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2025-202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植被——2025-202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21:5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植被——2025-202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境内,根据每个季节的平均日出日落时间,将一天分为4个时间段:昼间、夜间、清晨和黄昏(日出日落前后各1小时)。保护区内有蹄类物种丰富,科研人员在15208个有效相机工作日中,拍摄到小麂不同季节日活动节律(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麂的日活动模式在各个季节都呈双峰型,但活动高峰出现时间具有小幅度的季节变化。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季、秋季活动高峰在黄昏和夜间19:47—次日07:01
B.夏季,在08:00—09:00和18:00—19:00活动强度较大
C.冬季,在06:00—07:00和17:00—18:00活动强度较大
D.各个季节的日活动节律以晨昏活动为主、昼间活动为辅
2.在冬季,小鹿明显增加昼间活动频率,在13:00—17:00都保持较高的活动强度,主要原因是( )
A.从食物中获取水分,水分需求多
B.避免阳光直晒造成体内水分流失
C.冬季食物资源短缺,增加觅食活动
D.错开与其他动物食物竞争的高峰期
3.小麂以青草、树叶、嫩芽为食,通常会选择灌木密度高和草本密度低的生境,该处可以为其提供植物嫩芽、嫩叶和隐蔽身形、逃避天敌的环境,说明保护区内( )
A.生态环境较复杂,灌木、草丛植被丰富
B.次生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所占比例较大
C.针阔混交林与人工针叶林所占比例较大
D.植物地下根茎与果实丰富,淀粉、脂肪多
湘西南某地,村民崇尚科学,勤劳致富。在落叶最多的季节,一辆装满竹子的农用车车尾部挂着一个大大的红色空塑料口袋,在山区道路上缓慢行驶。道路两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车尾部的红色塑料口袋的作用是( )
A.装山上采的野果
B.装山上做事的工具
C.红色醒目,提醒后方车辆别追尾
D.红色可以辟邪
5.推测该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荒漠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6.推测图示植被的生长环境是( )
A.冷干
B.冻融
C.多风
D.暖干
7.为适应自然环境,有的荒漠植物茎叶覆盖白色茸毛以( )
A.减少蒸腾
B.抵抗灼热
C.储藏水分
D.排泄体盐
土壤有机碳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受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图示为青藏高原东缘某地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沙化程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地天然草地中0~5厘米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微生物活动弱
B.淋溶作用强
C.成土母质养分多
D.生物质积累多
9.该地天然草地土壤轻度沙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最大的土壤深度是( )
A.0~5厘米
B.5~10厘米
C.10~20厘米
D.20~30厘米
10.随着该地天然草地沙化加重,当地最有可能出现的地貌景观是( )
A.沙坝
B.沙丘
C.沙嘴
D.沙滩
雪岭云杉是天山林海中特有的高大针叶树种,苍劲挺拔、四季青翠,75%生长在天山偏北坡,在4000多万年前由青藏高原迁徙而来。桦树、杨树等落叶阔叶树是天山当地的先锋树种,成林后逐渐被雪岭云杉取代,演变成雪岭云杉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推测雪岭云杉林分布环境的水热特点是( )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
12.雪岭云杉不能成为当地的先锋树种,推测可能是因为其幼苗不耐( )
A.大风
B.贫瘠
C.强光
D.盐碱
13.天山当地落叶阔叶树成林后逐渐演替成雪岭云杉林,说明雪岭云杉比桦树、杨树等落叶阔叶树种( )
A.生长快
B.高度高
C.叶片多
D.树干粗
北京市皇城根遗址公园被评为城市公园中的精品公园,该公园的绿化设计有四个亮点:①全部选用当地树种;②多树种混栽;③乔灌草结合,绿化具有垂直层次;④植被覆盖率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北京市皇城根遗址公园选用的树种属于( )
A.季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15.皇城根遗址公园绿化呈现垂直层次,这样设计可充分利用( )
A.土壤
B.热量
C.水分
D.光照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如图是将广东省甲山(24.5°N,113.1°E)、乙山(24.6°N,112.9°E)、丙山(24.9°N,113.2°E)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高度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6.由图可以推测出( )
A.甲山南坡林线高于乙山
B.丙山北坡林线高于广东省平均林线
C.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
D.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
17.乙山处在南岭山脉的南麓,冬季其阴坡为迎风坡而阳坡为背风坡。与甲山和丙山相比,乙山阳坡林线分布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风力弱,局地多雾
C.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
D.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为防止沙漠的扩张,当地因地制宜、科学治沙,2024年11月28日随着最后10米沙地上的梭梭、红柳等固沙苗木种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关于固沙苗木的环境适应性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叶面较小,抵御寒冷环境
B.树干粗大,利于减少蒸腾
C.植株矮小,适应昼夜温差大
D.根系发达,利于获取地下水
19.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实现全面锁边“合龙”带来的生态效益主要是( )
A.防风固沙保护绿洲
B.防风消浪保护湿地
C.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D.吸收二氧化碳缓解热岛效应
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元宵”(下左图)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下图为“霸王岭的气候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猿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 )
A.1月,海拔1000米以下
B.4月,海拔1000米以上
C.7月,海拔1000米以下
D.10月,海拔1000米以上
21.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
A.天敌多,食物少
B.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
C.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
D.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
22.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 )
A.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
B.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
C.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
D.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
放牧作为高寒草甸的主要利用方式,家畜采食和践踏会对草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在青藏高原,放牧活动对高寒草甸表层土壤的入渗能力产生一定影响。研究人员在祁连山某河谷划分了5个放牧强度不同的样区。下图示意某次降水结束后不同样区土壤入渗率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放牧强度4.35和2.75的两个样区土壤入渗率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降水强度
B.植被根系
C.地形坡度
D.冻土厚度
24.从土壤入渗率的角度考虑,最有利于降低地表径流侵蚀土壤效果的放牧强度是( )
A.2.75~3.64
B.3.64~4.35
C.4.35~4.76
D.4.76~5.20
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6.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季较长
B.有机物积累多
C.土壤肥力高
D.物种多样性高
很多村落选址都力求“环水”,一村之水流入和流出的地方为风水学中的水口。古人往往在水口附近植树成林,形成水口林。图为江西婺源某丘陵古村落水口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婺源乡村水口林的特点是( )
A.常见寄生、绞杀植物
B.树叶纸质,宽而薄
C.以松、杉类植物为主
D.四季常青,革质叶
28.下列对该村落水口林形成环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下河发育
B.多大风天气
C.气候温暖湿润
D.土壤低温湿润
柏树在北京市各区县均有广泛种植,其花粉释放受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综合影响。柏树的花粉爆发会引发花粉过敏症状,如图为2025年3月“北京柏树花粉始发期分区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中心城区花粉始发期早于周边区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全球变暖
D.人类活动
30.花粉过敏者出行应尽量避开( )
A.6:00~10:00
B.10:00~14:00
C.14:00~18:00
D.18:00~22:00
31.花粉爆发期,北京市相关部门应( )
A.喷洒水雾
B.更换树种
C.限制交通
D.砍伐花枝
山东多杨树、柳树等落叶阔叶树,福建多樟树等常绿阔叶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2.山东境内的杨树、柳树之所以落叶,主要是因为冬半年( )
A.风力强劲
B.旱情严重
C.寒冷干燥
D.土壤盐碱化严重
33.造成山东和福建两地树种差异大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西伯利亚某山区的林线过渡带分布有树篱景观。该景观的形成多始于山坡上大石块后或微洼地内的第一棵树(先锋树)。随后生长的植物(后生植物)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整体形态呈现为条带状(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树篱形态的塑造主要是由于( )
A.降水稀少
B.土层浅薄
C.风力强劲
D.光照不足
35.下图示意树篱景观形成过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先锋树、后生植物、微生境、树篱
B.先锋树、微生境、树篱、后生植物
C.后生植物、树篱、微生境、先锋树
D.后生植物、先锋树、树篱、微生境
36.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推测该山区未来最可能出现( )
A.树篱分布区上移,原树篱演化为森林
B.树篱分布区上移,原树篱演化为苔原
C.树篱分布区下移,原树篱演化为森林
D.树篱分布区下移、原树篱演化为苔原
新疆博格达山地是温带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的最典型代表,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演替的杰出范例。下表为1997—2016年博格达山地垂直带分界线海拔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温带荒漠草原带—山地草原带 山地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 山地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带 高山草甸带—高山垫状植被带 高山垫状植被带—冰雪带
1997 1257m 1770m 2702m 3269m 3643m
2004 1245m 1762m 2706m 3283m 3659m
2016 1185m 1759m 2730m 3293m 3690m
37.水热条件组合最优的植被带,其海拔区段( )
A.上限上升—下限下降
B.上限下降—下限下降
C.上限下降—下限上升
D.上限上升—下限上升
38.导致温带荒漠草原带带幅宽度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有机质分解快
B.人为的管理与保护
C.冰川融水有所增加
D.植被覆盖率的提高
亚马孙河流域的部分雨林,在每年洪水季时会被河水淹没,被称为洪泛森林。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域水系及洪泛森林的分布和洪泛森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通常亚马孙河流域干流洪泛森林面积最小的月份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40.洪泛森林体现的主要地域分布规律是( )
A.纬度地域分异
B.干湿度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地方性分异
41.与陆地雨林相比,洪泛森林( )
A.土壤有机质多
B.光合作用较强
C.水土流失严重
D.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材料分析题
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20世纪70年代,海南逐步成为全国南繁育种基地,每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科技人员到海南从事南繁育种工作。新中国培育的约1万个农作物新品种中,约7000个经过海南繁培育。目前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达52万份,仅次于美国的55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位。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为核心,52个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骨干的种业基地“国家队”,为全国提供了70%以上的农作物用种。在制种基地中,海南被称为我国种子的“南繁硅谷”,而甘肃的河西走廊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2022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施行。甘肃育种基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被誉为“天然种子生产车间”。河西走廊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图为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分布图。
材料二:种质资源也叫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近年来,我国种质资源不断萎缩,是种子净进口国。在海南自贸港政策大背景下,我国已在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1)与甘肃、四川相比,指出海南育种制种的特点,并说明理由。
(2)分析河西走廊被誉为“天然种子生产车间”的有利气候条件。
(3)简述海南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
(4)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请从种业发展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4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海湖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会地带,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区面积不断发生变化,下图为近三十年来青海湖平均水位的变化。

材料二:青海湖区大型鱼类很少,广泛为当地利用的经济鱼类是青海湖湟鱼。湟鱼被称为高原生灵,以刚毛藻为食,又是很多候鸟的饵料,对当地生态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描述青海湖面积变化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湟鱼数量减少对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影响。
4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上生物多样性丰富,自北向南依次为森林一草原一森林。研究表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上的植被受气候变暖影响显著,其中气温变化对植被的影响比降水更大。下图示意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上的自然带类型。

(1)简述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条件。
(2)与其他分区相比,Ⅲ区域未形成森林带,请说明原因。
(3)受气候变暖影响,指出北京森林站周边植被退化的表现。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小麂在春季、秋季的活动高峰都出现在06:00—08:00和17:00—18:00,A错误;夏季,在06:00—07:00和18:00—19:00活动强度较大,B错误;冬季,在06:00—07:00和13:00—18:00活动强度较大。C错误。因此,小麂日活动节律以晨昏活动为主、昼间活动为辅,D正确。故选D。
2.答案: C
解析: 小麂为从食物中获取水分或避免阳光直晒造成体内水分流失。通常会倾向于晨昏活动,A、B错误;但在冬季,它们明显增加昼间活动频率,在13:00—17:00都保持较高的活动强度,这与冬季食物资源短缺,增加觅食活动有关,C正确;冬季食物资源短缺,草食性动物明显增加昼间活动频率,在13:00—17:00都保持较高的活动强度,D错误。故选C。
3.答案: A
解析: 小麂以青草、树叶、嫩芽为食,通常会选择灌木密度高和草本密度低的生境,该处可以为其提供植物嫩芽嫩叶和隐蔽身形、逃避天敌的环境,A正确;长江中下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江西桃红岭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与人工针叶林所占比例较大均不符合限制性条件,B、C错误;小麂以青草、树叶、嫩芽为食,植物地下根茎与果实丰富,淀粉、脂肪多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A。
4.答案: C
解析:
5.答案: A
解析:
6.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景观为荒漠景观,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有沙丘分布,说明该地应为热带或温带沙漠,图中没有积雪冰川,可推测其植被生长环境可能是暖干,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7.答案: B
解析: 荒漠植物茎叶覆盖白色茸毛,能够减少到达叶片表面的太阳辐射,禁锢叶片表面空气,减少与周围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起到抵抗灼热的作用,降低高温时叶片的温度,B正确;对于减少蒸腾的影响不大,A错误;绒毛不能储藏水分,也不能排泄盐分,荒漠环境植物主要是适应干旱环境,盐度高的水域中的植物一般能排泄盐分,CD错误。所以选B。
8.答案: D
解析: 根据植被与土壤相关知识可知,相对于深层土壤,微生物主要在土壤表层活动,A错误;淋溶作用强,则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容易被冲刷流失,含量减少,B错误。根据题干,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存在天然草地且有沙化现象,推断该地气候高寒、降水较少、植被相对较少,成土母质养分缺乏,C错误。草类凋落物及其根系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5厘米),使得表层(0-5厘米)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质地变得更加紧实,使得表层土壤有机质等物质向下输送受到限制,土壤淋溶作用较弱,天然草地中土壤有机碳主要富集在0~5厘米的深度,D正确。故选D。
9.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与天然草地相比,轻度沙化后土壤有机碳下降最多的土壤深度是0-5厘米。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0.答案: B
解析: 该地天然草地沙化加重过程中,植被覆盖度不断降低,表层细颗粒物不断受到风力侵蚀和风力搬运作用,土壤含水量不断减少,细颗粒物随风移动。当风速减小时,在附近不断堆积,形成沙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 A
解析: 天山北坡降水比南坡多、光照少、气温低、蒸发弱,土壤湿度大,雪岭云杉75%生长在偏北坡,且由青藏高原迁徙而来,说明其适宜生长在冷湿环境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 C
解析: 桦树、杨树等落叶阔叶喜光树种作为当地的先锋树种,成林后被雪岭云杉取代,说明原生环境不适宜雪岭云杉幼苗生长。先锋树种成林前后光照、风力差异明显,乔木幼苗矮小,受大风影响较小,而先锋树种成林后林下光照较弱,故推测是雪岭云杉幼苗怕强光照射,只能在先锋树种成林后的荫蔽环境中发芽生长,C正确,A错误;山坡上排水条件好,原生土壤不会存在盐碱化问题,D错误;林下土壤一般肥力不高,B错误。故选C。
13.答案: B
解析: 落叶阔叶树成林后逐渐演替成雪岭云杉林,说明雪岭云杉成为当地的优势树种,竞争力强,影响了先锋植物的生长环境,雪岭云杉为喜阴树种,在山地阴坡生存竞争力更强,生长过程中高度逐渐超过喜光的阔叶林,使喜光的阔叶树得不到足够的阳光,逐渐萎缩,森林发生演替,B正确;无法判断两者生长速度的差异,A错误;云杉为针叶林,叶片较落叶阔叶林少,C错误;落叶阔叶树成林在先,雪岭云杉树干不会比阔叶树种更粗壮,D错误。故选B。
14.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典型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季雨林为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类型,A错误。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类型,B错误。针叶林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的植被,D错误。故选C。
15.答案: D
解析: 公园绿化呈现垂直层次,自森林顶端到地面,光照强度逐渐减弱,造成不同高度,植被吸收的光照不同,故呈现垂直层次,这样设计可充分利用光照,D正确。水热条件以及土壤会影响植被的生长,但不是垂直分层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
16.答案: B
解析: 甲、乙、丙三座山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坡都为阳坡,北坡都为阴坡。据图可知,丙山阴坡(北坡)林线高于广东省平均林线,B正确;甲山阳坡(南坡)林线低于乙山阳坡(南坡)林线,A错误;纬度最高的山是丙山,其阳坡林线较低,C错误;经度数值最小的是乙山,其阴坡林线较丙山低,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
17.答案: B
解析: 乙山纬度在甲、乙、丙三座山中并不是最低的,气温并不比其他山地高;乙山阳坡为背风坡,风力较弱,局地多雾,蒸发小,土壤湿度大,适宜森林生长,故阳坡林线分布较高;西北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不会带来丰富降水;光照强对喜光植被的生长是有利的。综上,B正确。A、C、D错误。
18.答案: D
解析: 固沙苗木生长在降水少、晴天多、水分条件差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因此叶面较小,减少水分蒸腾,抵御干旱环境,A错误;树干粗大,可以储蓄水分,与减少蒸腾无关,B错误;植株矮小与适应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无关,C错误;由于水分条件差,苗木根系发达,利于获取地下水,D正确。故选D。
19.答案: A
解析: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活动频繁,沙漠边缘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有利于防风固沙,减少风沙活动,保护绿洲,A正确;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湿地极少,防风消浪保护湿地不是其主要目的,B错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主要是城市植被的主要生态效益,C错误;塔克拉玛干沙漠城市较少,且植被生长条件较差,吸收二氧化碳缓解热岛效应不是其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A。
20.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10月-次年3月为旱季,4-11月为雨季;1月降水少,海南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7月为雨季,海南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区域,A错误,C正确;4月和10月为旱季和雨季的交换的季节,其活动轨迹不易追踪,BD错误。故选C。
21.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1980年建立了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所以当前食物增多,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热带季雨林面积增大,B错误;气候变暖背景下导致的病虫害跟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关系不大,C错误;自然保护区中有山脊、道路等将其栖息地分割,使得猿群分布比较分散,影响其生存,D正确。故选D。
22.答案: D
解析: 基因技术应主要针对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根据材料,近些年海南长臂猿数量有所增加,不需要采用基因技术,A错误;道路建设,使栖息地更加破碎,不利于保护海南长臂猿,B错误;加强巡山会打扰其生存环境,人工驯化不利于野生习性的保护,C错误;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扩大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进而扩大其生存空间,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D正确。故选D。
23.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降水为同一次降水,降水强度没有差异,A错误;放牧强度不同,导致植被覆盖率不同,植被根系对雨水下渗的作用不同,入渗率不同,B正确;未发现地形坡度的相关信息,C错误;未发现冻土厚度的相关信息,D错误。
24.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以高寒草甸为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同一次降水,放羊强度在3.64和4.35时土壤的入渗率较高,高于其他放羊强度,最有利于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地表径流侵蚀土壤效果,B正确,A、C、D错误。
25.答案: B
解析: 亚寒带针叶林带所处纬度高,热量条件差,植被以耐寒的针叶林为主,其他类型植物在此难以存活,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因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与光照、水分、土壤关系不大,B正确。
26.答案: B
解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A 亚寒带针叶林带所处纬度高,气温低,生长季较短 ×
B 植被覆盖率高,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有利于有机物积累,有机物分解少,碳储量较高 √
C 亚寒带针叶林带降水量少且气温低,地下永久冻土层发育,因此土壤积水,加上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腐殖质含量低,因此土壤肥力低 ×
D 亚寒带针叶林带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低 ×
27.答案: D
解析: 婺源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大部分植物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乔木多革质(非纸质)叶片,D正确,B错误;寄生绞杀植物多出现在热带雨林,A错误;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是亚寒带针叶林,C错误。故选D。
28.答案: C
解析: 婺源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润,发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正确:当地并非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河发育应较少,A错误;当地气候温暖湿润,少有大风天气,B错误;当地地处亚热带地区,热量较充足,土壤并不低温,D错误故选C。
29.答案: D
解析:
30.答案: B
解析:
31.答案: A
解析:
32.答案: C
解析: 自然植被与气候类型存在对应关系,山东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蒸腾作用会使植物降温,许多植物冬季落叶是为了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故C项正确。
33.答案: D
解析: 福建多樟树等常绿阔叶树,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山东多杨树、柳树等落叶阔叶树,对应温带季风气候。不论是南方的常绿阔叶树,还是北方的落叶阔叶树,都体现了植物对冬季气温的适应,故热量是造成山东和福建两地树种差异大的主导因素,D项正确。
34.答案: C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树篱的形态为条带状,其形成起始于山坡上的大石块或微洼地,这些地区属于良好的避风环境,可以有效阻挡强劲的大风,C正确;降水稀少、土壤浅薄、光照不足等条件不会导致树篱呈现条带状分布,而是零散分布,ABD错误。故选C。
35.答案: C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树篱的形成多始于山坡上大石块后或微洼地内的第一棵树(先锋树)。在先锋树和当地环境的长期作用,形成适合后生植物的环境条件,进而发育较多的后生植物。先锋树和后生植物共同构成树篱。因此,从先后顺序来看,应为先锋树→后生植物→树篱,分别对应图中的④、①、②。微生境与三种植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微生境为③。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6.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树篱地处山区林线(森林分布上限)过渡地区,树篱下部为森林景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当地热量条件明显改善,森林植被将增加、林线上移,导致树篱分布区上移,原有树篱逐渐演化为森林植被,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7.答案: A
解析: 博格达山地处气候相对干旱的新疆地区,根据图中山地自然带的植被类型分析可知,该山的山地草原带一山地针叶林带一高山草甸带应是该山水热条件组合最优的植被带,由此可知,在1997—2016年,该山的山地草原带一山地针叶林带下限处于下降趋势,而山地针叶林带一高山草甸带上限处于上升趋势,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8.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温带荒漠草原带宽幅呈现缩小的趋势,据此分析可知是由于水分条件的改善,导致其他自然带侵入了温带荒漠草原带,从而造成了温带荒漠草原带面积缩小,冰川融水有所增加是该自然带水分条件改善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故选D。
39.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分析,亚马孙河南岸支流比北岸数量多,南岸流域面积比北岸广,干流水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南岸支流;南岸支流与主干流均位于南半球;7~8月时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岸支流与主干流流域降水减少,导致河流水位下降,洪水退去,此时洪泛森林的面积最小。故选C。
40.答案: D
解析: 洪泛森林是由于当地季节性洪水出现而形成的地区特殊的森林系统,属于地方性分异,D正确。与纬度地域分异、干湿度地域分异以及垂直地域分异等关系不大。故选D。
41.答案: A
解析: 与陆生雨林生态系统相比,洪水带来的沉积物、水下腐烂的植物叶片为洪泛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丰富养料,土壤有机质较多,在水面下方,土壤有机质不易分解,积累较多,且洪泛森林综合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更丰富,A正确,D错误;结合图示,洪泛森林所处地区相对低洼,受陆上植被林冠层对光照的阻挡的影响,洪泛森林系统光合作用相对较弱,B错。洪泛森林区域地势更低,位于河岸附近,河流水面上涨后被淹没,以沉积作用为主,水土流失不明显,C错误。故选A。
42.
(1)答案: 特点:育种周期短,可育种时间长,育种种类更多。原因:地处热带(纬度更低),全年高温,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可育种时间长;气温高,作物生长速度快,育种周期短。水热条件充足,育种历史悠久,育种经验丰富,育种种类多。
解析: 海南是我国唯一全部处于热带地区的省份,全年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也比较充沛,全年皆可育种,因此可育种时间长;海南属于热带,气温高,作物生长速度较快,育种周期比较短。水热条件充足,育种历史悠久,育种经验丰富,育种种类多。所以海南育种制种的特点为育种周期短,可育种时间长,育种种类更多。
(2)答案: 夏季高温少雨,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种子品质高;秋季多晴天,空气干燥,利于种子晾晒;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气温低,也利于种子储存。
解析: 根据材料,新中国培育的约1万个农作物新品种,约7000个经过海南繁衍培育。因此,海南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建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转基地,可丰富我国的种质资源,保障我国种质品种数量、质量安全;有利于向全球引进优质的种质资源,选取、改良优质高产品种,可提高我国的粮食单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种子品质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虫卵越冬,因此该地的病虫害较少,气温低也利于种子保存。
(3)答案: 作用:丰富种质资源,保障我国种质品种数量、质量安全;搜集全球优质种质资源,改良品种;依托优质种质资源,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安全。
解析: 根据材料,新中国培育的约1万个农作物新品种,约7000个经过海南繁衍培育。因此,海南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建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转基地,可丰富我国的种质资源,保障我国种质品种数量、质量安全;有利于向全球引进优质的种质资源,选取、改良优质高产品种,可提高我国的粮食单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4)答案: 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满足仍将增加的粮食需求;调整作物生长周期,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增加后备耕地资源,减少对耕地数量需求的压力;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对国外优质农产品进口的依赖。
解析: 种业部门通过加大研发力量,培育优良品种,可以提高粮食单产,满足我国不断增加的粮食需求;通过制种技术手段,调整作物的生长周期,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种植农作物,增加后备耕地资源,减少对耕地数量需求的压力,有利于确保粮食安全;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增加我国优质农产品的产量,降低对国外优质农产品讲口的依赖。提高我国粮食安全。
43.答案: (1)大致以2004年为界以前面积波动减小,2004年后面积波动增大。
波动减小原因:人口增加,沿湖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交通线建设、不合理的农事活动等使植被遭到破坏,气候变干;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大。
波动增加原因:全球变暖,冰川加速融化,入湖水量增加;当地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对湖区水位上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湟鱼减少导致刚毛藻大量繁殖,水中氧气减少,湖泊水质变坏;鸟类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湖区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等。
解析: (1)本题考查湖泊面积变化的特征及原因,难度中等。水位上升,湖泊面积增大,反之减小。根据图示可知,2004年之前湖泊水位呈波动下降趋势,说明在此期间湖泊面积减小,但偶有增大的年份。2004年之后,湖泊水位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湖泊面积在波动增大。面积变化的原因可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2004年之前面积波动减小的自然原因可能是随着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湖泊水位下降;人为原因可能是随着青海湖周边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量增加,湖泊水位下降。2004年之后湖泊面积波动增加的自然原因可能是随着全球变暖,高山冰雪融水增多,注入湖泊的水最增加;人为原因可能是周边采取退耕还湖等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使周边植被状况改善,对湖区水位上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2)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难度中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根据材料二,湟鱼以刚毛藻为食,同时其又是很多候鸟的饵料,所以湟鱼数量减少,刚毛藻数量增多,消耗水中氧气,使其他生物因氧气减少而死亡,死亡后的尸体腐烂而使水质变坏。湟鱼数量减少,鸟类因为食物减少而数量减少,致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致使整个湖区的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44.答案: (1)南北跨度大,热量、水分条件差异大;为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多山地、丘陵,生物栖息环境多样(动物食物多);山地多,开发较晚,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
(2)与I、II区域相比,I区域纬度较高,受来自南部的海洋暖湿气团影响较小,降水较少;与I区域相比,Ⅲ区域纬度较低,蒸发较旺盛。
(3)植被覆盖率下降;森林占比减小,草原、灌丛占比增加(或耐旱植被增加)。
解析: (1)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可以从水热条件、生存空间、食物、人类干扰等角度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南部纬度低于30°,北部纬度高于50°,南北纬度跨度大,整体热量、水分条件差异大,使得自然环境差异大;该地为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多山地、丘陵,环境差异显著,生物栖息环境多样,动物食物来源多,为生物繁衍提供基础条件;阶梯交界处山地多,开发时间较晚,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生态环境保持得好,生物多样性丰富。
(2)与I、II区域相比,Ⅲ区域纬度更高一些,因受低纬度暖湿气团控制较弱,降水量较I、II区域少,I、II区域水热条件更好;与IN区域相比,Ⅲ区域蒸发更强,Ⅲ区域水热不足,蒸发略大,未形成森林带。
(3)本题可以从植被覆盖率和植被具体类型角度描述。材料提及过渡带上的植被受气候变暖影响显著,气温变化对植被的影响比降水更大,气候变暖蒸发增强,水汽不足,植被覆盖率下降,森林退化,占比减小,草原、灌丛等耐旱植被占比增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