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论教养 同步分层作业
一、语言表达
1.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学家规 树新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老师给出了下面两句家规,同学们有的说A好,有的说B好,你会选择哪一句作为你家的家规?请说明理由。字数在80字以内。
A巧伪不如拙诚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图片链接)从下图你看出什么?谈谈你的感想。
(3)(补写对联)我国有很多家训是以对联的形式展现的。下面是大余湾村余氏家族的家训上联,请你尝试对出下联。
上联:勤俭能创千秋业
下联: 。
二、单选题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
B.学校的树荫下,一群附庸风雅的学生正安静地看着课外书。
C.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势力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如果有人一意孤行,我们必将予以迎头痛击。
D.杨明明同学的作文表达的是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没有半点的矫揉造作。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陌生(mò) 疲惫(bèi) 汲取(xī) 随和(suí)
B.箴言(zhēn) 遵循(xún) 尴尬(jiān) 忸怩(ní)
C.贸然(mào) 遗憾(hàn) 涵养(hán) 雷霆(tíng)
D.恪守(gě) 积淀(diàn) 絮叨(xù) 咀嚼(jué)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贤达 难堪 心无旁骛 一意孤行
B.自持 殒落 断章取义 矫揉造作
C.缺陷 陵驾 侧目而视 自吹自擂
D.谦让 允诺 重蹈复辙 附庸风雅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桂梅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创建华坪女子高中,让山区近1800多个贫困家庭的女孩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她们在各行各业做出了贡献。(把“创建”改为“创立”)
B.这些文章无一体现出淳朴的社会风气,字里行间自有一番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无一”后加“不”)
C.“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在“星际探测征程”后加“的重要一步”)
D.“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成为端午节中国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是由于其人格高洁的结果。(删去“由于”)
7.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B.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C.习近平主席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尽显人民领袖爱人民的崇高风范,也是共产党人崇高品格的写照。
D.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蛋白质维持健康,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肉类、大豆、鸡蛋……等。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论教养
[苏联]德米特里 谢尔盖耶维奇 利哈乔夫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
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个有教养的人。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假如一个人在家里,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看书或者在做功课,即便做功课的是他年龄幼小的孩子,他都不管不顾地打开收音机或者电视,并且把音量放得很大,或者随心所欲地高声说话——那么,可以断定这个人缺乏教养,而且他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涵养的人。
假如一个人喜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却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要一意孤行,恕我直言,这样的人简直蠢到了极点!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在研究所、在供职的单位,还是在商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他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非常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收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切记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喧哗。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时也不要有声音;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着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让大家对你侧目而视。不要连续不断地开玩笑,说俏皮话,讲笑话,弄得旁边的客人心烦,尤其是重复别人已经说过、听你说话的人已经听过的笑话,那更加让人厌倦。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饰服装、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要知道任何优雅都不会让人厌烦。优雅是“社会共享的”。因此,在有教养的优雅举止中总是包容着深刻的含义。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换句话说,你会自然而然地记住保持优雅举止的具体做法,你将乐于实施并且善于把这些法则付诸实践。
8.作者认为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是什么?
9.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示例一:A句虽质朴但含真义,告诉我们巧妙伪装远不如憨厚真诚好,教育我们做一个诚信真实的人,适合作为家规。示例二:B句是传承千年的名言,对仗工整,易于传诵,更重要的是饱含深远的真理,既可作为一个人的生存原则,也可成为家族兴旺的妙言。
(2)示例:漫画中的小孩儿不知道什么是家风,更不用说有家风家训了。家风的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的,是潜力无穷的。我们不能让家风家训越来越缺失。
(3)懒惰可毁百年家
【解析】⑴ 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解答此题,可任选一句作为家规,然后阐述理由,可从句子的深刻内涵和语言特色的角度进行分析。A句强调诚信,B句强调忧患意识。要注意字数要求。
故答案为: 示例一:A句虽质朴但含真义,告诉我们巧妙伪装远不如憨厚真诚好,教育我们做一个诚信真实的人,适合作为家规。示例二:B句是传承千年的名言,对仗工整,易于传诵,更重要的是饱含深远的真理,既可作为一个人的生存原则,也可成为家族兴旺的妙言。
⑵ 看图可知,图中的小孩不知道什么是家风,当然更不知道家风和家训了。这幅图反映了家风家训在当前社会的缺失,呼吁人们重视家风家训的作用和发挥家风家训的潜力。
故答案为: 漫画中的小孩儿不知道什么是家风,更不用说有家风家训了。家风的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的,是潜力无穷的。我们不能让家风家训越来越缺失。
⑶ 对联分上下两联, 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勤俭可对懒惰,能创可对可毁。千秋业可对百年家。
故答案为: 懒惰可毁百年家
⑴ 解答观点表达类题目,首先要围绕话题确定观点,观点要正确鲜明,理由要充分、合情理,表达要流畅。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以及所揭示的实际问题。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⑶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意思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最后从整体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2.【答案】B
【解析】A、“随心所欲”的意思是凭着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用在语境中合适;
B、“附庸风雅”指缺少文化修养的人,硬装出一副斯文儒雅的样子,是贬义词,语境表达的是对学生看课外书的赞扬,应该用褒义词,加点成语运用有误;
C、“一意孤行”的意思是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用在语境中合适;
D、“矫揉造作”形容很不自然地故意做作,用在语境中合适;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首先需要解释成语的意思,包括原意和引申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从成语的感彩、成语运用的对象两个方面来分析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成语的感彩有三种:褒义词(表示夸奖/赞赏),贬义词(表示批评/谴责)和中性词(客观陈述)。成语运用的对象要分清楚上(上级/长辈)下(下级/小辈),有的成语是上对下,有的成语是下对上,需要具体分析。
3.【答案】C
【解析】A、“汲取”的“汲”应读“jí”,该项加点字注音有误;
B、“尴尬”的“尴”应读“gān”,该项加点字注音有误;
C、该项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
D、“恪守”的“恪”应读“kè”,该项加点字注音有误;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常见字的字音。汲,只有一个读音“jí”,常组词为汲取、汲水、汲汲营营等。尴,只有一个读音“gān”,常组词为尴尬、不尴不尬。恪,只有一个读音“kè”,常组词为恪守、恪遵、恪慎。
4.【答案】A
【解析】A、该项词语书写全都正确;
B、“殒落”中“殒”应写为“陨”,该项词语书写有误;
C、“陵驾”中“陵”应写为“凌”,该项词语书写有误;
D、“重蹈复辙”中“复”应写为“覆”,该项词语书写有误;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形近字的字形。“陨”和“殒”是形近字,“陨”表示从高空坠落,常组词为陨落、陨石、陨星等,“殒”表示死亡,常组词为殒身、殒命、殒灭等。“凌”和“陵”是形近字,“凌”和水有关,本义指冰,常组词为冰凌、凌锥;表示侵犯、欺侮,常组词为欺凌、凌辱、盛气凌人等;表示逼近,常组词为凌晨;表示升高、在空中,常组词为凌驾、凌空、凌霄、凌云等。“陵”和土有关,表示低地,常组词为丘陵、陵墓、谒陵等。“覆”和“复”是形近字,“覆”表示盖住、翻转,常组词为覆盖、颠覆、天翻地覆、翻来覆去等,“复”表示再、又,常组词为复发、复苏、死灰复燃、无以复加等;表示重复,常组词为复制、复习;表示转过去或转回来,常组词为反复、往复等;表示恢复,常组词为收复、复原等。
5.【答案】D
【解析】A、“改善......水平”搭配不当,用“换法”修改病句,将“改善”换成“提高”;
B、“发扬”和“继承”语序不当,应该是先继承后发扬,用“调法”修改病句,把“发扬”与“继承”调换位置;
C、“......使人们”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用“删法”明确主语,删掉前半句的“随着”,或删掉“使”;
D、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语病。分析病句原因,可从词语的运用、搭配角度分析病因,还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常见的语病及病句修改方法如下:①成分残缺,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用“补法”补出所缺成分,或“删法”明确主语;②语意重复、句式杂糅。用“删法”,删掉造成语意重复和结构混乱的成分。③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表意不明。用“换法”换掉不当的成分。④语序不当,用“调法”调整位置不合适的成分。
6.【答案】A
【解析】A.语义矛盾“近1800”和“1800多”表意不同,可删掉“近”或“多”;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7.【答案】A
【解析】A、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山啊、水啊、树啊、草啊”中间的顿号改为逗号;
C、标点符号使用有误,习近平主席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一句是句子的一个成分,冒号应该改为逗号;
D、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和“等”表示同一个意思,保留一个即可。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间隔。冒号(:)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或列举的省略或说话断断续续,表示列举的省略时,和“等/等等”是一个意思,二者只能选其一。
【答案】8.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9.举例论证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文章,理解文意,结合具体的语段进行分析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判断。考生要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结合语句的特点进行正确的判断。
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句段分析作答。本题可依据“一个有教养的人, 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一时时刻刻要记住: 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 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这几句话可知:作者认为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是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据此理解作答。
9.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本文大量列举了生活中的事实,如“让路”“男人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等众多的事实来论述有无教养的问题。据此可知,本文运用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