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16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海上日出
第二课时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景象。(重点)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难点)
学习目标
美丽的海上日出
美丽的海上日出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我们大多数人都熟视无睹,可是伟大的作家——巴金爷爷却将他在海上看到的日出景色绚丽多彩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经典名作《海上日出》。
朗读课文
00
同学们在朗读这篇课文时,要在注意作者描写的顺序、景物的特点,品味语言之美和情感表达。
理解课文
01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交待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信息,总领全文。
第一部分 1自然段
写“我”常常在海上看日出。
‖
①
事件
人物
时间
环境
地点
“常常”说明作者多次,长期观察。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浅蓝”“红霞”“加强亮光”写日出前天空颜色和光的变化。
“不转眼”可以看出作者十分急切地盼望日出的到来。
“转眼间”描写出了颜色变化非常迅速。
日出前
红霞
加强亮光
浅蓝
②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的一步一步、慢慢的努力向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的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小半边脸”“圆东西”“真红”“红的非常可爱”“没有亮光”“夺目的亮光”写日出时太阳形状、天空的颜色和光亮变化。
[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缓缓升起的过程中形状、颜色和光亮的变化,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日出时
“负着”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太阳在上升的过程中的艰难,给人以充满力量和蓄势待发的感觉。
“冲破”表现出太阳上升时有力量和势不可挡的气势。
“跳出”刻画了太阳冲破云霞,如释重负、可爱的样子,给人以活泼、灵动之感。
③
小半边脸
跳出海面
夺目的光亮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阳光由上“直射”到水面,水面就把光线由下而上地反射上天,这样天光、水光融为一体,水天一色,所以很难分辨是水是天。不知是阳光还是水光,因为是亮闪闪的光,所以用“灿烂的亮光”。
日出时
日出时,多云时
④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日出后
[拟人]修辞手法,通过“透”“镶”“染”等一系列的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冲破黑云时的变化之美。暗示了光明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表达了作者当时激动、惊喜的心情。作者借景抒情,日出的壮观景象使作者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第二部分 2~5自然段
描写海上日出的景象。
⑤
‖
镶上金边
染成紫色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反问句]总结全文,发出赞叹:既赞叹雄伟奇丽的自然景观,更赞叹红日的光明及其伟大的力量,引发读者共鸣,表达了对海上日出这一壮观景象的赞美和对光明的追求。
‖
第三部分 6自然段
直抒胸臆,表达感受。
⑥
课文结构
02
课文主旨
03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按早晨太阳变化的时间顺序,生动地描写了天气晴朗时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向我们展示了这一伟大奇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以及对光明的追求。
海上日出
薄:射
厚:射、透、镶、
冲、染
浅蓝—红霞
负—冲—跳
奋发向上
热爱自然
总
分
总
时间、地点、位置
天晴时
多云时
伟大的奇观
知识拓展
04
太阳的雅称
春天的太阳——春晖
夏天的太阳——骄阳、烈日
秋天的太阳——秋阳、艳阳
冬天的太阳——暖阳
早晨的太阳——朝阳、旭日、朝曦
黄昏的太阳——夕阳、残阳、斜阳、落日
课堂练习
05
学习完了本文,说说“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指的是什么?这句话是什么修辞手法和作用?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海上日出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海上日出是伟大奇观。
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体会本文的深层含义。
光明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