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三顾茅庐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 三顾茅庐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6 13:0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 三顾茅庐 同步分层作业
一、语言表达
1.阅读下面“三顾茅庐”的故事,进行缩写。(不超过70字)
  官渡大战后,徐庶向刘备推荐南阳奇才诸葛亮,说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拜访诸葛亮。不料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刘备只好回去。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拜访诸葛亮。诸葛亮的弟弟告诉刘备说哥哥被朋友邀去了。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南阳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午睡。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
二、单选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狂热的球迷们歇斯底里地在场外为自己喜爱的队员呐喊加油。
B.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来。
C.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D.学校开运动会的那天,九年级(1)班同学箪食壶浆,做好了赛前的一切准备。
3.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妖 娆ráo 娉婷pīng 褴 褛lǔ 自惭形 秽huì
B.怨 怅zhàng 摇 曳yè 嗔怒chēn 箪食壶浆dān
C.旁 骛wù 亵渎xiè 宽 宥yòu 强 聒不舍gō
D.箴言zhēn 恪守kè 恣 睢suī 矫揉造作jiǎo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滂沱(pāng) 茅塞顿开(sè) 腼腆(tiǎn) 扣人心弦(xuán)
B.剽悍(piāo) 踽踽独行(jǔ) 指摘(zhāi) 姹紫嫣红(chà)
C.戏谑(xuè) 猝不及防(cuì) 毛坯(pī) 崭露头角(lòu)
D.关隘(ài) 引吭高歌(háng) 分娩(wǎn) 高瞻远瞩(zhǔ)
5.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关公崇拜起源于荆州,也寄寓着荆州人民对关羽的特殊感情。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看到了▲的侠义,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
A.仁义 情义 知恩图报 忠义
B.忠义 仁义 扶危济困 情义
C.情义 忠义 知恩图报 仁义
D.忠义 情义 扶危济困 仁义
6.下列属于语义重复语病的一项是(  )
A.优秀的诗篇承受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
B.三年的初中生涯已近尾声,我们班同学在心里由衷地感谢班干部几年来的默默付出。
C.“孙中山故居”已成为珠三角很重要的旅游观光地之一。
D.医学界相信,现代人众多的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老年痴呆症等都是因自由基的氧化作用造成的。所以,消除有害的自由基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7.下列加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纶巾(lún) 栈桥(zhàn) 拮 据(j ù) 箪食壶浆(dān)
B.譬如(p ì) 筵席(yàn) 褴 褛(l ǔ) 锲而不舍(qiè)
C.勾当(gòu) 脊梁(j ǐ) 瓦 楞(léng) 喏喏连声(r ě)
D.桑 梓(xīn) 愧 赧(nǎn) 带 挈(q ì) 歇斯底里(xiē)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三国演义(节选)
罗贯中
周瑜听得孔明计策果然高明,不禁暗忖曰:“孔明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乃令人连夜请鲁肃入帐,言欲杀孔明之事。肃曰:“不可。今操贼未破,先杀贤士,是自去其助也。”瑜曰:“此人助刘备,必为江东之患。公勿多虑,我自有计较。”
次日,周瑜点齐军将,与程普、鲁肃领兵起行,邀孔明司往。孔明欣然从之。一同登舟,驾起帆樯,迤逦望夏口而进。离三江口五六十里,船依次第歇定。周瑜在中央下寨,岸上依西山结营,周围屯住。孔明只在一叶小舟内安身。
周瑜分拨已定,使人请孔明议事。孔明至中军帐,叙礼毕,瑜曰:“昔曹操兵少,袁绍兵多,而操反胜绍者,因用许攸之谋,先断鸟巢之粮也。今操兵八十三万,我兵只五六万,安能拒之?亦必须先断操之粮,然后可破。我已探知操军粮草,俱屯于聚铁山。先生久居汉上,熟知地理。敢烦先生与关、张、子龙辈——吾亦助兵千人——星夜往聚铁山断操粮道。彼此各为主人之事,幸勿推调。”孔明暗思:“此因说我不动,设计害我。我若推调,必为所笑。不如应之,别有计议。”乃欣然领诺。瑜大喜。孔明辞出。鲁肃密谓瑜曰:“公使孔明劫粮,是何意见?”瑜曰:“吾欲杀孔明,恐惹人笑,故借曹操之手杀之,以绝后患耳。”肃闻言,乃往见孔明,看他知也不知。只见孔明略无难色,整点军马要行。肃不忍,以言挑之曰:“先生此去可成功否?”孔明笑曰:“吾水战、步战、马战、车战,各尽其妙,何愁功绩不成,非比江东公与周郎辈止一能也。”肃曰:“吾与公瑾何谓一能?”孔明曰:“吾闻江南小儿谣言云:‘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 公等于陆地但能伏路把关;周公瑾但堪水战,不能陆战耳。”
肃乃以此言告知周瑜。瑜怒曰:“何欺我不能陆战耶!不用他去!我自引一万军马,往聚铁山断操粮道!”肃又将此言告孔明。孔明笑曰:“公瑾令吾断粮者,实欲使曹操杀吾耳。吾故以言戏之,公瑾便容纳不下。目今用人之际,只愿吴侯与刘使君同心,则功可成;如各相谋害,大事休矣。操贼多谋,他平生惯断人粮道,今如何不以重兵提备?公瑾若去,必为所擒。今只当先决水战,挫动北军锐气,别寻妙计破之。望子敬善言以告公瑾为幸。”鲁肃遂连夜回见周瑜,备述孔明之言。瑜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肃曰:“用人之际,望以国家为重。且待破曹之后,图之未晚。”瑜然其说。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四至四十五回)
8. 有人说“孔明只在一叶小舟内安身”一句“看似平淡,实则韵味十足”,请说明这样评价的理由。
9. 下列对周瑜的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量狭小,嫉贤妒能,面对比自己高明的诸葛亮不能联合却欲杀之。
B.聪明,有远见,预见诸葛亮将来必为江东之患。
C.忠诚,一心为孙权的江东着想,但不够沉着,被诸葛亮一激就上当。
D.不能顾全大局,不听从鲁肃的建议,执意要杀诸葛亮。
10. 本文主要是写周瑜和诸葛亮斗智,为什么多次写到鲁肃?请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第三次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并答应辅佐刘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主要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
主要事件: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
结果: 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第三次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并答应辅佐刘备。
故答案为: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第三次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并答应辅佐刘备。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文段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具体表现为三点:对材料的理解;对材料相关信息的筛选;语言表达简洁流畅。
2.【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歇斯底里: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该词是贬义词,褒贬失当,故不正确;
B.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很大。该词是褒义词,褒贬失当,故不正确;
C.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符合语境,正确;
D.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该词多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欢迎,句中使用该词,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
A.“褴褛(lǚ)”;
B.“怨怅(chàng)”;
C.“强聒(guō)不舍”;
D.正确;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此题比较简单,关键是看平时的积累。平时注意积累形似字、多音字的正确读音,解答本题要根据语境辨析读音是否正确。
4.【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
A.“扣人心弦(xián)”;
B.正确;
C.“猝(cù)不及防”,“崭露(lù)头角”;
D.“分娩(miǎn)”;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
仁义:仁爱和正义。
忠义:忠诚,讲义气。
情义:亲属、同志、朋友相互间应有的感情。
知恩图报:得到别人的恩德,要懂得回报与他人。
扶危济困:扶助处境危急的人,救济生活困难的人。
第一空,与“守土报国”相对应,应选用强调忠诚的词语。因此,“忠义”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它强调了关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第二空,与“治军安民”相对应,应选用强调仁爱的词语。因此,“仁义”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它强调了关公对百姓的关爱和对正义的维护。
第三空,与“侠义”相对应,应选用强调在他人危难时给予帮助的词语。因此,“扶危济困”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它强调了关公在他人遇到危难时给予的帮助。
第四空,与“同生共死”相对应,应选用强调深厚情感的词语。因此,“情义”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它强调了关公与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共同经历困难的义气。
综上所述,最恰当的填空组合是B:忠义、仁义、扶危济困、情义。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先要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6.【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搭配不当,动词“承受”与宾语中心语“使命”不搭配,可把“承受”改为“承担”;
B.语义重复,“在心里”与“由衷”意思有所重复;
C.正确,无语病;
D.句式杂糅,句中把“是因……”与“是……造成的”杂糅在了一起,可删掉“因”;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7.【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
A.“纶(guān)巾”,“拮据(jū)”;
B.“筵(yán)席”,“褴褛(lǚ)”;
C.正确;
D.“桑梓(zǐ)”,“带挈(qiè)”;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答案】8.既暗示出孔明在孙吴军中的处境孤独危险,又通过他在这种险境中还能泰然处之,反衬出其智慧高超。
9.D
10.因为鲁肃起到了联结(或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周瑜和诸葛亮斗智需有人传递信息才能实施;衬托作用,以鲁肃的老实衬托周瑜和诸葛亮的高明,以鲁肃的厚道衬托周瑜的心胸狭小。
【解析】
(1)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前后联系,理解语句的意思含义;注意把握中心,整体领悟。如果句子是针对全文说的,这就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中心,将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语句的依托;注意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关键词常常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关键词的方法来揣摩语句的含义。
(2)本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人物的具体的言行以及文章的具体的情节来品味人物的精神和品质。要通观全文,筛选出重要信息。注意结合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典型细节、事件来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的作用常常是:作为线索人物;侧面烘托主要人物;与主要人物形成对比,衬托主要人物的形象;寄托作者的情感;暗示社会环境或补充深化主旨;推动情节发展。
8.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孔明只在一叶小舟内安身”,首先从字面来看,“一叶小舟”给人一种渺小、孤立无援的感觉。在孙吴军中,孔明作为刘备的代表,本就处于一种微妙的地位。他身处异乡,周围都是孙吴的军将,没有自己的强大势力支持,所以这句描写暗示出孔明在孙吴军中的处境孤独危险。然而,尽管处于这样的危险处境,孔明却能“安身”,表现出他的泰然自若。这与他所处的危险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反衬出孔明智慧高超,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他不被外界的危险所干扰,展现出强大的内心定力和卓越的谋略。
故答案为:既暗示出孔明在孙吴军中的处境孤独危险,又通过他在这种险境中还能泰然处之,反衬出其智慧高超。
9.本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错误,文中鲁肃确实多次劝说周瑜,但不能说周瑜不听从鲁肃的建议执意要杀诸葛亮。鲁肃的建议只是让周瑜暂时放弃了立即杀诸葛亮的想法,而且周瑜也并非完全不听从鲁肃的意见,他最后“然其说”,说明他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鲁肃的建议。
故答案为:D。
10.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
多次写到鲁肃的原因如下:
联结(或推动情节发展)作用:周瑜和诸葛亮斗智的过程中,需要有人在他们之间传递信息,而鲁肃正好起到了这个作用。例如,周瑜决定杀孔明后,与鲁肃商议;周瑜设计让孔明劫粮,鲁肃对周瑜的行为提出疑问;鲁肃将孔明的话转告周瑜等。没有鲁肃,周瑜和诸葛亮的斗智就无法顺利进行。
衬托作用:一方面,以鲁肃的老实衬托周瑜和诸葛亮的高明。鲁肃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得比较实在,没有太多的心计。而周瑜和诸葛亮则在斗智中展现出高超的谋略和智慧。另一方面,以鲁肃的厚道衬托周瑜的心胸狭小。鲁肃多次为了大局劝说周瑜,而周瑜却一心想杀诸葛亮,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故答案为:因为鲁肃起到了联结(或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周瑜和诸葛亮斗智需有人传递信息才能实施;衬托作用,以鲁肃的老实衬托周瑜和诸葛亮的高明,以鲁肃的厚道衬托周瑜的心胸狭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