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质量检测(一)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的实验式:C6H12O6
B.反-2-丁烯的球棍模型:
C.乙炔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D.丙烯的键线式:
2.《后汉书》中记载蔡伦造纸“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蔡翁碑》上刻有“砍其麻、去其青、渍以灰、煮以火、洗以头、舂以舀、抄以帘、刷以壁,纸之张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树肤”是指树皮,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麻头”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C.现代“鱼网”的主要成分是尼龙,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D.造纸术可用“沤、蒸、捣、抄”四个环节描述,其中“蒸”为“蒸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硝基苯时应使用水浴加热,温度计插入反应混合物中
B.用乙炔和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能直接水合得到乙醛
C.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可以向卤代烃中加NaOH溶液加热后,再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
D.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浓硫酸作催化剂和脱水剂
4.烃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烃类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B.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生成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C.苯及其同系物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 mol丙炔与氯气先发生加成反应,然后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氯气5 mol
5.香茅醛()可作为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体,关于香茅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0H16O
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C.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分子中有7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水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和福尔马林均产生白色沉淀
B.核酸水解的最终产物只有磷酸和戊糖
C.天然氨基酸均为无色晶体,熔点较高,多在200~300 ℃熔化时分解
D.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加热后显黄色
7.某种解热镇痛药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18H17NO5
B.苯环上的氢原子氯代时,一氯代物有6种
C.1 mol该分子最多可与3 mol NaOH反应
D.可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匹配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B 向乙醇中投入一小粒金属钠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乙醇中含有水
C 将苯、液溴、铁粉混合后产生的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 产生淡黄色沉淀 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D 将缠绕的铜丝灼烧后反复插入盛乙醇的试管,然后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9.M是一种含有热塑性聚氨酯结构的物质。X和Y是合成M的单体,其合成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体Y的化学式为C12H10S2O2
B.单体X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C.形成聚合物的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D.该聚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降解
10.我国自主研发的对二甲苯绿色合成项目取得新进展,其合成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异戊二烯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M核磁共振氢谱有7组峰
C.对二甲苯的二氯代物有8种
D.丙烯醛与对二甲苯可用溴水鉴别
11.药物贝诺酯有消炎、镇痛、解热的作用,其合成的一步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分子中的官能团是羧基和醚键
B.可用NaHCO3或FeCl3溶液鉴别X和Y
C.1 mol Z最多能跟4 mol NaOH发生反应
D.X、Y、Z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
A 将苯、液溴与铁粉充分混合,将生成的气体先后导入盛有CCl4、AgNO3溶液的洗气瓶 AgNO3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B 取20%的麦芽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水浴加热,冷却后先加足量NaOH溶液,再加入适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煮沸 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麦芽糖已水解
C 加热CH3CH2OH与浓硫酸的混合液至170 ℃,将生成的气体导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证明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
D 取1-溴丙烷和饱和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均匀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有丙烯生成
13.如图表示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片段。关于该高分子化合物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该高分子由单体经加聚反应聚合而成
B.形成该化合物的单体只有2种
C.其中一种单体为
D.其中一种单体为1,5-二甲基苯酚
14.已知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属于取代反应
B.乙烯与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C.鉴别苯与苯乙烯可采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
D.聚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
15.由乙炔制备顺式聚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异戊二烯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炔烃的有5种
B.一定条件下异戊二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最多有3种
C.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
D.①②的反应类型都为加成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乙酸乙酯的制备和分离进行了实验探究。
[制备] 图1是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装置中长导管的主要作用除导气外,还有一个作用是 。
[分离] 锥形瓶中得到的产物是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为了分离该混合物,设计了如图2流程:
(3)试剂a是 ,试剂b是 ;操作Ⅰ是 ,操作Ⅱ是 。(填写序号)
①稀硫酸 ②饱和Na2CO3溶液
③蒸馏 ④分液
17.(12分)塑化剂(DBP)的合成线路如图1所示:
已知以下信息:
①
②R1CHO+R2CH2CHO+H2O(—R1、—R2表示氢原子或烃基)
③C为含两个碳原子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其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2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结构简式为 ,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E和H2以物质的量比1∶1反应生成F:
;
②B和F以物质的量比1∶2合成DBP:
。
(3)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上只有一种氢原子
18.(12分)化合物H是有机合成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R1COOR2+R3CH2COOR4+R2OH
回答下列问题:
(1)的名称为 ;H的分子式为 ,其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2)B→C的反应类型为 ,可用 (填试剂名称)检验C中的碳碳双键。
(3)C与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
(4)G的结构简式为 。
(5)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碱性水解后酸化,所得两种产物分子均只有2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6)以乙烯和为原料,制备 (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写出其路线流程图。
19.(12分)化合物W可用作高分子膨胀剂,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
(2)②的反应类型是 。
(3)反应④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 。
(4)G的分子式为 。
(5)W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6)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 。
(7)苯乙酸苄酯是花香型香料,设计由苯甲醇为起始原料制备苯乙酸苄酯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20.(11分)利用芳香烃合成中枢神经兴奋剂芬坎法明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RCHO+R'CH2NO2+H2O (R、R'表示烃基或氢)
ⅱ.+
(1)E的反式结构简式是 。
(2)G→H的化学方程式
。
(3)有机物M是B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28,M分子的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符合M的结构有 种,其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6∶1∶2∶2的M的结构简式为 。
(4)1 mol 转化为,同时生成H2O,理论上需要H2的物质的量是 mol。
(5)J→芬坎法明的转化过程如下图,写出J→X的化学方程式 。
模块质量检测(一)
1.D 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实验式:CH2O,A错误;反-2-丁烯的结构中,两个—H位于双键的两侧,球棍模型为,B错误;乙炔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四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填充模型为,C错误;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其键线式为,D正确。
2.D 造纸术可用“沤、蒸、捣、抄”四个环节描述,其中“蒸”为“蒸煮”,使植物纤维软化,胶质溶解而与纤维分离,用于后续造纸,D错误。
3.B 实验室制取硝基苯时应使用水浴加热,温度计插入水浴中控制反应的温度,A错误;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可以向卤代烃中加NaOH溶液、加热,反应后加入硝酸酸化,然后再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C错误;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促进反应的进行,D错误。
4.B 酸性KMnO4溶液不能用于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因为酸性KMnO4溶液可将乙烯氧化成CO2,引入新的杂质,A错误;由于乙烯和聚乙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两物质含氢元素的质量相同,则完全燃烧后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也相同,B正确;苯的同系物(与苯环相连碳原子上有氢原子)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C错误;D项,1 mol丙炔与2 mol Cl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Cl2CCl2CH3,再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4 mol Cl2,最多可消耗6 mol Cl2,错误。
5.C 根据有机化合物中原子的成键特点,此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8O,A错误;此有机化合物中含有醛基,因此能发生银镜反应,B错误;此有机化合物中含有醛基和碳碳双键,因此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依据等效氢原子的判断方法,此有机化合物中等效氢原子为8种,D错误。
6.B 鸡蛋清水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会发生盐析而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福尔马林会发生蛋白质变性而产生白色沉淀,A正确;核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戊糖和含氮碱基,B错误;天然氨基酸均为无色晶体,熔点较高,多在200~300 ℃熔化时分解,C正确;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加热后显黄色,反应原理是苯环与硝酸混合发生硝化作用,D正确。
7.C 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18个C、17个H、1个N和5个O,分子式为 C18H17NO5,A正确;两个苯环上共有六种环境的氢原子,一氯代物共有6种,如图所示,*表示氯原子可取代的位置,,B正确;该分子中含有两个酯基和一个肽键,由于两个酯基中含有酚酯基,故1 mol该物质可以和5 mol NaOH反应,C错误;苯环可以加成,酯基可以水解(取代),有机物可以燃烧(氧化),D正确。
8.A 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有苯酚生成,发生了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因此可得酸性:碳酸>苯酚,A符合题意;乙醇和水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B不符合题意;溴易挥发,挥发出的溴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溴化银淡黄色沉淀,因此该实验不能证明发生了取代反应,C不符合题意;乙醇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该实验不能证明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了乙醛,D不符合题意。
9.B 根据Y的结构简式可判断单体Y的化学式为C12H10S2O2,A正确;由于单键可以旋转,所以单体X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一定共平面,B错误;形成聚合物的过程中碳氮双键变为碳氮单键,因此发生了加成反应,C正确;该聚合物中含有酯基、酰胺基,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降解,D正确。
10.C 异戊二烯所有碳原子均与双键直接相连,两个双键之间通过单键相连,单键可以旋转,故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A正确;M中共有7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字为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核磁共振氢谱共7组峰,B正确;若两个氯全部在苯环上(数字代表另一个氯原子位置):,共3种;若一个在苯环上,一个在甲基上,则,共2种;若全部在甲基上,、
,共2种,综上对二甲苯的二氯代物有7种,C错误;丙烯醛含醛基、碳碳双键,可以使溴水褪色,对二甲苯与溴水不反应,故可用溴水鉴别,D正确。
11.B 从结构可以看出,—OOC—为酯基,不存在醚键,A错误;NaHCO3只能和羧基反应,只有X中有羧基,FeCl3遇到酚羟基显紫色,只有Y中有酚羟基,可用NaHCO3或FeCl3溶液鉴别X和Y,B正确;1 mol Z能水解出2 mol CH3COOH、1 mol ,1 mol
,消耗5 mol NaOH,C错误;X、Z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
12.A 液溴易挥发,发生反应后的气体经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后能除去溴蒸气,若再通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有HBr生成,发生了取代反应,A正确;麦芽糖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不论有无水解都会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生成砖红色沉淀,B错误;浓硫酸能使部分乙醇炭化,C与浓硫酸反应会生成SO2,SO2也能使溴水褪色,C错误;乙醇易挥发,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过程未进行乙醇的除杂,不能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D错误。
13.C 由结构片段可知该高分子化合物由甲醛、苯酚和苯胺3种单体通过缩聚反应聚合而成,A、B、D错误;其中一种单体为,C正确。
14.C 由结构式和分子式可知,和CH2C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苯,A错误;乙烯与苯乙烯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B错误;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可以通过萃取使溴水褪色且分层,鉴别苯与苯乙烯可采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C正确;聚苯乙烯分子中含有2n个sp3杂化的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D错误。
15.D 异戊二烯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炔烃的有:、、,共3种,A错误;一定条件下异戊二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最多有、、、,共4种,B错误;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C错误;①中酮羰基转化为羟基,②中碳碳三键转化为碳碳双键,反应类型都为加成反应,D正确。
16.(1)分液漏斗 (2)冷凝产物蒸气 (3)② ① ④ ③
解析:(2)长导管起导气、冷凝蒸气的作用。(3)锥形瓶中得到的产物是混合物,含有乙酸乙酯、乙醇、乙酸等,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得到乙酸乙酯,X中含有乙酸钠、乙醇,蒸馏可得乙醇,Y中含有乙酸钠,加入稀硫酸可得乙酸,蒸馏得到纯净乙酸,即试剂a为饱和碳酸钠溶液②,试剂b是稀硫酸①,操作Ⅰ是分液④、操作Ⅱ是蒸馏③。
17.(1)CH3CH2OH 醛基和碳碳双键
(2)①CH3CHCHCHO+H2CH3CHCHCH2OH
②+2CH3CHCHCH2OH+2H2O
(3)6 、、、、、(任写一种即可)
解析:(1)C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E为
CH3CHCHCHO,含有碳碳双键、醛基。
(2)②B和F以物质的量比1∶2合成DBP的方程式为+2CH3CHCHCH2OH+2H2O。
(3)B()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①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不含羧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醛基;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含有酚羟基;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上只有一种氢原子,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共6种。
18.(1)1,3-丁二烯 C8H12O3 酮羰基和羧基 (2)还原反应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3)
(4) (5)
(6)CH3CHBrCHBrCH3CH2CHCHCH2
解析:(1)是二烯烃,其名称为1,3-丁二烯;H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C8H12O3,其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酮羰基和羧基。(2)B→C是酯基转化为醇羟基,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由于羟基和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C中的碳碳双键。(3)C与E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H的结构简式可知G的结构简式为。(5)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②碱性水解后酸化,所得两种有机产物分子均只有2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含有酯基。B的不饱和度是5,苯环的不饱和度是4,该分子中含有一个酯基,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6)CH3CHBrCHBrCH3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CHCH2,CH2CHCHCH2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和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最后水解得到目标产物。
19.(1)氯乙酸 (2)取代反应 (3)乙醇/浓硫酸、加热
(4)C12H18O3 (5)羟基、醚键
(6)、
(7)
解析:A是氯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乙酸钠,氯乙酸钠与Na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水解又引入1个羧基。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在催化剂作用下F与氢气发生反应将酯基均转化为醇羟基,2分子G发生羟基的脱水反应成环。
(1)A是氯乙酸。(2)反应②属于取代反应。(3)反应④是酯化反应,所需试剂和条件分别是乙醇/浓硫酸、加热。(4)根据G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2H18O3。(5)根据W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醚键和羟基。(6)属于酯类,说明含有酯基。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说明氢原子分为两类,各是6个氢原子,因此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或。
(7)根据已知信息结合逆推法可知,合成苯乙酸卞酯的路线图为。
20.(1)
(2)
(3)15
(4)4
(5)
解析:A到B发生了取代反应,B为,A为甲苯,B发生水解得到C,C为苯甲醇,C发生催化氧化得到D,D为苯甲醛,参照题中信息,D发生反应得到E,E为;E与H发生双烯烃与单烯烃的成环反应,故H为,G到H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G为,F到G发生加成反应,F为;I到J发生加成反应,J经过反应得到产物。
(1)E为,反式结构简式为
。(2)G到H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G为,G到H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NaBr+2H2O。(3)B为,M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28,故M比B多两个—CH2—,M分子的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若苯环上的取代基为丙基(正丙基和异丙基)和氯原子,苯环上的取代有邻、对、间位三种,共有6种;若苯环上的取代基为—C2H5,—CH2Cl,有邻、对、间位三种取代,共有3种,若苯环上的取代基为—CH3、—CHClCH3(或—CH2CH2Cl),各有邻、对、间位三种,共有6种,综上共15种;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6∶1∶2∶2的M的结构简式为。(4)1 mol硝基转化为氨基需要3 mol H2,1 mol双键消耗1 mol H2,故1 mol该物质理论上需要4 mol H2。(5)J到X发生加成反应,X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的产物再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产物,故J→X的化学方程式:+CH3CHO。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