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3.了解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4.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台湾位置图、地形图,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通过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大量的新闻摘要的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关系时事政治的习惯。
3.通过探究作业的自选超市,培养学生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的情操。
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
2.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
教学难点
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预习教材内容。
2.搜集有关台湾的美称及其由来。
3.搜集海峡两岸关系紧张的原因,以及最新动态。
4.搜集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资料。
教师准备
1.下载音像效果好的诗朗诵《乡愁》、《台湾地震新闻》、《台湾暴雨新闻》、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的视频。
2.搜集有关台湾的美称及其由来。
3.搜集海峡两岸关系紧张的原因,以及最新动态(图片新闻)。
4.搜集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资料。
5.根据需要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编写教案。
6.根据教案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位置与范围
看教材上“台湾在中国的位置”、“台湾省位置与范围”2幅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来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介绍台湾省的海陆位置和岛屿构成,强调了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属于台湾省,以及台湾海峡的交通重要性。
读“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的“阅读”材料,通过对1000多年来主要历史事实的阐述,引导学生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为加深学生对台湾省地理位置与范围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读图描述能力,教材P.79安排了一组相关“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强调台湾海峡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以及“活动”中估算台湾省高雄市与福建省厦门市之间的直线距离(台湾与大陆相距很近),旨在从地缘上说明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自然地理环境
分别介绍台湾岛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的特征。
首先,介绍台湾岛的主要地形类型,山地、平原的分布位置及其面积大小,最高峰及其海拔,地震多发及其原因。看“沿北回归线台湾省地形剖面”和“台湾岛地形分布”2幅地图。为了让学生感受台湾的山地特色,教材安排了1则“阿里山”的“阅读”材料。为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归纳出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和地形分布格局,教材P.81安排了“活动”1。
其次,介绍台湾岛的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受台风侵袭等基本情况,让学生了解台湾岛的气候特征。为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台湾岛的气候特征,分析造成台湾岛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看教材P.81安排“活动”2。
再次,介绍台湾岛的河流状况,让学生了解台湾岛河流众多、短促和水能资源丰富的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台湾岛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丰富等特征的形成原因,一起看教材P.81安排“活动”3。
最后,介绍了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多样、周围海域水产资源丰富的特征。台湾省矿产资源与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相比,储量并不丰富,部分有价值的矿藏经长期开采,储量大幅减少,有的已经枯竭,因而教材表述的是“矿产资源多样”,而不是“矿产资源丰富”。为配合正文内容,引导学生看教材上“台湾红桧”照片和“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
发展中的经济
从农业、工业、交通和旅游4个方面介绍台湾省的经济特色。
首先,介绍台湾省农业发展水平及种植结构的变化,并安排了“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和P.83“活动”1,引导学生读图了解台湾岛的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特点。
其次,介绍台湾的工业结构(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和工业特点(产品大量出口,对外依赖程度高),安排“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照片引导学生感受台湾工业的发展水平,安排“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台湾岛交通及主要工业中心分布”2幅地图和P.83“活动”2引导学生了解台湾岛主要工业资源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状况,安排P.83“活动”3引导学生理解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经济联系及其重要性。
再次,介绍台湾海陆空交通状况,安排“台湾岛交通及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和P.83“活动”2引导学生了解台湾岛交通分布特点。
最后,介绍台湾省旅游业发展状况,安排了“日月潭”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台湾著名的旅游资源。 课标中有关台湾的“标准”没有涉及人口和城市的内容,但台湾是中国地理的4个必学区域之一,有必要将它较为完整地介绍给学生。基于上述考虑,教材安排了“人口与城市”的内容。如果要将这部分内容与课标进行对应,它对应的课标可以看成是“位置与分布”中的“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人口与城市
介绍台湾省的民族构成和台北、高雄、台南3个比较大的城市。一起看“高山族舞蹈”、“台北?故宫博物院”和“高雄市”3幅景观照片,引导学生了解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感受台湾省主要城市的景观特色。
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交流等形式,了解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深刻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课件20张PPT。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101大厦阿里山位置与范围(1)找出台湾省周边的福建省、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等地理事物。
(2)找出北回归线及穿过的地区。
(3)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一、台湾的地理位置
1、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南部,台湾省位于北半球低纬度,位于东半球。
3、台湾海峡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北通东海,南接南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
二、台湾的地理范围
台湾省的主要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万千米2。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自然地理环境一、台湾的地形特征
1、地形特征:
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2/3);地势大致东高西低;山脉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中央山脉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米。
2、多山地形的成因:
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挤压形成多山的地形,同时,台湾也因此成为地震多发地区。 阅读阿里山
阿里山山势雄伟,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14℃左右,是著名的观光避暑胜地。这里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阿里山铁路是世界著名的高山铁路,从起点站到终点站,海拔上升了2000多米,沿途景致迥异,搭乘火车犹如置身于自然博物馆。 读图,描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台湾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年平均气温整体较高(山地除外),年平均气温南部高北部低——纬度;山地气温低,周围平原气温高——地形。 活动二、台湾的气候特征
台湾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高山除外),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台湾岛中东部山地平均气温较低,西南部气温最高;台湾岛东部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西部降水较少。
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发展中的经济一、农业特征
台湾种植业过去主要生产水稻,现在亚热带和热带水果、茶叶、甘蔗成为台湾的主要农产品,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这些农产品的种植。台湾的主要农产品集中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和低缓丘陵区。台湾的畜牧业、渔业和林业也较发达。
近年来,台湾省农牧业生产专业化、企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和甘蔗等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水果、蔬菜与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其它农业部门内部结构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二、工业特征
工业是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台湾省基本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门类有电子、家电、食品、服装、机械等。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 三、交通运输
台湾岛交通运输发达,除中部山区外,铁路、公路遍及各地。
环岛建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
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是台湾最大的机场。
主要海港有高雄、基隆等。 阅读台湾岛交通及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桃园、高雄、基隆等城市。
(2)台湾岛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3)分析台湾岛的铁路线分布特征及原因。
环形分布,受地形和人口经济的影响。
(4)归纳台湾岛交通运输特征。 人口与城市 高山族总人数约40万,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台北市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工商业发达,风景秀丽。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 高雄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冶金、化学工业、造船等。课件15张PPT。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妈祖雕像玉山乡愁余
光
中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思考:诗中 “我在这头”指的是什么?台湾的范围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中国第一大岛共200多个岛屿绿 岛兰 屿123456台湾的地形多山的岛屿全岛2/3为山地平原分布西部山脉纵贯南北多火山地震 山地—台湾山脉
1. 海岸山脉
2 .中央山脉
3 .雪山
4. 玉山山脉
5.阿里山1.台南平原
2.屏东平原台南平原屏东平原台湾地形剖面图1.台湾地势特点?思考地势东高西低2.地势最高地区在哪?海拔大体为多少?玉山山脉:台湾海拔最高地区,海拔为3952米。3.在这种地形条件下,台湾的河流有何特点?短小湍急浊水溪-日月潭水能丰富资源宝库森林宝库、绿岛樟脑产量世界首位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矿产丰富水产丰富东南盐仓大陆架蕴藏
石油、天然气自然条件思考台湾为什么有如此丰富的物产?低纬度、四面临海热带、亚热带气候降热量充足
水丰沛板块碰撞构造带多山的地形森林湍急的河流矿产水能 想一想,四面环海的海陆位置的海陆位置对降水有什么影响?夏季风 (东南季风)台 风乌 云火烧寮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前出产农矿业产品20世纪60年代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进口:原料,半成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纺织、电器、电子、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工业区以桃园为中心的北部工业区以高雄为中心的南部工业区(点击图片观看录像)台湾省经济的发展----出口导向型20世纪60年代前以出产农矿业产品为主20世纪60年代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1.丰富的高素 质劳动力;
2.多优良港口
3.积极吸收国 外资金;
4.政策扶持人口与城市人口人口稠密分布不均汉族为主高山族城市台北高雄台南高山族台北 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习题
读台湾省位置与范围示意图,完成1~3题。
1.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甲省是
A.福建省
B.广东省
C.浙江省
D.江西省
2.图中①、②、③、④海域分别是
A.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
B.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南海
C.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太平洋
D.南海、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
3.下列岛屿中,不属于台湾省的是
A.赤尾屿
B.澎湖列岛
C.钓鱼岛
D.琉球群岛
4.台湾多发地震,是因为
A.地形崎岖
B.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人口、经济密集
D.地处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5.台湾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台湾岛主要经济作物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
6.据图归纳,台湾岛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是
A.茶叶
B.香蕉
C.菠萝
D.甘蔗
7.台湾岛内茶叶的分布特点是
A.茶叶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B.茶叶主要分布热带地区
C.西部平原是茶叶的主要产区
D.茶叶产地与菠萝产地一致
8.在台湾的主要经济作物中,近年来,种植面积明显减少的是
A.茶叶
B.香蕉
C.菠萝
D.甘蔗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习题
读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3题。
1.高雄的年平均气温是
A.23℃
B.24℃
C.24℃以上
D.22℃
2.台湾岛中许多等温线呈现闭合状态,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经度因素
C.地形地势因素
D.海陆因素
3.热带水果菠萝主要产自台湾岛的
A.南部
B.东北部
C.西北部
D.东部
读台湾简图,完成4~6题。
4.图示城市中,为台湾省政治中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据图判断,台湾岛的地势大致是
A.南高北低
B.北高南低
C.东高西低
D.西高东低
6.据图判断,台湾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A.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B.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C.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D.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