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章末质量检测(课件+练习,共2份打包)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章末质量检测(课件+练习,共2份打包)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22:58:54

文档简介

章末质量检测(二) 烃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烃中,一氯代物不只有一种的是(   )
A.CH4
B.CH2CH2
C.CH3—C≡C—CH3
D.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可知该有机物一定是烃
B.苯是芳香烃的母体,是一种具有环状分子结构的不饱和烃
C.等质量的C2H4和C3H6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
D.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CH+H2CH2CH2
B.CH2CH2+H2OCH3CH2OH
C.CH3CH2OH+O2CH3COOH+H2O
D.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4.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中只含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分别将产物气体通过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再称重,浓硫酸增重1.8 g,澄清石灰水增重4.4 g。在相同状况下,该烃蒸气的密度是氢气的35倍,该烃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所得加成产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A.(CH3)2CHC≡CH
B.CH2CHCH2CH2CH3
C.CH2CHCH2CH3
D.
5.认知、推理能力是培养化学学科思维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H2加成之后的产物中,其一氯代物有7种
B.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是2,3,4,4-四甲基己烷
D.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OH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再分液
B.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加入KOH溶液,静置,分液
C.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溴水反应,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洗气
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先后通入KOH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中洗气
7.下列各项物质使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苯、甲苯、己烯 B.己烯、裂化汽油、苯
C.甲苯、己烯、四氯化碳 D.苯、甲苯、二甲苯
8.下列关于苯乙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发生氧化反应
B.燃烧时有黑烟产生
C.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共面
D.1 mol苯乙炔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 mol Br2
9.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分子中有2种杂化轨道类型的碳原子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其一氯代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和甲苯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C.邻二甲苯和液溴在光照下取代产物可能为
D.鉴别己烯和苯,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有机物的组成为CnH2n
B.一种烃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并通过浓硫酸,减少的体积就是生成的水蒸气的体积
C.某气态烃CxHy与足量O2恰好完全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温度>100 ℃),则y=4;若体积减小,则y>4;否则y<4
D.相同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消耗O2越多,烃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高
12.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及其性质检验的装置图(电石中含CaS等杂质,杂质CaS与水反应产生H2S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甲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2+2H2OCa(OH)2+CH≡CH↑
B.装置乙的作用是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2S气体
C.装置丙中反应物之间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则生成物为1,2-二溴乙烷
D.装置丁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13.下列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CH2CH—CHCH2 1,3-二丁烯
B. 2-乙基丁烷
C. 二甲苯
D. 2,2,5-三甲基-3-乙基庚烷
14.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流程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加成反应
B.乙苯和氢气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最多有6种
C.鉴别乙苯与苯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乙烯和聚苯乙烯均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
15.烯烃复分解反应可表示为
++
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0分)A~F是几种烃分子的结构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图中C是有机物分子的      模型。
(2)上述物质中空间结构为平面形的是     (填字母序号)。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标准状况下,上述烃均为难溶于水的气体
b.相同质量的E和F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c.0.1 mol E先与足量的HCl加成,再与氯气发生取代,最多消耗0.4 mol氯气
(4)等质量的上述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2,标准状况下消耗氧气的体积最大的是      (填结构式)。
(5)上述烃中在120 ℃、1.01×105 Pa条件下。与足量的O2混合点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烃是      (填字母)。
(6)D的取代产物C3H6BrCl有      种同分异构体。
17.(10分)(1)相对分子质量为70的烯烃的分子式为    ;若该烯烃与足量的H2加成后能生成含3个甲基的烷烃,则该烯烃的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
(2)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①若A是单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则该单烯烃可能有    种结构。
②若A是炔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则此炔烃可能有    种结构。
③若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由一种烯烃加氢得到,且该烯烃是一个非常对称的分子构型,有顺、反两种结构。
a.写出A的该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b.写出这种烯烃的顺、反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18.(11分)Glaser反应是指端炔烃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的偶联反应,例如:
下面是利用Glaser反应制备化合物E的一种合成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        ,D的化学名称为    。
(2)写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E的结构简式为           。用1 mol E合成1,4-二苯基丁烷,理论上需要消耗氢气    mol。
(4)芳香族化合物F是C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3∶1,符合条件的F有5种,分别为、、、                       、          。
19.(12分)2-甲基-1,3-丁二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发生以下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甲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是:                       。
(2)2-甲基-1,3-丁二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①Br2足量时,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                      
                       。
②发生1,2-加成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
③发生1,4-加成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3)上述流程图中反应①的机理为+||。B为含有六元环的有机物,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Y()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Y发生反应的物质有    (填字母)。
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钠 D.氢氧化钠溶液
(5)已知:
上述流程中X的分子式为C3H4O3,则其结构简式为        。
20.(12分)硝基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
Ⅰ.制备硝基苯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Ⅱ.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20 ℃)/(g·cm-3) 溶解性
苯 5.5 80 0.88 微溶于水
硝基苯 5.7 210.9 1.205 难溶于水
浓硝酸 — 83 1.4 易溶于水
浓硫酸 — 338 1.84 易溶于水
Ⅲ.制备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
Ⅳ.制备、提纯硝基苯的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混酸时,应在烧杯中先加入    ;反应装置中的长玻璃导管最好用       (填仪器名称)代替;恒压滴液漏斗的优点是                。
(2)步骤①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 ℃的主要原因是        ;步骤②中分离混合物获得粗产品1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
(3)最后一次水洗后分液得到粗产品2时,粗产品2应    (填“a”或“b”)。
a.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4)粗产品1呈浅黄色,粗产品2为无色。粗产品1呈浅黄色的原因是                      
                       。
(5)步骤④用到的固体D的名称为                       。
(6)步骤⑤蒸馏操作中,锥形瓶中收集到的物质为                       。
章末质量检测(二) 烃
1.D CH4中的4个H连在同一个C上,4个H等效,一氯代物只有一种,A不符合题意;CH2CH2结构对称,4个H等效,一氯代物只有一种,B不符合题意;CH3—C≡C—CH3中的6个H等效,一氯代物只有一种,C不符合题意;对二甲苯中含有两种氢原子,两个甲基中的6个H为一种,苯环上的4个H为另一种,则其一氯代物有2种,D符合题意。
2.A 烃的含氧衍生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也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烃,A错误;苯是芳香烃的母体,是一种具有环状分子结构的不饱和烃,B正确;C2H4和C3H6的最简式相同,都为CH2,等质量的C2H4和C3H6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C正确;若甲烷为平面结构,二氯甲烷的结构有两种,则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D正确。
3.D 乙炔与H2生成乙烯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A不符合题意;乙烯与H2O生成乙醇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不符合题意;乙醇与O2生成乙酸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不符合题意;乙酸与乙醇酯化符合取代反应的定义,D符合题意。
4.B 由浓硫酸增重1.8 g,澄清石灰水增重4.4 g,求得某烃的最简式为CH2,该烃蒸气的密度是氢气的35倍可知,该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0,结合最简式确定该烃的分子式为C5H10,C错误;由于该烃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为单烯烃,A错误;结合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加成后的产物A有三种等效氢,且个数比为1∶2∶3,根据选项判断,B满足条件,D加成后等效氢个数比为6∶3∶2∶1,选B。
5.A 与H2加成之后的产物为,共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所以其一氯代物有8种,A错误;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则5个C原子与4个H原子可共面,B正确;主链为6个C原子,含有4个侧链,均为甲基,名称为2,3,4,4-四甲基己烷,C正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其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
6.D 溴单质与KOH溶液反应,溴苯不和KOH溶液反应且分层,A正确;浓硝酸和浓硫酸可与氢氧化钾反应,而硝基苯不反应,且不溶于水,可用氢氧化钾溶液除杂,B正确;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液态1,2-二溴乙烷,可以除去乙烯,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C正确;CO2、SO2可与KOH溶液发生反应,而乙烯不反应,可除杂,但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错误。
7.C 甲苯、己烯、苯都不溶于水,甲苯和己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己烯可使溴水褪色,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A错误;己烯、裂化汽油密度比水小,且都为不饱和烃,不能用一种物质鉴别,B错误;在甲苯、己烯、四氯化碳溶液中分别加入溴水,甲苯、四氯化碳与溴水不反应,但液体分层,甲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己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C正确;甲苯和二甲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D错误。
8.C 含碳碳三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苯甲酸,A正确;含碳量较高,燃烧时有黑烟产生,B正确;苯环上所有原子共平面且单键可以旋转,碳碳三键结构中所有原子共线也共面,则该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共平面,C错误;1 mol苯乙炔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 mol Br2,D正确。
9.C 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形结构,甲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因此甲烷分子中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产物中所有原子也不可能共平面,A项错误;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为sp2、sp和sp3,共有三种杂化方式,B项错误;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正确;结构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6种,D项错误。
10.D 甲苯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苯甲酸,使其褪色,A错误;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乙烯被氧化,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原理不同,B错误;邻二甲苯和液溴在光照下应是甲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C错误;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己烯因含碳碳双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之褪色,液体分层但不褪色的是苯,D正确。
11.D 生成物中含有碳、氢元素,依据元素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氧元素不能确定,不能确定有机物的组成,A错误;烃在氧气中燃烧时即使不吸收水蒸气体积也有可能减少,所以生成水蒸气的体积不一定等于反应前后减少的体积,B错误;烃类燃烧的通式为CxHy+O2xCO2+H2O,温度高于100 ℃时水为气态,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1+x+=x+,则y=4,若体积减小,则1+x+>x+,解得y<4,若体积增大,则y>4,C错误;12 g碳可以消耗1 mol O2,4 g氢可以消耗1 mol O2,所以质量相同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高消耗的O2越多,D正确。
12.C 甲中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制备乙炔,则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H≡CH↑,A正确;装置乙中盛有的硫酸铜溶液用于吸收H2S,防止H2S干扰乙炔性质的验证,B正确;装置丙中盛有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用于验证乙炔的不饱和性,若乙炔与溴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得到的产物为1,2-二溴乙烯,C错误;装置丁中盛有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于验证乙炔的还原性,D正确。
13.D 此化合物名称为1,3-丁二烯,A不正确;—CH3取代基在主链的第3个碳原子上,此化合物名称为3-甲基戊烷,B不正确;此化合物命名为邻二甲苯,C不正确;在此烷烃分子中,主链碳原子为7个,应从右往左给主链碳原子编号,则3个—CH3分别在主链的第2、2、5三个碳原子上,—CH2CH3在主链的第3个碳原子上,其名称为2,2,5-三甲基-3-乙基庚烷,D正确。
14.C 根据苯和乙烯反应生成乙苯可得到该反应是加成反应,A正确;乙苯和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为,该物质有6种位置的氢即,则一氯代物最多有6种,B正确;乙苯和苯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苯与苯乙烯,可以用溴水,使溴水褪色的为苯乙烯,使溴水分层的为乙苯,C错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聚苯乙烯含有苯环,两者均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15.A 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生成物中新形成的环为六元环,且新环中所形成的碳碳双键位置符合要求,可以生成,A正确;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形成的是五元环,B错误;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形成的是六元环,但是碳碳双键的位置不正确,C错误;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得到的是五元环,D错误。
16.(1)空间填充 (2)CEF (3)bc 
(4) (5)AC (6)5
解析:由图可知,A为CH4,B为CH3CH3,C为CH2CH2,D为CH3CH2CH3,E为CH≡CH,F为。
(1)图中C是有机物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2)乙烯、乙炔和苯的空间结构为平面形,则上述物质中空间结构为平面形的是CEF。
(3)标准状况下,苯为液体,上述烃不均为难溶于水的气体,a错误;E和F的最简式均为CH,则相同质量的E和F含有相同的原子数,b正确;0.1 mol E先与足量的HCl加成,生成C2H4Cl2,再与氯气发生取代,最多消耗0.4 mol氯气,c正确。
(4)等质量有机物含氢量越高,其完全燃烧耗氧量越大,上述有机物中含氢量最高的是CH4,其结构式为。
(5)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xHy+O2xCO2+H2O,120 ℃水为气态,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说明1+x+=x+,解得y=4,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烃是A、C。
(6)D的取代产物C3H6BrCl的同分异构体为
BrCHClCH2CH3、BrCH2CHClCH3、BrCH2CH2CH2Cl、ClCH2CHBrCH3、
CH3ClCBrCH3,共有5种。
17.(1)C5H10 、、
(2)①5 ②1
③a.(CH3)3C—CH2—CH2—C(CH3)3
b.(顺式)、(反式)
解析:(1)由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可得烯烃的分子式为C5H10;该烃加成后所得的产物(烷烃)中含有3个甲基,表明在烯烃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支链,则主链为4个碳原子,支链为1个—CH3,此时烯烃的碳骨架结构为,其双键可在①②③三个位置,有三种可能的结构。(2)有机物A的碳骨架结构为
,其双键可在①②③④⑤五个位置,而三键只能处于①一个位置。
18.(1) 苯乙炔
(2)+2Cl2+2HCl
(3) 4
(4) 
解析:由B的分子式、C的结构简式可知B为,A与氯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则A为。对比C、D的结构可知,C脱去2分子HCl,形成碳碳三键得到D。D发生信息中的偶联反应生成的E为。
(1)B的结构简式为,D的化学名称为苯乙炔。
(2)步骤②是乙苯侧链上发生的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HCl。
(3)E的结构简式为,用1 mol E合成1,4-二苯基丁烷,即碳碳三键全部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理论上需要消耗氢气4 mol。
(4)芳香族化合物F是C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3∶1,则其结构中含有2个甲基,且甲基的位置等效,苯环上的2个氢原子的位置
等效,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19.(1)
(2)①
②+Br2(或+Br2) 
③(或)
(3)+CH3CHCHCH3 (4)AB (5)
解析:(1)键线式只表示分子中键的链接情况和官能团,省略碳氢元素符号,2-甲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是。(2)2-甲基-1,3-丁二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①Br2足量时,发生全加成,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②发生1,2-加成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Br2
或+Br2;③发生1,4-加成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3)反应①为和CH3CHCHCH3反应,根据信息及B为含有六元环的有机物,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CH3CHCHCH3。(4)根据Y 结构可知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选A、B。(5)根据信息可知,CO2+,X的分子式为C3H4O3,则其结构简式为。
20.(1)浓硝酸 球形冷凝管(或蛇形冷凝管) 平衡气压,使混合酸能顺利流下
(2)防止副反应发生 分液 (3)b
(4)溶有浓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
(5)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镁,答案合理即可)
(6)苯
解析:(1)浓硫酸密度大于浓硝酸,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配制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时,先将浓硝酸注入烧杯中,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并及时搅拌和冷却,以防止液体暴沸;苯、浓硝酸沸点低,易挥发,使用球形(或蛇形)冷凝管可减少反应物的损失,提高转化率;和普通分液漏斗相比,恒压滴液漏斗可以平衡内外压强,使混合酸能顺利流下。(2)浓硝酸和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温度不能过高,控制在50~60 ℃,防止副反应发生;步骤②为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应采取分液操作。(3)最后一次水洗后分液得到粗产品2,粗产品2中含有硝基苯和苯,采用分液方法分离,因为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粗产品2应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故选b。(4)粗产品1中含有浓硝酸,浓硝酸受热易分解,粗产品1呈浅黄色的原因是溶有浓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5)步骤③依次用蒸馏水、Na2CO3溶液、蒸馏水洗涤,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得到的粗产品2为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还残留有水,步骤④用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混合物,过滤,得到苯和硝基苯的混合液。(6)步骤⑤为蒸馏操作,分离苯和硝基苯,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苯的沸点为80 ℃,硝基苯的沸点为210.9 ℃,则锥形瓶中收集到的物质为苯。
7 / 7(共71张PPT)
章末质量检测(二) 烃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烃中,一氯代物不只有一种的是(   )
A. CH4
C. CH3—C≡C—CH3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CH4中的4个H连在同一个C上,4个H等效,一氯代物只
有一种,A不符合题意;CH2 CH2结构对称,4个H等效,一氯
代物只有一种,B不符合题意;CH3—C≡C—CH3中的6个H等效,
一氯代物只有一种,C不符合题意;对二甲苯中含有两种氢原子,
两个甲基中的6个H为一种,苯环上的4个H为另一种,则其一氯代
物有2种,D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可知该有机物一定
是烃
B. 苯是芳香烃的母体,是一种具有环状分子结构的不饱和烃
C. 等质量的C2H4和C3H6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
D. 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烃的含氧衍生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也只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不一定是
烃,A错误;苯是芳香烃的母体,是一种具有环状分子结构的不饱
和烃,B正确;C2H4和C3H6的最简式相同,都为CH2,等质量的
C2H4和C3H6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C正确;若甲烷为平
面结构,二氯甲烷的结构有两种,则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
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C. CH3CH2OH+O2 CH3COOH+H2O
D.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乙炔与H2生成乙烯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A不符合题
意;乙烯与H2O生成乙醇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不符合题意;乙
醇与O2生成乙酸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不符合题意;乙酸与乙醇
酯化符合取代反应的定义,D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 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中只含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分别将产
物气体通过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再称重,浓硫酸增重1.8 g,澄清
石灰水增重4.4 g。在相同状况下,该烃蒸气的密度是氢气的35
倍,该烃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所得加成产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
图所示。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A. (CH3)2CHC≡CH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由浓硫酸增重1.8 g,澄清石灰水增重4.4 g,求得某烃
的最简式为CH2,该烃蒸气的密度是氢气的35倍可知,该烃的相对
原子质量为70,结合最简式确定该烃的分子式为C5H10,C错误;
由于该烃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为单烯烃,A错误;结合核磁共振
氢谱图可知,加成后的产物A有三种等效氢,且个数比为
1∶2∶3,根据选项判断,B满足条件,D加成后等效氢个数比为
6∶3∶2∶1,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 认知、推理能力是培养化学学科思维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与H2加成之后的产物中,其一氯代物有7种
B. 环戊二烯( )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是2,3,4,4-四甲基己烷
D. 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与H2加成之后的产物
为 ,共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所以其
一氯代物有8种,A错误;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则5个C原子与4个
H原子可共面,B正确;
主链为6个C原子,含有4个侧链,均为甲基,名称为2,3,4,4-四甲
基己烷,C正确;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为 ,其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 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OH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再分液
B. 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加入KOH溶液,静置,分液
C. 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溴水反应,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洗

D. 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先后通入KOH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
中洗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溴单质与KOH溶液反应,溴苯不和KOH溶液反应且
分层,A正确;浓硝酸和浓硫酸可与氢氧化钾反应,而硝基苯
不反应,且不溶于水,可用氢氧化钾溶液除杂,B正确;通过
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液态1,2-
二溴乙烷,可以除去乙烯,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
蒸气,C正确;CO2、SO2可与KOH溶液发生反应,而乙烯不反
应,可除杂,但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气体,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 下列各项物质使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苯、甲苯、己烯
B. 己烯、裂化汽油、苯
C. 甲苯、己烯、四氯化碳
D. 苯、甲苯、二甲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甲苯、己烯、苯都不溶于水,甲苯和己烯都能使酸性高
锰酸钾溶液褪色,己烯可使溴水褪色,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A错
误;己烯、裂化汽油密度比水小,且都为不饱和烃,不能用一种物
质鉴别,B错误;在甲苯、己烯、四氯化碳溶液中分别加入溴水,
甲苯、四氯化碳与溴水不反应,但液体分层,甲苯的密度比水小,
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己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现象
各不相同,可鉴别,C正确;甲苯和二甲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褪色,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 下列关于苯乙炔(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发生氧化反应
B. 燃烧时有黑烟产生
C. 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共面
D. 1 mol苯乙炔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 mol Br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含碳碳三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
生氧化反应而生成苯甲酸,A正确; 含碳量较高,
燃烧时有黑烟产生,B正确;苯环上所有原子共平面且单键可以旋
转,碳碳三键结构中所有原子共线也共面,则该分子中最多有14个
原子共平面,C错误;1 mol苯乙炔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 mol
Br2,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 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 分子中有2种杂化轨道类型的碳原子
C.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其一氯代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形结构,甲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
能共平面,因此甲烷分子中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产
物中所有原子也不可能共平面,A项错
误; 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
为sp2、sp和sp3,共有三种杂化方式,B项错
误; 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可以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正确;
结构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
子,其一氯代物有6种,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和甲苯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原理相

C. 邻二甲苯和液溴在光照下取代产物可能为
D. 鉴别己烯和苯,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
观察是否褪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甲苯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苯甲酸,使其褪色,
A错误;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乙烯被氧化,乙烯能
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原理不同,
B错误;邻二甲苯和液溴在光照下应是甲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C
错误;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己烯因含
碳碳双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之褪色,液体分层但不褪
色的是苯,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有机
物的组成为CnH2n
B. 一种烃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并通过浓硫酸,减少的体积就是生成
的水蒸气的体积
C. 某气态烃CxHy与足量O2恰好完全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
变(温度>100 ℃),则y=4;若体积减小,则y>4;否则y<4
D. 相同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消耗O2越多,烃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
数就越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生成物中含有碳、氢元素,依据元素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氧元素不能确定,不能确定有机物的组成,A错误;烃在氧气中燃烧时即使不吸收水蒸气体积也有可能减少,所以生成水蒸气的体积不一定等于反应前后减少的体积,B错误;烃类燃烧的通式为CxHy+ O2 xCO2+ H2O,温度高于100 ℃时水为气态,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1+x+ =x+ ,则y=4,若体积减小,则1+x+ >x+ ,解得y<4,若体积增大,则y>4,C错误;12 g碳可以消耗1 mol O2,4 g氢可以消耗1 mol O2,所以质量相同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高消耗的O2越多,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及其性质检验的装置图(电石中含CaS等
杂质,杂质CaS与水反应产生H2S气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aC2+2H2O Ca(OH)2+CH≡CH↑
B. 装置乙的作用是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2S气体
C. 装置丙中反应物之间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则生成物为1,2-
二溴乙烷
D. 装置丁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甲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甲中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制备乙炔,则主要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 Ca(OH)2+CH≡CH↑,A正确;
装置乙中盛有的硫酸铜溶液用于吸收H2S,防止H2S干扰乙炔性质
的验证,B正确;装置丙中盛有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用于验证乙
炔的不饱和性,若乙炔与溴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得到的产物为1,2-二溴乙烯,C错误;装置丁中盛有的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用于验证乙炔的还原性,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 下列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B.  2-乙基丁烷
C.  二甲苯
D.  2,2,5-三甲基-3-乙基庚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此化合物名称为1,3-丁二烯,A不正确;—CH3取代基
在主链的第3个碳原子上,此化合物名称为3-甲基戊烷,B不正
确;此化合物命名为邻二甲苯,C不正确;在此烷烃分子中,主
链碳原子为7个,应从右往左给主链碳原子编号,则3个—CH3分
别在主链的第2、2、5三个碳原子上,—CH2CH3在主链的第3个碳
原子上,其名称为2,2,5-三甲基-3-乙基庚烷,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 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流程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加成反应
B. 乙苯和氢气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最多有6种
C. 鉴别乙苯与苯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乙烯和聚苯乙烯均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根据苯和乙烯反应生成乙苯可得到该反应是加成反
应,A正确;乙苯和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为 ,该物质
有6种位置的氢即 ,则一氯代物最多有6种,B正
确;乙苯和苯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不能用酸
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苯与苯乙烯,可以用溴水,使溴水褪色的
为苯乙烯,使溴水分层的为乙苯,C错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
聚苯乙烯含有苯环,两者均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 烯烃复分解反应可表示为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 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生成物中新形成的
环为六元环,且新环中所形成的碳碳双键位置符合要求,可以生
成 ,A正确; 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形成的是
五元环,B错误; 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形成的是六
元环,但是碳碳双键的位置不正确,C错误; 中两个碳
碳双键断裂后,得到的是五元环,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10分)A~F是几种烃分子的结构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图中C是有机物分子的 模型。
空间填充 
解析:由图可知,A为CH4,B为CH3CH3,C为CH2
CH2,D为CH3CH2CH3,E为CH≡CH,F为 。
(1)图中C是有机物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上述物质中空间结构为平面形的是 (填字母序号)。
解析:乙烯、乙炔和苯的空间结构为平面形,则上述物质中
空间结构为平面形的是CEF。
CE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标准状况下,上述烃均为难溶于水的气体
b.相同质量的E和F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c.0.1 mol E先与足量的HCl加成,再与氯气发生取代,最多
消耗0.4 mol氯气
bc 
解析:标准状况下,苯为液体,上述烃不均为难溶于水的气体,a错误;E和F的最简式均为CH,则相同质量的E和F含有相同的原子数,b正确;0.1 mol E先与足量的HCl加成,生成C2H4Cl2,再与氯气发生取代,最多消耗0.4 mol氯气,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等质量的上述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2,标准状况下
消耗氧气的体积最大的是 (填结构式)。
解析:等质量有机物含氢量越高,其完全燃烧耗氧量越大,
上述有机物中含氢量最高的是CH4,其结构式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上述烃中在120 ℃、1.01×105 Pa条件下。与足量的O2混合点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烃是 (填字母)。
解析: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xHy+ O2
xCO2+ H2O,120 ℃水为气态,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没
有变化说明1+x+ =x+ ,解得y=4,完全燃烧前后气
体体积没有变化的烃是A、C。
A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D的取代产物C3H6BrCl有 种同分异构体。
解析: D的取代产物C3H6BrCl的同分异构体为
BrCHClCH2CH3、BrCH2CHClCH3、BrCH2CH2CH2Cl、
ClCH2CHBrCH3、CH3ClCBrCH3,共有5种。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7. (10分)(1)相对分子质量为70的烯烃的分子式为 ;若
该烯烃与足量的H2加成后能生成含3个甲基的烷烃,则该烯烃的
可能的结构简式
为 。
C5H10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由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可得烯烃的分子式为C5H10;该烃加成后所得的产物(烷烃)中含有3个甲基,表明在烯烃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支链,则主链为4个碳原子,支链为1个—CH3,此时烯烃的碳骨架结构为 ,其双键可在①②③三个位置,有三种可能的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①若A是单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则该单烯烃可能有
种结构。
②若A是炔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则此炔烃可能有
种结构。
5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写出A的该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b.写出这种烯烃的顺、反异构体的结构简
式:

(CH3)3C—
CH2—CH2—C(CH3)3 
(顺
式)、  (反式) 
③若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由一种烯烃加氢得到,且该烯
烃是一个非常对称的分子构型,有顺、反两种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有机物A的碳骨架结构为
,其双键可在①②③④⑤五个位
置,而三键只能处于①一个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8. (11分)Glaser反应是指端炔烃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的偶联反
应,例如:
下面是利用Glaser反应制备化合物E的一种合成路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B的结构简式为 ,D的化学名称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苯乙炔 
解析:由B的分子式、C的结构简式可知B为 ,A与氯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则A为 。对比C、D的结构可知,C脱去2分子HCl,形成碳碳三键得到D。D发生信息中的偶联反应生成的E为 。
(1)B的结构简式为 ,D的化学名称为苯
乙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写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l2  +2HCl 
解析:步骤②是乙苯侧链上发生的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2Cl2 +2HC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E的结构简式为 。用1 mol E合成
1,4-二苯基丁烷,理论上需要消耗氢气 mol。
解析: E的结构简式为 ,用1 mol E
合成1,4-二苯基丁烷,即碳碳三键全部与氢气发生加成反
应,则理论上需要消耗氢气4 mol。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芳香族化合物F是C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只有2种不同化
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3∶1,符合条件的F有5种,
分别
为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芳香族化合物F是C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3∶1,则其结构中含有2个甲基,且甲基的位置等效,苯环上的2个氢原子的位置等效,可能的结构简式
为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 (12分)2-甲基-1,3-丁二烯( )是一种重要
的化工原料。可以发生以下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甲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是: 。
解析:键线式只表示分子中键的链接情况和官能团,省略碳氢元素符号,2-甲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甲基-1,3-丁二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①Br2足量时,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简
式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②发生1,2-加成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
个):



Br2   (或  +
Br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③发生1,4-加成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2-甲基-1,3-丁二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①Br2足量时,发生全加成,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 ;②发生1,2-加成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
Br2 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r2 ;③发生1,4-加成所得有机产物的
结构简式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上述流程图中反应①的机理为 +|| 。B
为含有六元环的有机物,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
式:

+CH3CH
CHCH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反应①为 和CH3CH CHCH3反应,根据信息及B为含有六元环的有机物,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CH3CH CHCH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Y( )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在
一定条件下,能与Y发生反应的物质有 (填字母)。
A. 溴水 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钠 D. 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根据Y 结构可知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选A、B。
A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已
知:
上述流程中X的分子式为C3H4O3,则其结构简式
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根据信息可知, CO2
+ ,X的分子式为C3H4O3,则其结构简式
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 (12分)硝基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
Ⅰ.制备硝基苯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Ⅱ.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20 ℃)/
(g·cm-3) 溶解性
苯 5.5 80 0.88 微溶于水
硝基苯 5.7 210.9 1.205 难溶于水
浓硝酸 — 83 1.4 易溶于水
浓硫酸 — 338 1.84 易溶于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Ⅲ.制备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Ⅳ.制备、提纯硝基苯的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混酸时,应在烧杯中先加入 ;反应装置中的长玻璃
导管最好用 (填仪器名称)代
替;恒压滴液漏斗的优点是 。
浓硝酸 
球形冷凝管(或蛇形冷凝管) 
平衡气压,使混合酸能顺利流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浓硫酸密度大于浓硝酸,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配制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时,先将浓硝酸注入烧杯中,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并及时搅拌和冷却,以防止液体暴沸;苯、浓硝酸沸点低,易挥发,使用球形(或蛇形)冷凝管可减少反应物的损失,提高转化率;和普通分液漏斗相比,恒压滴液漏斗可以平衡内外压强,使混合酸能顺利流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步骤①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 ℃的主要原因是
;步骤②中分离混合物获得粗产品1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解析:浓硝酸和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温度不能过高,控制在50~60 ℃,防止副反应发生;步骤②为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应采取分液操作。
防止副反应发
生 

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最后一次水洗后分液得到粗产品2时,粗产品2应 (填“a”或
“b”)。
a.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b 
解析:最后一次水洗后分液得到粗产品2,粗产品2中含有硝基苯和苯,采用分液方法分离,因为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粗产品2应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故选b。
(4)粗产品1呈浅黄色,粗产品2为无色。粗产品1呈浅黄色的原因
是 。
解析:粗产品1中含有浓硝酸,浓硝酸受热易分解,粗产品1呈浅黄色的原因是溶有浓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
溶有浓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步骤④用到的固体D的名称为

解析:步骤③依次用蒸馏水、Na2CO3溶液、蒸馏水洗涤,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得到的粗产品2为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还残留有水,步骤④用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混合物,过滤,得到苯和硝基苯的混合液。
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镁,答
案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步骤⑤蒸馏操作中,锥形瓶中收集到的物质为 。
解析:步骤⑤为蒸馏操作,分离苯和硝基苯,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苯的沸点为80 ℃,硝基苯的沸点为210.9 ℃,则锥形瓶中收集到的物质为苯。
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