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解读】2.3.1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与体积-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解读】2.3.1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与体积-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08:24: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海水中重要的元素—氯和钠
2.3.1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与气体摩尔体积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从物质的量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
2.从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3.体会以内物质的量的概念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4.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5.理解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及其体积差异的原因。
6.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培养探究反应或问题实质的意识。
7.通过分析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加强对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培养对抽象问题的分析、归纳、推理和总结的能力。
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
(1)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基本物理量,符号为_n_。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单位(符号) 米(m) 千克(kg) 秒(s) 安(A) 开(K) 摩(mol) 坎(cd)
(2)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数值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 即1mol任何粒子集合体都含有约个粒子。如中约含个约含个O。
(3)书写方法及含义
表述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微观粒子的种类:
如1 mol H指1 mol氢原子,1 mol H2指1 mol氢分子。
(4)应用范围: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其特定组合。
(5)意义:把物质的宏观量和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四化”理解物质的量】
专有化 “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也不能添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微观化 只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及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不能表示宏观的物质,如苹果
具体化 必须指明具体粒子的种类,如“1 mol O”、“2 mol O2”、“1.5 mol O3”,不能说“1 mol 氧”
集体化 物质的量可以表示多个微粒的特定组合或集合体,如“1 mol NaCl”、“0.5 mol H2SO4”
知识点二 阿伏加德罗常数
1. 概念: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为NA,通常用6.02×1023_mol-1表示。
2. 单位:mol-1。
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数目(N)的关系。
(1)关系式:n=。
(2)结论:微粒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的粒子数之比。
【易错点拨】(1)阿伏加德罗常数——“三量”
基准量 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准确量 是一个物理量,用NA表示,单位是mol-1
近似量 6.02×1023 mol-1
(2)NA指1 mol任何微粒的微粒数,一定要明确指出是何种微粒,如1 mol CH4含有的分子数为NA,原子总数为5NA。
(3)涉及稀有气体时要注意He、Ne、Ar为单原子分子,O2、N2、H2等为双原子分子,臭氧(O3)为三原子分子等。
知识点三 摩尔质量
1.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作摩尔质量。
2. 符号和单位:摩尔质量的符号为M;单位为g·mol-1。
【思考与分析】根据下表数据,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
化学式 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质量
Fe 56 56g
NaCl 58.5 58.5g
H2O 18 18g
C2H5OH 46 46g
H2 2 2g
O2 32 32g
CO2 44 44g
3.摩尔质量的计算
(1)经验判断: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2)微观计算:M=m个×NA
(3)宏观计算: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易错提醒】(1)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
①等值性: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②确定性:对于指定的物质来说,其摩尔质量的值是一个定值,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而改变。
(2)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①已知任意状态物质的质量时:M=(定义式)。
②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时:M=m(分子)×NA。
③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和一个12C原子的质量时:
M=×12 g·mol-1。
知识点四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2)粒子数目相同时不同物质的体积关系
1 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含有的粒子数相同,而粒子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小的,这就使得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粒子的大小。但因为不同物质的粒子大小是不相同的,所以,1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对于气体来说,粒子之间的距离(一般指平均距离)远远大于粒子本身的直径,所以,当粒子数相同时,气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而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成是相等的,因此,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体积。
知识点五 气体摩尔体积
在一定条件下,1 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如表所示。观察并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与同学讨论。
气体 0 ℃、101 kPa时的体积/L 液体 20 ℃时的体积/cm3 固体 20 ℃时的体积/cm3
H2 22.4 H2O 18.0 Fe 7.12
O2 22.4 H2SO4 53.6 Al 10.0
1. 定义: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的摩尔体积
2. 符号:Vm
3. 单位:L·mol-1(或L/mol)
4. 计算公式:Vm=
5. 数值:在标准状况(温度为0℃,压强为101 KPa)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1
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①升高温度:气体摩尔体积增大②增大压强:气体摩尔体积减小
【温馨提示】对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
(1)1个条件:必须为标准状况。非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4 L。
(2)1种状态:物质的聚集状态必须是气体或者气体的混合物。如水、酒精、SO3、CCl4等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3)2个数据:“1 mol”,“约为22.4 L”。
(4)对象:标准状况下(0℃和101 kPa)时,气体摩尔体积约等于22.4 L/mol(“约”字很重要)
(5)注意:
①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②标准状况:温度0℃,压强为101kPa
③标准状况下Vm=22.4 L·mol-1
④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若不是或均不能用22.4 L·mol-1进行计算。
(6)比较
单位 使用条件 使用范围 物质种类
摩尔质量(M) g/mol 任何条件 所有物质 要注明物质种类
气体摩尔体积(Vm) L/mol 要注明温度和压强 所有气态物质 不须注明物质种类
备注 M的大小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Vm的大小只和压强和温度有关
知识点六 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成是相等的,这是理解气体体积的理论基础。
1. 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物质的量相同)。
【说明】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共同存在,相互制约,“三同”定“一同”。
2. 推论
①同温、同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同温、同压: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
③同温、同体积:气体的压强之比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④同温、同压、同体积:气体的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
3. 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气体物质,即不但适用于单一气体(如N2),也适用于混合气体(如N2和O2的混合气体)。
【拓展提升】(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
pV=nRT
说明: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常数,T为温度
条件 结论(等式) 语言叙述
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T、V相同 == 同温同体积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技巧点拨】可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进行推导。
注意:当题目出现“体积”、“L”等字样时(除溶液),按以下步骤:
①看条件:标准状况 / 0℃,101 kPa / 273 K,101 kPa
非标准状况 / 常温常压 / 25℃,101 kPa / 298 K,101 kPa
②看对象:只限于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标况下非气体的无机物:H2O
③看数据:“1mol”约为“22.4L”。
(2)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的理解
①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相同温度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压强越小,气体体积越大;相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
②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数、温度有关。相同分子数时,相同体积的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压强越大;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分子数越多,气体压强越大。
知识点七 求气体摩尔质量M的常用方法
1.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
2.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M=。
3.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ρ×22.4 L·mol-1。
4.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D。
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
M=M1×a%+M2×b%+M3×c%……,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题型一】物质的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
【典例分析】(23-24高一上·河南安阳·期中)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数量
B.1 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个原子
C.物质的量描述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
D.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答案】C
【详解】A.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的粒子集合体,不能理解为物质的数量,也不能理解为物质的质量,A错误;
B.物质的构成微粒可能是原子,也可能是离子或分子, 1 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个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微粒,但不一定都是原子,B错误;
C.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的粒子集合体,微观粒子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也可能是质子、中子等,故描述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C正确;
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变式演练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物质中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
B.摩尔是一个单位,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
C.12g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
【答案】A
【详解】A.1mol任何物质的个数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但该物质不一定是单原子分子,不一定含有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故A错误;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故B正确;
C.12g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故C正确;
D.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所含微观粒子,也能计量混合物所含微观粒子,故D正确;
故选A。
【变式演练2】(23-24高一上·北京西城·期中)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简称“摩”
C.摩尔只适用于描述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
D.12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答案】A
【详解】A.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不是物质的质量,故A错误;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简称“摩”,故B正确;
C.摩尔只适用于描述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故C正确;
D.12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故D正确;
故选A。
【变式演练3】已知0.25mol甲烷中所含原子数为a,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mol-1 B.4a mol-1 C.a mol-1 D.0.8a mol-1
【答案】D
【详解】0.25molCH4所含原子物质的量为0.25mol×5=1.25mol,原子数为a,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0.8a mol-1,D满足题意。
答案选D。
【题型二】摩尔质量
【典例分析】下列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正确的是
A.1molNH3的质量为17
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
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D.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等于g
【答案】D
【详解】A.1 mol NH3的质量是17g,A错误;
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mol,B错误;
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如果用g/mol作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C错误;
D.1mol钠的质量是23,因此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约等于,D正确;
答案选D。
【变式演练1】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1 D.32 g·mol-1
【答案】D
【详解】气体X的物质的量,气体的摩尔质量;
故答案为:D
【变式演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O2的质量是32 g·mol-1 B.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准确值就是6.02×1023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 g·mol-1 D.等质量的H2与Cl2所含的分子数一样多
【答案】C
【详解】A.1molO2的质量是1mol×32 g·mol-1=32g,A错误;
B.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数值是6.02×1023,B错误;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C正确;
D.H2与Cl2摩尔质量不同,等质量的H2与Cl2物质的量不同,所含的分子数不一样,D错误;
故选C。
【变式演练3】(23-24高一上·辽宁沈阳·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质量是 B.的摩尔质量是
C.的摩尔质量是 D.的质量是
【答案】B
【详解】A.的质量是,故A错误;
B.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g/mol,水的摩尔质量是,故B正确;
C.的摩尔质量是,故C错误;
D.的质量是,故D错误;
故选B。
【题型三】气体摩尔体积
【典例分析】(23-24高一上·福建福州·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B.在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是0.5mol
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33.6L
D.在标准状况下,个CO分子的体积是33.6L
【答案】A
【详解】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的体积小于22.4L,A错误;
B.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是0.5mol,B正确;
C.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V=nVm=1.5mol×22,4L/mol=33.6L,C正确;
D.个CO分子物质的量为,标准状况下,体积是V=nVm=1.5mol×22,4L/mol=33.6L,D正确;
故答案为:A。
【变式演练1】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个氢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B.在常温常压下,含有的分子数为
C.25℃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
【答案】C
【详解】A.含有NA个氢原子的氢气为0.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11.2L,A错误;
B.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物质的量不是0.5mol,含有的分子数不是0.5NA,B错误;
C.64gSO2中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原子为3mol,原子数为3NA,C正确;
D.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11.2L液态水物质的量大于0.5mol,所含有的分子数大于0.5NA,D错误;
本题选C。
【变式演练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22.4LCO和的混合气体所含碳原子数约为NA
B.常温常压下,与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C.氨气的摩尔质量等于个氨分子的质量之和
D.标准状况下,2NA个H2O的体积约为44.8L
【答案】A
【详解】A.在标准状况下,22.4LCO和的混合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为,所含碳原子数约为,故A正确;
B.常温常压下,的物质的量为,则所含原子数为,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则氮气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为,故B错误;
C.氨气的摩尔质量单位为时,在数值上等于个氨分子的质量之和,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 H2O为非气态物质,2NA个H2O 为2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是44.8L ,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变式演练3】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A.0.1mol B.0.5mol C.1mol D.2mol
【答案】C
【详解】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所以22.4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1mol,故选C。
【题型四】阿伏加德罗定律
【典例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两种气体,密度之比为3:2
B.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和两种气体,其原子数目一定相等
C.同温同压下,相同原子数目的和两种气体,其质量一定相等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答案】D
【详解】A.,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相同质量的、两种气体,密度之比为2:3,故A错误;
B.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和(二者摩尔质量相等)两种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其分子数目一定相等,故B错误;
C.同温同压下,相同原子数目的和(都为双原子分子)两种气体,有相同的物质的量,二者摩尔质量不等,其质量一定不相等,故C错误;
D.相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有相同的分子数,则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变式演练1】两个体积相等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N2和O2,同温同压时,两气体不相等的是
A.物质的量 B.分子数 C.密度 D.原子总数
【答案】C
【详解】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同温同压时,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体积相等时两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故A正确;
B.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时,气体的体积与其分子数成正比,因此两个容器中的分子数相同,故B正确;
C.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同温同压时,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氮气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等,因此两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相等,故C错误;
D.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时,气体的体积与其分子数成正比,因此两个容器中的分子数相同,N2和O2均是双原子分子,当两个容器中的分子数相等时,原子数也相等,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变式演练2】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甲烷和氨气,一定相同的是
A.质量 B.密度 C.分子数 D.原子数
【答案】C
【详解】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含相同的分子数,则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甲烷和氨气分子数一定相同,故C正确;
故选:C。
【变式演练3】(23-24高一上·福建·期中)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64gSO2和48gO3,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体积之和为44.8 L B.SO2和O3的气体密度比为4∶3
C.SO2和O3分子数之比为4∶3 D.SO2和O3的氧原子数目比为1∶1
【答案】B
【详解】A.题干未告知气体所处的状态,故无法计算两种气体的体积,A错误;
B.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也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SO2和O3的气体密度比为64:48=4∶3,B正确;
C.SO2和O3分子数之比为=1∶1,C错误;
D.SO2和O3的氧原子数目比为=2∶3,D错误;
故答案为:B。
一、选择题
1.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和的混合气体含有的质子数为
B.12g熔融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
C.与足量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答案】A
【解析】【解答】A、 和 的摩尔质量均为 ,并且1个 分子含有的质子数为 ,1个 分子含有的质子数为 ,二者质子数相同。在标准状况下, 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则含有的质子数为 ,即质子数为,A正确;
B、熔融状态下, 电离生成 和。 的物质的量为 ,则其中含有的阳离子( )的物质的量为 ,阳离子数目为,并非,B错误;
C、 与足量 反应会生成 ,在该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从 价升高到+3 价, 的物质的量为 ,则 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转移电子数目为 ,不是 ,C错误;
D、标准状况下,不是气态物质,而是固态,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所以 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其含有的氧原子数也不一定为 ,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 )”,结合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适用对象 )、物质结构( 熔融电离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物质状态,分析选项正误。
A.分析 和 分子的质子数,结合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混合气体物质的量,进而判断质子数。
B.明确熔融状态下 的电离方式,计算 熔融 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
C.分析 与足量 反应的产物中 的化合价,计算 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
D.判断标准状况下 的状态,分析能否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及氧原子数目。
2.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
B.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
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D.水的摩尔质量是氢气的摩尔质量的9倍
【答案】D
【解析】【解答】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8g/mol,故A错误;
B、摩尔质量是定值,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改变,故B错误;
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相对分子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所以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或原子质量只是数值相同,故C错误;
D、水的摩尔质量是18g/mol,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所以水的摩尔质量是氢气的摩尔质量的9倍,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B、摩尔质量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改变;
C、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相同;
D、水的摩尔质量是18g/mol,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
3.同温同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由 可知,等质量时,M越小,则体积越大,CH4、CO2、O2、SO2四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6g/mol、44g/mol、32g/mol、64g/mol,则甲烷的体积最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公式可知,等质量的物质中,摩尔质量越小,其物质的量越大;再由公式V=n×Vm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则物质的量越大,气体的体积越大。
4.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中含共价键数目为
B.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
C.足量的与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与足量充分反应后,所得氨分子的数目为
【答案】C
【解析】【解答】A、 的物质的量为 。在晶体中,每个原子与4个原子形成共价键,但是1个共价键是由2个原子共享的。所以1mol 晶体中实际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即共价键数目为 ,并非,A错误;
B、7.8g 的物质的量为 。 是由 和 构成的,1个 中含有 个 和 个 ,那么 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 ,即离子数目为 ,不是,B错误;
C、 的物质的量为 。当 足量时,与 反应会生成 ,在这个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从0 价升高到+3 价,即每个原子会失去3 个电子,所以 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转移电子数目为 ,C正确;
D、标准状况下,22.4L 的物质的量为 。 与 合成 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也就是说 不能完全转化为 。如果完全反应, 会生成 ,但由于是可逆反应,实际生成的 分子数会小于,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 )”,结合物质结构(晶体、 构成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可逆反应特点,分析选项正误。
A.利用晶体的结构特点(共价键为两个原子共用 ),结合“均摊法”计算 晶体中共价键数目。
B.先计算 的物质的量,再根据 的离子构成( 和 )计算离子总数。
C.先算出的物质的量,再依据与 反应的产物( )中的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数。
D.根据 与 合成 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 ),判断生成 分子数。
5.关于等物质的量的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原子数目比为
B.摩尔质量之比为
C.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为
D.常温常压下,所占体积比为
【答案】C
【解析】【解答】A、NO和NO2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二者的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A不符合题意。
B、MO的摩尔质量为30g·mol-1,NO2的摩尔质量为46g·mol-1。因此二者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5:23,B不符合题意。
C、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因此二者的密度之比为15:23,C符合题意。
D、常温常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二者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分子中原子个数进行分析。
B、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C、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D、常温常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6.“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C2H4)”是综合利用CO2的热点研究领域,其反应可以表示为。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4.8LCO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2NA
B.28gC2H4中所含原子数目为6NA
C.6molH2中所含中子数目为12NA
D.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答案】B
【解析】【解答】A.未指明是否为标况下,故A不符合题意;
B. 28gC2H4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中所含原子数目为6NA,故B符合题意;
C.普通氢原子不含中子,故C不符合题意;
D.标况下水是液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题目中未指明条件;
B.根据计算出物质的量,结合一个乙烯分子含有6个原子计算;
C.普通氢原子中不含中子;
D.标况下水是液态不是气态。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②0.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
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为22.4 L
④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 1
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A.①③⑤ B.④⑥
C.③④⑥ D.①④⑥
【答案】B
【解析】【解答】考查气体的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定律。需要强调的是摩尔体积只针对于气体,而且对于气体只有在说明状况的条件下体积才有意义。
故答案为:B
【分析】气体摩尔体积必须指明温度和压强,一般情况下,是指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8.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小于
B.含的浓盐酸与足量反应,可收集到氯气的分子数为
C.全部制成胶体,得到胶体粒子数目为
D.过量在中燃烧,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答案】A
【解析】【解答】A、标准状况(0℃、101kPa)下,气体摩尔体积为 22.4L/mol,而常温常压(约 25℃、101kPa)下,温度升高导致气体分子间距离增大,摩尔体积大于 22.4L/mol。因此 22.4L SO2在常温常压下的物质的量小于 1mol,含有的分子总数小于 NA,A正确;
B、浓盐酸与 MnO2的反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且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会逐渐变稀。稀盐酸与 MnO2不反应,因此 4mol HCl 无法完全参与反应,生成的 Cl2分子数小于 NA,B错误;
C、Fe(OH)3胶体粒子是由多个 Fe(OH)3分子聚集形成的集合体,并非单个分子。因此 1mol FeCl3完全转化为 Fe(OH)3胶体时,得到的胶体粒子数目远小于 NA,C错误;
D、Fe 与 Cl2反应生成 FeCl3,Cl 元素化合价从 0 价降低到 - 1 价。1mol Cl2完全反应时,每个 Cl 原子得到 1 个电子,共转移 2mol 电子,因此电子数为 2NA,与 Fe 是否过量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需结合气体摩尔体积、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胶体粒子特征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等知识,逐一分析各选项的正误。解题关键是注意物质状态、反应限制条件及微观粒子构成等细节。A.考查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B.考查浓盐酸与 MnO2反应的浓度限制。
C.考查胶体粒子的构成特点。
D.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计算(以量少的物质为准)。
9.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B.晶体中含有个
C.等质量的和含有的原子数不同
D.个分子中含有原子
【答案】B
【解析】【解答】A.Fe+2HCl=FeCl2+H2,所以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错误;
B.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个,B正确;
C.和都是由O原子构成,等质量的和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C错误;
D.每个分子含有3个原子,因此个分子中含有原子,D错误;
故选B。
【分析】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B.质量转化成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C.和都是由O原子构成,等质量的和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
D.每个分子含有3个原子。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l2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0.5NA个分子
C.2.3g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D.44gN2O和CO2的混合物中含有原子数为3NA
【答案】B
【解析】【解答】A、标准状况下 Cl2为气体,2.24L Cl2的物质的量为 0.1mol,含分子数 0.1NA,A正确;
B、标准状况下 H2O 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计算 11.2L H2O 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分子数,该选项错误;
C、2.3g Na 为 0.1mol,Na 与 O2反应时,无论生成 Na2O 还是 Na2O2,Na 均从 0 价升至 +1 价,每个 Na 原子失去 1 个电子,故转移电子数为 0.1NA,该选项正确;
D、N2O 和 CO2的摩尔质量均为 44g/mol,44g 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 1mol。两种物质均含 3 个原子,故总原子数为 3NA,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分析】判断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相关的说法是否正确,需结合物质状态(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体)、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规律及混合物的组成特点,分析各选项中粒子数计算的合理性。
11.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
B.个水分子的质量为
C.含有分子,体积为
D.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答案】A
【解析】【解答】A、Na2O2由Na+和O22-(过氧根离子)构成,1个Na2O2含1个阴离子。7.8 g Na2O2的物质的量为,故阴离子数为0.1,A正确;
B、3.01×1023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而非18 g,B错误;
C、22 g CO2的物质的量为,但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仅适用于标准状况(0℃、101 kPa)下的气体。题目未说明状态,无法计算体积,C错误;
D、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22.4 L/mol计算其物质的量。22.4 L水的物质的量远大于1 mol,氢原子数也远大于2,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判断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的叙述是否正确,需围绕物质的量计算核心公式(),结合物质结构(如离子构成)、状态(气体摩尔体积适用条件)等关键因素分析。
A.考查Na2O2的阴离子构成及数目计算。
B.考查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与质量换算。
C.考查气体体积计算的条件限制。
D.掌握标准状况下水的状态对计算的影响。
12.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x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失去电子数为
B.和气体所含原子数均为
C.足量铁粉与氯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D.锌与适量浓硫酸恰好反应生成与的分子总数为
【答案】D
【解析】【解答】A.Na2Sx 中S的平均化合价为,Na2Sx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失去电子数为,A错误;
B.未指明是标准状况,无法确定其物质的量,也就不能确定所含原子数,B错误;
C.铁粉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氯气完全反应,Cl元素从0价降低到-1价,转移电子数为,C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则锌与适量浓硫酸恰好反应生成与的分子总数为,D正确;
故选D。
【分析】A. Na2Sx 中S的平均化合价为;
B.NO气体所处的状态未知,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
C.铁粉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
D.锌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13.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的监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g
B.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2 : 3
C.16g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中含有个氧原子
D.常温常压下,1mol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答案】C
【解析】【解答】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g mol- ,臭氧(O3)的摩尔质量为 48g mol- ,而 48g 是质量单位,并非摩尔质量,A错误;
B、设氧气(O2)和臭氧(O3)的质量均为 1g。O2的摩尔质量为 32g mol- ,物质的量为 ;O3的摩尔质量为 48g mol- ,物质的量为 。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因此体积比为3:2,而非 2:3,B错误;
C、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16g mol- 。16g 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总质量为 16g,物质的量为 16g÷16g mol- =1mol,即含 1mol 氧原子,C正确;
D、气体摩尔体积(22.4L mol- )的适用条件是标准状况(0℃、101kPa),常温常压下 1mol 气体的体积大于 22.4L,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从摩尔质量的定义、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以及氧原子数目的计算方法入手,结合氧气和臭氧的组成特点,逐一分析各选项的正确性。A.考查摩尔质量的单位规范。
B.掌握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与物质的量比的关系。
C.考查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物质的量的计算。
D.判断常温常压下 1mol 混合气体的体积是否为 22.4L。
14.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是联系难称量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的桥梁,下面关于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用表示
B.58.5克NaCl晶体中的离子数约为,36.5克HCl气体中的离子数约为
C.在298K,101kPa时,体积相等的和所含原子数之比为5:3,体积相等的和氦气所含原子数之比约为3:1
D.在300K,101kPa时,若的密度为,则的密度为
【答案】D
【解析】【解答】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1mol 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单位为 mol- ,数值约为 6.02×1023mol- ,选项未提及单位,A错误;
B、58.5g NaCl(1mol)晶体含 Na+和 Cl-共 2mol,离子数约 2NA;但 HCl 是共价化合物,气体状态下不电离,36.5g HCl(1mol)中无离子,B错误;
C、298K(约 25℃)时,H2O 为液体,氦气为气体。体积相等时,液体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差极大(水的密度远大于氦气),无法按气体规律比较原子数,C错误;
D、同温(300K)同压(101kPa)下,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由 pV=nRT 推导, p= )。O2摩尔质量32g/mol,SO2为64g/mol,故 SO2密度是O2的 2 倍,即2ρ,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明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及单位,区分粒子数与常数本身。B.判断物质状态对粒子存在形式的影响(如 HCl 气体不电离,无离子)。
C.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仅适用于气体,液体不适用)。
D.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密度与摩尔质量的关系,比较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
1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约含有个氢原子
B.、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质量是
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D.个的摩尔质量为
【答案】B
【解析】【解答】A、1 个 H2O 分子含 2 个 H 原子,故 1mol H2O 含 2mol H 原子,氢原子个数约为 2×6.02×1023,A错误;
B、4℃、1 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密度为 1g/mL,根据质量 = 密度 × 体积,18mL水的质量=1g/mL×18mL=18g,B正确;
C、标准状况下,水非气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计算其体积,C错误;
D、H2O 的摩尔质量是固定值,为 18g/mol,与分子个数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与水相关的化学计量计算,需结合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以及水的状态和密度特性分析:重点区分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仅适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明确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无关,掌握水分子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A.考查水分子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计算。
B.考查水在特定条件下的密度及质量计算。
C.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对象。
D.考查摩尔质量的特性(与物质的量无关)。
16.同温同压下,下列关于相同质量的CO和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之比为7∶11 B.密度之比为7∶11
C.物质的量之比为7∶11 D.分子数之比为7∶11
【答案】B
【解析】【解答】A、同温同压下 Vm 相同,体积 V 与 n 成正比,而 n 与 M 成反比(m 相同),故 V 之比等于 M 的反比(44:28=11:7),而非 7:11,A错误;
B、密度 ,同温同压下 Vm 相同,故 ρ 之比等于 M 之比(28:44=7:11),B正确;
C、 ,m 相同时 n 与 M 成反比,故 n 之比为 44:28=11:7,而非 7:11,C错误;
D、分子数 N 与 n 成正比(N=n NA),故 N 之比等于 n 之比(11:7),而非 7:11,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 CO 和 CO2的性质比较,需结合物质的量、体积、密度、分子数与摩尔质量的关系分析:关键公式为、、、,通过摩尔质量的差异(CO 为 28g/mol,CO2为 44g/mol)推导各物理量的比例关系。
17.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过氧化钠和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11.2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C.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46g C2H6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体积为67.2L
【答案】C
【解析】【解答】A、与水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为0价(升高 )和-2价(降低 )。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转移电子,则反应转移电子,即转移电子数为 ,A错误;
B、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为固态 ),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及分子数,B错误;
C、和的最简式均为 ,混合气体相当于(摩尔质量 )。含氧原子,故氧原子数为 ,C正确;
D、(可能是乙醇或二甲醚 )完全燃烧,因未说明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氧气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未知 ),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需依据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物质状态(气体摩尔体积适用条件 )、最简式法计算原子数、气体体积计算条件(温度和压强 ),分析各选项正误。关键是掌握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概念及应用限制。
A.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歧化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
B.明确气体摩尔体积( )的适用条件(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
C.利用最简式相同,将混合气体按最简式计算。
D.气体体积计算需明确温度和压强(影响气体摩尔体积 )。
18.下列物理量单位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mol B.摩尔质量:
C.气体摩尔体积: D.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C
【解析】【解答】A、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其国际单位为摩尔,符号为 mol,A正确;
B、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符号为 g mol- ,B正确;
C、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单位应为升每摩尔(L mol- ),而选项中给出的 mol L- 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C错误;
D、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 1mol 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单位为 mol- ,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各物理量的定义及单位的规范表示,逐一判断选项中物理量与单位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
19.物理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是
A. B. C. D.L
【答案】C
【解析】【解答】气体摩尔体积指的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据的体积,因此单位应是体积单位与物质的量单位的比值。
A、g/mol 是摩尔质量的单位,用于表示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A不符合题意;
B、g/L 是密度的单位之一,用于表示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B不符合题意;
C、L/mol 是体积单位(L)与物质的量单位(mol)的比值,符合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C符合题意;
D、L 是体积的单位,仅表示空间大小,不涉及物质的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从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出发,分析其单位构成。
20.下列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和判断正确的是
A.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者熔融条件下可以发生电离的化合物
B.能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据的体积,即为气体的摩尔体积
【答案】A
【解析】【解答】A、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化合物,此描述完全符合定义,A正确;
B、碱性氧化物的关键特征是 “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例如 Na2O2与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O2,除碱外还有气体生成,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因此仅通过 “生成碱” 来判断错误,B错误;
C、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溶液<1nm,胶体 1-100nm,浊液>100nm),丁达尔效应只是胶体的一种特征现象,用于鉴别而非本质区别,C错误;
D、气体摩尔体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其数值随温度和压强变化,并非只在标准状况下存在。选项中 “在标准状况下” 的限定缩小了概念范围,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的准确性,需依据电解质、碱性氧化物、分散系及气体摩尔体积的核心定义,判断选项描述是否符合概念本质。
A.判断对电解质定义的描述是否正确。
B.判断 “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就是碱性氧化物” 是否正确。
C.判断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否为丁达尔效应。
D.判断气体摩尔体积是否仅适用于标准状况。
2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的摩尔质量是2g B.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C.苏打的化学式: D.中Fe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D
【解析】【解答】A、H2相对分子质量是 2,摩尔质量单位得是 g/mol ,所以 H2摩尔质量是 2g/mol ,A错误;
B、Na2O 和 Na2O2 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能叫同素异形体,B错误;
C、苏打是碳酸钠,化学式是 Na2CO3 ;NaHCO3 是小苏打,C错误;
D、在 K2FeO4 里,K 是 +1 价,O 是-2价。设Fe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 ,列式(+1)×2+x+(-2)×4=0 ,算出x=+6,所以Fe是+6价,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原子 )质量,单位是g/mol 。
B.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
C.常见物质俗称:苏打是碳酸钠,小苏打是NaHCO3 。
D.化合价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
2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
B.1与稀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
C.标况下18g中含有的分子个数为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0.1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
【答案】C
【解析】【解答】 A、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 1mol 氯气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小于 NA,A错误;
B、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铁元素从 0 价升高到 +2 价,1mol 铁完全反应转移 2mol 电子,转移电子数是 2NA,不是 3NA,B错误;
C、水的摩尔质量是 18g/mol,18g 水的物质的量是 1mol,含有的分子个数是 NA。物质的量只和质量、摩尔质量有关,和状态无关,C正确;
D、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中,氧元素从 - 1 价变成 0 价生成氧气,生成 1mol 氧气转移 2mol 电子,那么生成 0.1mol 氧气转移 0.2mol 电子,转移电子数是 0.2NA,不是 0.4NA,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结合物质的量计算方法、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规律以及物质状态对计算的影响,分析每个选项的说法是否正确。A.考查1mol 氯气溶于水时转移的电子数。
B.考查1mol 铁与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C.考查标准状况下 18g 水中的分子个数。
D.考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 0.1mol 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
2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相同
B.1乙醇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C.摩尔质量为96g
D.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答案】A
【解析】【解答】A 、根据分子数计算公式,分子数等于物质的量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当物质的量都是 1mol 时,不管是哪种气体,分子数都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所以 1mol 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是相同的,A正确;
B 、气体摩尔体积(数值约为 22.4L/mol)的适用对象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而乙醇在标准状况下是液态,不符合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不能用其来计算体积,因此 1mol 乙醇在标况下的体积不是 22.4L,B错误;
C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g/mol,SO42-的摩尔质量计算得出为 96g/mol,而不是 96g,C错误;
D 、物质的量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而摩尔是用于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并非基本物理量,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出发,结合其适用范围和单位等关键信息,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 A.考查1mol 不同气体的分子数是否相同。
B.掌握标准状况下 1mol 乙醇的体积是否为 22.4L。
C.考查SO42-的摩尔质量单位是否正确。
D.考查摩尔是基本物理量还是单位。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是22.4L/mol
B.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C.标准状况下,lgN2和1gCO所占的体积相同
D.常温常压下,22.4LCO2中含有6.02×1023个CO2分子
【答案】C
【解析】【解答】A、同温同压只能说明气体摩尔体积数值相同,但并非一定是 22.4L/mol(如高温高压下数值更小),A错误;
B、标准状况下 1L HCl(气体)的物质的量约为 mol,而 1L H2O(液体)的物质的量约为 55.6mol,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B错误;
C、1g N2和 1g CO 的物质的量均为 mol,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故体积相等,C正确;
D、常温常压下 22.4L CO2的物质的量小于 1mol,含有的分子数小于 6.02×1023,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围绕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应用展开,需明确其适用条件(仅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结合物质状态、摩尔质量等分析各选项表述的正确性。
A.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与温度、压强相关,标准状况(0℃、101kPa)下约为 22.4L/mol。
B.气体摩尔体积仅适用于气态物质,标准状况下 H2O 为液态。
C.N2和 CO 的摩尔质量均为 28g/mol,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D. 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 22.4L/mol,22.4L 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 1mol。
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2 mol H2O2 B.1 mol H2 C.1.5 mol Fe3+ D.0.3 mol 氮
【答案】D
【解析】【解答】A、物质的量可用于描述分子,H2O2是具体的分子,因此 0.2 mol H2O2的表述符合规范,A 正确;
B、H2明确指代氢分子,物质的量适用于描述分子,故 1 mol H2的表述正确,B正确;
C、物质的量可计量离子,Fe3+是具体的离子,因此 1.5 mol Fe3+的表述正确,C正确;
D、物质的量必须用于具体微观粒子,“氮” 表述模糊,无法确定计量对象是原子、分子还是离子,故 0.3 mol 氮的表述错误,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聚焦物质的量表述的规范性,核心在于明确物质的量只能用于计量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等),需判断各选项中计量对象是否为具体的微观粒子。
A.H2O2代表过氧化氢分子,属于微观粒子范畴。
B.H2是氢气分子,属于微观粒子。
C.Fe3+是铁离子,属于微观粒子中的离子。
D.“氮” 是元素名称,未明确指代具体微观粒子(如 N 原子、N2分子等)。
26.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的溶液中数为
B.常温常压下,含有的原子数为
C.25℃,,和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
D.含有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答案】B
【解析】【解答】A、0.1mol 的 BaCl2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1mol×2 = 0.2mol,对应的氯离子数目为 0.2NA,A错误;
B、44g CO2的物质的量为 44g÷44g/mol = 1mol,含有的原子总物质的量为 1mol×3 = 3mol,原子数目为 3NA,B正确;
C、32g 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32g÷16g/mol = 2mol,原子数目为 2NA,C错误;
D、1mol 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mol×22.4L/mol = 22.4L,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需结合物质构成、物质的量计算及气体摩尔体积,分析各选项粒子数或体积计算是否正确。A.氯化钡(BaCl2)的电离特点是 1 个 BaCl2能电离出 2 个氯离子(Cl-)。
B.二氧化碳(CO2)的摩尔质量为 44g/mol,1 个 CO2分子包含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共 3 个原子。
C.氧气(O2)和臭氧(O3)均由氧原子构成,可通过总质量计算氧原子总数(氧原子摩尔质量为 16g/mol)。
D.氦气(He)是单原子分子,NA个氦原子对应 1mol 氦气,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 22.4L/mol。
27.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g,完全燃烧后测得CO2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是7g
B.混合气体中CO2在非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可能是5.6L
C.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是50%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6
【答案】D
【解析】【解答】设一氧化碳(CO)的物质的量为x,二氧化碳(CO2)的物质的量为y。
总质量关系:CO的摩尔质量是28g/mol,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混合气体总质量为18g,因此有。
碳元素守恒:燃烧后生成的C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其物质的量为,而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总物质的量等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因此有。
联立方程,解得,。
A、CO的质量 =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 ,A正确;
B、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强相关,若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恰好为22.4L/mol(特定条件),则CO2的体积 = ,B正确;
C、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CO与CO2的物质的量均为0.25mol,体积比为1:1,因此体积分数为50%,C正确;
D、平均摩尔质量 = 总质量÷总物质的量 = (必须带单位),选项未标注单位,表述错误,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需要借助碳元素守恒(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在燃烧后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结合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和燃烧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数据,先算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再据此分析各个选项的正确性。
2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6gNO2和N2O4的混和气体所含原子数目为3NA
B.1mol N2和3molH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NA
C.标准状况下,2.24L SO3中含有电子数为4NA
D.1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A
【答案】A
【解析】【解答】A.NO2和N2O4的最简式相同为NO2,46gNO2物质的量为1mol,含原子数为3NA,A正确;
B.合成氨为可逆反应,则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6NA,B错误;
C.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无法计算 2.24LSO3的物质的量,C错误;
D..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为,1mol Na2O2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NA,D错误;
答案选A。
【分析】A.利用NO2和N2O4的最简式相同,可计算46gNO2物质的量为1mol,含原子数为3NA;
B.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C.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
D. Na2O2中含有的阴离为。
29.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某容器中含有1mol氯
D.阿伏加 德罗常数是6.02×1023
【答案】B
【解析】【解答】A、物质的量是用于衡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等)集合体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质量是描述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单位是克等。二者定义、用途不同,A错误;
B、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包含米、千克、秒、摩尔等,摩尔是专门用于计量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B正确;
C、“1mol 氯” 表述模糊,氯可以是氯原子(Cl)、氯分子(Cl2)等不同微观粒子形式,未指明具体粒子种类,无法准确计量,C错误;
D、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 0.012kg C - 12 中所含的原子数目,其近似值为 6.02×1023 mol- ,强调单位是 mol- ,D 选项漏写单位且表述不严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围绕 “物质的量” 相关概念(物质的量定义、摩尔单位、物理量指代明确性、阿伏加德罗常数)展开,需逐一剖析选项,依据概念本质判断正误。A.区分 “物质的量” 与 “质量” 的本质。
B.明确摩尔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地位。
C. 物质的量描述微观粒子时需指代清晰。
D.牢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与数值特征。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分子
B.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44.8L
C.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约为
D.硫酸溶液中含有个氧原子,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125mol
【答案】C
【解析】【解答】A、只有在标准状况(0℃、101kPa)下,1mol 气态物质的体积才约为 22.4L。题目中未说明 22.4L CO2处于标准状况,无法确定其物质的量一定是 1mol,A错误;
B、标准状况下,H2O 是液态而非气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计算体积。36g H2O 的物质的量为 2mol,但液态水的体积远小于 44.8L,B错误;
C、计算 H2S 的物质的量:H2S 的摩尔质量为 34g/mol,34g H2S 的物质的量 = 34g÷34g/mol=1mol。
确定氢原子的物质的量:1 个 H2S 分子含 2 个 H 原子,因此 1mol H2S 中含 2mol H 原子。
计算氢原子数目:根据 N=n×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约 6.02×1023mol- ),氢原子数目 = 2mol×6.02×1023mol- =1.204×1024,C正确;
D、硫酸溶液中的氧原子来自 H2SO4(1 个 H2SO4含 4 个 O)和 H2O(1 个 H2O 含 1 个 O)。仅知道总氧原子数为 3.01×1023(即 0.5mol),无法区分来自硫酸和水的部分,不能直接得出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0.125mol(实际因有水的 O,硫酸物质的量小于 0.125mol),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需结合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场景(标准状况下的气态物质) 和物质的量与质量、微粒数的换算规律,对每个选项中物质的状态及微粒计算的合理性进行判断。A.确认 “22.4L” 是否符合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标准状况 + 气态)。
B.明确标准状况下 H2O 的状态(液态,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
C.按 “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 的步骤验证氢原子数计算。
D.分析溶液中氧原子的来源(硫酸和水均含 O,不能单独按硫酸计算)。
31.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含有的原子数为
B.常温常压下,22.4L氦气所含的原子数为
C.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
D.18g水所含电子数目为
【答案】C
【解析】【解答】A、1个NH3分子由1个N原子和3个H原子构成,共含4个原子。因此1mol NH3中原子的总物质的量是4mol,原子数应为4,而非,A错误;
B、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仅在标准状况(0℃、101kPa)下适用,常温常压下不能直接用此数值计算气体物质的量。另外,氦气(He)是单原子分子,1个分子只含1个原子。即使假设在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为1mol,原子数也只能是,B错误;
C、O3的摩尔质量是48g/mol,48g O3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O3分子包含3个O原子,因此1mol O3中氧原子的总物质的量为3mol,氧原子数为3,C正确;
D、1个H2O分子中,H原子含1个电子(2个H共2个电子),O原子含8个电子,总电子数为10。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因此电子总物质的量为10mol,电子数应为10,而非9,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需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基本计算方法,结合物质的分子构成(原子个数、电子总数) 和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标准状况),判断各选项中微粒数目的计算是否正确。
A.明确NH3分子的原子组成与原子总数计算。
B.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氦气的分子类型。
C.通过O3的质量计算氧原子总物质的量。
D.水分子的电子总数及18g水的电子总量计算。
32.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①(标准状况) ②个氦气分子 ③④(标准状况)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答案】A
【解析】【解答】①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是 22.4L/mol,根据公式 n=,CH4的物质的量 = 8.96L÷22.4L/mol=0.4mol,1 个 CH4分子包含 1 个 C 原子和 4 个 H 原子,共 5 个原子,因此原子总物质的量 = 0.4mol×5=2mol。
② 根据公式 n=(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约 6.02×1023mol- ),氦气的物质的量 = 6.02×1023÷6.02×1023mol- =1mol,氦气(He)是单原子分子,1 个分子只含 1 个原子,因此原子总物质的量 = 1mol×1=1mol。
③H2O 的摩尔质量是 18g/mol,根据公式 n=m/M,H2O 的物质的量 = 7.2g÷18g/mol=0.4mol,
1 个 H2O 分子包含 2 个 H 原子和 1 个 O 原子,共 3 个原子,因此原子总物质的量 = 0.4mol×3=1.2mol。
④ 标准状况下,根据公式,NH3的物质的量 = 4.48L÷22.4L/mol=0.2mol,1 个 NH3分子包含 1 个 N 原子和 3 个 H 原子,共 4 个原子,因此原子总物质的量 = 0.2mol×4=0.8mol;
原子总物质的量越大,原子数越多。四种物质的原子总物质的量排序为:①(2mol)>③(1.2mol)>②(1mol)>④(0.8mol),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需要先利用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22.4L/mol) 和物质的量与质量、微粒数的换算公式,算出四种物质各自的物质的量,再依据每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一个分子中包含的原子数目),计算出原子的总物质的量,最后通过比较原子总物质的量来确定原子数的多少。
3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碘及其化合物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常温常压下,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B.反应②中,生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数目均为
C.反应③中,每生成,转移的电子数为
D.反应④中,每生成,转移的电子数为
【答案】D
【解析】【解答】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 ,所以无法根据准确计算其物质的量,也就不能确定反应①中转移的电子数,A错误;
B、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但由于题中未给出反应物的具体量,无法计算氧化产物( )和还原产物( )的数目,B错误;
C、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元素从-1价升高到+5价,每生成 ,转移电子,转移电子数应为 ,C错误;
D、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中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 ),中元素从+5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 ),生成时,有被氧化,被还原,转移电子,转移电子数为 ,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判断常温常压下的物质的量,进而分析反应①中转移电子数。
B.分析反应②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数目,需考虑反应物的量是否已知。
C.根据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计算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
D.依据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计算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
3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5NA
B.标准状况下,7.1 g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D.100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答案】C
【解析】【解答】A、常温常压(非标准状况 )下,11.2L 混合气体物质的量小于0.5mol ,含碳原子数小于0.5 ,A错误;
B、 ,1mol 转移1mol 电子 ,7.1g 物质的量为0.1mol ,转移电子数为0.1 ,不是2,B错误;
C、92g 混合气体相当于含2mol ( ),1mol 含3mol 原子,故总原子数为6 ,C正确;
D、100g 17%氨水含17g ,但 大部分与水反应,故 分子数小于 ,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 )的应用,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条件(标准状况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混合物原子数计算(最简式法 )、弱电解质电离/反应等。
A.气体摩尔体积( )的适用条件(标准状况,0℃、101kPa )。
B.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电子转移数。
C. 与 的最简式(均为 ),用最简式计算原子总数。
D. 溶于水的反应:大部分生成 ,存在电离平衡 。
35.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与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的物质的量为,含有的分子数为NA;
A.的物质的量为,因此其所含的分子数为2NA,故A不选;
B.的物质的量为,因此其所含的分子数为NA,故B不选;
C.所含分子数为NA,故C选;
D.气体所处状态未知,无法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不选;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公式计算4gH2的物质的量,从而计算其所含的分子数。
B、根据公式计算28gCO2的物质的量,从而计算其所含的分子数。
C、1molNH3所含的分子数为1NA。
D、气体所处的状态未知,Vm不一定为22.4L/mol。
二、非选择题
36.回答下列问题:
(1)中所含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L。
(3)22.2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中含有,则A的摩尔质量为   。
(4)含的中所含的的个数约   个。
(5)标准状况下与   g 具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6)标准状况11.2L的CO和的混合气体,其质量为18g,则C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   。
(7)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与亚硫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被氧化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还原产物中元素Cl的化合价是   。
【答案】(1)6
(2)4.48L
(3)40g/mol
(4)0.4NA
(5)2.7
(6)1:1
(7)+1
【解析】【解答】(1)中所含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故答案为:6;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故答案为: 4.48L ;
(3)22.2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中含有,则的物质的量为0.2mol,的摩尔质量为,则A的摩尔质量为111g/mol-71g/mol=40g/mol。
故答案为: 40g/mol ;
(4)含的的物质的量是0.2mol,含的的物质的量为0.4mol,所含的的个数为0.4NA个。
故答案为: 0.4NA ;
(5)设标准状况下与xg具有相同的氢原子数,则,x=2.7g。
故答案为: 2.7 ;
(6)标准状况11.2L的CO和的混合气体,其质量为18g,设CO和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则,a=0.25、b=0.25,所以C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1:1。
故答案为: 1:1 ;
(7)被氧化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设还原产物中元素Cl的化合价是a,根据得失电子守恒(6-4)×2=(5-a) ×1,a=1,还原产物中元素Cl的化合价是+1。
故答案为: +1
【分析】(1)先算物质的量( , ),再乘1分子中氧原子数(4),得氧原子物质的量。
(2)用( ),直接计算。
(3)由中物质的量(0.4mol )得物质的量(0.2mol ),算摩尔质量,再减摩尔质量和,得A的摩尔质量。
(4)根据中与比例(3:2 ),由物质的量(0.6mol )算物质的量,再转个数。
(5)先算物质的量,得氢原子物质的量,再算含相同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质量。
(6)设两者物质的量为a、b,列方程,求解得比例。
(7)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失电子,得电子,列等式 ,解得a=-1 。
(1)中所含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3)22.2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中含有,则的物质的量为0.2mol,的摩尔质量为,则A的摩尔质量为111g/mol-71g/mol=40g/mol。
(4)含的的物质的量是0.2mol,含的的物质的量为0.4mol,所含的的个数为0.4NA个。
(5)设标准状况下与xg具有相同的氢原子数,则,x=2.7g。
(6)标准状况11.2L的CO和的混合气体,其质量为18g,设CO和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则,a=0.25、b=0.25,所以C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1:1。
(7)被氧化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设还原产物中元素Cl的化合价是a,根据得失电子守恒(6-4)×2=(5-a) ×1,a=1,还原产物中元素Cl的化合价是+1。
01 学习目标
02 思维导图
03 基础知识
04 经典例题
05 强化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海水中重要的元素—氯和钠
2.3.1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与气体摩尔体积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从物质的量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
2.从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3.体会以内物质的量的概念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4.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5.理解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及其体积差异的原因。
6.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培养探究反应或问题实质的意识。
7.通过分析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加强对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培养对抽象问题的分析、归纳、推理和总结的能力。
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
(1)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基本物理量,符号为_n_。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单位(符号) 米(m) 千克(kg) 秒(s) 安(A) 开(K) 摩(mol) 坎(cd)
(2)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数值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 即1mol任何粒子集合体都含有约个粒子。如中约含个约含个O。
(3)书写方法及含义
表述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微观粒子的种类:
如1 mol H指1 mol氢原子,1 mol H2指1 mol氢分子。
(4)应用范围: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其特定组合。
(5)意义:把物质的宏观量和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四化”理解物质的量】
专有化 “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也不能添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微观化 只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及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不能表示宏观的物质,如苹果
具体化 必须指明具体粒子的种类,如“1 mol O”、“2 mol O2”、“1.5 mol O3”,不能说“1 mol 氧”
集体化 物质的量可以表示多个微粒的特定组合或集合体,如“1 mol NaCl”、“0.5 mol H2SO4”
知识点二 阿伏加德罗常数
1. 概念: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为NA,通常用6.02×1023_mol-1表示。
2. 单位:mol-1。
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数目(N)的关系。
(1)关系式:n=。
(2)结论:微粒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的粒子数之比。
【易错点拨】(1)阿伏加德罗常数——“三量”
基准量 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准确量 是一个物理量,用NA表示,单位是mol-1
近似量 6.02×1023 mol-1
(2)NA指1 mol任何微粒的微粒数,一定要明确指出是何种微粒,如1 mol CH4含有的分子数为NA,原子总数为5NA。
(3)涉及稀有气体时要注意He、Ne、Ar为单原子分子,O2、N2、H2等为双原子分子,臭氧(O3)为三原子分子等。
知识点三 摩尔质量
1.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作摩尔质量。
2. 符号和单位:摩尔质量的符号为M;单位为g·mol-1。
【思考与分析】根据下表数据,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
化学式 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质量
Fe 56 56g
NaCl 58.5 58.5g
H2O 18 18g
C2H5OH 46 46g
H2 2 2g
O2 32 32g
CO2 44 44g
3.摩尔质量的计算
(1)经验判断: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2)微观计算:M=m个×NA
(3)宏观计算: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易错提醒】(1)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
①等值性: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②确定性:对于指定的物质来说,其摩尔质量的值是一个定值,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而改变。
(2)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①已知任意状态物质的质量时:M=(定义式)。
②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时:M=m(分子)×NA。
③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和一个12C原子的质量时:
M=×12 g·mol-1。
知识点四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2)粒子数目相同时不同物质的体积关系
1 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含有的粒子数相同,而粒子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小的,这就使得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粒子的大小。但因为不同物质的粒子大小是不相同的,所以,1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对于气体来说,粒子之间的距离(一般指平均距离)远远大于粒子本身的直径,所以,当粒子数相同时,气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而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成是相等的,因此,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体积。
知识点五 气体摩尔体积
在一定条件下,1 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如表所示。观察并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与同学讨论。
气体 0 ℃、101 kPa时的体积/L 液体 20 ℃时的体积/cm3 固体 20 ℃时的体积/cm3
H2 22.4 H2O 18.0 Fe 7.12
O2 22.4 H2SO4 53.6 Al 10.0
1. 定义: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的摩尔体积
2. 符号:Vm
3. 单位:L·mol-1(或L/mol)
4. 计算公式:Vm=
5. 数值:在标准状况(温度为0℃,压强为101 KPa)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1
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①升高温度:气体摩尔体积增大②增大压强:气体摩尔体积减小
【温馨提示】对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
(1)1个条件:必须为标准状况。非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4 L。
(2)1种状态:物质的聚集状态必须是气体或者气体的混合物。如水、酒精、SO3、CCl4等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3)2个数据:“1 mol”,“约为22.4 L”。
(4)对象:标准状况下(0℃和101 kPa)时,气体摩尔体积约等于22.4 L/mol(“约”字很重要)
(5)注意:
①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②标准状况:温度0℃,压强为101kPa
③标准状况下Vm=22.4 L·mol-1
④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若不是或均不能用22.4 L·mol-1进行计算。
(6)比较
单位 使用条件 使用范围 物质种类
摩尔质量(M) g/mol 任何条件 所有物质 要注明物质种类
气体摩尔体积(Vm) L/mol 要注明温度和压强 所有气态物质 不须注明物质种类
备注 M的大小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Vm的大小只和压强和温度有关
知识点六 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成是相等的,这是理解气体体积的理论基础。
1. 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物质的量相同)。
【说明】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共同存在,相互制约,“三同”定“一同”。
2. 推论
①同温、同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同温、同压: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
③同温、同体积:气体的压强之比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④同温、同压、同体积:气体的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
3. 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气体物质,即不但适用于单一气体(如N2),也适用于混合气体(如N2和O2的混合气体)。
【拓展提升】(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
pV=nRT
说明: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常数,T为温度
条件 结论(等式) 语言叙述
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T、V相同 == 同温同体积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技巧点拨】可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进行推导。
注意:当题目出现“体积”、“L”等字样时(除溶液),按以下步骤:
①看条件:标准状况 / 0℃,101 kPa / 273 K,101 kPa
非标准状况 / 常温常压 / 25℃,101 kPa / 298 K,101 kPa
②看对象:只限于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标况下非气体的无机物:H2O
③看数据:“1mol”约为“22.4L”。
(2)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的理解
①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相同温度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压强越小,气体体积越大;相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
②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数、温度有关。相同分子数时,相同体积的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压强越大;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分子数越多,气体压强越大。
知识点七 求气体摩尔质量M的常用方法
1.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
2.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M=。
3.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ρ×22.4 L·mol-1。
4.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D。
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
M=M1×a%+M2×b%+M3×c%……,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题型一】物质的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
【典例分析】(23-24高一上·河南安阳·期中)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数量
B.1 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个原子
C.物质的量描述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
D.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变式演练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物质中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
B.摩尔是一个单位,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
C.12g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
【变式演练2】(23-24高一上·北京西城·期中)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简称“摩”
C.摩尔只适用于描述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
D.12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变式演练3】已知0.25mol甲烷中所含原子数为a,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mol-1 B.4a mol-1 C.a mol-1 D.0.8a mol-1
【题型二】摩尔质量
【典例分析】下列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正确的是
A.1molNH3的质量为17
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
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D.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等于g
【变式演练1】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1 D.32 g·mol-1
【变式演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O2的质量是32 g·mol-1 B.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准确值就是6.02×1023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 g·mol-1 D.等质量的H2与Cl2所含的分子数一样多
【变式演练3】(23-24高一上·辽宁沈阳·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质量是 B.的摩尔质量是
C.的摩尔质量是 D.的质量是
【题型三】气体摩尔体积
【典例分析】(23-24高一上·福建福州·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B.在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是0.5mol
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33.6L
D.在标准状况下,个CO分子的体积是33.6L
【变式演练1】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个氢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B.在常温常压下,含有的分子数为
C.25℃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
【变式演练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22.4LCO和的混合气体所含碳原子数约为NA
B.常温常压下,与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C.氨气的摩尔质量等于个氨分子的质量之和
D.标准状况下,2NA个H2O的体积约为44.8L
【变式演练3】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A.0.1mol B.0.5mol C.1mol D.2mol
【题型四】阿伏加德罗定律
【典例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两种气体,密度之比为3:2
B.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和两种气体,其原子数目一定相等
C.同温同压下,相同原子数目的和两种气体,其质量一定相等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变式演练1】两个体积相等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N2和O2,同温同压时,两气体不相等的是
A.物质的量 B.分子数 C.密度 D.原子总数
【变式演练2】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甲烷和氨气,一定相同的是
A.质量 B.密度 C.分子数 D.原子数
【变式演练3】(23-24高一上·福建·期中)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64gSO2和48gO3,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体积之和为44.8 L B.SO2和O3的气体密度比为4∶3
C.SO2和O3分子数之比为4∶3 D.SO2和O3的氧原子数目比为1∶1
一、选择题
1.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和的混合气体含有的质子数为
B.12g熔融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
C.与足量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
B.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
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D.水的摩尔质量是氢气的摩尔质量的9倍
3.同温同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  )
A. B. C. D.
4.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中含共价键数目为
B.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
C.足量的与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与足量充分反应后,所得氨分子的数目为
5.关于等物质的量的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原子数目比为
B.摩尔质量之比为
C.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为
D.常温常压下,所占体积比为
6.“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C2H4)”是综合利用CO2的热点研究领域,其反应可以表示为。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4.8LCO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2NA
B.28gC2H4中所含原子数目为6NA
C.6molH2中所含中子数目为12NA
D.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②0.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
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为22.4 L
④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 1
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A.①③⑤ B.④⑥
C.③④⑥ D.①④⑥
8.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小于
B.含的浓盐酸与足量反应,可收集到氯气的分子数为
C.全部制成胶体,得到胶体粒子数目为
D.过量在中燃烧,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9.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B.晶体中含有个
C.等质量的和含有的原子数不同
D.个分子中含有原子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l2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0.5NA个分子
C.2.3g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D.44gN2O和CO2的混合物中含有原子数为3NA
11.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
B.个水分子的质量为
C.含有分子,体积为
D.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12.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x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失去电子数为
B.和气体所含原子数均为
C.足量铁粉与氯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D.锌与适量浓硫酸恰好反应生成与的分子总数为
13.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的监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g
B.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2 : 3
C.16g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中含有个氧原子
D.常温常压下,1mol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14.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是联系难称量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的桥梁,下面关于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用表示
B.58.5克NaCl晶体中的离子数约为,36.5克HCl气体中的离子数约为
C.在298K,101kPa时,体积相等的和所含原子数之比为5:3,体积相等的和氦气所含原子数之比约为3:1
D.在300K,101kPa时,若的密度为,则的密度为
1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约含有个氢原子
B.、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质量是
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D.个的摩尔质量为
16.同温同压下,下列关于相同质量的CO和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之比为7∶11 B.密度之比为7∶11
C.物质的量之比为7∶11 D.分子数之比为7∶11
17.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过氧化钠和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11.2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C.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46g C2H6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体积为67.2L
18.下列物理量单位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mol B.摩尔质量:
C.气体摩尔体积: D.阿伏加德罗常数:
19.物理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是
A. B. C. D.L
20.下列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和判断正确的是
A.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者熔融条件下可以发生电离的化合物
B.能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据的体积,即为气体的摩尔体积
2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的摩尔质量是2g B.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C.苏打的化学式: D.中Fe元素的化合价:
2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
B.1与稀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
C.标况下18g中含有的分子个数为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0.1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
2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相同
B.1乙醇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C.摩尔质量为96g
D.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是22.4L/mol
B.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C.标准状况下,lgN2和1gCO所占的体积相同
D.常温常压下,22.4LCO2中含有6.02×1023个CO2分子
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2 mol H2O2 B.1 mol H2 C.1.5 mol Fe3+ D.0.3 mol 氮
26.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的溶液中数为
B.常温常压下,含有的原子数为
C.25℃,,和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
D.含有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27.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g,完全燃烧后测得CO2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是7g
B.混合气体中CO2在非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可能是5.6L
C.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是50%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6
2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6gNO2和N2O4的混和气体所含原子数目为3NA
B.1mol N2和3molH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NA
C.标准状况下,2.24L SO3中含有电子数为4NA
D.1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A
29.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某容器中含有1mol氯
D.阿伏加 德罗常数是6.02×1023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分子
B.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44.8L
C.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约为
D.硫酸溶液中含有个氧原子,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125mol
31.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含有的原子数为
B.常温常压下,22.4L氦气所含的原子数为
C.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
D.18g水所含电子数目为
32.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①(标准状况) ②个氦气分子 ③④(标准状况)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3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碘及其化合物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常温常压下,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B.反应②中,生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数目均为
C.反应③中,每生成,转移的电子数为
D.反应④中,每生成,转移的电子数为
3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5NA
B.标准状况下,7.1 g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D.100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35.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与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36.回答下列问题:
(1)中所含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L。
(3)22.2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中含有,则A的摩尔质量为   。
(4)含的中所含的的个数约   个。
(5)标准状况下与   g 具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6)标准状况11.2L的CO和的混合气体,其质量为18g,则C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   。
(7)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与亚硫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被氧化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还原产物中元素Cl的化合价是   。
01 学习目标
02 思维导图
03 基础知识
04 经典例题
05 强化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