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14 11:1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两个同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增大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B.把两个同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C.把两个异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增大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D.把两个异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2.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电场线上的三点.设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在C点无初速地释放正电荷,则正电荷向B运动,电势能减少
B.若在C点无初速地释放正电荷,则正电荷向B运动,电势能增加
C.若在C点无初速地释放负电荷,则负电荷向A运动,电势能增加
D.若在C点无初速地释放负电荷,则负电荷向A运动,电势能减少
3.正电荷在电场中沿某一电场线从A到B,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是(
)
A.电场力的大小不断变化
B.电场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C.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
D.电荷的电势能不断减少
4.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由A点运动到B点,图中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粒子运动轨迹,则可判定(
)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减少
C.粒子的动能不断减少
D.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5.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Q点,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做以Q为焦点
的椭圆运动.M、P、N为椭圆上的三点,P点是轨道上离Q最近的点.电子在从
M经P到达N点的过程中(

A.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6、如图所示,在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依次有A、B、C三点,先把+q的试探电荷依次放在三点上,然后把-q的试探电荷依次放在三点上,关于电荷的电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上+q时,EpA>EpB>EpC
B.放上+q时,EpAC.放上-q时,EpA>EpB>EpC
D.无论放+q,还是-q,EpA7、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电场的一族等势面且相邻等势面电势差相等,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电场后,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实线轨迹运动,粒子先后通过M点和N点.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由此可判断出
(
)
A.N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
B.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比在M点的电势能大
C.粒子在M点的速率小于在N点的速率
D.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比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大
8、如图所示,虚线为某电场的等势面,今有两个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不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A点飞入电场后,沿不同的轨迹1和2运动,由轨迹可以断定
(
)
A.两个粒子带电量一定不同
B.两个粒子的电性一定不同
C.粒子1的动能和粒子2的电势能都是先减少后增大
D.经过B、C两点,两粒子的速度可能不等
二、计算题
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塑料球形容器放在桌面上,它的内部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弹簧直立地固定于容器内壁的底部,弹簧上端经绝缘体系住一只带正电q、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起,到容器对桌面压力减为零时为止,求:
(1)小球的电势能改变量;
(2)容器对桌面压力减为零时小球的速度大小.
2.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倾角为30°,底边BC长2L,处在水平位置,斜边AC是光滑绝缘的,在底边中点O处放置一正电荷Q,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质点从斜面顶端A沿斜边滑下,滑到斜边的垂足D时速度为v[将(1)、(2)题正确选项前的标号填在括号内]
(1)在质点的运动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
①动能
②电势能与重力势能之和
③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
④动能、电势能、重力势能之和
A.①②
B.②③
C.④
D.②
(2)质点的运动是
(
)
A.匀加速运动
B.匀减速运动
C.先匀加速后匀减速的运动
D.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3)该质点滑到非常接近斜边底端C点时速率vc为多少?此时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aC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1、BC
2、AD
3、ABCD
4、ACD
5、AC
6.
A
7、AB
8.
BCD
二、
1、解析:(1)初状态,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得弹簧压缩量:mg=kx1,x1=;当容器对桌面压力为零时,对容器受力分析,说明弹簧伸长且拉力为mg,弹簧伸长量x2=x1=;
该过程电场力做功:W=Eq(x1+x2)=,所以小球电势能减少;
(2)对小球用动能定理,该过程弹簧做功是零:
(Eq-mg)(x1+x2)=mv2,v=2.
答案:(1)
(2)2
2、解析:(1)C;(2)D;(3)因BD==OC=OD,则B、C、D三点在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是O点处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的等势点,所以,q由D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h=mv-mv2①
其中h=sin60°=sin30°sin60°=2L××=,得:vc=②
质点在C点受三个力的作用:电场力F=,方向由C指向O点;重力mg,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FN,方向垂直于斜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Fcosθ=mac③
解得ac=g-④
答案:(1)C
(2)D
(3)vc=;ac=g-