热水器
②用煤、石油发电
③用潮汐能发电
④建设核电站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是人类生产、生活主要的能量来源。下图示意地球上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 )
A.约占太阳辐射量的一半
B.能量主要来源于核裂变
C.无明显的地区季节变化
D.是大气运动的动力来源
10.据图可知,属于对太阳辐射能利用形式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综合近300年来太阳活动中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发现太阳黑子活动有明显的大周期和小周期变化。下图为近300年太阳黑子大小周期变化和太阳黑子数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
A.内部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冕层
12.从图表中可得出( )
A.每个小周期的时间约为20年
B.第三大周期黑子数量多于第二大周期
C.四大周期的周期时长相差较大
D.黑子数最少的小周期位于第三大周期
13.第三大周期的第5小周期( )
A.地球磁场扰动变强
B.地球上气候较稳定
C.太阳耀斑数量偏少
D.地球出现极光频率低
2023年处于太阳活动峰年,太阳上黑子活动区层出不穷,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爆发频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太阳黑子位于( )
A.核心层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15.太阳黑子颜色较深的原因是( )
A.黑色物质在太阳表层聚集
B.太阳表层能量向外释放
C.太阳大气层剧烈活动
D.部分区域温度较周围低
16.在2023年前上一次太阳活动最大值可能出现在( )
A.2034年
B.2012年
C.2007年
D.2000年
下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预计到2030年,上海市20%的用电将来自太阳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
A.
B.
C.
D.
18.上海市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
A.增大化石能源比重
B.为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为清洁能源
D.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短缺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轨运行期间,3名航天员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19.在轨运行的神舟十八号( )
①属于人造天体
②属于行星
③位于地月系
④位于河外星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下列最可能对航天员出舱活动造成威胁的是( )
A.地球由白昼进入黑夜
B.日冕层上太阳黑子爆发
C.北极的上空出现极光
D.色球层上耀斑强烈爆发
21.神舟十八号返回舱返回时首先经过的地球外部圈层( )
A.是最活跃的地球圈层
B.避免了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
C.主要由固体岩石组成
D.保障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
2023年12月1日晚,北京看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不同高度,极光的颜色不同,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极光颜色 小于100km 100—200km 200—300km 300km以上
分布高度 蓝紫色极光为主 绿色极光为主 深红色极光为主 浅红色极光为主
22.引发极光产生的太阳活动出现在(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电离层
D.日冕层
23.北京地区观测到的极光多为红色,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低
②红光不易被散射
③纬度较高
④红光不易被反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自然界主要太阳辐射能类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
A.甲类太阳辐射能包括水能
B.乙类太阳辐射能包括煤炭
C.乙类太阳辐射能包括地热
D.丙类太阳辐射能包括石油
25.下列现象中,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A.风的形成
B.“磁暴”现象
C.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D.极光现象
下图是太阳动力学天文台卫星(SDO)在2020年5月31日观测到的一次超级太阳活动(图中甲位置),这是近年来太阳发出的最强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甲太阳活动及发生的圈层为( )
A.黑子光球层
B.耀斑色球层
C.日珥日冕层
D.太阳风日冕层
27.太阳活动有峰年和谷年,在太阳活动峰年( )
A.无线通信都受影响
B.火山活动频率增加
C.农业生产倾向增产
D.地球无激烈天气现象
读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MJ/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波段
B.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与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规律大致相同
C.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高值区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
D.浙江省太阳辐射总量冬季多于夏季
29.浙南地区出现太阳辐射低值中心,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
A.位于低纬度
B.丘陵云雾多
C.季风影响弱
D.城市密度小
2024年05月10日23时在北京(约40°N)出现极光。极光多出现在靠近磁极的“磁纬度”较高地区,受强磁暴影响,地磁轴和地球自转轴之间存在一个夹角,使得地理纬度并不等于地磁纬度,目前在北极地区,地球磁轴向着北美洲偏移11.5°,极光颜色与大气粒子密度相关,红色极光区相比绿色极光区粒子密度较小。完成下面小题。
30.本次在北京地区出现极光,与此现象发生关联度最高的是( )
A.北京正好位于黑夜
B.地处高纬度地区
C.本次大地磁暴强烈
D.位于地磁轴附近
31.下面有关北京地区极光的描述,合理的是( )
A.会引发太阳强烈耀斑爆发
B.反映太阳大气剧烈变化
C.造成太阳大气层结构改变
D.显著提升年太阳辐射量
32.在北极圈内看到极光多为绿色,而北京看到的极光多为红色,原因是( )
①北京磁纬度偏高
②北京磁纬度偏低
③红色极光区在绿色极光区之下
④红色极光区在绿色极光区之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位于山东济南,它是我国首条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完成下面小题。
33.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有( )
①光照充足
②私家车数量多
③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
④高速公路网密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4.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
A.地质条件
B.水文条件
C.气候条件
D.生物条件
35.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
地表大气臭氧浓度与太阳辐射等呈正相关,与PM10呈负相关。塔中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下图示意不同天气状况的四天,塔中地区地表大气臭氧浓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36.图示四天,塔中地区地表大气臭氧浓度日变化最剧烈的天气是( )
A.阴天
B.强沙尘天气
C.晴天
D.间歇小雨
37.当天塔中地区强沙尘天气开始时间约为( )
A.4时
B.8时
C.20时
D.24时
38.推测塔中地区地面大气臭氧浓度均值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图示意北京时间2024年9月17日13:22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拍摄的太阳影像。

39.图示线框中突然增亮的太阳活动最可能是( )
A.黑子
B.日珥
C.耀斑
D.太阳风
40.若该日图示线框中的太阳活动剧烈爆发,则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①黑龙江漠河拍摄到极光
②信鸽迷航事件多发
③全球各地地震频繁
④长波通信中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1.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的发生没有规律性
B.太阳活动会引发流星雨、磁暴等
C.太阳活动谷年全球农业都歉收
D.太阳活动微弱时段适合航天发射
太阳辐射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能量。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系统,将吸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热能,使得管道中的水被加热。下图示意家庭太阳能供热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乌鲁木齐某居民屋顶安装的太阳能系统,一年中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3.下列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行驶中的燃油汽车
B.风能发电站
C.地热发电站
D.炭火烧烤
二、材料分析题
44.西藏阿里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太阳辐射丰富,但夜晚气温较低,日较差大,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说明西藏阿里地区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
(2)分析阿里地区夜晚气温较低的原因。
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分别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
材料二:“蜀犬吠日”出处于唐·柳宗元《答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素有“日光城”之称的拉萨是西藏自治区首府,藏语意为“圣地”。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北岸,海拔3657米。
(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是内蒙古西部和_______地区最多,_______最少。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等。
(3)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只考虑自然因素,应到下列哪组城市营销最合理( )
A.北京、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郑州 D.杭州、广州、成都
(4)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与_______、_______等要素呈正相关。(选填:太阳高度、地理纬度、大气厚度、大气透明度)
4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新疆正在利用戈壁荒漠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利用基地,将在哈密、吐鲁番等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以及3~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
(1)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2)读材料二,简析在新疆建设大型光伏发电站,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可知,“太阳能屋顶计划”利用太阳辐射能为人类间接提供能量,C正确;
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促进圈层间物质迁移、为大气运动提供动力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不是太阳辐射能的直接利用,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 B
解析: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A错误;
上海常规能源短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推广太阳能屋顶能缓解能源紧缺,B正确;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能量较为分散,C错误;
上海处于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太阳能资源蕴含量一般,D错误。
故选B。
3.答案: D
解析: 太阳辐射为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命活动提供主要动力,水能与太阳辐射能有关,C错误;
石油、煤炭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与太阳辐射有关,AB错误;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放射热,与太阳辐射无关,D正确。
故选D。
4.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2012年为太阳活动极大年,那么2023年最有可能成为太阳活动极大年,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 B
解析: 图示太阳活动发生区域出现明显的亮色斑块。根据所学可知,太阳表面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是太阳耀斑,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B正确;
黑子出现在光球层,A错误;
日冕物质抛射出现在日冕层,C错误;
太阳活动出现在太阳的大气层,不是太阳内部,D错误。
故选B。
6.答案: D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太阳活动类型为太阳耀斑。耀斑爆发时,太阳大气喷射出的大量电磁波和高能带电粒子流会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干扰,移动电话会出现信号中断现象,D正确;
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可能有关,但不一定是正相关,全球气温不一定明显上升,A错误;
海南岛纬度低,看不到极光,极光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B错误;
流星雨是流星体进入大气与大气摩擦燃烧的光迹,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C错误。
故选D。
7.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太阳能热水器是直接运用太阳辐射中的太阳能,故①正确;
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煤炭资源便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故②正确;
潮汐能是因月球引力的变化所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而产生的能量,不属于太阳能,故③错误;
根据所学可知,核能不属于太阳能,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②,正确答案为C。
9.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仅占太阳总辐射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A错误;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错误;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C错误;
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D正确。
故选D。
10.答案: B
解析: 地热能来源于地球内能,①错误;
炭火烧烤的炭是太阳辐射能转化的一种形式,能量源自太阳辐射,②正确;
汽车行驶过程中燃烧的汽油来自太阳辐射能,是属于地质历史时期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③正确;
潮汐能发电来源于地月引力,④错误。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 C
解析: 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外部大气的光球层。故C选项正确。
12.答案: B
解析: 结合图示可知,小周期时间约为11年;第三大周期黑子数量最多;四大周期的周期时长差值小;黑子数最小值出现在第二周期的第1小周期。故B选项正确。
13.答案: A
解析: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第三大周期的第5小周期黑子数量较多,说明该周期内太阳活动强度大,地球磁场的扰动性较强;受强太阳活动的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易出现异常;受强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耀斑数量明显增多,强电磁活动易导致日冕物质向地球抛射,地球上出现极光的频率偏高。故A选项正确。
14.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B正确;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误;
色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C错误;
日冕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日冕物质抛射,D错误。
故选B。
15.答案: D
解析: 太阳黑子并不黑,而是由于黑子所在区域温度较周边区域更低一些,看上去显得暗一些,D正确,A错误;
太阳黑子是太阳大气层剧烈活动,不是黑子较深的原因,C错误;
太阳表层能量向外释放是太阳活动的表现,不是黑子颜色较深的原因,B错误。
故选D。
16.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由太阳活动最大值后前推11年为太阳活动上一个高峰年,即可能为2012年,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7.答案: D
解析: 燃油汽车利用的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A不合题意;
炭火烧烤中的木炭来自生物,生物生长的主要能源是太阳辐射能,B不合题意;
太阳能电池直接利用太阳能,C不合题意;
地热发电站利用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D符合题意。
故选D。
18.答案: D
解析: 上海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对能源需求量大,而常规能源缺乏,故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D正确;
太阳能为清洁能源,上海市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不会增大化石能源比重,A错误;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B错误;
太阳能为清洁能源,但若非能源需求量大,也不会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C错误。
故选D。
19.答案: A
解析: 神舟十八号在轨运行时围绕地球运转,位于地月系,属于人造天体,①③正确;神舟十八号属于地球的卫星,②错误;神舟十八号在地月系内,属于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上,B错误;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上,耀斑强烈爆发时,会喷发高能带电粒子流,宇宙空间的各种辐射增强,会干扰神舟十八号的正常运行及与地面间的通信,并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D正确;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和北极上空的极光现象是地球上看到的现象,对太空中航天员出舱活动影响不大,AC错误,故选D。
21.答案: D
解析: 神舟十八号返回舱返回时穿过地球大气层后到达地面,首先经过的地球外部圈层是大气圈。大气圈笼罩着地球,使得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缓,具有适宜的温度,D正确;最活跃的地球圈层是生物圈,A错误;岩石圈主要由固体岩石组成,C错误;大气层与流星体发生摩擦燃烧,会减小流星体质量,降低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强度,但是无法避免其对地球的撞击,B错误。故选D。
22.答案: D
解析: 极光是太阳风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受地球磁场影响,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与高层大气(电离层)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象,因此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常会出现灿烂美丽的光辉。引发极光产生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太阳风主要出现在日冕层,D正确;光球层中的太阳活动主要是太阳黑子,色球层中太阳活动主要是日珥和耀斑,AB错;电离层属于高层地球大气,C错。故选D。
23.答案: A
解析: 依据表中信息可知,极光中,由于蓝紫光的波长较短,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在大气中传播距离短,而红光波长较长,不易被散射,在大气中传播距离远。由上题可知,北半球极光主要出现于北极地区的高空,而北京纬度较低,距北极地区较远,极光到达北京上空时穿过的大气层路程较长,红光不易散射,所以北京观测到的极光多为红色,①②正确,③④错。故排除BCD,选A。
24.答案: B
解析: 甲类太阳辐射能是人类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水能是自然转换的太阳辐射能,A错误,乙类为生物化石储藏的太阳辐射能,煤炭属于化石储藏形成的太阳辐射能,B正确;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与太阳辐射无关C错误;石油是化石储藏形成的太阳辐射能,不属于自然转换的,D错误。故选B。
25.答案: A
解析: 风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A正确,“磁暴”现象、通信中断、“极光”现象均为太阳活动带来的影响,与太阳辐射无关,排除BCD。
26.答案: B
解析: 考查太阳活动。图示太阳活动处的亮度明显大于周边,说明是一种增亮现象的太阳活动,即出现在色球层中的耀斑,故选B。
27.答案: C
解析: 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在太阳活动峰年说明太阳活动频繁时,可以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但是A项说法太绝对,A错误;火山活动与太阳活动无关,B错误;太阳活动高峰期,地球上会产生如极光这样的天气现象,D错误;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降水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太阳活动峰年的时候,地球上的降水可能会增多,会增加农业用水,可能会增加农作物的产量,C正确,故选C。
28.答案: A
解析: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很少,绝大部分可透过大气射向地面。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A正确;本题没有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的相关信息无法与浙江省对比,排除B;浙江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地势较低,空气也并不稀薄,C错,浙江省地处北温带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冬季少于夏季,D错误。故选A。
29.答案: B
解析: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越低,年太阳辐射总量越高,浙南地区纬度低于浙北地区与图中的低值中心不符,A错误浙南地区位于浙闽丘陵地形区,多云雾、阴雨天气,太阳辐射总量较少,B正确,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省内各地区受季风影响差异不大,C错误;城市密度对太阳辐射总量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
30.答案: C
解析: 地磁暴能够影响地磁场,使得极光有可能在地理纬度较低的地方出现,因此本次在北京地区出现极光跟本次大地磁暴强烈有关,C正确;虽然处于黑夜有利于观测极光,但极光一般出现在较高纬度,故出现在北京关联度最高的并非北京恰好处于黑夜,A错误;北京地区位于中纬度,B错误;由材料“目前在北极地区,地球磁轴向着北美洲偏移11.5°”可知,北京并不直接位于地磁轴附近,D错误。故选C。
31.答案: B
解析: 太阳耀斑是太阳活动的表现,而非由极光引发,A错误。极光是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和原子碰撞而产生的发光现象,一般出现在较高纬度,故位于中纬度的北京出现极光可反映太阳大气的剧烈变化,B正确。极光发生在地球大气层中,与太阳大气层结构改变无关,C错误。极光现象与太阳辐射量无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B。
32.答案: D
解析: 红色极光区相比绿色极光区粒子密度较小,通常说明红色极光区在更高的大气层中,因为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粒子密度逐渐减小。如果北京磁纬度偏高,那么它应该更容易看到绿色极光而非红色,因为绿色极光通常出现在粒子密度较大的较低大气层,①错误。由于北京并不直接位于高纬度地区,且能观测到极光,说明其磁纬度可能相对较低,使得红色极光(在较高大气层)更容易被观测到,②正确。红色极光区在绿色极光区之下,这与红色极光区粒子密度较小的特性相矛盾,因为较低的大气层粒子密度通常较大,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
33.答案: D
解析: 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的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高速公路网密集,有利于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③④正确;
与山东济南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光照充足,①错误;
私家车数量与光伏道路建设无关,②错误。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4.答案: C
解析: 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照,受天气(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受地质水文生物条件影响较小,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5.答案: C
解析: 四个地区中,华北平原纬度较高,且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故A项错误;
云贵高原、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故B、D项错误;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故C项正确。
故选C。
36.答案: B
解析:
37.答案: D
解析:
38.答案: B
解析:
39.答案: C
解析: 黑子是光球层上温度较低、亮度较低的部分,日珥是色球层上往外延伸的红色火焰,太阳风是日冕层发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图示线框中突然增亮的光斑应为色球层上发生的耀斑。
40.答案: A
解析: 耀斑剧烈爆发时,以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这种辐射能到达地球,会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影响短波通信;黑龙江漠河纬度较高,可能拍摄到极光;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会影响信鸽辨别方向的能力,使信鸽迷航事件多发;地震与太阳活动相关性不大。
41.答案: D
解析: 黑子与耀斑的周期都是11年,它们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流星雨不是由太阳活动引发的;太阳活动谷年,全球农业歉收的概率更高一些,但不是都歉收;太阳活动会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故航天发射一般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
42.答案: B
解析: 一年中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最多的季节应是太阳辐射最强的季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乌鲁木齐夏季太阳辐射最强,因此乌鲁木齐某居民屋顶安装的太阳能系统,一年中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最多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3.答案: C
解析: 燃油、煤炭都是历史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能,AD错误;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主要能源,故风力发电站的最终能源也来自太阳辐射,B错误;地热来自地球内部,故地热发电站的能量来源不是太阳辐射,C正确。故选C。
44.答案: (1)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受喜马拉雅山阻挡水汽,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纬度较低。
(2)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云量少,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损失的能量多,夜晚气温较低。
解析:
45.答案: (1)青藏;四川盆地;由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递减。
(2)天气;海拔/地势
(3)C
(4)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
解析:
46.答案: (1)3600小时<甲<3800小时,2400小时<乙<2600小时。
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乙位于祁连山脉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2)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荒漠土地租金低廉。
解析: (1)根据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特征分析,甲处年太阳辐射强,甲地日照时数是3600~3800小时。结合其地理位置判断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因此晴天日数多,日照时间长,所以日照时数多。乙地日照时数是2400~2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脉东南段,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由于山区多地形雨,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所以日照时数较少。
(2)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海洋中的水汽难以深入,因此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这里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土地廉价;经济欠发达,人口少对电力需求量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