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扁鹊治病
看图猜寓言故事
扁鹊,秦氏,名越人。战国时期医学家。
古人把医生比作一个会给人带来喜讯的喜鹊,后来把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尊称为“扁鹊”。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奠定中医学切脉诊断的方法。
医祖扁鹊
1.简要复述故事。
2.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
3.交流从文中明白的道理。
关注课文导读:
复述课文,第一步,课题扩展法:
扁鹊治病
给谁治?
治什么病?怎么治?
治好了吗?
学习讲故事
复述课文,第二步,关键信息组合法:
1.从关键字词入手,连词成句,连句成文。
2.找出表达时间顺序的词语,串联全文。
学习讲故事
拜见 蔡桓侯 理睬
热敷 扎针 药剂 骨髓
bài
huán
jì
suǐ
fū
cǎi
zhā
试着连词成句,连句成文,猜一猜文章内容。
自由读课文,把语句读通顺。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语,用横线划出相关词语。
时间先后顺序
过了十天
十天后
又过了十天
五天之后
第一天
关注“扁鹊第一次见蔡桓侯”部分,找出关键信息,复述本段。
时间 诊断结果 治疗方案 蔡桓侯表现
有一天
皮肤上有点小病
热敷
认为自己没病
有一天,扁鹊去拜见蔡桓侯,指出他皮肤上有点儿小病,用热敷的疗法就可以治好。可蔡桓侯认为自己没病。
1.按故事发展的顺序
2.抓住主要信息,主要人物
3.人物对话要转换人称
总结复述方法:
整合复述本段:
默读课文,关注“扁鹊后面几次见蔡桓侯”部分,标注出关键词语,把会诊病历填完整。
有一天 皮肤上有点小病 热敷 认为自己没病 站了一会儿
过了十天 病在皮肉之间 扎针 很不高兴 退了出去
十天后 病在肠胃 服汤药 非常不高兴 连忙退了出去
又过了十天 病已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奇怪,派人问 看几眼就跑了
五天之后 / / 浑身疼痛,病死 跑到秦国
时 间
诊断结果
治疗方案
蔡桓侯表现
扁鹊表现
根据会诊病历上的关键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和同桌之间互相练习复述《扁鹊治病》的故事。
有一天 皮肤上有点小病 热敷 认为自己没病 站了一会儿
过了十天 病在皮肉之间 扎针 很不高兴 退了出去
十天后 病在肠胃 服汤药 非常不高兴 连忙退了出去
又过了十天 病已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奇怪,派人问 看几眼就跑了
五天之后 / / 浑身疼痛,病死 跑到秦国
时 间
诊断结果
治疗方案
蔡桓侯表现
扁鹊表现
扁鹊 蔡桓侯
第一次
第二、三次
第四次
关心
自以为是
越来越着急
不听劝告
读故事时,从语句中感受人物态度和内心。
无能为力
奇怪
面对扁鹊一次次的好心相救,从蔡桓侯的做法与言行中,我们又能体会到蔡桓侯是个怎样的人呢?
自以为是、不听劝告、讳疾忌医。
面对蔡桓侯的傲慢和不听劝告,扁鹊为何还要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救他呢?你认为扁鹊是怎样的人呢?
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解 释】
1.讳:忌讳。 疾:疾病。
2.指隐瞒自己的疾病,不愿医治。
3.也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讳疾忌医
正是由于蔡桓侯的讳疾忌医、不听劝告,哪怕是有扁鹊这样的神医来救他,都改变不了他病死的结局!
同学们,看到蔡桓侯这样的结局,联系生活实际,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并改正缺点,不能自欺欺人、讳疾忌医!
作业:
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扁鹊治病》,结合故事主体,发挥想象,可适当增加一些配角,使内容更加丰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