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22:14:29

文档简介

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学习目标 1.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及其焦点、准线的概念.2.会求简单的抛物线方程.
一、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问题1 利用信息技术作图,如图所示,F是定点,l是不经过点F的定直线,H是直线l上任意一点,过点H作MH⊥l,线段FH的垂直平分线m交MH于点M,拖动点H,点M随之运动,你能发现点M满足的几何条件吗?它的轨迹是什么形状?
知识梳理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l不经过点F)的距离    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    ,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    .
问题2 比较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的建立过程,你认为如何建立坐标系,才能使所求抛物线的方程形式简单?
知识梳理
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例1 (1)分别求符合下列条件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①经过点(-3,-1);
②焦点为直线3x-4y-12=0与坐标轴的交点.
(2)求下列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①y2=x; ②x2=-y; ③x2+12y=0.
反思感悟 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步骤
注意:当抛物线的焦点位置没有确定时,可设方程为y2=mx(m≠0)或x2=ny(n≠0),这样可以减少讨论情况的个数.
跟踪训练1 (1)焦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x2=4y B.y2=8x
C.x2=8y D.y2=4x
(2)若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坐标为(1,0),则p=   ,准线方程为    .
二、抛物线定义的应用
例2 已知点P是抛物线y2=2x上的一个动点,求点P到点(0,2)的距离与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延伸探究1 若将本例中的点(0,2)改为点A(3,2),求点P到A与点P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延伸探究2 若将本例中的点(0,2)换为直线l1:3x-4y+=0,求点P到直线l1的距离与点P到该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跟踪训练2 已知抛物线y=x2的焦点为F,A(1,1),设B为该抛物线上一点,则△ABF周长的最小值为    .
三、抛物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3 苏州市“东方之门”是由两栋超高层建筑组成的双塔连体建筑,“门”的造型是东方之门的立意基础,“门”的内侧曲线呈抛物线形,如图1,两栋建筑第八层由一条长60 m的连桥连接,在该抛物线两侧距连桥150 m处各有一个窗户,两个窗户的水平距离为30 m,如图2,求此抛物线顶端O到连桥AB的距离.
反思感悟 涉及拱桥、隧道的问题,通常需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进行求解.
跟踪训练3 如图,某桥的桥形可近似地看成抛物线,该桥的高度为h,跨径为a,则桥形对应的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A. B. C. D.
1.知识清单:
(1)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2)抛物线定义的应用.
(3)抛物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2.方法归纳:待定系数法、定义法、转化与化归.
3.常见误区:混淆抛物线的焦点位置和方程形式.
1.已知抛物线y=2px2过点(1,4),则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
A.(1,0) B.
C. D.(0,1)
2.已知抛物线C:y2=x的焦点为F,A(x0,y0)是C上一点,|AF|=x0,则x0等于(  )
A.1 B.2 C.4 D.8
3.已知直线l1:4x-3y+6=0和直线l2:x=-1,抛物线y2=4x上一动点P到直线l1和直线l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
A.2 B.3 C. D.
4. 如图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离拱顶2米时,水面宽4米,则水位下降1米后,水面宽    米.
答案精析
问题1 在点M随着点H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MF|=|MH|,即点M与定点F的距离等于它到定直线l的距离,点M的轨迹形状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相似.
知识梳理
相等 焦点 准线
问题2 我们取经过点F且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为x轴,垂足为K,并使原点与线段KF的中点重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Oxy.
设|KF|=p(p>0),
那么焦点F的坐标为
准线l的方程为x=-.
设M(x,y)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M到准线l的距离为d.由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是点的集合
P={M||MF|=d}.
因为|MF|=
d=
所以
将上式两边平方并化简,
得y2=2px(p>0).
知识梳理
y2=2px(p>0)  x=-
y2=-2px(p>0) 
x= x2=2py(p>0) 
y=- x2=-2py(p>0)  y=
例1 (1)解 ①因为点(-3,-1)在第三象限,
所以设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2px(p>0)或
x2=-2py(p>0).
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2px(p>0),
则由(-1)2=-2p×(-3),
解得p=;
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x2=-2py(p>0),
则由(-3)2=-2p×(-1),
解得p=.
故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x或x2=-9y.
②对于直线方程3x-4y-12=0,
令x=0,得y=-3;令y=0,
得x=4,所以抛物线的焦点为
(0,-3)或(4,0).
当焦点为(0,-3)时=3,
所以p=6,
此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x2=-12y;
当焦点为(4,0)时=4,所以p=8,
此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16x.
故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x2=-12y或y2=16x.
(2)解 ①对于y2=x,焦点在x轴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
准线方程为x=-.
②对于x2=-y,焦点在y轴负半轴上,焦点坐标为
准线方程为y=.
③对于x2+12y=0,即x2=-12y,
焦点在y轴负半轴上,焦点坐标为(0,-3),准线方程为y=3.
跟踪训练1 (1)A [由题意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2py(p>0),且p=2,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x2=4y.]
(2)2 x=-1 
解析 因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1,0),所以=1,解得p=2,则准线方程为x=-=-1.
例2 解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它到焦点的距离.由图可知,点P,点(0,2)和抛物线的焦点F三点共线时,距离之和最小,
所以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d= .
延伸探究1 解 将x=3
代入y2=2x,
得y=±.
所以点A在抛物线内部.
设点P到准线(设为l)x=-的距离为d,则|PA|+|PF|=|PA|+d.
由图可知,当PA⊥l时,|PA|+d最小,最小值是即所求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延伸探究2 解 如图,作PQ垂直于准线l于点Q,作PA1⊥l1于点A1,
|PA1|+|PQ|=|PA1|+|PF|.
|A1F|的最小值为点F到直线l1:
3x-4y+=0的距离
d==1,
即所求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1.
跟踪训练2 3
解析 抛物线y=x2的标准方程为x2=4y,其焦点为F(0,1),准线方程为y=-1.过B作直线BD垂直于准线,垂足为D(图略),设|AM|为A到准线的距离(M为垂足),由抛物线的定义得|AB|+|BF|+|AF|=|AB|+|BD|+|AF|≥|AM|+|AF|=2+1=3(当且仅当B,A,M三点共线时,取等号).
例3 解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x2=-2py(p>0),
D(15,t)(t<0),
则B(30,t-150).
由点B,D均在抛物线上,

解得
所以抛物线顶端O到连桥AB的距离为150+50=200(m).
跟踪训练3 A [
如图所示,以桥顶为坐标原点,桥形的对称轴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Oxy.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2py(p>0),结合题意可知,该抛物线经过点则=2ph,解得p=故桥形对应的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
随堂演练
1.C [由抛物线y=2px2过点(1,4),可得p=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y,
则焦点坐标为.]
2.A [∵+x0=x0,∴x0=1.]
3.A [易知直线l2:x=-1恰为抛物线y2=4x的准线,
如图所示,动点P到l2:x=-1的距离可转化为PF的长度,
其中F(1,0)为抛物线y2=4x的焦点.由图可知,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即F到直线l1的距离
d==2.]
4.2
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2py(p>0),则点(2,-2)在抛物线上,代入可得p=1,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x2=-2y,水位下降1米后,y=-3,代入得x2=6,所以此时水面宽为2米.(共71张PPT)
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第三章 §3.3 抛物线
<<<
1.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及其焦点、准线的概念(重点).
2.会求简单的抛物线方程.
学习目标
同学们,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比如篮球投篮时那条美丽的弧线,天空中那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广场上那五彩斑斓的喷泉,运动场上那些跳跃的运动,哪怕是一个小朋友轻轻投掷一块石子,都会产生一道与众不同的弧线,所以我们说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周围.
导 语
一、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二、抛物线定义的应用
课时对点练
三、抛物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随堂演练
内容索引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提示 在点M随着点H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MF|=|MH|,即点M与定点F的距离等于它到定直线l的距离,点M的轨迹形状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相似.
利用信息技术作图,如图所示,F是定点,l是不经过点F的定直线,H是直线l上任意一点,过点H作MH⊥l,线段FH的垂直平分线m交MH于点M,拖动点H,点M随之
问题1
运动,你能发现点M满足的几何条件吗?它的轨迹是什么形状?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l不经过点F)的距离 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 ,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 .
相等
焦点
准线
(1)“一动三定”:一动点M;一定点F(即焦点),一定直线l(即准线),一定值1(即动点M到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1).
(2)若点F在直线l上,则到定点F和定直线l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过点F且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
注 意 点
<<<
比较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的建立过程,你认为如何建立坐标系,才能使所求抛物线的方程形式简单?
问题2
提示 我们取经过点F且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为x轴,垂足为K,并使原点与线段KF的中点重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Oxy.
设|KF|=p(p>0),
那么焦点F的坐标为,
准线l的方程为x=-.
设M(x,y)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M到准线l的距离为d.由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是点的集合P={M||MF|=d}.
因为|MF|=,d=,
所以=,
将上式两边平方并化简,得y2=2px(p>0).
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y2=2px(p>0)
x=-
y2=-2px(p>0)
x=
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x2=2py(p>0)
y=-
x2=-2py(p>0)
y=
(1)p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2)标准方程的结构特征:焦点在坐标轴上,准线与焦点所在的坐标轴垂直,坐标原点与焦点的距离等于其到准线的距离.
(3)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取决于标准方程中一次项变量(x或y)及其系数的正负.
(4)抛物线y2=2px(p>0)上任意一点P(x0,y0)到焦点F的距离为x0+(焦半径公式).
注 意 点
<<<
(课本例1) (1)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6x,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例 1
因为p=3,抛物线的焦点在x轴正半轴上,
所以它的焦点坐标是
准线方程是x=-.

(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是F(0,-2),求它的标准方程.
因为抛物线的焦点在y轴负半轴上,且=2,p=4,
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x2=-8y.

(课本例2) 一种卫星接收天线如图1所示,其曲面与轴截面的交线为抛物线.在轴截面内的卫星波束呈近似平行状态射入形为抛物线的接收天线,经反射聚集到焦点处(如图2所示),已知接收天线的口径(直径)为4.8 m,深度为1 m.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焦点坐标.
例 1
如图,在接收天线的轴截面所在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使接收天线的顶点与原点重合,焦点在x轴上.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2px(p>0),由已知条件得,点A的坐标是(1,2.4),代入方程,
得2.42=2p×1,即p=2.88.

所以,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5.76x,焦点坐标是(1.44,0).
(1)分别求符合下列条件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①经过点(-3,-1);
例 1
因为点(-3,-1)在第三象限,
所以设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px(p>0)或x2=-2py(p>0).
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px(p>0),
则由(-1)2=-2p×(-3),解得p=;
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2py(p>0),
则由(-3)2=-2p×(-1),解得p=.
故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x或x2=-9y.

②焦点为直线3x-4y-12=0与坐标轴的交点.
对于直线方程3x-4y-12=0,
令x=0,得y=-3;令y=0,得x=4,
所以抛物线的焦点为(0,-3)或(4,0).
当焦点为(0,-3)时,=3,所以p=6,
此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12y;
当焦点为(4,0)时,=4,所以p=8,
此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16x.
故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12y或y2=16x.

(2)求下列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①y2=x;
对于y2=x,焦点在x轴正半轴上,
焦点坐标为,准线方程为x=-.

②x2=-y;
对于x2=-y,焦点在y轴负半轴上,
焦点坐标为,准线方程为y=.

③x2+12y=0.
对于x2+12y=0,即x2=-12y,
焦点在y轴负半轴上,焦点坐标为(0,-3),准线方程为y=3.

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步骤




注意:当抛物线的焦点位置没有确定时,可设方程为y2=mx (m≠0)或x2=ny(n≠0),这样可以减少讨论情况的个数.
(1)焦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x2=4y B.y2=8x
C.x2=8y D.y2=4x
跟踪训练 1

由题意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2py(p>0),且p=2,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4y.
解析
(2)若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坐标为(1,0),则p=   ,准线方程为
    .
因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1,0),所以=1,解得p=2,则准线方程为x=-=-1.
解析
2
x=-1

抛物线定义的应用
已知点P是抛物线y2=2x上的一个动点,求点P到点(0,2)的距离与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例 2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它到焦点的距离.由图可知,点P,点(0,2)和抛物线的焦点F三点共线时,距离之和最小,

所以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d= =.
若将本例中的点(0,2)改为点A(3,2),求点P到A与点P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延伸探究 1
将x=3代入y2=2x,得y=±.
所以点A在抛物线内部.
设点P到准线(设为l)x=-的距离为d,
则|PA|+|PF|=|PA|+d.
由图可知,当PA⊥l时,|PA|+d最小,最小值是
.

若将本例中的点(0,2)换为直线l1:3x-4y+=0,求点P到直线l1的距离与点P到该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延伸探究 2
如图,作PQ垂直于准线l于点Q,作PA1⊥l1于点A1,
|PA1|+|PQ|=|PA1|+|PF|.
|A1F|的最小值为点F到直线l1:
3x-4y+=0的距离d==1,
即所求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1.

抛物线定义的应用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因此,由抛物线定义可以实现点点距与点线距的相互转化,从而简化某些问题.




已知抛物线y=x2的焦点为F,A(1,1),设B为该抛物线上一点,则△ABF周长的最小值为   .
跟踪训练 2
抛物线y=x2的标准方程为x2=4y,其焦点为F(0,1),准线方程为y=-1.过B作直线BD垂直于准线,垂足为D(图略),设|AM|为A到准线的距离(M为垂足),由抛物线的定义得|AB|+|BF|+|AF|=|AB|+|BD|+|AF|≥ |AM|+|AF|=2+1=3(当且仅当B,A,M三点共线时,取等号).
解析
3
抛物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苏州市“东方之门”是由两栋超高层建筑组成的双塔连体建筑,“门”的造型是东方之门的立意基础,“门”的内侧曲线呈抛物线形,如图1,两栋建筑第八层由一条长60 m的连桥连接,在该抛物线两侧距连桥150 m处各有一个窗户,两个窗户的水平距离为30 m,如图2,求此抛物线顶端O到连桥AB的距离.
例 3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2py(p>0),D(15,t)(t<0),
则B(30,t-150).
由点B,D均在抛物线上,

解得
所以抛物线顶端O到连桥AB的距离为150+50=200(m).

涉及拱桥、隧道的问题,通常需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进行求解.




如图,某桥的桥形可近似地看成抛物线,该桥的高度为h,跨径为a,则桥形对应的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A. B.
C. D.
跟踪训练 3

如图所示,以桥顶为坐标原点,桥形的对称轴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Oxy.
解析
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2py(p>0),结合题意可知,
该抛物线经过点=2ph,解得p=,故桥形对应的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
1.知识清单:
(1)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2)抛物线定义的应用.
(3)抛物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2.方法归纳:待定系数法、定义法、转化与化归.
3.常见误区:混淆抛物线的焦点位置和方程形式.
随堂演练

1
2
3
4
1.已知抛物线y=2px2过点(1,4),则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A.(1,0) B.
C. D.(0,1)

由抛物线y=2px2过点(1,4),可得p=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y,
则焦点坐标为.
解析
1
2
3
4
2.已知抛物线C:y2=x的焦点为F,A(x0,y0)是C上一点,|AF|=x0,则x0等于
A.1 B.2 C.4 D.8

∵+x0=x0,∴x0=1.
解析
1
2
3
4
3.已知直线l1:4x-3y+6=0和直线l2:x=-1,抛物线y2=4x上一动点P到直线l1和直线l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A.2 B.3 C. D.

1
2
3
4
易知直线l2:x=-1恰为抛物线y2=4x的准线,
如图所示,动点P到l2:x=-1的距离可转化为PF的长度,其中F(1,0)为抛物线y2=4x的焦点.
由图可知,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即F到直线l1的距离
d==2.
解析
1
2
3
4
4.如图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离拱顶2米时,水面宽4米,则水位下降1米后,水面宽   米.
2
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2py(p>0),则点(2,-2)在抛物线上,代入可得p=1,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x2=-2y,水位下降1米后,y=-3,代入得x2=6,所以此时水面宽为2 米.
解析
课时对点练

对一对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题号 1 2 3 4 5 6 9 10
答案 D C B BD C C 2
题号 11 12 答案 C C
7.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双曲线方程可化为=1,
左顶点为(-3,0),
由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且=-3,
∴p=6,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12x.
7.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设所求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x(p≠0),A(m,-3),
由抛物线定义得
5=|AF|=.
又(-3)2=2pm,
∴p=±1或p=±9,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x或y2=±18x.
8.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
依题意有P(-1,-1)在抛物线上,代入得p=,
故得抛物线方程为x2=-y.
设点A(x,-2)在抛物线上,将A(x,-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x=,
则|O'A|=(+1)m,
因此,所求水池的直径至少为2(1+)m,约为5 m,即水池的直径至少应设计为5 m.
基础巩固
1.过点A(3,0)且与y轴相切的圆的圆心轨迹为
A.圆 B.椭圆
C.直线 D.抛物线

由题意可知,动圆的圆心到点A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满足抛物线的定义.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若P为抛物线y2=4x上一点,且P到焦点F的距离为9,则P到y轴的距离为
A.7 B.10
C.8 D.9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P到焦点F的距离等于P到准线x=-1的距离,所以P到y轴的距离为9-1=8.
解析
3.抛物线y=x2的焦点坐标为
A. B.
C. D.

抛物线y=x2的标准形式为x2=y,
所以抛物线的焦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
由2p=,得p==,
所以焦点坐标为.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多选)关于抛物线y2=10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焦点在y轴上
B.焦点在x轴上
C.抛物线上横坐标为1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6
D.存在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过焦点作该直线的垂线,垂足坐标为(2,1)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抛物线y2=10x的焦点在x轴上,所以B正确,A错误;
设M(1,y0)是y2=10x上一点,则|MF|=1+=1+=≠6,所以C错误;
由于抛物线y2=10x的焦点为,
由题意知过原点的直线方程为y=x,
设过焦点的直线的斜率存在,
方程为y=k,直线过点(2,1),
则k=-2,因为×(-2)=-1,所以D正确.
解析
5.已知P为抛物线y=x2上的动点,A,B(1,2),则|PA|+|PB|的最小值为
A. B.
C. D.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题意知,A为抛物线的焦点.
设点P到准线y=-的距离为d,
则|PA|+|PB|=d+|PB|,
d+|PB|的最小值为B到准线的距离,
所以当PB垂直于准线时取最小值.
故最小值为2+=.
解析
6.已知点A(1,)在抛物线C:y2=2px(p>0)上,则A到C的准线的距离为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题意可得,()2=2p×1,
则2p=5,抛物线的方程为y2=5x,
准线方程为x=-,点A到抛物线C的准线的距离为1-=.
解析
7.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抛物线的焦点是双曲线16x2-9y2=144的左顶点;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双曲线方程可化为-=1,
左顶点为(-3,0),
由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且=-3,∴p=6,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12x.

(2)抛物线的焦点F在x轴上,直线y=-3与抛物线交于点A,|AF|=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设所求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的方程为
y2=2px(p≠0),A(m,-3),
由抛物线定义得5=|AF|=.
又(-3)2=2pm,∴p=±1或p=±9,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x或y2=±18x.

8.花坛水池中央有一喷泉,水管|O'P|=1 m,水从喷头P喷出后呈抛物线状,先向上至最高点后落下,若最高点距水面2 m,点P距抛物线的对称轴1 m,则水池的直径至少应设计为多少m?(精确到1 m).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
依题意有P(-1,-1)在抛物线上,代入得p=,故得抛物线方程为x2=-y.
设点A(x,-2)在抛物线上,将A(x,-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x=,则|O'A|=(+1)m,
因此,所求水池的直径至少为2(1+)m,约为5 m,
即水池的直径至少应设计为5 m.

9.已知P为抛物线y2=4x上一个动点,Q为圆x2+(y-4)2=1上一个动点,则点P到点Q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A.5 B.  C.-1    D.+1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综合运用
点P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等于点P到抛物线焦点F(1,0)的距离.圆心坐标是(0,4),圆心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即圆上的点Q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是-1,这个值即为所求.
解析
10.若抛物线y2=2x上的两点A,B到焦点的距离之和是5,则线段AB的中点的横坐标是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抛物线方程y2=2x可知,=,
设点A(x1,y1),B(x2,y2),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A到焦点F的距离等于点A到准线的距离,
即|AF|=x1+=x1+.
同理|BF|=x2+=x2+.
故|AF|+|BF|=x1+x2+1=5,
即x1+x2=4,得=2.
故线段AB的中点的横坐标是2.
解析
11.设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点P在C上,|PF|=,若以线段PF为直径的圆与x轴切于(-1,0),则抛物线C的方程为
A.x2=4y或x2=8y
B.x2=2y或x2=4y
C.x2=2y或x2=8y
D.x2=4y或x2=16y

能力提升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设P(x,y),F,
由条件可知y+=,
即y=-,
并且线段PF的中点纵坐标是=,
因为以线段PF为直径的圆与x轴切于(-1,0),
所以x=-2,即P,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4=2p,
整理得p2-5p+4=0,
解得p=1或p=4,
即抛物线C的方程是x2=2y或x2=8y.
解析
12.已知抛物线y=x2的焦点为F,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点Q,记点P到x轴的距离为d,则d+|PQ|的最小值为
A. B.
C. D.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如图,记l:y=-是抛物线的准线,过P作PH⊥l,垂足为H,连接FQ,
则|PF|=|PH|,F.
因为点P到x轴的距离比点P到l的距离少,
所以d+|PQ|=|PH|-+|PQ|=|PF|+|PQ|-,
所以当Q,P,F三点共线,且点P在线段FQ上时,
d+|PQ|最小,且最小值为|FQ|-=-=2-=.
解析
第三章 §3.3 抛物线
<<<作业4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分值:80分
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35分;多选题每小题6分,共6分
1.过点A(3,0)且与y轴相切的圆的圆心轨迹为
A.圆 B.椭圆
C.直线 D.抛物线
2.若P为抛物线y2=4x上一点,且P到焦点F的距离为9,则P到y轴的距离为
A.7 B.10 C.8 D.9
3.抛物线y=x2的焦点坐标为
A. B.
C. D.
4.(多选)关于抛物线y2=10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焦点在y轴上
B.焦点在x轴上
C.抛物线上横坐标为1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6
D.存在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过焦点作该直线的垂线,垂足坐标为(2,1)
5.已知P为抛物线y=x2上的动点,A,B(1,2),则|PA|+|PB|的最小值为
A. B.
C. D.
6.已知点A(1,)在抛物线C:y2=2px(p>0)上,则A到C的准线的距离为     .
7.(14分)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抛物线的焦点是双曲线16x2-9y2=144的左顶点;(7分)
(2)抛物线的焦点F在x轴上,直线y=-3与抛物线交于点A,|AF|=5.(7分)
8.(15分)花坛水池中央有一喷泉,水管|O'P|=1 m,水从喷头P喷出后呈抛物线状,先向上至最高点后落下,若最高点距水面2 m,点P距抛物线的对称轴1 m,则水池的直径至少应设计为多少m?(精确到1 m).
9.已知P为抛物线y2=4x上一个动点,Q为圆x2+(y-4)2=1上一个动点,则点P到点Q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A.5 B.
C.-1 D.+1
10.若抛物线y2=2x上的两点A,B到焦点的距离之和是5,则线段AB的中点的横坐标是     .
11.设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点P在C上,|PF|=,若以线段PF为直径的圆与x轴切于(-1,0),则抛物线C的方程为
A.x2=4y或x2=8y
B.x2=2y或x2=4y
C.x2=2y或x2=8y
D.x2=4y或x2=16y
12.已知抛物线y=x2的焦点为F,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点Q,记点P到x轴的距离为d,则d+|PQ|的最小值为
A. B.
C. D.
答案精析
1.D [由题意可知,动圆的圆心到点A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满足抛物线的定义.]
2.C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P到焦点F的距离等于P到准线x=-1的距离,所以P到y轴的距离为9-1=8.]
3.B [抛物线y=x2的标准形式为x2=y,所以抛物线的焦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
由2p=,得p=,则,
所以焦点坐标为.]
4.BD [抛物线y2=10x的焦点在x轴上,所以B正确,A错误;
设M(1,y0)是y2=10x上一点,
则|MF|=1+=1+≠6,
所以C错误;
由于抛物线y2=10x的焦点为,
由题意知过原点的直线方程为y=x,
设过焦点的直线的斜率存在,
方程为y=k,
直线过点(2,1),
则k=-2,因为×(-2)=-1,
所以D正确.]
5.C [由题意知,A为抛物线的焦点.
设点P到准线y=-的距离为d,
则|PA|+|PB|=d+|PB|,
d+|PB|的最小值为B到准线的距离,所以当PB垂直于准线时取最小值.故最小值为2+.]
6.
解析 由题意可得,()2=2p×1,
则2p=5,抛物线的方程为y2=5x,
准线方程为x=-,点A到抛物线C的准线的距离为1-.
7.解 (1)双曲线方程可化为
=1,
左顶点为(-3,0),
由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
y2=-2px(p>0)且=-3,
∴p=6,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12x.
(2)设所求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x(p≠0),A(m,-3),
由抛物线定义得
5=|AF|=.
又(-3)2=2pm,
∴p=±1或p=±9,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2x或y2=±18x.
8.解 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方程为
x2=-2py(p>0),
依题意有P(-1,-1)在抛物线上,代入得p=,故得抛物线方程为x2=-y.
设点A(x,-2)在抛物线上,将A(x,-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x=,
则|O'A|=(+1)m,
因此,所求水池的直径至少为2(1+)m,约为5 m,即水池的直径至少应设计为5 m.
9.C [点P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等于点P到抛物线焦点F(1,0)的距离.圆心坐标是(0,4),圆心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即圆上的点Q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是-1,这个值即为所求.]
10.2
解析 由抛物线方程y2=2x可知,,设点A(x1,y1),B(x2,y2),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A到焦点F的距离等于点A到准线的距离,
即|AF|=x1+=x1+.
同理|BF|=x2+=x2+.
故|AF|+|BF|=x1+x2+1=5,
即x1+x2=4,得=2.
故线段AB的中点的横坐标是2.
11.C [设P(x,y),
F,
由条件可知
y+,
即y=,
并且线段PF的中点纵坐标是

因为以线段PF为直径的圆与x轴切于(-1,0),
所以x=-2,即P,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4=2p,
整理得p2-5p+4=0,
解得p=1或p=4,
即抛物线C的方程是
x2=2y或x2=8y.]
12.C [如图,记l:y=-是抛物线的准线,过P作PH⊥l,垂足为H,连接FQ,
则|PF|=|PH|,F.
因为点P到x轴的距离比点P到l的距离少,
所以d+|PQ|=|PH|-+|PQ|=|PF|+|PQ|-,
所以当Q,P,F三点共线,且点P在线段FQ上时,d+|PQ|最小,且最小值为|FQ|-=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