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代数式的值 教学设计(含答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2代数式的值 教学设计(含答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16:1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代数式的值 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 教学准备
一、单元整体分析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二节《代数式的值》有1个课时,代数式是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知识,是对上一节内容的深化,通过这节课要培养学生合理、规范、准确的数学表达方式和书写习惯,这是体验数学的美感和锻炼数学逻辑思维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代数式既是有理数的概括与抽象,又是整式运算的基础,也是学习方程及函数知识的基础.列代数式即用字母把数和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分析
《代数式的值》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它是算术知识的延续,又是后续内容(例如方程、不等式等)的基础,所以这节课看似简单,实际在整个初中数学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经历体现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理解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的内在意义,感受其中的符号意识,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准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实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目标;
(2)通过经历求代数式的值的过程,体会代数式内在的运算规律,掌握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和格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实现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的目的;
(3)经历规律性的代数式的值的求解过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初步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和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以及整体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求代数式的值,并通过求代数式的值,体会代数式是由计算程序反映的一种数量关系,掌握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和格式.
四、学生学情分析
进入七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这都为本课时学习提供了经验支持.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有理数》、《列代数式》,这也为学好这节课打好了一定的基础,是进一步研究函数的启蒙和入门.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教学难点为:能够准确地把数值代入代数式代替字母进行计算,初步感受两个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推动符号意识的深化认识.
五、教学策略分析
1.问题驱动.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提高动手操作、阅读、表达、解题析题等能力,掌握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思想意识及类比归纳思想.
2.过程体验.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体验“动手——观察——猜想——定义”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总结什么是代数式的值.
3.成功激趣.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提升的学习方式,发挥自我驱动的主体作用,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
4.教学理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实践,我坚持教方法,通过探索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学习,目前教方法理论知识和课堂实践经验可借鉴的内容比较少,个人总结还不够完善.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设计
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的学情,本课的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如下:
教学流程示意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计算数值判健康
教师引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今天我们将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
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吗
营养学家用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这个指数是人体质量m(千克)除以人体身高h(米)的平方所得商.
你能用含m,h的代数式表示身体质量指数P吗
师生活动:根据上一节所学习的知识,我们容易到,它简明地表达了身体质量指数P与m,h的数量关系,它具有一般性.我们要知道自己的身体质量指数,从这个数量关系式是看不出来的,我们需要把我们自己的体重和身高代入计算才能知道结果.现在请每位同学计算出自己的身体质量指数,再判断一下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并和同伴交流.
师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协助学生完成计算.
追问:每个人的身体质量指数一样吗?它取决于什么?
师生活动:不一样,它取决于每个同学的体重和身高情况.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都不一样,所以用上述公式求出的身体质量指数是不一定相同的.每个人的身体质量指数是随体重m kg 和身高h m 的取值而变化的.
利用乡媒体演示:同一个代数式,字母的取值不同,最后计算出的结果也不同.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景入手,引入生活中身体质量指数的数学问题,列出身体质量指数的代数式既是对上一节课内容的复习,也容易提起同学们的兴趣,紧接着让学生利用公式计算自己的身体质量指数(含有两个变量),通过学生的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既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又渗透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
活动二 真实举例探定义
问题2:某礼堂第1排有18个座位,往后每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 问:
(1)第 n 排有多少个座位?(用含 n的代数式表示)
(2)第10排、第15排、第23排分别有多少个座位?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举手回答问题.
解:(1)方法1:
排数 1 2 3 4 ... n
座位 18 20 22 24 ... 18+2(n-1)
第2排比第1排多2个座位,它的座位数应为18+2=20;
第3排比第2排多2个座位,它的座位数应为20+2=22;
一般地,第n排是第1排的后(n-1)排,它的座位数应比第1排多2(n-1),即为18+2(n-1).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说出第二种方法:
第1排座位数为:18=16+2;
第2排座位数为:20=16+2×2;
...
第n排座位数为:16+2n.
师生活动:回顾求解过程,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解题思路.
(2)当n=10时,18+2(n-1)=18+2×9=36;
当n=15时,18+2(n-1)=18+2×14=46;
当n=23时,18+2(n-1)=18+2×22=62.
因此,第10排、第15排、第23排分别有36个、46个、62个座位.
追问:你是怎么计算的?
师生活动:将n的特定值代入得到的代数式,根据有理数的运算,计算出特定各排的座位数,感受从一般到特殊的解题思路.
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作代数式的值.
追问:从问题1、2,我们发现同一个代数式,字母的取值不同,最后计算出的结果也不同.代数式里的字母可以取各种不同的数值.这是不是意味着代数式里的字母可以取任意数呢?
注意:
代数式里的字母可以取各种不同的数值,但所取的数值必须使代数式和它表示的实际数量有意义,如问题2中的18+2(n-1)中的字母n不能取负数,也不能取小数; 中的v不能取0.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通过自己亲自动笔实践,发现规律,并准确的表述出自己的结论.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归纳问题的能力.也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利用引例说明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的值随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不同而不同.
活动三 代入代数式来求值
【例1】当a=2,b=-1,c=-3时,求下列各代数式的值:
(1)-4ac; (2)
师生活动: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在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并板书示范解答过程,再请一位学生上台完成第二题,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播放板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联系讲解代入负数或分数时的注意事项.
解:(1) 当时,(写出条件:当……时).
-4ac (抄写代数式)
- (代入数值)
=25; (计算得出结果)
师生活动:教师强调在代入数值这一步乘号要还原,然后总结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
(2) 当a=2,b=-1,c=-3时,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求代数式的值的理解,熟悉并掌握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和格式.
求代数式的值的注意事项:
1.代数式中省略了乘号时,代入数值以后必须添上乘号.
2.如果字母的值是负数、分数,代入时应加上括号.
3.由于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中的字母所取的值确定的,所以代入数值前应先指明字母的取值,把“当……时”写出来.
4.求代数式的值,对于两个或多个字母一定要“对号入座”.
【例2】已知,求代数式 的值.
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在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再请一位学生上台板书,教师点评讲解,最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书写格式,强调书写规范.
解:因为,而,
所以所以,
当时,
.
教师总结: 此题考查代数式求值,非负数的性质,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得x、y的数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设计意图:对于字母取值没有直接给出的,可以通过题目条件先求出字母的值,再代入求值.
【例3】已知2x+3y-2的值为-7,求代数式4x+6y+1的值.
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在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再请一位学生分享他的解法,教师点评,最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书写格式,强调书写规范.
解:因为2x+3y-2=-7,所以2x+3y=-5,
所以4x+6y+1=2(2x+3y)+1=2×(-5)+1=-10+1=-9
教师总结: 本题运用了整体思想,给出一个含字母的代数式的值,当单个字母的值不能或不用求出时,一般把已知条件作为一个整体,把代数式变形,使之成为可整体代入的形式,再整体代入求解.
师生活动: 这道题我们还有其他解法吗?可以取特殊值求解吗?例如,取x=y=-1,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设计意图:当单个字母的值不能或不用求出时,一般把已知条件作为一个整体,把代数式变形,使之成为可整体代入的形式,再整体代入求解.这道题不仅可以整体代入,也可以用特殊值法,以后学习方程后,还可以用其中一个元表示另一个元,用代入消元法求解,能发散学生思维.
活动四 代数式求值的应用
【例4】某地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程,去年的投资为a亿元,今年的投资比去年增长了10%. 如果明年的投资还能按这个速度增长,请你预测一下,该地明年的投资将达到多少亿元 如果去年的投资为2亿元,那么预计明年的投资是多少亿元
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在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再强调书写规范.
分析: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正确理解题意,找到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解: 由题意可得,今年的投资为 a·(1+10%)亿元,于是明年的投资将达到a·(1+10%)·(1+10%)=1.21a(亿元).
如果去年的投资为2亿元,即a=2,那么,当a=2时,
1.21a=1.21×2=2.42(亿元).
答:该地明年的投资将达到1.21a亿元. 如果去年的投资为 2亿元,那么预计明年的投资是2.42亿元.
设计意图:在由现实情境列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活动五 运用新知显身手
课堂练习:
1.若,则代数式的值为 .
答案:
2.当时,代数式的值是 .
答案:-1
3.已知,则 .
答案:36
已知梯形的上底a=2cm,下底 b=4cm,高 h=3cm,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这个梯形的面积为 .
答案:
5.根据下列各组x、y的值,分别求出代数式+2xy+与-2xy +的值:
(1) x=2,y=3; (2) x=-2,y=-4.
解:(1)当x=2,y=3时, +2xy+=+2×2×3+=4+12+9=25,
-2xy+=-2×2×3+=4-12+9=1.
(2)当x=-2,y=-4时, +2xy+=+2×(-2)×(-4)+=36,
-2xy+=-2×(-2)×(-4)+=4.
活动六 方法总结见实效
总结归纳: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代数式的值?
2.求代数式的值的解题步骤是什么?
3.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
4.求代数式的值需要注意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归纳本节内容,教师进行总评并完成本节课知识脉络梳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梳理本节课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总结有关注意事项,提炼和感悟数学恩想方法.
课后作业:
1.必做题:课本93页练习:1,2,3,4,5.
2.选做题:按照“双减”政策,丰富课后托管服务内容,学校准备订购一批篮球和跳绳,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篮球每个定价120元,跳绳每条定价20元.某体育用品商店提供A、B两种优惠方案:
A方案:买一个篮球送一条跳绳;
B方案:篮球和跳绳都按定价的90%付款.
已知要购买篮球50个,跳绳x条(x>50).
(1)若按A方案购买,一共需付款   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若按B方案购买,一共需付款   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当x=100时,请通过计算说明此时用哪种方案购买较为合算?
(3)当x=100时,你能给出一种更为省钱的购买方案吗?请写出你的购买方案,并计算需付款多少元?
设计意图:巩固求代数式的值的求解方法和书写格式,能够学以致用,体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附:板书设计
活动七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基于教材,以人们熟悉的两个生活实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体现了现实世界的数学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计算,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经历建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抽象能力,使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理解并掌握了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和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和格式,感受数学世界的条理化和严谨性.同时,学生在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交流合作中,也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练习法、多媒体演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师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语言方面还缺乏幽默性,与学生的互动形式和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今后我不仅会继续学习新教材的编写理念、编写思路、内容变化及教材特点,夯实学科知识,还会针对性的在语言和教学教法上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