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 刘姥姥进大观园 同步分层作业
一、综合性学习
1.学完本课后,某班开展了主题为“走进《红楼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题目。
(1)《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有四个人的名字含“春”字,请把她们的名字写出来。
(2)《枉凝眉》中有两句是“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和“美玉无瑕”分别指的是小说中的 和 。
(3)“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红楼梦》中的谁 她有怎样的特点
(4)贾雨村去野外郊游,见到一座残破的寺庙——智通寺,寺门旁上有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贾雨村想:“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请谈一谈你对这副对联的理解。
二、单选题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筵席(yán) 惘然(wǎng) 随声附和(hé) 毛骨悚然(sǒng)
B.拮据(jié) 拜谒(yè) 箪食壶浆(dān) 风流倜傥(tǎng)
C.褴褛(lǔ) 阔绰(chuò) 无动于衷(zhōng)一反既往(jì)
D.觅食(mì) 告罄(qìn) 茅塞顿开(sè) 怏怏不乐(yàng)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画线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砒霜(pī) 戗金(qiàng) 镌刻(juàn) 巾帕
B.蓼溆(liǎo) 撮弄(zuā) 筵席(yán) 铁锨
C.调停(tiáo) 岔气(chà) 篾片(miè) 琥珀
D.塵尾(zhǔ) 漱盂(shù) 发怔(zhèng) 银著
4.下列属于成分残缺语病的一项是( )
A.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B.“闪送”创立了同城速递新样本。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城市。
C.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D.为了防止青少年不再沉迷手机游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
B.暑假即将来临,许多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C.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D.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夸夸其谈,赢得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
6.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在唐代诗人狂傲的背后也能看到▲。一方面,他们躬逢盛世,▲飞扬,如孔雀开屏般绚丽多彩;另一方面,他们放下身段,态度谦恭,甚至阿谀奉承,如孔雀背后的狼狈不堪。现实的▲、人性的复杂,使得多种看似矛盾对立的东西却▲。
A.卑贱 神采 残酷 浑然天成
B.卑微 个性 窘迫 浑然一体
C.卑微 神采 窘迫 浑然天成
D.卑贱 个性 残酷 浑然一体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句式长短不一,故又叫“长短句”。
B.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明代小说家。
C.《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D.《红楼梦》是一部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掂掇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地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8.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
9.作者刻画刘姥姥运用了哪些方法?并分析刘姥姥的形象
10.作者通过这场笑剧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2)林黛玉;贾宝玉
(3)林黛玉。多愁善感、才华横溢。
(4)示例:积累了下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但还是贪得无厌,不肯收手,等到走投无路之时,想回头却为时已晚。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掌握。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特征。阅读时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对名著中的人物的名字要识记。⑴《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有四个人的名字含“春”字,这四人分别是: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 ⑵《枉凝眉》中有两句是“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和“美玉无瑕”分别指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因为“葩”是草的意思,而林黛玉下凡之前便是一株绛珠仙草;贾宝玉诞生时所带之玉是女娲补天所剩下的。 ⑶这是对林黛玉的描写。其性格特点是:多愁善感、才华横溢。⑷本语出自《红楼梦》是智通寺的门联。“身后余”指死后所聚财富还有剩余。“忘缩手”是对贪得无厌者的形象描绘。“回头”指悔改以前的所作所为,“眼前无路想回头 ”指的是利欲熏心的人碰壁走投无路时才想到悔改。这副对联语浅意深,写的是积累了下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但还是贪得无厌,不肯收手,等到走投无路之时,想回头却为时已晚。
故答案为:⑴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⑵ 林黛玉贾宝玉 ⑶ 林黛玉。多愁善感、才华横溢。 ⑷ 积累了下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但还是贪得无厌,不肯收手,等到走投无路之时,想回头却为时已晚。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解题方略:名著导读着重开学学生对中外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必须建立在阅读基础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独到见解。对课标推荐的中外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2.【答案】B
【解析】A.“随声附和”的“和”应读“hè”,表示“跟着唱”或“跟着别人说”,与“随声”相对应,而非“hé”的读音,表示“平和”或“联合”等意,A错误。
B.正确。
C. 褴褛(lǔ)”。在这里,“褛”的正确读音是“ lǚ”,C错误。
D.“告罄(qìng)”的“罄”应读“qìng”,表示尽、空的意思,而非“qìn”,D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3.【答案】C
【解析】A.在“镌刻”一词中,“镌”的读音应为“juān”,而非“juàn”。
B.在“撮弄”一词中,“撮”的读音应为“cuō”,表示“聚起,聚拢”的意思,而非“zuā”。
C.正确。
D.“银著”应为“银箸”,指银制的筷子。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4.【答案】C
【解析】AB.没有语病。
C.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名著后面加上“的习惯”,C正确。
D.否定不当,应当删去“不再”,D错误。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5.【答案】A
【解析】A.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在此句中用于形容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人群热闹拥挤,传递着幸福的味道,成语使用恰当,A正确。
B.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但在此句中,用来形容“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迅速增加,显然带有贬义色彩,与成语本身的中性或褒义色彩不符,B错误。
C.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但在此句中,前面已有“居然在心里”的表述,与成语中的“心里”重复,造成语意冗余,C错误。
D.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但在此句中,用于形容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显然与语境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6.【答案】B
【解析】卑贱:①旧时指出身或地位低下。 ②卑鄙下贱。卑微:地位低下,没有权势。第一空用在此处说明唐代诗人地位低下,没有权势,故应选卑微,故排除AD。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个性:指个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神采飞扬说的是比较得意根据上下文不合语境,故应选个性。排除C;再结合第三空,前倨后恭: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阿谀奉承:就是拍马屁,说恭维别人话,讨好别人的词语,曲从拍马,竭力迎合别人。前倨后恭不合语境,故应选阿谀奉承。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7.【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曹雪芹并非明代小说家,而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了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B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答案】8.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9.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10.表达了作者对刘姥姥的同情和尊敬;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解析】(1)本道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筛选信息。
(2)这道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理解。分析时,要结合文章人物的活动环境,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尽量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3)本道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探究。解答本题除了要通读文章之外,还需结合作者所写作品的时代背景,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才能更好地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8.根据第一段的“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可知,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故答案为: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9.根据“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可知,作者刻画刘姥姥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据此可以看出刘姥姥的隐忍;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据此可以看出刘姥姥的淳朴,善良,善于察言观色;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据此可以看出刘姥姥的聪明,智慧。
故答案为: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10.通读文章可知,刘姥姥进大观园后,为了哄贾母开心,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得到些恩惠,不得不装疯卖傻表演了一场“笑”剧。在这场“笑”剧的背后表达了作者对刘姥姥的同情和尊敬;从“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等语句可以看出,小说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故答案为:表达了作者对刘姥姥的同情和尊敬;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