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周总理,你在哪里 同步分层作业
一、语言表达
香港中文大学《独立时代》杂志社举办了“愿付雁书长思君——微情书大赛征文”活动,戴畅同学的《你还在我身旁》获得了一等奖。如果你是评委,将作如何评价?请你以一个评委的口吻写一段评语,字数不超过100字。
你还在我身旁
戴畅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二、单选题
2.下面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周总理,你在哪里》是女作家柯岩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而创作的。
B.这首诗运用“询问——呼唤——寻找——应答”的独特构思来展现诗歌主题,诗中表达了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情。
C.诗人热切的呼唤和山谷、大地、松涛、海浪的回音,逐步展现了周总理与亿万人民血肉相连、息息相关的动人情景。
D.这是一首感人的叙事诗,诗人驰骋想象,跨越时空,创造了山河与人民同悲同思、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本诗有着____的感情基调,朗读时应该用____的语调和____的语速。下列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伤感 激昂 急促
B.悲伤 低沉 缓慢
C.怀念 激动 舒缓
D.痛苦 悲痛 急促
4.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想念你啊,想念你,想——念——你……
①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②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③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④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⑤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A.③①②⑤④ B.③①④②⑤ C.④②⑤①③ D.④②⑤③①
5.下列与例句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A.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B.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C.想念你啊,想念你/——想——念——你……
D.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子空格处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____。
②你可知道,我们____你,——你的人民____你!
③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____周——总——理——
A.停息 想念 思念 呼唤
B.停息 想念 想念 呼唤
C.停留 想念 想念 呼喊
D.休息 思念 想念 呼唤
7.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和重音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B.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C.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D.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春夜
梅阡
①五月的夜风,飘着路边槐花的清芬,轻轻地吹拂着路人的面颊和发鬓,吹拂着人们的胸襟,温柔的慰抚,犹如慈母的双手。
②12日的午夜,一点钟。周总理送走了晚会的客人们,又回来,和几个青年演员们围在一起,谈得很热烈。忽然,他望了望酒闹人散的会场,转身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刘华和狄辛说:
③“你们住在哪里?”
④“剧院的宿舍,在史家胡同。”“远吗?”
⑤“不太远。我们每天排戏都是走来走去,只要15分钟。”
⑥“走吧,到你们的宿舍去。”周总理含笑地说:“去看看。”
⑦演员们一下子愣住了。在首都剧场的大门口,汽车开过来了。总理却摆了摆手,问演员们:“你们怎么走?”
⑧“我们走着回去,您上车吧!”有个演员抢着说。
⑨“我也锻炼锻炼,散散步,走吧!”这样,在午夜里静悄悄的马路上出现一群人,年轻的演员们簇拥着一个新的更年轻的人。他们像一家人,父亲和儿女们一边走一边亲切地说笑,谈工作,谈演戏,谈生活,也谈到怎样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大家压低了声音,怕惊吵了夜归的行人——在这一群人的后面远远地尾随着一辆空空的车。
⑩五月的夜风飘着路边槐花的清芬,温煦地吹拂着每个人的心。
当周总理轻轻地敲开他们宿舍的房门,有的从床上跳起,有的从灯下抬起头来。但,差不多都是用同样惊诧的神情。在谈话中,周总理非常关心剧院企业化的问题。
有人提到国家剧院和民营剧院的演员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周总理表示要逐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国家还很穷,都往上提,没有那个力量,是不是高的应该向低的看齐一些呢?演员的生活,也不要和一般人民的生活水平太悬殊了。当周总理知道一九五三年从师大戏剧系毕业的青年演员,每月工资七十多元的时候,笑了笑,说:“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你们年轻人,今天经济的条件太好了,什么都给你们准备下了,比起你们前一代人你们很幸福。你们也应该多吃些苦,受一些艰苦的锻炼。”周总理说着,顺手指指室内的一盆花:“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你们将来还要建设共产主义,为你们的下一代你们要经受一些艰苦的锻炼……”
这些话,他讲时是十分亲切而严肃的。大家都静了下来,深深地体会。在这些话里包含着多大的期望与多大的鞭策呀!
深夜两点了,周总理悄悄地离开剧院,但他的声音和相貌却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心里。推开了窗户,窗外吹来的是温煦的春风,但也带着一些沁人的凉意,使人清醒地思考着一些问题。
许多人经历了一个并不宁静的春夜。
(《人民日报》1957年5月17日有删改)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取周总理探望北京人民剧院演员的几个镜头,营造领袖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温馨氛围。
B.总理夜访对演员收入过高提出了直接批评,此严厉批评必能引起在场人的深刻反思。
C.从五月含着槐香的风入手,春风抚面母亲般的温柔和怡然之感,是总理给探访者的整体感受。
D.本文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人民领袖的崇高风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的面貌。
9.“许多人都经历了一个并不宁静的夜晚”,这里的“不宁静”既是夜里交谈的热烈,更是演员们 ,体现周总理夜访的 。
10.文中记叙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请仿照示例,赏析文中画线句。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赏析:这是朱德对于生产劳动知识和追求光明重要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来源于母亲的教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朴素教育的感激。
赏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范文:
示例一:这首诗以时光倒流的新颖方式,呈现出各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如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的种子飘回,太阳西升东落等,层层铺垫,为结尾渴望时光倒回,能回到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蓄势,借此抒发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示例二:这首诗通过“饭菜香”“签好名字的试卷”“帮我背上书包”等意象,回溯与母亲相处的点滴时光,在温馨感人的情境中,自然流露出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对题干中诗歌进行点评,可从以下角度进行:①手法:用回溯的写法(意思类似即可,如时光倒流),以各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来表达内心对回到过去的渴望,对母亲的深切思念;②意象:精心选择与母子关系相关联的意象,表现真挚亲情;③选材:再现与母亲日常生活细节,亲切感人。抓住特点,评论的口吻,言简意赅,语言中肯。注意字数要求。
故答案为:示例一:这首诗以时光倒流的新颖方式,呈现出各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如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的种子飘回,太阳西升东落等,层层铺垫,为结尾渴望时光倒回,能回到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蓄势,借此抒发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示例二:这首诗通过“饭菜香”“签好名字的试卷”“帮我背上书包”等意象,回溯与母亲相处的点滴时光,在温馨感人的情境中,自然流露出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片段作文就是在练习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之前,就人、事、物的某个断面或局部进行的单项写作训练。片段作文的写作要做到几点要求:①要把内容写具体;②叙事要做到条理清楚;③围绕中心展开段落。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ABC.正确;
D.有误,这首诗不是叙事诗,是抒情诗。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要认真分析句子中的语言。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作出判断,可用排除法。平时多积累。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为纪念周总理逝世而创作的,所以饱含着沉痛悲伤的感情基调,朗读时应该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朗读设计。朗读的基本要求有: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句、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④先说“在这里”,再强调“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⑤①③层层深入地表现人民对总理的深切怀念,即④②⑤①③。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5.【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分类及其作用。
例句中破折号的意思是表示声音的延长。
A.相同,破折号的意思是表示声音的延长。
B.不同,破折号的意思是表示解释说明。
C.不同,破折号的意思是表示补充说明,表达强烈的感情。
D.不同,破折号的意思是表示补充说明,表达强烈的感情。
故答案为:A。
破折号的作用:表示解释说明;表示语音的延长;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表示插说;加强重点;分行举例;用在副标题前;标明作者;补充说明;引出下文;表示意思的递进;表示总结上文;表示话未说完。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1)想念:代表离自己近的;思念:通常只怀念一段已经远去的东西或情感。周总理离世不久,这里想念更为合适;
(2)停息:停留和休息。由“革命征途”和“大步向前”的语意来看,“停息”更为全面,表现周总理既不停下,又不休息的奉献精神;
(3)呼喊,强调的声音大。呼唤,不仅声音大,还富有情感。故用“呼唤“更好。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朗读。
ABD.正确;
C.有误,正确停顿为: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诗歌朗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
【答案】8.B
9.内心的动荡不平;对青年演员们影响、意义之大。
10.“簇拥”写出青年演员们对周总理的尊敬与爱戴,青年演员们深夜陪伴周总理散步回宿舍的和谐场景,表现了周总理平易近人,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尊敬和赞美。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2)本题考查语句理解。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
(3)本题考查赏析画线句,从修辞手法、加点字、描写方法、句式特点、语言风格、结构、五感、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入手。注意一个句子,可能不止一个赏析的点,要答全了。
8.B:直接,错误。第十二段原话:当周总理知道一九五三年从师大戏剧系毕业的青年演员,每月工资七十多元的时候,笑了笑,说:“是不是太多了一些?”是委婉暗示。
故答案为:B
9.不宁静,是指上文第六段周总理去演员宿舍和演员们沟通,演员们内心很激动。
深夜两点了,周总理悄悄地离开剧院,但他的声音和相貌却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心里。推开了窗户,窗外吹来的是温煦的春风,但也带着一些沁人的凉意,使人清醒地思考着一些问题。写周总理去演员宿舍和演员们沟通对他们的意义重大。
故答案为:内心的动荡不平;对青年演员们影响、意义之大。
10.簇拥,很多人紧紧围绕着或卫护着。写青年演员们和周总理一起散步回宿舍的场景,很温馨,写出了他们对周总理的尊敬与爱戴,写出了周总理为人很平易近人,也写了作者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爱戴、赞美。
故答案为:“簇拥”写出青年演员们对周总理的尊敬与爱戴,青年演员们深夜陪伴周总理散步回宿舍的和谐场景,表现了周总理平易近人,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尊敬和赞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